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其实真正的杀招在这里:参与调频的电源是必须留出足够旋转备用的!某些方面直接提出:因为必须参与调频,所以新能源电源必须常态限电其总容量的6%-10%以备不时之需,无论是不是真的不能消纳!(注意是总容量的6%-10%,新能源无论是风还是光由于自然禀赋因素通常平均利用功率也不过11%-30%,这意味着平均弃电30%以上),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了“图穷匕现”的故事。如果真的实行了这个参与一次调频的要求,再给大家粗略地算一个数: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7亿千瓦,年平均功率按额定功率的25%计算,上网电价按全国平均0.5元/千瓦时,备用6%额定容量参与一次调频,将造成全国每年限电损失电量约890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约446亿元。光伏发电由于利用率只有风电一半上下,损失比例比风电还要高得的多,基本接近于不让发电了。
为什么一个出趟差检查几次就能有效的事情,却有人想出、并力推永远放弃全网1/3以上的清洁电力,还几乎注定没有效果的解决方案呢?这其中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即使是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的西北东北,由于他们是毫无疑义的大送端,如果同样的直流事故发生,只会面临大量的功率过剩,那自然也不需要新能源出来顶出力,赶快麻利的切除,别发了才是正事儿。
这个“新能源调频”究竟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恐怕给常态的高额弃风限电这种显而易见的违法行为找一个固定明确的“合法理由”算是一个效果,亦或者是为现有频率稳定问题找一个“背锅侠”?
所谓“高电压穿越能力”,就是说当电网由于故障等紧急情况风电和光伏的高电压穿越能力短暂出现高于额定电压范围的电压时,设备应该能顶一段时间不要脱网以扩大事故。
随着三北地区大型特高压直流线路投产,某些机构越发急迫地要求新能源电源具备“高电压穿越能力”,而且是全世界最高的“高穿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模模糊糊一句“电网由于紧急故障导致网内高电压”,似乎是不愿意阐述太多细节。然而细节出魔鬼。
短暂的高电压是怎么来的呢?暂态过电压在系统中有不同的时间尺度,最短的来势凶猛的通常称为“雷击过电压”(因为主要来源是雷击),稍长的称为“操作过电压”(主要来源于设备连接状态的突变),这俩都是微秒级,至多毫秒级。从此番修改的动议来看,要求新能源电源承受的是秒级时间尺度的过电压,显然针对的不是前两位。事实上,这一要求的针对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特高压直流”事故导致的送端系统工频、长时间大幅的过电压。
我国建设超高压直流已有近30年历史,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直流楚穗也至少是7年前的事情了,之后的溪洛渡、锦屏等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陆续投产,我国风电光伏的大规模发展也快10年了,怎么如今突然冒出了“送端系统工频、长时间大幅的过电压”了呢?
原来近期投产的项目,送端都给放在电网结构薄弱,短路容量严重不足的地方去了,而且单个容量还越建越大。2014年投产的某特高压输电工程,总计800万千瓦的输送容量,送端就给安排了近700万千瓦的新建煤电机组,剩下的稍微搭配一些新能源,美其名曰“促进新能源送出”。不成想到,投产以后几乎从未能长期达到送出500万千瓦以上的工作状态。技术上运行上问题多多,故障情况下送端电网的长时间大幅值过电压现象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小的送端短路比必然带来直流故障情况下的严重过电压”,也许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句话每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对于直流领域专业人士来说就像是“大米饭放一个星期会馊掉”一样的生活常识。这样的一种“没有问题也要制造问题”的工程规划安排,是怎么被号称技术实力“世界最强”的电网企业给执行到底的,为什么不能稍微多花点钱绕开这个问题,圈内争议10多年了,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对象。就说后果,那个原计划只是用来“锦上添花”,搭便车被送出的一点“新能源”怎么又躺枪成了特高压直流的“背锅侠”了呢?
据测算,单台机组改造费用约为4-7万元,对全国存量风电机组的改造费用约为50-80亿元,且1MW及以下老旧机组不具备改造条件;改造期间的电量损失也是天文数字。谁犯的错误,谁付出代价解决难道不是社会共同价值观么?为什么要新能源来背?
