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出于研究主动配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主动控制的有效性,课题组建立了主动配电网的规划运行互动决策系列规范和技术体系,开发了相应的核心装置与应用支持系统,建成了一套集冷热电联供系统、光伏、储能、风电、水电等五种能源的主动配电网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或人机交互,实现了电网运行方式的快速切换与调整及高渗透率下分布式电源完全就地消纳,提高电网整体电能质量,有效降低网损。
同时,课题研制的主动配电网余热回收蓄能型冷热电联供系统,首次提出冬季协同与夏季协同模式。突破传统以热定电、以冷定电的模式限制。在系统热电效率高于80%和满足供热负荷需求条件下,实现机组出力调节范围达到其额定功率50%以上,有效提高主动配电网经济运行调节范围。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非化石能源装机2.4亿千瓦,其中贵州将新增600万千瓦,本课题充分结合贵州省分布式能源种类丰富,渗透率更高的特点建设的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对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服务民生发展水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和技术支撑,课题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配电网管理技术,也为全国范围内多种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配电网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在主动配电网控制中心,我们可以监测到电网、用户以及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态势感知技术预测其发展状态,提出优化协调控制策略。这就是‘可观性’。当优化协调控制策略制定出来以后,通过控制中心能够实现分布式电源、电网、负荷的灵活有效控制,这就是‘可控性’。”李庆生说,主动配电网就像“千里眼”,有更大的可观测范围,能掌握更多信息、实现更多的控制策略。
“以前红枫电校及周边供电区域网架薄弱,配网自动化水平较低,由于调度员对中低压配网接入的分布式电源运行状况不清楚,在运行方式调整时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核实。”据贵州电网清镇供电局集调中心副主任庞海东介绍,示范工程建成后,调度对电网运行状态了然于心,操作有据可循,通过系统优化控制,良好的人机互动及微网并离网切换,实现了电网运行方式快速灵活调整,有效提高了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解决了高比例新能源投运引起的电压波动及就地消纳问题。
主动配电网的“主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对有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判,并制定一定的应对策略,最终通过控制中心的有效执行,消除危险。而不是像传统配电网只能在故障发生后才被动地采取措施。其快速恢复供电技术主要基于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现故障失电状态下通过对故障线路联络开关及断路器动作来选择最优供电恢复路径。
据了解,在快速定位故障与恢复供电方面,课题提出的基于同步采样的纵差启动判据算法,10秒内就实现了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入工况下故障定位;采用孤岛控制技术,在一分钟内完成并离网自动切换,真正意义上实现微网与主动配电网互联互通,开创了微电网参与电网调度运行的新模式;同时,结合孤岛控制技术,减小故障停电范围与停电事件,实现99.99%的供电可靠率。
贴心的“智能电力管家”
据李庆生介绍,“集成可再生能源的主动配电网研究及示范”课题共开发了两套控制系统,其中,第一套控制系统由主动配电网全局运行决策系统、协同交互控制器、分布式电源控制管理单元及其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组成,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网架及分布式能源的有效控制。第二套控制系统由负荷主动管理系统、用户智能终端、智能控制设备,如智能插座、智能红外控制器、智能开关,及其对应的控制电器,如热水器、空调、灯光、电视组成。通过这两套系统互动联络,实现了主动配电网的源、网、荷协同控制和管理。
对于传统的配电网,你不可能知道用户的用电行为习惯,而主动配电网却可以精确地知道这些信息。作为项目课题研究基地,目前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由于有了课题组专门开发的APP,如今该校的宾馆已经可以在其服务平台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需求选择用电方案。如果对价格比较敏感,那他们可以将方案设定成节能型,比如在冬季用电高峰期的时候,主动配电系统会将其空调的温度稍微调低几度,节约下来的电力可以供给其他对稳定性要求更高的用户。相应地,选择节能型的用户其支付的电价也会相对低一些。同时,主动配电网还可以通过自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分析掌握相关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用电方案。供电企业事先可以将网络和负荷准备好,提醒用户在合适的时机选择用电。用户可以随时查询实时的电价,帮助其调整用电行为,节省电费支出,还可以查询到周边分布式电源有哪些,自主选用,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电力资源最优分配。
“领跑”主动配电网研究领域
“课题研究过程中共申请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发表论文52篇,编制企业标准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5名。”李庆生介绍,“我们研究的课题非常前沿,课题示范工程在全国也属于领先地位,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在其网站上进行了重点宣传,同时,2017年CIGREC6中国专家委员会也将在贵阳召开,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了将课题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试验,下一步,课题组将结合示范工程目前已具有的主动配电网主站以及分布式电源条件申报重点实验室;同时结合现场教学培训系统适时开设分布式电源及主动配电网相关的教学课程和培训工作。
“这个项目在核心装置,应用支持系统,主动配电网的规划、运行、决策、控制等技术和理论上都有新突破,对促进清洁能源的接入和就地消纳,提升能源利用率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公室监管、党组书记、专员潘军认为,主动配电网技术成熟后,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小型风机发电、发电机等产生的电量均可轻松“为我所用”。国家“863计划”课题验收专家组认为,“集成可再生能源的主动配电网研究及示范”课题的顺利通过验收,无疑为电力行业在未来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及我国主动配电网建设提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丰富的经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8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首个透明主动配电网示范智慧台区——河边村1号公变在马龙区建成投运,这也标志着曲靖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较于传统台区,智慧台区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通过加装众多新型智能设备,使得电网具
在分布式光伏连续多年爆发式增长情况下,配电网发展很难跟上,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管理流程复杂、人力资源配备和调控业务发展滞后等多方面,造成了源网关系不协调。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不足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体现了现阶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主要命题#x2014;#x2014;粗放的分布式发
“虚拟电厂”和“微电网”一直是电力负荷侧的火热名词,各类文件和标准也对这两个词有详细的解释,但少见一个统一的概念。(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其实也无需对这两个词究竟是指代什么进行咬文嚼字般的拆解,大家所了解的大差不差,可能在一些细节方面有所区别。我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一直是“
