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运达风电是重要的风电龙头整机商之一,在中国风电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年来,运达风电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以研发提升竞争力,在未来新风口占据先机。运达风电将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运达风电董事长在接受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专访时表示,运达风电将坚持科技创新,奉献更多更具可靠性和竞争力的风电设备产品,以工匠精神打造行业的“百年老店”。
文 朱泉生 /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注:本文为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运达公司董事长
埋头实干 做“百年老店”
运达风电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浙江省机电研究院风电研究所,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我在研究所呆了14年,在运达风电也呆了14年,都在从事风电技术方面的研究。技术人的特点就是少说多做,如果要给运达风电定个小目标的话,我觉得是做风电行业的‘百年老店’。”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运达公司董事长杨震宇在接受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专访时这样说道。
杨震宇董事长的一席话,诠释了运达风电低调实干的精神,这在讲求快节奏、略显浮躁的时代实属难得。这也让大家明白了运达风电能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奥秘。
1972年运达风电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18kW风力发电机组,实现我国在中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史上零突破;1999年自主开发250kW风电机组成为国内最早投入批量商业化运行的风电机组;2010年风力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运达风电; 2015年主持编制的《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一个个成就,也见证着实干的运达风电。
低调前行 迎行业风口
当各家整机商都在讲自己的新概念、新理念的时候,运达风电仍在沉默地做着自己的技术研发。然而,低调并不影响运达风电与时俱进。
时代在变,行业在变,市场新风口也在变。如今中国风电,低风速、风电后市场等领域正成为市场新风口。运达风电也在迎接新风口。
低风速领域,运达风电在今年北京国际风能展上推出了第三代WD2.0X超低风速风电机组。此次推出的新产品较前两代产品更可靠、更智能、更经济。从2012年开始,运达风电就一直致力于低风速地区风电机组的开发和研究,在除冰、降噪等技术领域都颇有建树。
风电后市场领域,运达风电早有技术储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也早已运用其中。据介绍,运达风电在杭州建有集控中心,集控中心24小时值班,所有运达风电运行的风机都可实时监测,通过运维和技术改造给客户带来很大的价值。
杨震宇董事长表示,运达风电有专业稳定的研发团队,专心研究、踏实创新,也使得运达风电可以始终跟上行业新风口。
仰望星空 扼时代脉搏
“埋头实干还要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才能有更宽更高的眼界和胸怀紧跟新时代。”杨震宇对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表示。
分散式风电是未来中国风电发展的出路。这是今年风能展上业内专家们发出的时代强音。然而,分散式的发展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克服,如并网、降噪、运维等。据了解,运达风电早几年就已经开展了分散式风电方面的研究,并有充足的技术储备,并希望在分散式风电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去是中国风电企业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杨震宇董事长表示,走出去水到自然渠成,切忌盲目走出去,运达风电进军哈萨克斯坦风电市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据了解,今年6月运达风电与哈萨克斯坦萨尔风电公司在阿斯塔纳世博会战略签约,将为哈萨克斯坦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提供15台2.5MW定制风电机组。
未来数字化将会贯穿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数字化风电将会是跨产业、跨学科的融合,数字化风电必将是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运达风电在数字化应用领域开展了很多前沿课题研究,例如风电场信息化管理系统、“端对端”项目交付体系和智慧物流系统、智能监控、智能诊断、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手段对风场进行健康管理等。这些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电量损失、提高运维效率,提升产品性能,最终增加风场收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武装来提升运达风电的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
创新见未来,运达风电也一直在用技术创新紧扣时代脉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5日,总投资25亿元的贵州铜仁万山风电智造总装产业基地项目在万山区高楼坪乡青年湖村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铜仁市现代能源“风电开发+产业”发展正式拉开帷幕。据悉,该项目是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建设的集风电主机装备制造和储能装备制造为一体的生产基地。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
11月7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到湖南运达风电有限公司调研,省领导隋忠诚、谢卫江、秦国文,永州市领导朱洪武、陈爱林参加调研,运达股份董事长高玲陪同。沈晓明一行实地参观了湖南运达风电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详细了解风电整机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1月30日下午,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志武带队会见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玲,双方围绕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及深化战略合作等方面展开会谈。张志武回顾了中广核新能源
10月26日,三峡能源发布陕西延川2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塔筒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中标候选人第1名,投标报价为43714.944万元,折合单位千瓦为2186元/kW。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为中标候选人第2名,投标报价为45000万元,折合单位千瓦为2250元/kW;上海电气风电集团
近日,华能富源北风电场二期等20个风电项目共计3111.5MW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集中采购项目开标。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中国海装、运达股份、电气风电、三一重能、中车株洲所、东方风电、哈电风能、联合动力、华锐风电、山东中车风电13家整机商参与竞标!在这6个标段里,运达股
我们知道习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要大量实现碳减排。碳减排将来就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主要是两点,清洁主导、电力为主。目前,风电是作为实现我们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和重大贡献者。截止2021年6月,我们风电已经累计装机2.92亿千瓦,占总装机的12%。去年全国新增装机是57.1%,比2019年增长了将近一倍。
一般来说在做系统的时候都会以预警准不准确为标签对模型进行优化,根据研究,我们发现用一个更加量化的指标,比如说要求健康度,这一次预警目标健康度提升多少,以这样的指标对模型进行优化是一个更加有效的模型迭代的方法。而且这种情况下,可以分辨出,是我们这边模型的预警策略的问题还是技术支持那边对于故障处理方案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8月28日,运达股份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0.08亿元,同比上升4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上升339.50%。
8月17日,南昌深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区联圩分散式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采购结果公示,运达股份中标,中标价13927.8万元。
8月10日,浙江省国资委组织专家对我司承担的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MW级系列智能风电机组开发”进行了项目中期评审。参加本次评审会的有浙江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浙江省机电集团科教与信息化部等有关单位的专家领导。
本次,中节能投资计划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10,900,00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41%。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
