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如果评选一下谁是最低调的独角兽,宁德时代一定当选,因为即便连上市敲钟这样的历史性时刻,都未见到宁德有太多动静。
在6月11日宁德时代的敲钟仪式上,宁德的出席者仅有内部管理者以及少数外部嘉宾,董事长曾毓群仅三分半钟的发言中只是一直强调要加大创新研发。
这种谦逊低调不像是一家长久被视作千亿独角兽的应有之态。
但是如果明了宁德的历程你会发现,电池技术方向的阶段性正确押注,使其赚尽市场红利,迅速逆袭至行业龙头,但若是过往有任何不同的选择,今天的独角兽的位置大概率将易主。
纵观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国家补贴在将国产电池从摇篮中庇护至蹒跚行走时,也即将撒开手,让其独自与日韩全面抗衡。
而行业的技术方向依旧未定,任何可能的技术革新,都将使格局再次掀起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这些层面看,宁德时代的低调不无道理,所有人都明白,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下一轮巨变才刚刚开始。
动力电池行业目前依旧是技术之争
绝然不能说宁德时代的崛起是凭运气,但是于所有动力电池公司来说,能够选择出正确的技术方向,是一件关乎生死的大事。
现在动力电池的技术方向最主流的有两种,一种是三元锂电池,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也有一些其他的小众技术方向,比如董小姐投资的银隆专注于生产钛酸锂电池,还有锰酸锂电池,但是与前两种相比起来,后两者已逐渐被边缘化,难以看到更多的潜力。
一开始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本是比亚迪,其一直坚守的是磷酸铁锂,磷酸铁锂虽然电池密度不算太高,但是胜在造价低,更适合客车。
在2016年之前,国家对于新能源电池的补贴也一直比较偏向磷酸铁锂电池。而比亚迪不仅自己造电池还自己造车,靠着政府补贴、自用以及商务市场推广,比亚迪稳居动力电池行业第一。
但技术革新带来的市场巨变速度飞快。
2015年之后,国家开始认可三元锂材料用于车用电池的安全性,使其也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
而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更远。因此比磷酸铁锂更适合对续航要求高的乘用车市场。特斯拉、吉利帝豪EV、荣威ERX5,几乎所有的主流电动乘用车都是在用三元锂电池。
此外,2016年新能源车骗补事件曝光,客车市场是重灾区。由此,中国从2009年开始推广,2010年提供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开始释放出明确的撤退信号。
新能源车补贴从2017年开始大幅降低,受此影响,2017年新能源客车行业受到重挫,年销量从2016的8.5万辆左右下降至6万辆,但新能源乘用车在2017年产量却增长了20万台达到47.8万辆,较上年增长超过20万台。
客车市场和磷酸铁锂是比亚迪的核心业务,受此技术转向和政策变化的双重影响,比亚迪的业务大幅缩水,宁德时代却悄然赶上来。
宁德时代脱胎于日本消费电池巨头ATL,2011年末,时任ATL总裁曾毓群连同黄世霖等几位高管新成立了一家主营动力电池业务的公司宁德时代。
而ATL在技术方向上与三元锂电池技术更为密切,所以宁德时代从一开始坚持的就是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一起研发的策略,因此在三元锂电池和乘用车市场爆发的红利期,宁德时代开始逆转而上,整个2017年呈现出收割市场之势,不仅有河南宇通等传统客车巨头的大订单,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一众互联网新晋造车品牌,也纷纷视宁德时代为第一选择,开始排着队投怀送抱。
比亚迪虽说痛定思痛,在2017年意识到三元锂的电池的技术方向,迅速宣布自己的乘用车产品全线使用三元锂,但是不免为时已晚,无论市场布局还是技术研发都需要时间。
这个时候,宁德时代已经拿下了国内动力电池近三成市场份额,是比亚迪的两倍。
凭着正确技术方向红利崛起的宁德时代,能就此安枕无忧吗?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的报道:
“在经历了四个月的政策过度期之后,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从今天(12日)起开始实施。续航里程长的新能源车型将享受到更高的补贴,而续航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将取消补贴。”
去年3月初,四部委印发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到2020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单体比容量要达到300Wh/kg,系统比容量(即组成电池包后)争取260Wh/kg,成本达到1元/Wh,使用环境达-30℃到55℃;具备3C充电能力。”
但是目前实现商业化的国产电池电池系统比能量最高值刚超过140Wh/kg,而特斯拉与松下合力打造的2170圆柱电芯形态则达到了200mAh的水平,并且已经在Model 3上实现了商用。
这些都表露出一个态势:技术是宁德时代如今站在顶点的关键和壁垒,在未来,技术革新也将是动力电池行业最关键的变革因素,但各大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室动力电池的化学配方更新频繁,没有人知道动力电池的未来会什么时候出现,诞生在哪里。
政策保护伞褪去后,宁德时代能否抗衡日韩
在宁德时代成长的路上,除了最重要的选对技术方向,政府在新能源车政策的庇护也是根本因素。
锂电池技术原理本是由美国人古迪纳夫提出,而最先实现商业化的是日本的索尼。90年代,索尼率先推出圆柱形的18650锂电池,后来成为业界标准。
但是索尼大法虽然开宗立派,无奈心思太多,志不在此,所以没有精力将这个能够改变世界的技术玩下去。
