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火电方面,2014~2016年末,火电装机容量分别为9.24亿千瓦、10.06亿千瓦和10.54亿千瓦,同比分别增长5.9%、8.87%和4.81%,其中2015年的火电装机容量为2009年以来年度投产最多的一年。截至2017年9月末,火电装机容量为10.80亿千瓦,已经接近于《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11亿千瓦红线。“十三五规划”指出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7亿千瓦左右,煤电装机容量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煤电装机比重控制在55%。在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下,2014~2016年末,火电装机容量占比不断下降,分别为67.41%、65.93%和64.04%。2016年以来火电净增规模减少主要是受国家出台的促进煤电有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影响。
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565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698号)以及《关于进一步调控煤电规划建设的通知》(国能电力[2016]275号)等文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实施“淘汰一批、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等措施来调控各省煤电建设。2017年4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布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通知》(以下简称“煤电2020年预警通知”),从煤电建设经济性预警指标、煤电装机充裕都预警指标以及资源约束性指标来综合判断各地区煤电建设风险情况。《煤电2020年预警通知》显示仅海南和湖南为绿色预警,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为橙色预警,其余为红色预警。2017年7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16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2017年“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此外提出从严淘汰落后产能、清理整顿违规项目、严控新建产能规模、加快机组改造提升、规范自备电厂管理以及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六个任务。2016年全国共取消不具备建设条件项目1,240万千瓦,淘汰落后产能500万千瓦,当年投产煤电装机规模同比显著减少。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停建和缓建煤电产能1.5亿千瓦,淘汰落后产能0.2亿千瓦以上,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以及灵活性改造2.2亿千瓦。
近年来煤电装机结构持续优化,节能减排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中电联统计调查显示,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12.8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4万千瓦;火电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机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百万千瓦容量等级机组已达8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2.9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6年,中电联抽样显示,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13.1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0.30万千瓦;全国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达9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3.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完成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均超过4亿千瓦,其中,京津冀地区具备条件的煤电机组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淘汰小火电机组超过1亿千瓦,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5克标煤/千瓦时;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8.8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3.0%,如果考虑具有脱硫作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全国脱硫机组占煤电机组比例接近100%;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9.1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85.8%,煤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约890克/千瓦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8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7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第一批)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17]45号),明确表示将淘汰高煤耗以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机组,淘汰机组共计100台,合计472.1万千瓦,并于2017年底完成主要拆除工作。国家能源局表示,“十三五期间”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
2014~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4,706小时、4,329小时和4,186小时,火电设备发电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2017年前三季度,水电受来水影响发电量有所下降,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117小时,同比增加47小时。按照电力行业的一般规则,如果某一地区的全年设备利用小时数高于5,500小时,表明该地区用电紧张,可继续增加电源投资;如果低于4,500小时,则表明该地区电力富余,一般不能再新增发电装机。以5,500小时的火电盈亏平衡点测算,目前过剩程度已经超过20%。分省份看,2016年山东、江苏、河北、宁夏、江西以及内蒙古发电利用小时数超过4,500小时,没有任何地区发电利用小时数超过5,500小时。
目前调峰调频机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以及跨省跨区国家计划和政府间协议电量,按电改政策,给予优先发电保障;水电和核电也给予二类优先发电保障;而一般火电机组在发电序列的最末端。未来随着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上升,为保障清洁能源发电电力消纳,火电机组利用小时将进一步降低。
随着电力改革推进,销售电量市场化率不断提升,火电企业竞争加剧,大装机容量机组高参数机组具有竞争优势,这使得小装机容量高煤耗机组加速淘汰。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2015年,为配合中发[2015]9号文件落实、有序推进电力改革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市场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分别从电价、电力交易体制、电力交易机构、发用电计划、售电侧、电网公平接入等电力市场化建设相关领域以及相应的电力监管角度明确和细化电力改革的政策措施。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中已有24个省份相继开展了大用户直接交易(仅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海南、青海、西藏等7个省份尚未开展),直接交易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比2014年的1,540亿千瓦时增长近2倍,其中11个省区交易规模超过100亿千瓦时。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2016]498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2018号),进一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并有序推荐电价市场化改革。截至2016年底,已有21个省份获批电力改革综合试点,9个省份获批售电侧改革试点,1个区域电网和全部32个省级电网获批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开展首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105项,东北区域还开展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专项改革试点。在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下,发用电计划加快放开,发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积极参与,各省级市场化电力交易陆续启动,初步统计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超过1倍,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9%左右,其中直接交易电量接近8,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2016年市场化交易电价每度电平均降低电价约7.23分,为用户节约电费超过573亿元。
2017年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通知》(发改运行[2017]294号)(以下简称“294号文件”),294号文件要求各地要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逐年减少既有燃煤发电企业计划电量;2017年,在优先支持已实行市场交易电量的基础上,其他煤电机组安排计划电量不高于上年火电计划小时的80%,属于节能环保机组及自行签订发购电协议(合同)超出上年火电计划利用小时数50%的企业,比例可适当上调,但不超过85%;2018年以后计划发电量比例,配合用电量放开进展逐年减小;对中发[2015]9号文颁布实施后核准的煤电机组,原则上不再安排发电计划,不再执行政府定价,投产后一律纳入市场化交易和由市场形成价格。此外,国家规划内的既有大型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以及网对网送受清洁能源的地方政府协议,通过优先发电计划予以重点保障;优先发电计划电量不低于上年实际水平或多年平均水平,价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962号)有关精神,由送电、受电市场主体双方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在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的前提下,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价格,鼓励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的方式予以落实;优先发电计划电量以外部分参加受电地区市场化竞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9日,电力板块拉升,淮河能源、晋控电力涨停;华电辽能、九洲集团等跟涨。5月8日,淮河能源刚刚公布,重大资产重组已获安徽省国资委批复。据悉,淮河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力集团”)89.30%