在中际联合,有着独特的企业哲学。我们的工程师们秉持着“不接受‘差不多’”的文化理念,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测试都追求极致。他们深知,自己多付出一分努力,就能为客户多带来一份安全,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好的产品首先需要好的设计,但严格的测试同样必不可少。这台被誉为“工业体检仪”的六自由
2025年3月24日,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风全重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夏长亮院士,副主任罗安院士、高翔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欧阳晓平院士、王耀南院士、向锦武院士等19位委员,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湖南省
近日,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在阳江某电机试验台项目中正式投产使用。作为目前国内功率等级最高的传动装备之一,该项目中的阳光传动变频器,最大运行功率可达100MVA。截至目前,这台“传动巨擎”已配合试验台完成四项型式试验及多项超速、过载实验,其卓越表现再次验证了阳光电源传动变频器的技术领先优势
团队对现役机组普遍存在的功率特性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风电机组偏航对风、桨距角、叶尖速比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机组控制优化技术研究,开发智能控制优化系统,有效提升机组发电效能。——国家电投能研院(上海成套院)风电技术中心尹凡夫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
3月17日,时代新材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可回收热固性树脂叶片TMT82在公司风电叶片射阳工厂发货。时代新材副总经理彭超义及公司风电产业技术、生产团队参加发货仪式。该叶型由时代新材风电技术团队主导研发,采用上纬新材的可回收树脂方案,不仅是公司在绿色材料应用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有利于推动我国
随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电力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风功率预测已成为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实现风电场收益最大化的关键。中车株洲所全新升级的“风功率预测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灵活性,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成为了风电场运营和电网调度的得力助手。实现风能的高效利用,
贺建华认为:·风电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行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制造工艺密切相关。·未来,风电产业发展的步子要走得更稳一点,注重质量和可靠性,找到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平衡点,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台风电机组的高质量和高性能。·未来,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可能会在20~30MW,陆上风
3月10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汇华250MW集中式风电一期100MW项目顺利开工。据悉,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宫前乡村山区,风电场装机容量为100MW,项目并网投用后每年可以发电210000兆瓦时,相当于七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量,换算成煤炭发电,能够节约标准煤7.35万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排
日前,鄂尔多斯市能源局核准批复全市首个风储协同构网型新型电站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总投资27.7亿元,拟新建500MW风电和25万千瓦/5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系统,创新采用“风储协同互补+构网型储能技术”,在不增加电网送出通道、不增加电网调峰压力、不增加弃电水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7日,一支长133米、重67吨的超量型2XX风电叶片在扬州港六圩作业区3号泊位顺利完成装船作业,将运往广东阳江检测。此次装船作业,再次成功刷新长江流域港口最长风电叶片吊装纪录,为助力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和推动装卸服务迭代升级注入全新动力。据悉,为确保该叶片顺利装船,扬
近日,哈尔滨全安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在2025年“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中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和“风电影响力技改提升优秀案例”两项殊荣,彰显了公司在风电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技术突破,护航风电安全全安测控自主研发的风电结构安全动力监测系统,凭借其创新性技术成为行业标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5年3月18日,中国北京#x2014;#x2014;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风电行业正加速迈向规模化与精益化并行的新阶段。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1。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在役风机对长效稳定运行的迫切需求。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运维效
贺建华认为:·风电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行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制造工艺密切相关。·未来,风电产业发展的步子要走得更稳一点,注重质量和可靠性,找到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平衡点,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台风电机组的高质量和高性能。·未来,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可能会在20~30MW,陆上风
3月12日,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龙一行到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蓝风电”)进行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安全生产工作。兴蓝风电党委书记、董事长曹颖春,兴蓝风电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阳雪兵参加调研。蒋文龙一行实地参观了公司大数据中心,详细了解了公司产品研发、生产工
刘建国:加快技术与管理升级,与全体风能人携手奋进刘建国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24年,中国风电行业在时代的浩渺长卷上绘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续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璀璨篇章,累计装机突破5亿千瓦,这一里程碑数字见证着风电行业的磅礴力量与无限潜力,德力佳被授予“中国
随着风电行业发展,C8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已批量应用,但由于国内传统建筑行业对C80以上混凝土应用较少,相关研究欠缺,无法支撑风电设备的设计输入。目前行业内针对C80以上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主要采用国家标准设计值外推或者欧洲标准,但由于高标号混凝土力学性能离散性较高,且国内外生产工艺不同,
Q1:如何展望2025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纪成炜:海风制约因素解除+招标高企,25年风电行业底部反转或迎估值切换。2024年前三季度风电装机量略不及预期,行业缩量压力下产业链经营承压,据2024年三季报,塔筒、海缆、主轴/钢构、漂浮式海风、变流器等环节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整机环
2024年11月28-29日,3S中际联合在风电行业相关会议中发表《齿条升降机创新与应用》主题演讲,分享3S在风电登高作业设备升级创新应用成果,并探讨风电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发展之路。国内销售中心轮值总经理张立志风电行业呈现出机组大型化、塔筒超高化、塔型多样化的趋势,从最初的人员攀爬、助爬器、免爬
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两大主力军,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稳步提升。随着产业加快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风电、光伏设备批量退役难题摆在眼前。然而,当前我国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正面临着技术、标准、环保、经济性等诸多瓶颈,成为待解的重要课
Part.1行业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291965万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4134万千瓦,占比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15.11%。2023年全年,风电装机新增759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风能作为重要清洁能源之一,其在全球电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