即使不去讨论谁付出代价的问题,就谈技术上的亡羊补牢,某些单位提出的技术指标也严重缺乏严肃性:新能源电源需要耐受1.3倍的额定电压,至于必须耐受的时长几乎每个季度都要提出新的指标,越来越长,已经向秒级迈进了,拍脑袋的痕迹极为明显。然而,还是细节里的魔鬼,这么高的持续工频电压,在我国普遍没那么高磁通冗余度的中低压箱变面前,先不说是不是首先就会点爆一批,就说大幅攀升的涌流带来的非线性电感效应,也足以让后面的新能源设备根本看不到1.3倍的额定电压了。想当然地把750kV的电压动态当作690V的普遍现象,这样的“严谨”工作态度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小结
修订草案中,似是而非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要求风电机组具有几乎等同于“同步调相机”的无功支持能力(请一视同仁按此要求改造所有电源),要求有远超火电机组的无功响应速度,还要能解决“次同步谐波”问题,虽然这个“次同步谐波”问题是不是个真命题学术界都没个一致意见,通用解决方案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眉目,也许永远不会有——但是也要写进“国家标准”当中去强制要装(再一次的,直流线路在历史上可是次同步震荡事故最主要的来源之一,近来在我国某“新能源重要送出直流通道”周边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故,为什么都和他有关系呢?)。
如果修订标准的目标就是把新能源一把掐死,毕竟在至今很多人眼里新能源都是个“惹麻烦的孩子”,也许这些似是而非,包藏杀机的要求还能让人理解其动机。可是这个目的谁都知道是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考虑到前述这几个“锅”或远或近地都和近年来严重争议的特高压直流工程有联系,就不能不让人产生其他的理解。
特高压从提出伊始就充满争议,但有关方面排除争议大干快上,同时提出并炒作了“特高压是三北地区新能源送出的灵丹妙药”这样一个貌似合理的预期。然而西北、东北地区新建的特高压直流线路,由于规划初期无视当地电网客观实际削足适履,盲注追求“特”“大”“高”,建成至今在解决当地新能源消纳问题上几无亮点,反而造成一系列电网稳定问题。几百亿投资的工程,建成多年以来无法在设计功率下稳定运行,只能降容。反过来为了解决这些“人造”问题,又强行要求新能源电源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做技术改造,对其发展做出种种限制,以补救和掩盖这些线路和电网的技术困境。某些言论甚至直言“新能源电源的技术缺陷造成了特高压的运行问题”,完全倒因为果。
在宣传要大干快上这些巨额投资工程的时候,打出的都是“帮助新能源送出”的绿色低碳旗帜,怎么建成之后就变成了“新能源阻碍了系统运行”了呢。如此巨额投入,不能如承诺的一般“帮助新能源送出”,已经应该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至于倒打一耙的制造舆论将责任推到本应服务的对象身上,则更是全无职业精神和基本操守,并且是对国家能源转型长期战略的反动。
当然,一些宣传上仍然坚称这些工程送出了大量的清洁电力,以至于行业内很多上市企业都不得不面对外行的投资者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你们生产的清洁电力有多少依靠XX特高压线路送到XX电网?”以弥漫空间的电磁场形态传输流动的电能量,是如何统计出“什么样的电厂出来的能量有多少比例走了某条线路”这样言之凿凿的数字的,人类的物理学电磁学是肯定无法解释的。正如你无法说出我国岸边的海水和亚马逊河注入大西洋的水有什么一一对应的关系,更加无法说出亚马逊河水是通过哪个海峡流到上海的。“A省电网通过某条线路向B省电网送出某电源XXX电量”这样的说法绝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任何物理意义。只有市场化条件下双边约束性发用电合同才能让这样的说法具有财务上的意义,而这样的电力市场在我国还是将来时。至于宣传这样的“伪命题”究竟是为了什么,自然只有炮制这些伪命题的人心中清楚。
这一连串的锅,新能源不能背,也不可能背得起;这些看似“帮助”新能源的大型基建工程,还是“不看广告,看疗效”比较好,尤其是“疗效”几乎全靠“伪命题”宣传,“副作用”却直接要命的情况下。
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主要国家应对环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更是我国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本大幅下降,经济社会效益逐渐凸显,但作为成长中的战略新兴产业,仍需要健康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才能进一步降本增效,成为主流能源。这种情况下,将一些无用的技术要求纳入标准并强制执行,无疑是在扼杀来之不易的新能源产业。这从来就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标准之争。(作者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8日,阳光充电站百城点亮仪式暨零碳生活节在河南灵宝市举行,携手新能源车主、渠道伙伴、科研机构等发起成立“零碳充电联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破解新能源车主补能焦虑,共建智能便捷的充电站产业生态。阳光充电站是阳光新能源打造充电新基建,破解补能焦虑的战略业务之一。依托“魔方
4月17日,富宁县“十四五”第三批新能源项目优选投资开发主体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富宁县“十四五”第三批新能源项目计划配置2个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总装机60MW(分别为:者郎光伏电站35MW、那沾光伏电站25MW)。原文如下: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关于印发云南省2024年第三批新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关税风暴中再议我国油气进口安全市场供需✦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降温✦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3月国内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迎近3年来最大降幅行业资讯✦油气勘探开发取得
近日,博奇环保于江苏扬州召开以“砺心磐启新巅”为主题的2025年度市场工作会议。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相关业务部门主管领导、各市场团队共计50余人现场参会,共同围绕“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客户”的核心目标,明确年度市场工作部署,为新一年的市场开拓凝聚共识、奠定坚实基础。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
近日,海尔新能源宣布成功通过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光伏、风电、储能、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及逆变器领域中率先获此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之一。此次认证标志着海尔新能源在合规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要求,助力全球化快速发展。ISO37301:2021作为一项国际权威标准,凭借其严谨客观的评定体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近期,我国主要新能源基地频繁遭遇极端天气挑战:4月中旬,华北出现历史罕见12级以上大风;西北部分地区PM10浓度突破5000微克/立方米;南方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大幅降低新能源发电设备运行效率,更导致发电量骤降,直接威胁电力交易履约安全。与此同时,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蠡湖股份”)发布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的公告,蠡湖股份控股子公司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简称“海大清能”)基于业务发展需要,拟增加注册资本2,000万元,增资完成后海大清能注册资本变更为3,000万元,海大清能经营范围包括
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现场,海博思创5MWh-AC储能系统产品,获得由权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欧美澳全系列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海博思创的5MWh-AC产品成功通过了欧洲、北美、澳洲的产品检测认证,该产品在电气安全、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与电网兼容性等核心维度全面满足国际
近日,全联冶金商会三届十次会长办公会在京召开,博奇环保作为商会副会长成员单位,其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曾之俊携公司副总裁王慧及新能源市场部总经理蒲如海共同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旨在落实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并研究规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关税风暴中再议我国油气进口安全市场供需✦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降温✦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3月国内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迎近3年来最大降幅行业资讯✦油气勘探开发取得