将电池技术发扬光大的是松下。
尤其是松下收购了彼时锂电市场份额第一的三洋电机,获得了其市场的份额和技术积累之后,其体量和技术就已经牢据世界第一。
后来松下又获得了特斯拉的订单,二者相互成就。在特斯拉Model 3将采用的21700电芯上,松下使用了碳硅负极,在传统的石墨负极中加入了10%的硅,硅的理论能量密度是石墨的10倍左右。这就使得特斯拉在电池动力上傲视群雄,难以被超越。而特斯拉年出货10万的订单,则让松下赚的盆满钵满。
除了日本的松下,韩国双雄三星和LG,也是实力强悍的竞争对手。
对于新技术,韩国企业自有三板斧:先是学习先进日美的先进技术,接着倾尽国家之力发展达到领先,降低成本,最后财团运用规模优势进行全球扩张。
纵观韩国的面板和内存技术无一不是这样崛起,然后击败了日本。
在电池业务上,韩国依旧想要故技重施:先从日本学来先进的技术,依靠强大的制造研发能力,迅速使技术成熟,占领市场。
在北美和欧洲,韩系的电池已然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通用雪佛兰Volt使用了三星SDI的电池。LG则拿下了奔驰、宝马和克莱斯勒Pacifica插电混动车。
但他们都明白,只有拿下中国市场才能打败松下,称霸世界。
所以在2015年10月,三星(SDI)环新动力电池公司在西安高新区竣工。同月,LG在南京的动力电池工厂落成。
彼时,虽然三星和LG在电池性能上没有超越松下,但是在能量密度、一致性、循环寿命等几个指标上高出国产厂商一大截。
当时的国产厂商还在技术方向上游移不定,除了宁德时代,大部分厂商都寄希望于磷酸铁锂,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技术方向没受日韩重视,更可能有望弯道超车。但随着三元锂电池的优势逐渐显露,磷酸铁锂的劣势被放大。并且,为了抢占市场,两家在电池定价上几乎突破了成本。
在面对疯狂而强大的三星和LG时,国内厂商几乎无还手之力。截至2015年,国内出货量前十五的客车企业有六家与三星SDI和LG达成了初步供货协议,占了中国客车市场的三分之一。
但是,高新技术的掌控从来都不只是商业的竞争。
2016年国家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凡是没有采用目录企业电池产品的车型,将一律享受不到国家的新能源补贴。
而三星和LG,自然被挡在了这份目录之外。
目录既出,一众下游车厂迅速明白了政策导向,纷纷转头与国内厂商寻求合作,这使得国内电池企业死里逃生。
但是诚如前面所述,新能源补贴已经转向更高的技术要求,而且将在2020年完全退出。一些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厂商将会逐渐被淘汰吞并,行业的龙头企业将会在补贴消失后直面日韩豪强。
无论是能效比260Wh/kg,还是成本达到1元/Wh,对于所有的国产动力电池厂商来说,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考验,而剩余时间窗口不足两年,
可以预见,补贴退坡,政策红利褪去,一众因为趁着补贴的东风成长起来的中小公司,将不再符合国家的战略导向和行业的发展要求。动力电池行业将在未来的一年半的时间窗口中加剧动荡,传统车厂的资本触角也势必触达这个决定他们未来的电池行业。
新的行业秩序正在重新建立,宁德时代作为新秩序中最耀眼的明星,其能否扛起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大旗,将会决定着未来的很多东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场需求依然表现强劲,但是也面临中美加征关税、碳酸锂价格波动等外部挑战。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随着产品提价的执行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企稳回落,以及新产品销量的不断扩大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将9个城市以及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标志着车网互动从前期的探索研究、局部示范阶段,迈入推进规模化应用试点落地的新阶段。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与电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电芯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技术也亟需突破。2025年,储能电芯已进入深度洗牌与技术博弈的产业周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正在倒逼动力电池向“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方向进行着“质”的跃迁;此外,低空经济的推进下,激活了eVTOL电池市场。在这场电芯产业竞
近日,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的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整体已完工75%,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打造的关键项目。项目共分两期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消息出来后,对于出口美国的储能企业而言,总算是能松了口气。目前,中国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广东电将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竞得中兴新城九江片区90亩地块标志着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落户广东佛山南海。