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访谈正文

刘华:核安全需高度透明、主动发声 让公众对核能有信心

2018-05-28 09:01来源:中核集团作者:杨金凤关键词:核安全核工业核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三五”规划关键年,核安全监管如何发力

记:2018年是“十三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有哪些重要转变?

刘:我国正处于从核大国向核强国、核安全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2018年,核与辐射安全领域面临的大事要事更多,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任务更加繁重。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事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工作重心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

一是要从建设项目审评监督向保障核设施持续运行安全转变;

二是要从经验式监管向标准化规范化监管转变;

三是要从抓顶层设计向抓全面落实转变。

记:具体来讲,2018年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要完成哪些重点工作?

刘:2018年,国家核安全局将重点推动完成以下工作:

推进《核安全法》宣贯实施。积极开展《核安全法》的宣贯工作,确保《核安全法》宣贯要覆盖全部监管人员、全体持证单位、从业者及利益相关方。制定《核安全法》实施年工作方案,加强对营运单位的督导检查,推动《核安全法》全面实施。编制和实施核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执法。系统梳理法规体系,制定出台《核设施安全许可管理办法》《重要核设施规划限制区管理办法》等与《核安全法》配套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效落实《核安全法》规定的政策和要求。

加强核设施审评监督。以运行安全为核心,切实做好运行核电厂日常核安全监督和重要技术审评,进一步完善核电厂经验反馈体系,建立健全核电厂总体安全状况指标体系。推动新设计、新堆型、新项目的审评监督工作,认真开展AP1000、EPR、高温气冷堆等新设计核电厂调试和运行的安全监督管理,以及“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现场安全监督和技术审评。加快推动小型堆、浮动堆等新堆型的安全审评技术研究。做好乏燃料后处理厂安全审评,加紧研究后处理厂安全技术要求,制定相关法规标准。加快乏燃料后处理领域技术储备和人员培养,探索建立专门的保障机制,确保核安全监管与后处理厂引进工作相适应。

加强辐射安全监管。深入总结放射源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经验,督促推进各项安全整改工作落实,完善废旧放射源安全管理,确保废旧放射源100%收贮,推进Ⅳ、Ⅴ类放射源和Ⅱ、Ⅲ类射线装置简化管理,有效降低核技术利用风险。进一步推动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和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治理。按照安全标准,合理布局,开展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和建设;加快高放废物处置研究,推进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作,确保公众和环境安全。重点推进伴生放射性矿普查,有效落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要求。完善电磁环境标准体系,制定输变电工程全过程环境监管要求,健全电磁类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制度。

推动核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推动落实核安全“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升核安全监管能力和治理能力,推动核电厂持续改进,提高设备可靠性,提升核设施安全水平。

强化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等硬件能力建设,重点提升校核计算、实验分析和科研能力、边境及敏感地区事故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专业团队、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支撑水平。整合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系统数据库形成统一的大数据系统。继续优化完善核安全监管综合管理体系,开展核安全监管程序制度的制修订,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推动程序制度执行落实,不断推进核安全监管的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深化核安全文化建设和公众沟通。巩固转化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分领域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开展核安全文化交流培训,推广良好实践,持续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各单位内部核安全文化建设。

健全“中央督导、政府主导、企业作为、社会参与”的核安全公众沟通工作体系,加强公开信息的解读和公众沟通,创新科普宣传和公众参与方式,指导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核安全的信心。

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国际合作。积极参加相关多边核安全国际合作机制或双边交流合作活动,汲取国际经验,协调监管立场,保持监管一致性。

全面做好《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履约工作,认真履行公约义务。

与美国、法国、芬兰等国继续开展AP1000、EPR调试和运行的监管合作和交流,深化中美、中巴、中俄、中英等双边核安全合作,积极推动核电“走出去”工作。去年,我国倡导在经合组织核能署“多国设计评价计划”(MDEP)框架下建立了“华龙一号”工作组,标志着中国自主核电堆型将与美国AP1000、法国EPR、俄罗斯VVER等国际主流核电技术在同一平台接受各国核安全监管部门评价。今年将重点推进和组织好“华龙一号”工作组的相关工作,并积极开展与英国、巴基斯坦、南非、罗马尼亚、阿根廷等核电出口对象国核安全监管机构的技术交流合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核工业查看更多>核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