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人类的核能利用历史上,曾发生过三场严重的核事故。两场分别发生在两极争霸时期的美国和苏联,第三次则是六年前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虽然事故已经过去了六年半,但是政府的善后工作仍然处在初始阶段。由于地震和海啸的破坏,核电站的三个反应堆因过热发生堆芯熔毁,大量核燃料向外泄露,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幸运的是,新一代抗辐射机器人Manbo能够避开反应堆中的危险热点,最终它抵达了严重受损的三号反应堆底部,向科研人员发回了熔毁铀燃料的视频。这是科研人员在核电站事故发生后首次定位熔毁燃料。纽约时报驻日本记者Ko Sasaki现场探访了福岛核电站的一个反应堆,并撰写了这篇报道。
图为东京电力公司发言人广濑大辅先生(Daisuke Hirose)在福岛核电站5号反应堆内。东京电力公司通过水下机器人Manbo在被事故摧毁的3号反应堆中发现了熔化的铀燃料。
在日本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名工程师在一排监控器前弯下腰,其中一个人拿着一个看起来像是一个游戏控制器的装置。他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训练一个小型机器人做未来他们将要做的事情——抵达被核辐射污染的福岛核电站的中心。
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是自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因地震和海啸的破坏,核电站的三个反应堆因过热发生堆芯熔毁。虽然事故发生至今已经超过六年,但里面的辐射水平屡破纪录,不止生人勿近,就连机器人也承受不住,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或被碎片阻挡前路,或因遭受过度辐射而导致电路故障。但可喜的是,近日日本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版的机器人Mini-Manbo,有一个可爱的昵称“小太阳鱼”(little sunfish),是用辐射加固材料制造的,能够利用传感器避开核电站反应堆建筑中的危险热点,最终抵达了严重受损的三号反应堆,发回了熔毁铀燃料棒的视频。
Manbo的尺寸只有鞋盒大小,能够使用微小的螺旋桨在水中盘旋滑翔,类似于一架空中无人驾驶机。
经过工作人员长达三天的谨慎操作,Manbo终于到达了严重受损的三号反应堆内部。在那里,Manbo传回了一个关于反应堆底部的大洞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反应堆底部的水泥地板上,有一团看起来像是凝固岩浆的东西——这就是关于福岛核电站的熔毁铀燃料的第一张照片。
Manbo是一款配备有辐射硬化材料和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首次亮相于日本横须贺的一场展示。Manbo是一款配备有辐射硬化材料和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之前的核电站机器人都失败了,而它成功地绕过了大量废墟,抵挡了超高核辐射,并准确定位了福岛核电站反应堆的熔毁铀燃料。
今年七月份在三号反应堆的发现,以及今年在定位核电站其他两个废弃反应堆的燃料位置上所取得的类似的成功,都标志着这场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最严重的核灾难的转折点,这也正是日本政府官员一直以来希望看到的。
2011年3月11日,一场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重要冷却系统,当时正在运行的反应堆中核燃料的下落,是这场罕见灾难中最持久的谜团之一。事故发生时,由于燃料温度过高,六个反应堆中有三个熔毁了,铀燃料棒像蜡一样熔化成了液体,滴落到反应堆容器的底部,燃料所释放出的热量足以穿透钢墙,甚至是穿透反应堆底部的混凝土地板。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在那些绝望的核电站工作人员们向反应堆建筑中注入冷水以冷却它们之前,这些熔融燃料已经渗透到了内部的哪个区域。核燃料的辐射水平是如此之高,而它们的下落至今不明,这一切都令人非常不安。
当日本政府官员们对灾难处理的善后工作终于有了信心后,他们开始定位这些失踪的铀燃料。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由机器人来承担,然而普通机器人根本无法胜任,因为它们往往还没有靠近核心区域就已因为遭受过度核辐射而报废。于是,日本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研发制造了像Manbo这样的新型防辐射机器人。团队还研发了一种类似大型X光机的成像设备,这种机器能够通过一种叫做“Munos”的罕见空间粒子来观察反应堆的内部结构。
目前,日本的政府官员和运行核电站的公用事业公司都希望通过已经找到熔融核燃料的事实,来扭转公共舆论中对核电站的恐惧和厌恶情绪。在这场一度几乎危及东京的核辐射泄漏事故发生六年半后,日本官员们希望能向媒体和仍然沉浸在恐慌之中的大众证明,核电站已经从灾难后的危机模式中脱离出来了,政府和公司已经开始采取安全有效的清理措施。
“直到今天,我们才知道当年熔融的核燃料到底在哪里,也才知道它们现在是什么样子的。”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核电部门的总经理木本贵宏先生(Takahiro Kimoto)说。“既然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定位并观察燃料,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计划回收它们了。”
东京电力公司更喜欢将核电站描述为一个大型“工业清理”现场。目前,每天大约有7000人在这里工作,他们的任务包括建造新的储水罐、将放射性碎片转移到一个新的处理地点,以及在反应堆建筑上架设巨大的脚手架,这些建筑曾一度在事故中因氢气爆炸而分崩离析。
如今,访客们进入福岛核电站参观比一年前要轻松很多,不过他们还是得换上特殊的防护服。除了最危险的区域之外,工作人员和游客都可以自由地在核电站内部行走。东京电力公司的一名引导人员解释说,这是因为污染核心区域已经拆除一切建筑,并被彻底隔离开来,所有受核污染的土壤都被密封了。
福岛核电站一号反应堆,其顶部在2011年3月11日的事故中被摧毁。
在记者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尽管个人在核电站的行动范围仍然受到严格限制,每个人都被要求随身佩戴核辐射测量表,但是工厂里的氛围明显比以往更加轻松自在了。在休息区域,工作人员们甚至可以在一个大型自助餐厅中享用从便利店里买来的便当和零食。
在工厂的入口处,一个牌子上写着:“禁止在此设施内玩Pokemon GO等游戏。”
“我们已经完成了事故残骸的清理工作,一切基本上都在掌控之中。”负责拆除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发言人广濑大辅先生说,“现在,我们终于要准备着手拆除福岛核电站了。”
今年9月,日本首相办公室将2021年——也就是灾难的10周年纪念日——确定为核事故清理工作进入下一重要阶段的目标日期,届时工作人员们将从三个被摧毁的反应堆中的某一个着手,提取其中熔毁的铀燃料,尽管目前他们还没有确定到时候要从哪一个反应堆开始。
日本政府承认,彻底清理核岛福电站至少需要三十到四十年,并耗费数百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为此,日本政府还专门在核电站附近建造了一个造价高达几亿美元的研究中心,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开发新一代的防辐射机器人,以进入受损反应堆建筑的深处展开清理工作。
