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已成为各国政府、能源行业以及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17》,总结分析全球能源电力历史现状,展望中长期全球能源电力发展趋势,探索全球能源转型的可行路径。本期为大家呈现展望部分的核心内容。
展望2050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建设“一带一路”全球发展新机遇、新时代中国发展新征程、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崛起等因素带动下,全球能源需求将保持增长。能源生产技术变革带动生产成本显著下降,能源消费技术变革加快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将有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技术合作共享。积极履行自主贡献承诺、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能源行业的一致行动。
为实现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在需求规模上“减量”和在能源结构中“去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由此出发,《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17》设计了三个面向2050年的全球能源发展情景。高需求情景下,伴随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能源供应加快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以实现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自主减排情景下,各国兑现自主减排贡献承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能源需求平稳增长,能源转型相对较慢,难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高能效情景下,各国高度重视能效管理,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需求缓慢增长,能源低碳转型加快,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接近百亿,增量主要来自亚太。2050年全球GDP总量有望达到228万亿美元(2010年美元价格),较2015年增长2倍,其中亚太贡献全球增量的62%。2050年全球人口达96亿,较2015年增长31%,其中非洲、亚太分别增长98%、22%,分别贡献全球增长的51%、39%。
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平稳增长、增速放缓。自主减排情景下,全球一次能源需求从2015年的206亿吨标准煤增至2050年的260亿吨标准煤,增长26%,年均增长0.7%;前十五年增加35亿吨左右,年均增速1.0%,后二十年仅增加约20亿吨,年均增速降至0.4%。高需求、高能效情景下,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分别增至290亿、260亿吨标准煤。
亚太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中心。自主减排情景下,2050年亚太地区能源需求增至125亿吨标准煤,对全球增量的贡献达2/3;非洲约贡献增量的19%;北美和欧洲能源需求分别下降11%、8%。2035年之前,中国能源需求保持较快增长,2035年之后增速明显放缓;印度受工业化进程影响,能源需求加速增长,2035年后取代中国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化石能源相继达峰,2030年前后非化石能源实现存量替代。自主减排情景下,全球煤炭需求2025年后脱离峰值平台期进入下行通道,2050年在全球一次能源需求中的比重仅约16%;石油需求受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等影响,于2030年前后达峰,在全球一次能源需求中的比重由2015年的30%降至2050年的20%;天然气需求在2035年前持续增长,之后平缓下降;2030年前后,非化石能源由增量替代转为存量替代,2050年占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达49%。
全球终端能源需求204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区。伴随能源效率提高、电能替代加快,终端能源需求增速逐步下降,204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区。自主减排情景下,全球终端能源需求由2015年的135亿吨标准煤增至2050年的15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0.4%;前十五年年均增长0.8%,后二十年年均增长0.1%。高需求、高能效情景下,2050年全球终端能源需求分别为168亿、143亿吨标准煤。
工业和交通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略有提升。自主减排情景下,工业部门能源需求增长21%,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由27.8%提高到29.2%;交通部门能源需求增长20%,占比由28.5%提高至29.6%;商业部门能源需求增长12%,占比由11.9%降至11.6%;居民消费能源需求增长12%,占比由23.4%降至22.8%。
2045年前后电能超越石油成为终端第一大能源。自主减排情景下,终端煤炭需求持续萎缩,石油2035年后持续下降,两者合计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由2015年的1/2降至2050年的1/3;天然气在2035年前平稳增长,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维持在15%左右,之后有所下降;电力需求增速远高于其他能源品种,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由2015年的19%提高到2050年的39.8%,2045年前后超越石油成为终端第一大能源主体。
全球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自主减排情景下,全球电力需求由2015年22万亿千瓦时增至2050年57万亿千瓦时,增长约1.6倍,年均增长2.8%。高需求、高能效情景下,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分别增至73万亿、65万亿千瓦时。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约2/3来自亚太和非洲。自主减排情景下,亚太地区用电量由9.7万亿千瓦时增至27.9万亿千瓦时,贡献全球增量的52%,2050年占全球的比重达49%;非洲电力需求由0.7万亿千瓦时增至6.0万亿千瓦时,贡献全球增量的15%,年均增长6.2%,是全球电力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北美、欧洲用电量分别从4.9、4.9万亿千瓦时增至8.1万亿、7.8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速分别为1.4%、1.3%。
工业用电占比大幅下降,交通用电增长速度最快。自主减排情景下,工业用电需求增长1.3倍,占终端电力需求的比重大幅下降,由2015年的43%降至2050年的34%;交通用电需求增长31倍,增量主要来自电动汽车、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占终端电力需求的比重由1.5%增至17%;居民、商业及其他的电气化水平持续上升,电力需求分别增长1.7倍、1.4倍,2050年合计占终端电力需求的比重为49%。
发电装机大幅增加,尤其是2030年以后增长显著。自主减排情景下,全球发电装机由63亿千瓦增至216亿千瓦,增长约2.4倍,年均增长3.6%,2030年后发电装机增速明显加快。高需求、高能效情景下,全球发电装机分别增至302亿、261亿千瓦。
非水可再生发电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成为主力电源。自主减排情景下,煤电装机规模在2030年前保持缓慢增长,2030年后平缓下降,逐步转变为具有深度调节能力的容量支撑电源;燃气发电在电力清洁转型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50年占发电总装机的11%;水电受资源开发条件所限,增长近一半,2050年达18亿千瓦;核电装机2050年增至7.5亿千瓦,增长近一倍;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由7.4亿千瓦增至148亿千瓦,2050年占全球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达到68%。高需求、高能效情景下,205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分别达241亿、204亿千瓦。
2040年前后全球发电量增量全部由非水可再生能源提供。自主减排情景下,全球发电量由2015年的24万亿千瓦时增至2050年的6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7%。其中,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由67%降至31%,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由6.3%提升至53%,2040年前后全球发电量增量全部由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
全球摄氏度排放于2030年前后达峰,2050年较峰值下降约25%。自主减排情景下,全球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平稳增长;2030年前后达峰,约366亿吨;2050年降至274亿吨左右,较峰值下降约25%。展望期内累积排放远超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所允许“碳预算”,经测算得知自主减排机制仅可实现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所需减排量的1/3~1/2,表明在目前政策框架下要实现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结 语
