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黑龙江:大力发展优化型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 打造哈尔滨燃气轮机装备造基地(全文)

2017-10-17 09:0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电机组二次再热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瞄准发电设备清洁高效的发展趋势,培育拥有核心创新能力、主业突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电力装备企业集团,建立比较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协作配套体系,将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水电、火电产业。以低排放、高效率、更大容量火电机组和高性能、大容量水电机组为重点,稳固大型火电、水电在行业中的全国领先地位。以哈电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化型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重点开发35万千瓦流化床锅炉及66—100万千瓦等级的二次再热机组,加强大型贯流、超高水头和可变速抽水蓄能、冲击式水轮机组研制。加快新疆、蒙东煤燃烧技术,褐煤取水技术开发。

核电产业。以消化吸收再制造三代核电技术,开发第四代核电技术为重点,打造国家级电力装备制造基地。以一重集团、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核岛、常规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及其他辅助设备。

燃气轮机产业。引进消化吸收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巩固中小型燃气轮机产品谱系,打造哈尔滨燃气轮机装备造基地。以哈尔滨汽轮机厂为依托,加大与GE公司、AVI公司的技术合作,加快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首台“9HA”本地化制造。以30万千瓦F级中低热值燃气轮机为目标,完成关键部件设计、试验论证和样本试制,开展F级中低热值燃料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建设重型燃气轮机批量制造基地。

风电产业。依托骨干企业推进风电机组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型谱化,围绕风电市场建设,释放风电装备产能。

详细情况如下: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黑政发〔2017〕11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1日

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制造业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抢抓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机遇,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工业强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黑龙江制造新优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发展回顾及“十三五”时期展望

(一)“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发展回顾。“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2424亿元,比“十一五”净增26456亿元,增长73.6%;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155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8731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2万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9084个。制造业作为工业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在促进工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43558亿元,比“十一五”增长98.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0%;实现工业增加值993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4.8%,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十二五”末,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591户,资产总额7862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7%、54.5%。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等一批主导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器、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蛟龙载人潜水器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龙江制造”综合实力得到充分展示。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总体向调优、调轻的方向加快转变。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装备工业、食品工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省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逐步下降,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到“十二五”末,轻重工业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7∶83调整为30∶70;制造业与采掘业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45∶50调整为53∶38;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十一五”末的73.4%、59.4%、80.1%降至56.6%、41.8%、56.2%。“十二五”期间,滚动实施投资亿元以上“双百工程”重点工业项目779个,累计完成投资2783.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634.3亿元,占“双百工程”项目完成投资的58.7%,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3.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联合、企业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扎实推进。累计认定和推广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126个,其中35个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工业企业开发重点新产品1140个,其中434项填补国内空白,63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4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平均为0.99%,比“十一五”提高0.19个百分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服务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服务型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一批典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4.两化融合进程加快。“十二五”期间,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不断深化,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进入推广阶段,940户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有7家企业成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哈尔滨被列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哈尔滨、大庆入选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省工业企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省重点企业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指数为68.2%,MES(生产执行系统)普及率指数为76%,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普及率指数为71.5%。

5.军民融合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军工高新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加快,军工民品规模不断扩大。飞机、发动机、特种车、压力容器、风电装备、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保持稳步提高,机器人、燃气轮机、电子传感器、卫星应用、钛合金、增材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进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初步建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6.园区建设开放合作步伐加快。截至“十二五”末,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培育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2个;全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到66个,入驻企业2983户,实现产值2861亿元,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投入达到15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合资合作水平稳步提高,项目建设载体不断壮大。与央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一批“央企合作”“民企龙江行”“中俄博览会”“龙港交流合作”等招商引资推介生成的制造业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十二五”期间,制造业利用外资完成投资350亿元。

7.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综合能耗持续下降,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为4975万吨标准煤,比“十一五”末下降14.1%。“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3.4%,超额完成了下降21%的预期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机制性矛盾急需破解,国有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区域市场化总体水平不高,非公经济活力释放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化工业特征明显,总体产业层次不高;部分行业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提升速度缓慢;资源转化质量不高,精深加工比重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此外,思想观念落后,忽视市场营销,不善于与资本市场合作等,也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机组查看更多>二次再热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