在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事故中,处理人员只是简单地将烧毁的反应堆埋入混凝土当中,而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清理和隔离措施。与此不同的是,日本政府已向公众承诺要拆除福岛核电站,并对周围的广大乡村地区进行全面净化——在事故发生前,这里曾一度是16万居民的家园。背井离乡的难民们中有不少人已经被允许返回故土,因为核电站周围的农村和城镇已经被清理干净了。但日本政府官员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不对核电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他们将很难让公众相信,这场事故在真正意义上结束了。
政府官员们还希望通过展开清理工作来帮助核电站事业重新获得公众的认可,从而重新启动一系列其他未受损的核电站——日本国境内大部分核电站在灾难发生后关闭至今。
在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过程中,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一直谨慎行事,以避免引发二次灾难。“他们的工作非常有条有理——有些人可能会说,这太慢了——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失误或令人不快的意外。”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核安全项目主管戴维˙洛赫鲍姆这样评价,“他们希望重获公众的信任。他们已经认识到,信任的恢复比损失的速度要慢得多。”
东京电力公司的发言人广濑大辅先生引导我进入了未损坏的5号反应堆的建筑内部,该反应堆的结构与其他三个被严重摧毁的反应堆是一样的。
广濑先生指着一个狭窄的入口坡道告诉我,那里有两个机器人,其中一个看起来像一只蝎子。这个不幸的蝎子机器人在今年二月份被废墟里的残骸缠住了。在工程师们把它解救出来之前,它的监控屏幕已经变成黑色了,因为其内部电子部件遭到了核辐射的严重破坏。事后的报道表明,当时机器人周围核辐射达到了每小时70西韦特的惊人水平,而一个西韦特的辐射量就足以引起人体的辐射病变。
广濑先生引领我来到了反应堆下一个被称作“基座”的地方。反应堆的底部看起来像一堆巨大螺栓的集合——事实上它是反应控制杆的接入点,能够加速或减缓一个正常运营反应堆内部的核反应。基座看起来像一个闪闪发光的金属格栅,整个建筑物的混凝土地板在下面清晰可见。
“加热到一定程度的核燃料会从这里掉下来,在这个格栅里熔化。”广濑先生向我介绍道。我们蹲下来以避免不小心撞到头顶的各种建筑。反应堆底部周围的整个区域都是黑暗的,充斥着各种复杂的管道和机械。
广濑说,为了避免被废墟阻挡或者被碎片纠缠,Manbo机器人花了3天时间抵达事故中严重受损的3号反应堆单元的底部。
除了Manbo之外,工程师们还建造了一个名叫“蛇”的机器人,用以检查其他两个严重受损的反应堆,“蛇”可以穿过反应堆内部的残骸,而它身上携带的介子成像设备可以穿透大多数阻挡物体。目前,这套介子成像装置已经向工作人员传输了一些模糊的反应堆内部图像。
总而言之,福岛核电站受损反应堆的残余核燃料清理工作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和安全风险。
目前,工程师们正在附近的楢叶町技术开发中心研发新一代抗辐射机器人。该研发中心拥有一个机库大小的仓库,专门用以容纳福岛核电站的等比例模型。研发中心还拥有一套虚拟现实装备,用以模拟受损反应堆建筑的内部情况,包括定位已知残骸和燃料的位置。
“我已经当了30年的机器人工程师,但从来没有遇到过像这样困难的任务,”楢叶町技术开发中心的研究发展主管川妻真司(Shinji Kawatsuma)先生这样说。“对于我们研发中心的工程师而言,这是一项艰难而神圣的使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同时废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如下。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表示,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进行,一些储水罐已被排空,将从2月13日起开始拆除部分排空的储水罐。报道称,这将是自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开始后约一年半,首次开展空罐拆除作业。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1000多个此类储水罐,东电公司计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核电相关内容如下:2024年,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核安全观,召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联合开展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有效运转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海因里希·波尔基金会联合发布《2024年世界核能产业状态报告》,提供了全球核能产业的最新数据和深入分析。报告涵盖了核能发电、核电站建设、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处理等多个方面,并对主要核能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位于日本西部岛根县首府松江市的岛根核电站2号机组7日重启。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各核电站陆续停运以升级安全措施。岛根核电站2012年1月停运,时隔近13年后重启,使日本全境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增至14座。岛根核电站是日本唯一建在县首府的核电站,由日本中国电力公司运营,重启的
AI的爆火引发了全球性的电力短缺恐慌。核电、绿电轮番上阵,谁才是AI能耗的救世主?(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1979年3月16日,一部名为《中国综合征》(TheChinaSyndrome)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美上映。这部由大导演詹姆斯#xB7;布里奇斯执导、大明星简#xB7;芳达和迈克尔#xB7;道格拉斯主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重启核能发电是“合乎逻辑且理性的”。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呼吁重启核电,引起多方激辩。德国去年正式关闭该国最后三座核电站。如今,重启核电又在德国成为热议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目前,核电在我国发电量中的占比为4.8%,低于全球10%的平均水平,与OECD国家1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加明显。随着“双碳”战略实施,我国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壮大核电产业,充分利用核电产能,“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保持较大规模、稳定的建设节奏。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海因里希·波尔基金会联合发布《2024年世界核能产业状态报告》,提供了全球核能产业的最新数据和深入分析。报告涵盖了核能发电、核电站建设、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处理等多个方面,并对主要核能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位于日本西部岛根县首府松江市的岛根核电站2号机组7日重启。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各核电站陆续停运以升级安全措施。岛根核电站2012年1月停运,时隔近13年后重启,使日本全境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增至14座。岛根核电站是日本唯一建在县首府的核电站,由日本中国电力公司运营,重启的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重启核能发电是“合乎逻辑且理性的”。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呼吁重启核电,引起多方激辩。德国去年正式关闭该国最后三座核电站。如今,重启核电又在德国成为热议
