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天齐成功收购SQM股份,中国终于掌控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但这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和正极材料生产商来说,则或许是噩梦的开始。
5月18日,中国最大的锂业公司天齐锂业发公告,称已签署购买全球第一大锂业巨头SQM(智利矿业化工)公司23.77%股权的协议。12天后,即5月30日的晚上,天齐锂业披露了关于此次收购的《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称将通过自筹资金、贷款等手段以完成支付。
31日,天齐锂业开始停牌。
为了这笔收购,天齐锂业需要支付资金规模达到40.6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60亿。这个数字,超过这家公司上市八年以来的营收总和,也相当于其12年的净利润(2017年天齐锂业净利润为21.45亿元)。
显然,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天齐锂业不仅仅只是为了“长期而稳定的财务收益”去的。因为,如果仅以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的话,这笔投资的收益甚至还不足以支付其巨额融资的利息。
用于收购SQM股份的260亿中,天齐锂业可以咬牙拿出大概40亿左右的自有资金,剩下的部分通过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可以筹措到100亿~120亿规模的资金,最后100亿左右的资金就要靠借贷了。
这100亿的贷款,就算按照年化利息5%计算,利息支出每年5亿。2017年SQM全年净利润也才4.3亿美元,就算拿出70%就是3亿美元用于分红,分到天齐锂业手里的也不过0.72亿美元,折合4.6亿元。
所以,天齐锂业在SQM的市盈率处于高位(30倍)的时候,以溢价20%的资金成本收购对方,就绝对是奔着控股这家公司,成为SQM第一大股东而去的。
于国于家,我们都太需要将锂资源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一
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扛着中国未来整个工业体系乃至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但越是高歌猛进发展,锂资源就越发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桎梏。
中国,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一国之力生产和消耗了12万吨的碳酸锂(碳酸锂是锂行业中用量最大的基础产品,也是制备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占全球锂消费总量23.7万吨的半壁江山。但是中国生产和消耗的锂矿原料中,却有高达90%的比例严重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全球锂矿资源集中度最高的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三国,以及西方国家掌控的跨国矿业巨头和国际资本集团,已牢牢扼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咽喉。
长期以来,国际矿业资源秩序一直都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力推和主导,这些国家制定和左右着全球矿业资源交易活动的规则,在生产标准、贸易规则、定价机制和结算体系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中国首当其冲,在全球能源和矿产交易中却饱受欺凌和盘剥,可以说达到任人宰割到几无还手之力的境地。有数据统计,每年中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铁矿、铜、铂、钽等资源交易中的损失,比每年的国防军费开支还要多。
锂被称为“白色石油”,是这个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世界锂业市场的最大买家的中国,却大概率地重蹈当年石油、天然气、铁矿和铜矿的覆辙。
去年(2017),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接近80万辆,这80万辆新能源汽车装备了34GWh的动力电池,耗费了2万吨的纯度为99.5%以上的电池级碳酸锂。两年后(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200万辆之规模,需要装备100GWh的动力电池,消耗掉6万吨的电池级碳酸锂(1GWh锂电池大约需要消耗600吨碳酸锂)。
一面是年均50%高速增长的碳酸锂需求量,一面是严重不能自给的供给量。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似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二
2012年,起家于四川射洪县锂盐厂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天齐锂业,以雷霆手段击败美国矿业巨头,用30亿美元蛇吞象拿下全球最大的固体锂矿公司澳大利亚泰利森公司的51%的股权。泰利森是中国最大的锂矿石供应商,占到中国80%的锂矿石进口份额。
天齐锂业在国内最主要的对手赣锋锂业,则从2015年7月开始,通过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不断购买一家澳大利亚矿业公司RIM的股份,至今已拥有后者43.1%的股权。而RIM名下最重要的资产则是这座Mt Marion锂辉石矿山。通过控股RIM,赣锋锂业获得2016年之后三年时间Mt Marion矿山出产的20万吨6%的锂精矿和20万吨4%+的锂精矿的包销权。2017年,又通过参与澳大利亚Pilbara矿业公司的增发,获得另一大锂矿山Pilgangoora每年16万吨锂精矿的包销权。
2017年,国内最大的两家锂业公司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的碳酸锂产量共计5.8万吨,占六成以上的国内碳酸锂产量,将近一半国内的碳酸锂消费量。
通过收购澳大利亚锂矿公司的股份,中国终于取得了一部分锂矿资源的掌控权,从而在矿源上暂且摆脱了西方大国和国际矿业资本的控制。通过在国际锂资源市场频频出击,中国终于获得锂这一战略金属资源的控制权,而这在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长久以来,如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虽然对海外矿产资源频频出击,却鲜有得手,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我们总是会受到西方大国的强力狙击。这其中,中国在非洲的遭遇就是明证。
而近年来中国进入海外锂矿资源产地的努力,却相对容易。其本质就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国力日渐衰微,以及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崛起。
这样在2017年,加上3万吨雅化、容汇、瑞福锂业等国内其他矿石提锂企业的碳酸锂产量,以及1.5万吨的青海和西藏地区盐湖提锂的碳酸锂产量。国内锂业公司共生产了10万吨的碳酸锂,满足了80%的国内需求。
剩下20%的碳酸锂供应量,就要靠进口了。
三
“走,咱们包一架飞机,去国外搞点碳酸锂回来!”