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现场,海博思创5MWh-AC储能系统产品,获得由权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欧美澳全系列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海博思创的5MWh-AC产品成功通过了欧洲、北美、澳洲的产品检测认证,该产品在电气安全、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与电网兼容性等核心维度全面满足国际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河南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招商引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快推进增量配电网、绿色微电网建设,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绿电直供,积极帮助企业通过电力交易申请绿色电力,力争为重点产业类项目配套绿电20%以上,降低企业综合用电成本。详情如下: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
自2024年7月,哈密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在中心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这个占地不足200平方米的服务站,便肩负起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撬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作为西北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哈密正通过绿电绿证交易机制的创新实践,在戈壁滩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截至今年4月15日,服务站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沧州明珠4月15日发布公告,收到控股股东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函》,由于东塑集团和河北沧州交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能最终就本次交易方案所涉事项达成共识,目前双方已决定终止筹划本次交易事项。根据此前协议,东塑集团原计划转让11%股份并委托7.77%股份表决权,届时交控集团将成为沧
4月15日,中国能建首席专家,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与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市长牙合甫·排都拉座谈,并见证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万明忠表示,数科集团深入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主动融入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三大经济形态”,全面聚焦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三
4月16日,浙江温州市龙湾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文件显示,2024年浙江温州市龙湾区116家规上新能源企业全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446.34亿元,同比增长14.5%。温州龙湾新能源装备新产业平台招引新能源装备相关标志性重大项目9个,其中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电子电池及系统项目等
4月15日下午,欣旺达智慧能源公司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的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该项目作为当地的大型独立储能电站,是盐城乃至江苏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本项目选址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沿海合作开发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4月15日上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与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新能”)正式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双技术路线+智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盛大举行。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高性能飞轮储能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在此次展会上大放异彩,圆满完成参展活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企业实力彰显,聚焦储能前沿贝肯新能源是一家全球化科技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一直致力于先进飞轮储能
4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首次月度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成效,谋划2025年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自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以来,已常态化开展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
4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首次月度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成效,谋划2025年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自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以来,已常态化开展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
4月7日,三峡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高层联动,82年生的三峡能源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龙,调往湖北能源任党委书记,并推荐为董事长人选。此番履新,张龙从三峡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实施主体三峡能源,跨越到综合能源发展平台湖北能源,也标志着他从单一新能源领域的深耕转向综合能源平台的全面统筹。这一角
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政策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探索,短期内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长期有助于能源结构优化。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释放“假日经济”新活力,可以为省内企业提供一定缓冲空间,提振信心,化解压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一、新政策出台背景从电力供应来看
两部委136号文发布之后,在储能市场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这对储能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希望。”精控能源副总经理王晨奇与北极星储能网分享了他的理解,“真正的储能,应该是电力交易的一个介质,它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又能令整个电力系统更健康,另外也有利于中国电力市场化的推
B2G技术,将电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化为能源网络的动态调节单元。万座换电站,不仅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体系,也成为了电力系统的“缓冲池”。4月初,传统能源巨头中石化正式官宣加入宁德时代换电“朋友圈”,双方将共建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双方将在今年建设超过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
4月2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服务特定电源抽水蓄能电站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科学确定抽水蓄能电站配套新能源规模。常规抽水蓄能电站按其装机容量的3倍配套光伏资源,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按其装机容量的2.5倍配套光伏资源;若抽水蓄能电站周边分布有风电资源,可在配套新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