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一份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提交至国家能源局的风电并网技术标准修订稿建议,再次将新能源企业和电网之间的博弈呈现在公众面前,从标准修订时机是否成熟,到新标准应新增哪些技术指标,再到如何界定风电在电网端应承担的责任,双方各执一词,分歧难消,成为风电乃至新能源行业近期的焦点话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 修订动机存争议”
这份引发业界争议的技术规定全名为GB/T 19963—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是目前国内风电场并网所主要遵循的技术标准,于2011年发布实施。2017年5月,由中国电科院组织召开了标准修订启动会。2017年10月底,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深圳组织会议,讨论了该标准的修订稿。
风能专委会提交国家能源局的意见称,深圳会议修订稿提出了很多尚处于学术研究阶段、缺乏实际运行验证的技术要求。这些技术要求一旦成为标准,将大幅推高风电投资成本,且即使风电场满足这些技术要求,电网环节所面临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利于风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位国内大型发电集团相关负责人明确向记者表示,目前,是否需要对“技术规定”进行修订值得商榷。
“为什么要修订标准?修订时机是否成熟?究竟哪些状况不能适应电网需求了?这些都需要标准修订的牵头单位给出具体详细的解释。不能因为电网运行中遇到了一些难题,就要求新能源企业做出改变。”一位深圳会议的知情者告诉记者。
据了解,第一版风电并网标准于2006年批准发布,属于指导性的技术文件。当时,我国风电刚开始大规模发展。“风机制造企业和风电运营企业那个时候的想法是:只要风场能发出电,电网就要照单全收。而从电网的角度来看,要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必然要提出一些技术指标,对于火电、水电等电源也有类似的要求。”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永东说。
据了解,2011版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有效期5年,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会议表决通过。电监标委会由电网、发电商、设备商、政府部门等组成,当时46人参会,44票同意,1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标准修订。
电网方面相关人士表示,标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如果2006版标准写入了关于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2011年发生的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他同时提到了另外一个例子:“2012年、2013年我们就预测到同步振荡的问题,2015年同步振荡果然在新疆电网、冀北电网发生了。”这表明标准制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必要的。
2006年我国风电装机仅230万千瓦,2017年底我国风电装机达到1.64亿千瓦,十年间增长了70倍。风电装机的迅速增长是提高并网标准的原因吗?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秦世耀也认为当前有必要提高风电并网标准。“风电经历了多年快速发展,已有巨大存量,需要通过特高压外送消纳,这是并网技术标准需要同步提高的主要原因。电网运行条件发生了变化,风电要适应电网的新要求,必然要对原有技术标准进行修订。”
但上述发电集团相关负责人则认为,标准的修订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并由电网企业提供充分的电网故障及实验验证数据作为支撑,之后才能确定现行标准是否有必要修订以及如何修订。
“ 新增多项技术指标遭质疑”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看来,如果电网一方认为有必要修订标准,并增加相应的技术指标,那就应该拿出依据和客观数据支撑。此外,如果电网运行条件改变了,遇到了新问题,应探索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一味让新能源做出改变,来适应电网的要求,或许并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据了解,关于“技术规定”深圳会议修订稿,业内争议的焦点在于新增或提高了多项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风电场频率支撑的指标、风电场阻尼控制要求、无功能力要求、风电场电压控制、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等。
“以东北为例,特高压输送能力是1000万千瓦,如果是输送火电没问题,但是如果输送风电,不对风机进行电网适应性技术改造的话,输送能力只能达到200万千瓦,特高压输送新能源的能力无法充分释放出来。每满足一个技术指标,特高压输送新能源的能力就能提升一步,这是由新能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一位电网人士说。
上述发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争议的条款中涉及的一些技术指标尚属于学术科研阶段,并不具备成为工业标准的条件。“技术指标是否该提高,是否该写入标准还应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考虑,即是否以最小的投入成本获得了最大的社会收益。”
针对风电场频率支撑的争议,风能专委会提交给国家能源局的意见认为,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能力的缺失,主要是由传统发电机组调频性能管理不足导致。如若对传统发电机组调频能力加强监管,其效果将远超单纯通过巨大投资提升新能源调频能力。
对于高电压穿越能力这一技术指标,上述发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高电压并非风机接入电网引起的,而是由直流特高压的特点决定的,因此电网自身原因造成的电网非正常工况不应由风电来买单。此外,电网发生高电压的范围有多广、几率有多大,也需要电网方面公布详细的数据,以便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科院在提交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的情况说明中称:“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稳定是所有参与方共同的责任。长期以来,调频调压任务基本全部由电网和常规电源承担,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大规模替代常规机组,直接造成系统频率电压调节能力下降,新能源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新能源参与调频写入标准对于电网的安全无疑是有益的。同时,通过标准的提高也能倒逼新能源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电网系统的一位相关人士进一步指出。
多位新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风电、太阳能技术发展很快,出了问题都让新能源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电网的需要显然有失公允,“为什么并网标准里面对电网没有要求,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技术的需要?”