2016年的时候,中国有色金属圈的人见面之后,一般都会这么打招呼。
2015年底,中国市场上碳酸锂价格突然暴涨。11月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还不到6万/吨,到12月底突破10万,第二年(2016)3月初突破15万,4月中旬达到创纪录的18万。
2014年之前,碳酸锂价格长期在4万/吨的成本线上徘徊,整个行业都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疲软状态。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带动上游相关产业链上的产品由供大于求变成供不应求。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的碳酸锂自然一马当先,价格如同坐上火箭一般一飞冲天。
一飞冲天的还有相关公司的业绩。例如天齐锂业,整个2016年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09%,净利润更是增长了510%,一年之间从2.4亿涨到15亿;赣锋锂业,营收同比增长110%,净利润增长271%。乘着这股东风,天齐和赣锋从市值二三十亿的中小板上市公司,迅速在几年之内逆袭成市值大几百亿的业界巨头。而曾经一些濒临破产倒闭的锂业小厂,因为库存了一些碳酸锂,也一夜暴富。
经过疯狂涨价之后,国内碳酸锂价格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小幅回调,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稳定在14万左右。但在2017年下半年又开始飙升,到年末重回18万的高位。从2018年又进入小幅回调阶段,截至目前国内碳酸锂的成交价格是13.5万元/吨。
但与国际碳酸锂价格相比,仍旧高出不只一星半点。
2016年国内碳酸锂价格涨到18万的时候,从南美直接进口的碳酸锂价格只有67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4.6万元,将近75%的利润率。
2017年全年,国内进口碳酸锂均价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8万元,每吨依旧保持着7~10万元的差价。
到今天,进口碳酸锂的均价维持在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7万元,跟国内市场上仍有4万元的差价。
在全球一体化,国际贸易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同一种商品国内、国外价格倒挂如此严重的现象,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
但又为什么这么切切实实地存在呢?
因为国外的锂业巨头生产的碳酸锂成本本身就比国内要低很多。在智利、阿根廷的盐湖开采锂矿生产碳酸锂的巨头公司,如SQM、雅保、FMC等采取的全部都是盐湖卤水提锂的技术,碳酸锂本质上是生产钾肥等产品的副产品,其生产成本长期保持在2000美元左右,甚至更低。
而国内的碳酸锂生产商几乎全部采用从固态锂辉石矿石中提取碳酸锂的技术,以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为例,即使在以较低成本(680美元/吨)拿到锂精矿矿石(国内其他企业拿矿成本要到900美元/吨)的前提下,按照8吨锂精矿提炼1吨碳酸锂成本,再加上2万元的其他原料如硫酸、纯碱成本,以及能源、人工等生产费用,每吨碳酸锂的成本都在5.5万元,折算下来是8500美元。
4倍多的成本差距,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外锂业巨头的产能也确实有限,且对外销售的机制是在全球范围内选取几家长期合作的优质客户,采用至少为期一年的长单机制。合同中规定了一年供应的碳酸锂价格是多少,一年之内即使市场价格翻一番,也仍旧会以合同价格坚决执行。
国外公司的诚信机制以及极其注重商誉的传统,以及对长期合作伙伴的珍惜,多种因素结合就为国际碳酸锂价格保持较为稳定打下了基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当下,雅保宁肯以9000美元/吨的价格优先供应给日韩,也不以1.5万美元的价格对中国供应。
2013年之前,全球碳酸锂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以至于巨头对碳酸锂市场的前景预期较为悲观,扩充产能的动力和规划也不足。而碳酸锂生产线从开采到生产出成品,矿石提锂需要2~3年,盐湖卤水提锂更是长达5~8年。
所以即使在201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爆发,拉动碳酸锂转为供不应求的时候,产能提升缓慢的情况依旧是不能一蹴而就解决的。而长期以来,海外锂业巨头的贸易伙伴一直以日韩企业为主,其产品主要供应松下、三星、LG等电池公司。
所以就算是中国的碳酸锂价格涨地再凶,SQM、雅保、FMC的产能供给也是优先考虑日韩企业,分配到中国的产能就愈加有限了。
所以,谁都知道这个时候进口碳酸锂是暴利,拉一飞机碳酸锂就相当于拉回来一飞机“刀了”。但奈何飞机常有,而碳酸锂不常有。
所以上面那句对话通常都是这样:“我这有飞机,你那有货源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8日,聊城市商务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2025年聊城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转让旧乘用车并购置燃油乘用车,购车价格8万元(含)以下的每辆补贴3000元,价格8万元(不含)至20万元(含)的每辆补贴8000元,价格20万元(不含)以上的每辆补贴12000元;对转让旧乘用车并购置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A股上市七年后,万亿市值企业冲刺H股?原因无他。宁德时代表明,本次港交所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宁德时代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20
据德国媒体,沃尔沃汽车将完全控制合资电池企业“NOVOEnergy”,而无需向Northvolt支付收购费用。公司最新季度报告披露了这一消息。此前,沃尔沃汽车公司曾宣布收购该公司股份,但未公布财务细节。据沃尔沃汽车公司称,此次收购是与Northvolt达成的更广泛协议的一部分。NOVOEnergy是沃尔沃汽车与Northv