9月3日,国家核安全局印发《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颁发前综合检查报告》的函,详情如下:关于印发《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颁发前综合检查报告》的函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局组织检
4月30日,包含美、英、德、法、日、意、加在内的七国集团(G7)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达成一致并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在2035年或在与控制温升在1.5°C之内的时间表一致的情况下,淘汰能源系统中现有的未经减排措施(unabatedcoalpowergeneration,它们在运行时不使用任何减排技术,如碳捕集和存储技术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5日宣布,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已批准其重启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7号机组,当天下午,该机组反应堆开始装填核燃料。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后,东电停运其所有核电站,装填核燃料是东电为重启核电站所做预备工作,重启时间尚不清楚。2007年7月18日,一名记者在日本东
据路透社报道,上周四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核能峰会上,亲核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和能源专家呼吁复兴核能,寻求在多年逐渐衰落后重建欧洲工业。(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扩大核能(一种低碳能源)的政治努力是实现欧洲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的一部分。但它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包括缺乏投资、成本超支和延误,这些
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在欧洲核工业衰退多年之后,重建产业链。来源:能源新媒作者:魏然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聚焦核能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加强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全球挑战中的作用。一批支持核电的国家领导人呼吁复兴核电,希望能够
日本能登半岛7.6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的灾情持续加重,据日本共同社6日报道,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26人。此外,日本北陆电力公司承认,位于石川县的志贺核电站受损情况比此前公布的严重,该核电站自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后一直未重启。日本北陆电力公司5日说,受地震影响的志贺核电站相关设备的漏油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在紧急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已确认核电站目前没有异常情况。”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杨沐岩1月1日,日本能登地区发生烈度7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1月2日下午1点,石川县共有30人确认死亡。此外新潟县、福井县、富山县和岐阜县有多人受伤。位于石川县的志贺核电站变压器受损,只能
受用电量激增的影响,欧美国家大量服役年限即将到期的核电站获延寿批准。这为中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让科技巨头们转向押宝核电技术。微软公司与美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达成重大合作协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3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详见表1。(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1:2025年1-3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5年1-3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2668.5亿千瓦时,运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牵头申报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分析方法》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核能、核技术和辐射防护技术委员会(ISO/TC85)投票表决,成功立项,标志着国家电投集团在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在屏蔽设计、辐射监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4月16日,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对外称,其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氢硼聚变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而在不久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也传来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
2025年04月21日15时58分,随着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机的弧光缓缓熄灭,华能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完成最后一道焊口3U6的焊接工作,标志着4号机组核岛主管道焊接工作顺利完成,为后续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核岛主管道被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输出堆芯热能的“大动脉”,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