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跨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2017年,国家电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破、提升,全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新成绩,迈入新征程。
稳中向好 经营效益映射良好发展态势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17年,国家电投在纷繁多元的行业发展环境中,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为迈向世界一流打牢深厚基础。安全环保稳定,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营业收入达到2029亿元,利润、净利润稳居行业前列。电力总装机规模达1.26亿千瓦,资产总额达10012亿元,世界五百强排名368位。资产负债率下降0.89个百分点,实现国务院国资委控制目标。
严格落实经营责任制。层层传导经营责任,全力拓展市场,深入降本增效。形成层层抓落实、一级保一级、各方保全局的经营格局,企业经营可控在控。全面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提高发电企业市场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向成本管控要效益,集中采购成效显著,火电、风电、光伏项目平均造价均为业内最低。物资管理成效显著,库存指标继续下降。
产业结构优势进一步显现。在火电产业严重亏损的情况下,2017年,国家电投的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发挥了有力利润支撑作用。煤炭、铝业板块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市场机遇,产销量和利润创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增至45.14%,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结构呈现出清洁能源带动的显著特征。
向安全和环保要效益。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要求,完善制度标准,严格考核问责,夯实“三基”工作。开展“核电安全管理提升年”专项活动。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六不发生”,未发生设备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发展中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进中提质 改革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发展质量作为企业行进高度的标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践行央企使命为追求,国家电投实现了运营质量提升、综合效益凸显,发展动力常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夯实。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和资本结构显著优化。
2017年,国家电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关停煤电机组51万千瓦,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0万吨,完成21户企业处僵治困,累计分流安置2633人。完成38个“三供一业”项目分离移交。压减法人户数116户,占全部压减目标的68%。全年共落实债转股资金155亿元。债券发行在渠道、品种和成本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年发行中长期低成本公司债150亿元,作为首日试点发行人成功发行“债券通”信用债,并首次跨境锁汇低成本融资港元。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系列举措堵住企业发展“出血点”,使资产质量明显提升,资本结构显著优化。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发展机体日益强健。
以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国家电投提升公司治理、集团管控和内部管理水平。完成集团总部公司制改制。建设战略管控型总部,发布实施权力清单B版,清晰界定总部和所属单位之间权责划分。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经营班子成员市场化选聘试点,扩大职业经理人试点,积极稳妥开展分红激励、股权激励试点。推进依法治理体系建设。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成立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大数据安全研究中心等。通过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国家电投在行业中率先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架构,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得以增强。
──坚持清洁发展方向,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显现。
2017年,国家电投坚持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导,继续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三年保持行业第一。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千万千瓦,保持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地位。助力青海省试行连续168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推进火电清洁转型,加快推进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年改造机组31台,容量1270万千瓦,累计完成改造99台,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69.35%,处于行业前列。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迈向一流 以国际视野培育核心竞争力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需要勇担国家使命,需要具备全球视野,需要坚守创新信仰,需要抓住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牛鼻子”。一年来,国家电投牢记产业报国使命,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和自主化产业链建设,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持续打造企业国际品牌,向具有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综合能源集团迈进。
作为同时担纲实施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中央企业,国家电投以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重大专项取得突破,在全球市场中彰显国家能力与国家品牌。
三代核电自主化取得积极进展,三门、海阳两个1号机组先后完成冷试和热试里程碑节点,并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3次最严格的装料前检查。CAP1400爆破阀及新一代反应堆数字化保护系统NuPAC工程样机研制成功,CAP1400示范工程已具备开工条件。形成了完整的核电自主化产业链,显著增强了我国核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重型燃机重大专项开局良好。专项组织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完成,组建了核心技术团队,初步形成重型燃气轮机设计能力,先后完成30万千瓦F级、40万千瓦G/H级和1600摄氏度重型燃机概念设计。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攻关经验推动国家电投以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抢占能源行业技术制高点,打造央企创新高地。小型核反应堆、海上核动力平台、钍基熔盐反应堆等前沿技术研究持续推进。太阳能发电在电站系统效率提升的研究应用和先进高效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规模水光互补、高效组件与逆变器匹配等多项核心技术得以攻克。火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火电综合节能一体化、深度调峰能力等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积极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国家电投牵头组建了核电材料产业发展联盟、光伏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重型燃气轮机产业创新联盟,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体系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国际市场中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放眼国际舞台,国家电投不断拓展跨国经营发展空间,打造企业国际品牌。这一年,以最低溢价成功中标巴西圣西芒水电站30年特许经营权并完成交割,中巴经济走廊胡布项目开工,越南永新、土耳其胡努特鲁项目等海外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推进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力公司并购交割和缅甸伊江水电项目重启。国家电投全球电力市场布局初具规模,涵盖41个境外国家(地区),境外资产总规模700亿元,在运电力装机容量301.5万千瓦,在建及储备项目1150万千瓦。香港财资中心组建完成,初步形成全球统一资金池,打造服务跨国经营的内部金融体系。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和国际市场赢利能力进一步发展,向国有资本跨国公司迈进。