秦海岩认为,标准修订组成员主要来自电网企业,加之新能源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的体量和影响力不对等,深圳会议修订稿更多体现了电网企业的意志和诉求。
技术指标争议的背后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责任划分。电网一方认为,风电已不是当初“吃奶的小孩”,应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承担更多责任。新能源一方则认为,电网企业对电网安全运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主动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同时,新能源发电量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比仍然很低,远未达到基荷的水平,“让一个小孩去扛大包不合适”。鉴于新能源的发电特性,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方面应承担不同的责任,而不宜直接把火电的责任照搬过来。
此外,还有质疑声认为,电网方面之所以在修订标准中新增了诸多技术要求,除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目的外,也不排除通过设置技术门槛自然过滤掉一部分风电,更易达成其承诺的弃风率下降目标。不过,这一说法遭到电网方面否认。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风能发电系统沙戈荒型风力发电机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整机制造商、零部件生产厂家、检测机构、业主单位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及委员参加。会议就沙戈荒分级标准、电气与机械抗风沙性能要求以及相关技术参数展开了深入探讨,正泰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与英国商业贸易部中国可再生能源贸易投资总监、商务领事CliffordBebb及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高级贸易投资官员CorrineWang一行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官方及企业间合作举行交流会谈。在中英两国商务及能源部门搭建的对话平台下,鉴衡及风能专委会将进一步帮助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风能、光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参与编写的《陆上风电机组基础加固技术及施工验收标准》(编号T/CSCS061-2024)团体标准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自2024年12月10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风电机组基础加固及施工验收方面的标准空白。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国内部分老旧风电场相继出现塔架结构与混凝土基础主体间晃动超限
10月17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明阳智能与全球风能组织(GWO)签署合作备忘录,明阳智能正式加入GWO,成为GWO会员单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会上,明阳智能副总裁、CEO办公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9月,由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风电公司”)牵头起草的《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T/CSTE0650-2024)团体标准顺利发布,标志着我国风电行业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标准的发布,为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提供了统一和
近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全球知名认证机构BSI核查,成为风电行业首个获得ISO20400可持续采购符合性声明的企业。这既是三一重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国际标准化实践成果,也是企业ESG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的里程碑事件。《ISO20400可持续采购指南》是来自40多个国家和全球组织的代表(包括联合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发布铸造用生铁等19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龙源电力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Z44047-2024)获批发布,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国家标准的空白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发布《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技术规范》(CGC/GF248:2024),这是国内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首项针对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的技术标准。作为鉴衡全新“风力发电机组质量风控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该标准将为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式塔架的设计、制造、运输、吊装、维护等方面的风险防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分别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9960-2024)、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GB/T43904-2024)和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
近日,202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风能发电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8)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的80余位风电标准化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运达股份信息专家连续三年以召集人身份参会,并代表中国积极发声。IEC/TC88是专门
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风能领域工作组会议(WE-SWG)将于2024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办,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中车启航、联合动力承办。会议将讨论制修订国际风力发电设备认证、检测实施规则,并开展国际风能领域技术合作交流。关于IECR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交三航局中标广东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中标金额约2.87亿元,计划工期487日历天。该项目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水深超过50米,是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项目拟建设1台16兆瓦漂浮式风机,采用四立柱半潜式基础,结合动态
自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陆域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来,风电行业对意见稿中新建风电项目的风机应距离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不得小于700米这一规定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在正式通知还未发布之前,北极星风力发电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行业人士意见,简单分