能效提升与低碳转型是实现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的“两个轮子”。高需求情景下,能源低碳转型是实现温控目标的主要手段,但投资高、难度大,还要依靠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的大范围应用;高能效情景下,虽能效提升较快,但要实现温控目标也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因此,能效提升与低碳转型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双轮驱动”,必须同时发力。
提升能效是降低能源转型成本的最经济手段。能源效率的提升,既可在消费侧减少需求,又可在供给侧减少投资,是降低能源转型成本的最经济手段。
电力转型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于90%以上的非化石能源需要转化为电力来使用,以电为中心、以电网为平台,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消费侧加大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在供给侧加大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规模,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体系至关重要。
中国有望引领全球能源转型。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能源电力消费大国,也是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能源转型直接影响全球能源转型。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在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强调,“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中国能源革命的成功实践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发展和转型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动气候治理、继续履行大国责任担当,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2025年1-2月广西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及全社会用电量。其中2月工业用电量全区总计109.95亿千瓦时,1-2月累计工业用电量全区总计232.06亿千瓦时。详情如下:
2024年,山西运城市全社会用电量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从全行业用电情况看:2024年,三次产业用电量328.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85.4%,同比增长0.1%,拉动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增长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拉动三次产业用电量增速增长0.2个百分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8日,吉林延边州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州全社会用电量为89.6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3%;第二产业用电量52.52亿千瓦时,增长38.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8.6%;第三产业用电量18.82亿千瓦时,增长8.7%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福建省财政厅会同福建省工信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印发通知,实施一季度增产增效奖励政策。通知明确,按2025年一季度用电同比增量给予企业每千瓦时最高0.1元奖励,单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80万元。奖励范围为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长6%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其中精
今年1月份,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1243亿千瓦时,其中,农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充换电服务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增幅明显,同比分别增长35.4%和25.7%。电力数据背后,蕴藏着各行业在新年伊始的发展态势。春耕备耕,种子先行。南海之滨,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坡田洋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以下简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湖北荆门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荆门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到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工业经济总量连续13年居全省前5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4位。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
用电量数据来源于乌兰察布市电力部门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情况反映,统计行业包含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在内的11个行业。一、各行业用电量情况分析下图为乌兰察布市1月各行业用电量占比,可以看出工业占比89.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3.9%,是用电量最大的两个行业。1月,工业和信息传
核心提示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近日,本报编辑部邀请国网能源院专家分析了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梳理了电力需求的主要特点,研判了2025年电力需求增长趋势。气温、闰年等因
在刚结束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江苏取得的成绩。最亮眼的莫过于,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凛冬之际,这个成绩格外振奋人心。更提气的是,厚厚一沓政府工作报告里,2024年江苏省多个数据指标都十分“亮眼”。这些数据虽只是冰冷的数字,却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4日,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集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暂行)(2025版)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励企业增产增效(适用于一季度)。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按照2025年一季度用电产生电费的50%予以奖励。其中2024年度工业总产值3亿元以下单家企业奖励
用电量数据来源于乌兰察布市电力部门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情况反映,统计行业包含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在内的11个行业。一、用电量情况综述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达757.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2%。从全年来看,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重庆拜会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并见证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能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解决方案、能源电力、新型城镇化、水利水电设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8日,淮河能源公告称,为整合公司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南矿业”)的电力资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淮南矿业持有的电力集团89.30%股权。淮河能源拟通过公开摘牌方式受让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