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完成从增量主体向存量主体过渡。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成为规模最大的电源品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充分体现了
近日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从“计划补偿”全面转向“市场驱动”,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制度保障。核心价值:破解能源转型三大关键难题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双侧随机性”挑战,破解能源转型中灵活性资源短缺、调节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电力辅
回首我国能源发展长河,关键节点必然又有新增。2025年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将新能源全面推向市场的同时,也促使整个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短期阵痛、长期利好——新机遇涌现13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4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4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4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44件,其中新申请10件,登记事项
随着迎峰度夏脚步的临近,各地分时电价政策也迎来密集调整——江西省新增“深谷时段”且电价较平段电价下浮70%,江苏省新增春秋两季午间谷段且谷段电价较平段直降65%,山东首创“新能源大发时段”特殊电价。不难看出,分时电价时段的划分,正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分时电价政策的密集调整,本质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2017年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近来,风声鹤唳。随着分布式光伏新规4月30日和新能源入市政策6月1日两个窗口期的陆续到来,“抢装潮”将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未知甚至恐惧,接踵而至。2025年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1GW,同比增长124%,1-3月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但是,“抢装潮”并没有带来多少喜乐,反而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5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扬。曹妃甸指数小幅下行。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5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供给、库存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需
5月7日,国能信控公司承建的国能福建连江公司输煤廊道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已上线投运一个月,运行状态良好,标志着电厂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打造成为国内火电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案例,助力连江公司从传统“人防”向“技防”的跨越式升级,推动能源数智化转型发展。该项目基于国能信控自主研发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刘莉,苏艺。20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火电行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铁合金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征求意见稿)》《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规范(征求意见稿)》3项地方标准意见建议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火电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2024年,伴随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火电企业迎来利润增长“黄金期”。电力央企多家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凭借燃料成本大幅下降与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行业净利润普遍飙升,大唐发电净利增速甚至超过200%。01利润大涨背后:煤价下跌“送钱”,成本管控“抠细节”煤炭价格下行成为火电企业盈利的核心推手。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火电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近日,博奇环保与淮河能源谢桥电厂联合举办“博奇智慧脱硫系统”技术交流会,双方围绕脱硫创新、节能降耗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以科技赋能行业绿色发展。聚焦技术交流,共探创新实践作为淮河谢桥电厂2×660MW机组脱硫EPC工程(以下简称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基本每股收益0.296元。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逐渐收窄,价格持续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2024年,华能国际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这也意味着,时隔9年,华能国际再度跻身“百亿俱乐部”。近两年,燃料成本下降,叠加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张,多家电力上市公司的年度净利润突破百亿。例如,火电巨头——华能国际、华润电力;核电巨头——中广核电力、中国核电。此外,老牌巨头再次展现挣钱实力,例如
5月7日,国能信控公司承建的国能福建连江公司输煤廊道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已上线投运一个月,运行状态良好,标志着电厂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打造成为国内火电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案例,助力连江公司从传统“人防”向“技防”的跨越式升级,推动能源数智化转型发展。该项目基于国能信控自主研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内蒙华电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52亿元,同比下降9.33%;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下降16.25%。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豫能控股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4亿元,同比下降1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8.91万元,同比增长622.62%。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期燃料成本同比下降,火电业务利润增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上海电力发布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4.43亿元,同比下降1.5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增长30.78%。净利润增加是燃煤成本下降导致营业成本下降以及财务费用下降所致。
4月29日,吉电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9.98亿元,归母净利润10.99亿元,首次叩开“10亿俱乐部”大门,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7%,清洁能源板块营业收入首超火电;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5.65%。这背后,正是在国家电投集团
2025年4月16日,恰逢湖北现货长周期运行一周年。过去的一年,湖北市场所有主体以质定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稳中求进,添绿创新,勇立潮头,保“价”护航,为“爱”发电。(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叶坤)本文将介绍湖北电力市场过去一年的近况,并结合一季度现货运行态势,研判市场发展趋势,针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浙能电力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739.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647.11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上涨6.56%和6.60%;实现用户侧供热量3554.51万吨,同比增长5.15%;年末资产总额1540.85亿元,归母净资产733.1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80.03亿元,归属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浙能电力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下降1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4亿元,同比下降40.81%,主要系电价下降及公司参控股企业效益下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6日,京能电力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8.85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10.63亿元,同比增长129.84%。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