BNEF最近发布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报告显示,风能、太阳能和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预计将在2025年进一步下降2-11%,比去年的下降趋势更低。报告指出,全球几乎所有市场的新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的生产成本已经低于新建煤电厂和天然气发电厂。与此同时,中国清洁技术制造产能过剩导致各国以进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外媒获悉,2月3日,美国能源巨头DominionEnergy宣布,弗吉尼亚海岸海上风电项目(CVOW)的总成本预计增加了9%。此外,DominionEnergy表示,总装机量2600MW的CVOW项目现已完成约50%,并有望在2026年底按时完工。DominionEnergy表示,估计该项目总成本(不包括融资成本)将从98亿美元
“源荷协同,应该也必将成为风电技术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文忠在题为《源荷协同引领新跨越》专题报告中提出,当今风电已处于技术变革的前夜,源荷协同是风电第三次技术跨越的希望所在。风电行业临界点出现近年来风电繁荣背后的技术推动力,排在首位的无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白城能投集团发布两个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公示,分别为大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通榆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据悉,大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工程EPC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1.8608亿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高罗柯先生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尊敬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看到了风能以及中国的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长足进步,非常感谢主办方,我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年北京国
受风光大基地市场推动,2024年风电大基地项目EPC招标密集发布。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对于大唐、华电、内蒙古能源等重点基地项目的统计,年初至今,风电EPC价格已经由前两年的3-4元/W左右,降低至当前的约1.35-3元/W(不含风机设备),以及2.2-4.1元/W(含风机设备)价格区间。当然,南北方不同的地貌地形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风速大、资源丰富、不占耕地等显著优势,将成为全球风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叶片将成为市场需求新增量。根据全球风能协会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1),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仅达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000GW)的2%。未来10年,海上风电新
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中,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效益越来越高。即使没有补贴,可再生能源通常也是最便宜的选择。下图综合了Lazard的最新年度度电成本(LCOE)报告中反映的数据,揭示了2024年哪些电力来源最贵、哪些最便宜。报告显示,陆上风电也是最便宜的电力,美国陆上风电在有补贴情况下的成本接近为
近期,阳光电网模拟电源正在张北、内蒙古、吉林等多地风电场开展规模化应用,以“多机并联”的模式破解大功率风电机组并网检测难题,助力新能源设备检测无忧。阳光电网模拟电源单机容量覆盖1MVA-15MVA,针对大功率风电机组测试需求,阳光电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出多机并联模式,最大容量达13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4月7日,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敏,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毅出席会议。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王伟中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
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仍将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全力支撑广东省“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战略目标。作为服务经济大省的能源“顶梁柱”,南方电网公司当前正以“三加快”战略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建设,加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沙溪乡双坝风电场传来好消息: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顺利投运,不仅给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注入了新的电能来源,还为铜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迈向“双碳”目标增添了强劲助力。德江县沙溪乡,这里风力资源丰沛,地势开阔,具备风力发电的先天优势。双坝风电场项目
近日,龙源电力广东国能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江门川岛一、二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前期咨询服务公开招标。据了解,江门川岛一、二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已入选江门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46196万元。公告显示,江门川岛风电场址位于江门市台山市南侧海域,中广核江门川岛一海上风电项目
2025年3月24日,在申能海南新能源陆上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显示大屏上,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第67台风机图标由红转绿,标志着申能海南CZ2项目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申能海南CZ2项目是海南省首个核准、首批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首批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风电场位于海南西北
近期,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标段首台10MW风机成功并网发电。本次率先接入总网的风机为二标段4#地块108机位,标志着项目逐渐进入并网发电阶段。据悉,该项目位于新疆木垒县东南部大石头风场,距离县城约70公里,规划安装35台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20日,华润电力公布年度业绩。年报显示,2024年,华润电力营业额为1052.84亿港元,同比增加1.9%;权益净利润143.8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33.85亿港元,同比增加30.8%。2024年,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92.28亿港元(2023年:97.26亿港元)。根据年报,截至2024年底,集团管
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支持风能、太阳能发展。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采用先进风力发电技术,建设宜阳县、嵩县等风电场
市场动态2025年3月15日,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十周年。自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中国电力行业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售电星星”作者:莫岭)一、十年改革的核心成就1.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