近日,由中建七局承建的高比能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建设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项目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建设内容涵盖工业厂房、仓储、生(非)产性配套用房、公共建筑等。项目一期建筑面积33.03万平方米,目前量产产品为MB56大铁锂储能电池,投产后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全球动力电池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其中,六家中企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前十榜单,装车量均超2023年全年,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其中,宁德时代以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electrek2月10日报道,现代汽车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将于下个月开始全面生产,预计在2025年底推出搭载该电池的原型车。全固态电池被称为“梦想”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好的安全性,但由于制造难度和稳定性问题,尚未实现商业化。现代计划在2030年左右开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2月7日,由于工厂基建及相关配套交付进度较原定计划有所延缓,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募投项目“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的部分产线安装调试进度顺延,公司募投项目结项时间由原计划2025年2月预计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当升科技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就动力、储能、低空及AI、机器人等领域锂电池用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钠电材料、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未来3—5年,双
2月8日,北汽福田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举行十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拟在商用车电动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围绕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海外市场拓展、整车及动力电池后市场、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此次合作,是中国商用车领域与动力电池领域两大领军企业,在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上的
2025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继比亚迪于1月对其旗下多款车型推出万元级优惠政策后,近日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智己、吉利在内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在蛇年春节后推出其新能源汽车最新优惠政策,单车优惠力度最高超3万元。与此同时,这场“竞赛”或将带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飙升,而动力电池领域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英国固态电池技术公司Ilika近日宣布,其与英国电池工业化中心(UKBIC)的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展示了Goliath电池制造关键步骤的规模化能力。这一技术突破有望降低电池成本,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并缩短充电时间。此次制造示范在千兆规模工厂环境中使用行业标准设备完成,标志着I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2日,锂电正极材料厂商中伟股份宣布启动港股IPO准备工作,为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全球化”战略部署,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全球产业布局持续升维,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本次H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求》等4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5年3月14日。标准编号:SJ/T12001-2025标准名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
“节后国内碳酸锂期货价格连续2天小幅收跌,现货价格也略有松动。”这一方面是受到有关宁德时代3个江西工厂计划复产传闻的影响(目前核实有2家会复产),另一方面则是受到1月份智利碳酸锂出口增长的影响(对中国出口环比增长43%至1.9万吨),市场预期碳酸锂供应量可能将有所放大,对短线形成一定压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6日,德方纳米在与投资者活动中披露,公司与AmsterdamFertilizer签署《合资协议》,拟共同增资ICLBM,S.L.,在西班牙建设磷酸铁锂生产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据了解,工厂的初始投资为2.85亿欧元,德方纳米将持有20%的股份,而ICL将控股剩余的80%。西班牙《国家报》称
近日,武汉钠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钠新材料”)在甘肃设立二大生产基地,2025年2月,万吨聚阴离子产线落成并逐步投入生产。据悉,2024年10月,武汉钠新材料全资子公司高能钠新(甘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钠离子电池关键正极材料项目,主要产品为钠电池正极材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2月2日,锂源科技旗下印尼锂源二期项目在印尼三宝垄肯达尔经济特区盛大开工,印尼锂源负责人冯总、主要部门领导以及中建安装项目主要成员出席开工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在正式开工前,印尼锂源安全和综合管理部门向相关团队详细宣贯了安全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制度,强调安全在项目推进中的重
