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不断推进藏电外送工作,倡导建立藏电外送新机制,畅通藏电外送重要“动脉”,强化大电网统一调度,拓展藏电外送交易规模,深化西藏电网精准帮扶,推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来自雪域高原的大规模清洁、充足电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藏中联网工程是藏电外送重要通道,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援藏重点工程。图为正在建设中的藏中联网工程。 卢忠东 摄
今年藏电外送计划突破10亿度
西藏清洁能源走向全国
201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建立西藏清洁能源配额外送消纳长效工作机制,以“政策支持+市场化”为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落实藏电外送受端及其分摊配额,不断创新藏电外送新机制,切实促进西藏清洁能源有效消纳。
5月29日,山城重庆。重重山峦之上,巴渝干栏式吊脚楼和现代化的摩天大厦灯火璀璨。
对于重庆市居民来说,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却并不平凡。就在这一天,16.3亿度“藏电入渝”消纳协议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这项签约电量达16.3亿度、目前为止藏电外送单笔体量最大协议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今年9月重庆居民将用上来自西藏的清洁电能,减少标煤消耗48.9万吨,有效缓解重庆地区用电紧张时期缺电难题,还意味着2018年~2020年,1.0亿度、7.3亿度、8.0亿度的西藏清洁电能将逐年输送至重庆消纳,帮助西藏发电企业创收超3.3亿元,一个崭新的藏电外送格局正逐渐明晰。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藏电入渝”迈出了一举多赢、合作共赢、共享共赢的重要一步,是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践行大援藏理念,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既为重庆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又为西藏地区清洁能源发展和援藏工作开创了新的格局,营造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16.3亿度“藏电入渝”消纳协议的签订,是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动“藏电外送”的一个有力缩影。
素有“万山之巅,江河之源”之称的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接续基地。公开数据显示,西藏年均水资源量44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0吉瓦,技术可开发量140吉瓦,分别占全国的29%和24.5%左右,均居全国首位,但目前开发程度却不到2%。
受限于西藏地区自身发展水平,其自我消纳能力极其有限,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开发水平与全国范围内能源接纳能力不足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若干优惠政策》(国办函[2006]91号)等文件的出炉,均要求加快西藏水电建设步伐,加大西藏地区清洁能源外送力度。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藏电外送工作,2014年,提出了科学构建由川渝藏电网构成的西南电网、优化国家电网格局的战略部署,成立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实施一体化运作,统筹规划西南水电开发、西南电网建设,推动电网互联互通,服务西南清洁能源发展。
201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动建立西藏清洁能源配额外送消纳长效工作机制,以“政策支持+市场化”为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落实藏电外送受端及其分摊配额,不断创新藏电外送新机制,切实促进西藏清洁能源有效消纳。
自2015年首次藏电外送以来,截至2017年年底,藏电外送规模和市场不断拓展,累计实现外送电量21.9亿度。其中,通过川藏联网工程完成外送四川、华北(京津唐)、湖北、河南4.5亿度。通过青藏联网工程完成外送甘肃、青海、陕西、华北17.4亿度。
记者从西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今年藏电外送计划突破10亿度,预计较去年增长近8%。来自雪域高原的清洁电能,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贡献。
从西藏好水走向全国,到藏电外送实现“零”的突破再到16.3亿度“藏电入渝”,3年来,藏电外送电量不断实现新的飞跃。在川藏联网工程中,2015年,藏电送四川0.16亿度;2016年藏电外送1.89亿度;2017年,藏电外送实现2.36亿度,同比增长24.9%,相继拓展“藏电入鄂”“藏电入豫”交易0.94亿度,外送规模和市场拓展实现“双突破”。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形成东西两个同步电网。其中,东部同步电网由“三华”与东北通过特高压交流联网形成,西部同步电网由西北与川渝藏通过特高压交流联网形成,送、受端结构清晰,交流和直流协调发展,不仅将增强西藏中东部地区的电网结构,化解冬季枯水期供电紧张矛盾,提升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能力,也将有效缓解各输入地用电紧张时期缺电的难题,为全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作出积极贡献。
强化大电网统一调度畅通藏电外送重要“动脉”
国家电网公司国积极畅通藏电外送重要“动脉”,强化大电网统一调度,统筹协调电网本质安全与资源优化配置,把握藏电外送需求和跨省输电通道能力变化,及时优化调整送电计划,创新开辟藏电外送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提升西藏水电外送能力。
珠扎是土生土长的西藏阿里措勤县人,他至今还记得,他1995年考上内地初中班去上学经过拉萨时,布达拉宫广场上的灯光让他惊喜,心想什么时候自己的家乡也能用上电灯。现在,措勤县的两条主街都有了路灯,每到夜晚,华灯初上、璀璨明亮,24小时都有电可用。他少年时的愿望实现了。
措勤县电力发展滞后,网架薄弱,长期孤网运行,缺电问题十分严重。自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对口援助县以来,措勤县电网不断改造升级,2016年以来,以措勤为示范基地和实施主体发展风光互补电源的项目初步建成,实现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村民们再也不担心晚上会停电了。不仅如此,源源不断的电能上了网,通过一条条“大动脉”还送到了令珠扎羡慕的内地。
距离措勤县约4000公里的北京,家住朝阳区的李国超下班回家,和往常一样打开空调享受送来的徐徐凉风,他可能想不到,家中的电能有一部分就来自遥远的西藏。早在2016年6月1日,西藏绿色水电就通过特高压电网首次“电亮首都北京”,当年藏电送北京达1.28亿度。
通过电网动脉,西藏的清洁能源奔涌而出。建设藏电外送重要“动脉”,不仅有效提高西藏供电可靠性和清洁能源外送消纳能力,而且也实现了更大范围配置藏电资源。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畅通藏电外送重要“动脉”,在建成青藏联网、川藏联网工程基础上,于2017年开工建设藏电外送重要通道、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援藏重点工程、史上“最难建的输变电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该工程投资162亿元,目前已进入全面攻坚期,年内投运后将有力提升藏电外送能力,全面促进西藏水、风、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在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的波密到林芝之间的通麦,高山峡谷连绵,帕隆藏布江沿河谷奔流而下。深夜,在云雾缭绕的阴冷峡谷,总会有一处闪着微弱暗黄的灯光,那就是藏中联网工程线路18标项目建设者温铁柱的办公室。他正与设计人员核实具有安全隐患的铁塔组立处的地形地貌,协商设计新的基础。