人工智能推动能源电力发展形势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徐东杰李振杰侯金秀熊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能源电力行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平台体系和大模型基础能力,持续增强算力与应用场景创新,人工智能
近年来,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程度不断深化,多个新能源大省陆续吹响入市“集结号”。2025年伊始,新能源上网电价迎来改革,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在全面入市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需要对电力市场框架和规则有全面了解,在参与市场化交易的过程中,合理申报
3月1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近期重要文章精神等,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领导张传江、余波、王瑛、曲波、陶云鹏、苟伟、王海腾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重塑千行百业、重构未来竞争格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作为能源领域的关键基础性企业,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央企中率先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6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印发《深圳市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能源电力项目整理如下:1、杰成新能源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产业基地新建项目2、高端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化配套项目3、虚拟大学园区第六立面提升与综合能源改造项目4、龙岗区储能产业园项目5、兆瓦级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江苏是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通大学教授施卫东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电气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如何推进自身创新与行业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迟少林。记者:能源电力行业发展与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源电力行业如何把握机遇,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
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政策的颁布,旨在推动新能源从“政策引导”转向“自主发展”,从而形成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清洁电力是新能源行业的“硕果”,而电力交易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将这些清洁的电力分配
新技术涌现让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有了更多可能。(来源:能源新媒文/欧阳昌裕作者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董事、党委书记)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构想。2023年7月11日进一步明确“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4月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济南拜会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推进能源转型等进行了会谈交流。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海波,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参加会谈。林武对吕军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来源:中国电力作者:李健,张钧,韩新阳,靳晓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2引用本文Cited李健,张钧,韩新阳,等.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J].中国电力,2025,58(3):1-7,97.LIJian,ZHANGJun,HANXinyang,etal.Overallfram
4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拜会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双方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推进能源绿色转型等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傅振邦、闫国春参加会谈。王宏志对国家能源集团长期以来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总体要求指出,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山西省新能源发展战略性布局和系统性谋划,以采煤沉陷区、盐碱地、沙地(以下简称“三类土地”)为重点,坚持新能源开发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上午,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成功举办“氢能全链条产业成果发布会”,随着1万标立/小时氢气提纯装置启动、全国首车30兆帕燃料电池氢气出厂及四座新加氢站同步投运,燕山石化以科技创新赋能首都绿色能源转型,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氢”动力。作为2024年北京市重点工程,燕山
3月28日,新疆公司召开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举行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煤新疆分中心揭牌仪式,与新疆工程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委会副主任、伊犁州政协党组书记胡开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彭苏萍,中
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智利能源部部长迭戈·帕尔多,双方就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储能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强调,中智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共谋发展的好伙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智能源合作不断开花结果,为智利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智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部严格执行《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及时高效做好供用电、发电生产、电力投资等统计工作,最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门致信,感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电力行业统计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统计工作绝非简单的数据收集与罗列,其重要性关乎整个电力行业的稳定与发展。
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智利能源部部长迭戈·帕尔多,双方就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储能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强调,中智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共谋发展的好伙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智能源合作不断开花结果,为智利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智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
3月3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智利能源部部长迭戈·帕尔多一行。杨昆对代表团到访中电联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中电联基本情况,与代表团就中国电力供应结构、能源消费方式、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市场机制完善和能源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智利方面关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