行业对磷酸锰铁锂的研发投入持续火热。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近期不少企业都申请了磷酸锰铁锂相关专利。其中,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镁掺杂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的专利。该制备方法的制备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便捷,且制得的镁掺杂磷酸锰铁锂正极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一则报道引起讨论,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固态电池又迎来一轮热度。据统计,2025年以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龙蟠科技公告显示,1月17日与宁德时代再次签订正极材料年度采购协议,本次2025年度采购上限设为70亿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也将向龙蟠科技供应所需锂云母等碳酸锂原材料,采购上限为13.2亿元。根据采购协议,龙蟠科技将向宁德时代及相关单位销售龙蟠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磷酸铁锂正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3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投资建设“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的议案》,基于市场环境及项目最新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公司拟终止投资建设二期氢氧化锂项目。据了解,天齐锂业于2017年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齐锂业12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硫化锂产业化相关支持工作,累计与十余家下游客户进行打样,持续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同时,公司在锂资源综合利用和固态电池关键核心材料领域的3项科技成果经权威机构认定达到国际水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天齐锂业披露2024年三季报。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0.65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减少69.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01亿元,同比减少170.40%。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36.46亿元,同比减少5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6亿元,
近日,天齐锂业(002466)公告,已委托当地律师,就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CMF)驳回其申诉,进一步向智利法院提起诉讼。公司将向智利圣地亚哥法院提起上诉,要求中止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CMF)作出的一项决定,即SQM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的合资交易无需股东大会批准。公开资料显示,SQM也具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7日外媒消息,天齐锂业向智利圣地亚哥法院提出上诉,要求中止智利金融监管机构的一项裁决,捍卫其对于智利锂矿企业SQM的股东权益。据悉,SQM为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该公司于2018年获得智利生产促进局的授权、允许开采阿塔卡马锂盐湖。这个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金属锂储量约108
北极星储能网从爱企查获悉,7月17日,四川天盛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注册资本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余光亚。经营范围包括供电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据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天齐锂业控股子公司四川天齐盛合锂业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全资子
天齐锂业公告,智利当地时间6月18日,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CMF)公开发布了一份CMF关于对天齐智利提交材料的回复》的文件,驳回了天齐锂业召开股东大会的申请。文件中表示,《合伙协议》不适宜由SQM的特别股东大会作出裁决,该交易应由SQM的董事会进行分析和决议;这不影响股东在认为对SQM和股东造成损
当地时间6月18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珀斯参观天齐锂业奎纳纳氢氧化锂公司和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未来产业中心。在天齐锂业奎纳纳氢氧化锂公司,李强在澳资源部长玛德琳·金和西澳州州长库克陪同下,听取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有关情况,并参观锂精矿库和产品包装车间。李强表示,中国的新能
天齐锂业6月2日公告,SQM于5月31日公告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签署了《合伙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营公司共同开发阿塔卡马盐湖地区的资源。合营公司将负责SQM目前从智利政府经济部下属的生产促进局租赁的阿塔卡马盐湖地区矿权开采配额,并将负责项目的执行和全球锂的销售。值得注意的是,从协议中股权和
北极星储能网讯,6月3日,天齐锂业发布《关于公司重要参股公司签署重大合同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2023年12月27日,天齐锂业参股公司SQM与Codelco就2025年至2060年期间阿塔卡马盐湖的运营和开发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以下简称“《谅解备忘录》”)。SQM与Codelco将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天齐锂业召开了2023年股东大会。会上,天齐锂业表示,从需求来看,公司对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有信心。各个国家都越发重视锂资源,从速度、规模、强度三个维度来看,目前全球锂行业正在进入行业发展的上升期。2024年前4月,产品应用终端的新能源车和储能电池的产销量数据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