“看不见的电厂,看得见的绿色发展”——正泰虚拟电厂业务实现2025开门红!1月22日,湖北省电力交易中心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发出需求侧响应邀约。正泰泰能电力通过虚拟电厂平台立刻响应,约定于1月23日至1月24日响应电力交易中心需求负荷容量16.25MW,中标容量10.782636MW,实现2025开年首次邀约中标!正
1月3日,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220千伏涠洲岛跨海联网工程主体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北部湾首个跨海联网工程,工程投运后,将实现涠洲岛与陆地的电力联络,搭建北部湾海上风电送出通道,为广西向海图强提供能源支撑。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海面,距离大陆24海里,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
2024年12月9日-10日,第五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发表演讲。新型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我国新能源发展迅猛。2023年,全国新增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容量2.93亿千瓦。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权威组织和能源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高校智库等,围绕“双碳”目标
编者按: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两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建成35个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电网头条推出“现代智慧配电网·一线实践”系列主题报道,深入报道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相关实践成果成效,展示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积极作为。上有
编者按光伏(photovoltaic,PV)在主动配电网(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ADN)中比重的提升可能引发严重的电压越限问题。此外,由于配电线路阻抗大,有功、无功功率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因此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需要同时优化ADN中的有功及无功资源。《中国电力》2024年第3期刊发了焦昊等人撰写
近年来,在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电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家电网在“十四五”期间年均投资规模将不低于5,000亿元,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投资总额为5,275亿元,创历史新高,2024年电网投资额预计也将超5,000亿元,“十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爱雪看来,电网作为能源的承载及配置枢纽平台,
5月9日,南方电网基于全电磁暂态仿真的新能源并网主动支撑大系统仿真研究招标。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而新能源大量采用了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惯量水平持续降低,对系统频率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新能源中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动作复杂且快速,设备故障前后系统特征变化较大,其电磁暂态过程对
4月28日,内蒙古电力集团迎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与巴运集团正式签署电动汽车充电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内蒙古电力集团首个集团化充电服务项目成功落地。这一创新合作不仅填补了内蒙古电力集团在电动汽车集中充电服务领域的空白,更为行业提供了“供电+增值服务”的全新样板。该项目依托巴彦淖尔供电公司95
随着欧洲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和极端天气频发,区域内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大规模停电事故,导致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领域陷入混乱,影响范围波及超过5000万民众,周边法国、意大利等国亦受影响。此次停电事件再次暴露了欧洲电网的脆弱性,同时更暴露出欧洲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提升虚拟电厂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坚持开放包容,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什么是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
当地时间5月7日,备受瞩目的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在本次汇聚全球顶尖能源企业的行业盛会上,林洋能源携创新成果惊艳亮相,通过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立体化展示,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技术实力与战略担当。面对欧洲能源转型需求,林洋能源通过技术
5月7日,珠海高新区关于征集2025年珠海高新区黑科技产品的通知。要求符合珠海高新区“3+3+1”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1个未来产
“五一”假期期间,在河北省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内,30条全自动分拣线高速运转。恰逢换季与出行游玩高峰期,消费者频繁网购服装、出行装备等商品,这几日,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的日均操作量高达550万件。“自去年底全自动分拣线投产以来,我们快递的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000万件,产能和
4月27日,国网冀北信通公司发布数网魔方平台,实现从“技术依赖”向“业务自主”的跨越,形成数字电网新场景积木式搭建新模式。冀北信通此次创新打造的数网魔方平台,以电网一张图标准服务为基础,打造了“标准化组件+敏捷运营”双引擎的电网数字场景建设应用平台。依托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和量测数据中心
4月27日至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自仪在此间发布和睿全系列产品,标志着“和睿”品牌布局三大平台、八大产品体系战略已迈入成熟化产业应用全新阶段。随着中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核电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增强。本次发
4月2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526号)试点项目申报工作以科技赋能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组织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力、钠离子、钒液流、氢储能、固态电池、深地空间等多元储能技术路线或在安全性、大容量、长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顶层设计落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增添“稳定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传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以下简称《规则》),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