“藏中联网工程投运后,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将从220千伏升级至500千伏,西藏藏中电网将实现与昌都电网相联,为后续藏电外送打下坚实基础。”国网西南分部安全技术与工程管理部质量管理处副处长张亚迪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构建了强有力、高效率的指挥管理体系,建立工程‘十大’保障体系;确立六大创新研究方向,全方位调动资源,实现关键技术创新和突破,确保工程为藏电外送作出贡献。”
记者了解到,国家电网公司将统筹协调电网本质安全与资源优化配置,跟踪川渝第三通道、藏中电力联网、渝鄂背靠背直流等重点建设进程,对藏区水电来水和供需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开展西藏电网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及时优化调整送电计划,创新开辟藏电外送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提升西藏水电外送能力。未来,覆盖川、藏、渝的西南同步电网建成后,其输送的80%将是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不仅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将有力助推我国清洁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7月2日,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转轮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电机”)自主研制成功并发运,标志着中国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冲击式水轮机的水斗式转轮作为机组核心部件,承担着将
22日,位于西藏山南市加查县的藏木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安全运行超过3800天。藏木水电站是西藏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于2015年10月全面投产发电,是西藏电力发展史上由10万千瓦级突破到50万千瓦级的标志性工程,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藏木水电站为我国高
3月2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拉萨市拜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龚会才,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旦巴;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参加会谈。王君正代表
2月2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12月30日,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尺寸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在哈电集团焊接制造成功,世界首台单机容量500兆瓦扎拉水电站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跃然出世,标志着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的研制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走在了世界前列。水轮机转轮是国家“藏电外送”骨干电站扎拉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
中国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西藏电力)17日介绍,西藏自治区送北京2025年绿色电力交易于12月16日完成成交,预成交电量约1500万千瓦时,这是西藏首笔外送北京的绿色电力交易。国网西藏电力介绍,每年丰水季节,西藏各水电站来水增加,西藏电网电量逐渐富余,可通过省区间通道进行外送。近年
11月6日,随着青藏联网工程运行方式由外送转为受入,今年“藏电外送”全部完成,外送电量为17.91亿千瓦时。西藏自治区的清洁能源外送到华北、华中、华东等5个地区14个省份,为西藏创造经济效益约4.9亿元,同时为受端地区减少标准煤消耗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7万吨、二氧化硫4万吨。为进一步推进《2024
中国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6日介绍,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2024年“藏电外送”电量17.91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成功外送到华北、华中、华东等地14省市,为西藏创造经济效益约4.9亿元(人民币,下同),助推受电地区减煤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7万吨、二氧化硫4万吨。中国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科学分析“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深入学习贯彻公司电网稳定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精准发力、积极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奋力开创西南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强分部功能建设,全面打造分部“三大平台”公司党组指出,分部是公司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10月18日,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扎拉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又称分流管)顺利完成加工制造,这是首套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配水环管,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制造取得重大突破。扎拉水电站是国家“藏电外送”骨干电站,藏东南清洁能源一体化基地核心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作为
近日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自2015年首次实现“藏电外送”以来,至今年9月30日,西藏累计实现清洁电能外送154.22亿千瓦时,覆盖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7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24万吨、二氧化硫约36万吨。全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基本实现全清洁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7月15日,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工作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7月1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浙江省内电源装机达到1.6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8567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比超过50%;光伏装机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较去年同期增长53.4%。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金华风凌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600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