此次摘牌的90亩地块,将用于建设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计划打造自动化、数字化的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研发、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关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进展,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晋景新能集团与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全球电池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三方将构建“采购-拆解-再生-销售”闭环体系,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瑞浦兰钧2024年营收增长29.44%至177.96亿元,经营效率稳步提升。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在“双重变革”的浪潮中前行。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价格战频发,贸易壁垒与复杂地缘政治,冲击着电池企业成本与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新型材料与工艺助力企业突破性能瓶颈,为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人民政府发布公示,通辽市奈曼旗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500MW/2GWh电网侧储能项目一的实施主体为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文如下:通辽市奈曼旗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项目一实施主体牵
曾被贴上“电动化掉队”标签的大众,突然放出个大招。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公布了其未来几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在ID.1以及SSP平台面世前的过渡期内,继续沿用现有MEB平台。但在明年“MEBPlus”平台面世后,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这个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三菱化学发布公告,与CATL签署锂离子二次电池专利技术许可协议事宜。公告显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的子公司MUIonicSolutions株式会社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MUIS持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称“LIB”)相关专利达成技术许可协议。此次,MUIS与CATL就MP1Technolog
2025年,全球最重磅的IPO当属宁德时代。据宁德时代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其计划在5月12日-5月15日开启招股,拟发行1.18亿股H股,发行价格上限为263港元/股(折合人民币约244.8元/股)。截至5月14日,宁德时代已获得机构下单超50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3607亿元,剔除基石认购部分,已经超额认购30倍。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关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进展,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晋景新能集团与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全球电池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三方将构建“采购-拆解-再生-销售”闭环体系,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利元亨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表示2025年,在业务上,公司将持续深化与ATL、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广汽等核心大客户的业务合作,提供涵盖消费锂电、动力锂电、智能仓储到智慧整厂设备产线的软硬件+AI解决方案,拓宽与重点大客户的业务合作范围;在新业态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据相关报道,大连海关该关聚焦车用锂电池出口企业包装箱循环使用诉求,创新推出出口锂电池包装箱循环使用检验新模式。该模式启动以来,已累计监管出口锂电池包装循环箱64.3万箱次,为企业节约成本1.28亿元,车用锂电池正成为辽宁省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根据规定,出口锂电
日前,西澳大利亚州能源开发商Sy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部署的2GWhCollie电池储能项目中的640个电池组已经安装完毕。电池组和逆变器的安装工作于2024年10月初启动,该项目于2024年3月在退役的Collie燃煤发电厂原址上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接入西南联网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