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发展做出新的号召,提出新的期盼,给予新的指引。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国家电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怀产业报国之志,永葆奋斗精神,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新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日均产量1404万吨。原煤生产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1-6月全国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1.1%。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1.8亿吨,同比增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7月14日,中国电力2025年年中经营工作会议在本部召开。中国电力总裁、党委副书记高平,党委委员、副总裁于剑宇,党委委员、副总裁吕克启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紧紧围绕中国电力2025年经营目标及上半年完成情况,以归母利提升、提质增效、双亏治理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结合公司合规经营、项目造价管控、可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智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一重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皓;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严航参加会谈。吕智强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一重的支持和帮助,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暨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安全环保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委近期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总结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国家电投额敏玛依塔斯15万千瓦储能配套60万千瓦风电二期5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该项目位于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境内,距县城直线距离约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安装50台单机容量1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汇集站、12.5万
7月14日,国家电投浙江公司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伍浩一行赴正泰杭州园区,围绕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状况深入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热情接待。伍浩一行走进正泰创新体验中心,了解企业发展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大唐南京发电厂大唐南电二期2×745MW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1号机组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该项目为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大唐南京发电厂内,总占地面积14.50公顷、建筑面积32742m2,与“大唐南电二期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补单项目”共用。项目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当地时间7月9日,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英国伦敦与英国知名能源科技企业章鱼能源(OctopusEnergy)首席执行官格雷格#xB7;杰克逊(GregJackson)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英国及欧洲风光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交流,并就多项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张传卫介绍,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汽轮机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商业化G50重型燃气轮机,济南热电华山1号项目高温部套完工下线,标志着东方汽轮机在重型燃机转子制造、高温透平叶片制造、燃烧器制造、整机装配四大核心领域完成自主化能力建设,在国内率先实现重型燃机设计制造一体化,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重型
上海电气入选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名单近日,上海电气成功入选“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主评选名单,彰显了上海电气在引领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标杆示范价值。该评选由福布斯中国推出,旨在发掘中国工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成就,面向年营收超200亿人民币的企业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2×1000MW+3×660MW+2×650MW+2×460MW项目开工,1000MW+700MW项目投运。【开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6月30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苏龙四期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6日,浙能电力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及控股发电企业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7,884,848.66万千瓦时,上网电量7,469,807.10万千瓦时,同比分别上涨4.48%和4.57%。电量上升的原因一是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二是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量增加(六横二期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01现货运行前市场成交情况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作为江苏省首次全市场化用户参与的全月试结算现货运行月。从主管部门、交易中心到各发电主体及售电公司,都非常重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如下:从年度电量预排情况和月竞出清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对现货价格的预期都趋同,主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时,政府需介入价格形成”。除了人为价格操纵、市场供需失衡等现象,价格无法全部通过市场形成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同样需要政府参与价格形成过程。对于政府在价格形成中的经济职能,当前存在许多不全面的观点。有的
截至2025年7月11日,广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2万家,达到20120家,同比增长33%,其中发电企业334家,售电公司157家,电力用户19629家,用户计量点达4.2万个,较2024年增长100%,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坚持“开门办市场,共商谋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市场机制,创新交易品种,扩容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