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二、三峡工程建设是成功的
三峡工程建设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进行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三峡工程建设,而三峡工程建设又成为改革开放的实验场和推动力。中央摒弃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自建自营”和“工程指挥部”模式,创新了领导组织形式,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实施”两分离的体制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了三峡工程建设稳步进行。
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层面,1993年1月,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是三峡工程最高决策机构。历任主任依次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张高丽。截至2014年,国务院三峡建委共召开了全体会议18次,对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二是企业层面,先后成立“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电网建设总公司”,分别为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的项目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照市场化原则组织建设和经营。两个企业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新机制。这两个层面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决策,企业市场化运作”,理顺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些工程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开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先河。
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前人未遇到的诸多难题,尤其是技术方面,这就决定了三峡工程只能走创新之路。三峡工程坚持国内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大江截流、船闸高边坡稳定、混凝土冷却和快速浇筑、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世界最大垂直升船机等技术的突破,创造了世界水利水电建设的奇迹。以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为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巨型机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实现了70万千瓦巨型机组等重大机电装备国产化目标。实践证明,三峡工程枢纽,以及32台70万千瓦机组运行安全可靠,工程建设和制造安装全面优良。
随着三峡电站工程的成功,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和大容量水电机组,以及成套机电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我国企业自主设计制造的8台80万千瓦机组已在向家坝电站投产, 18台80万千瓦机组在溪洛渡电站投产;正在建设的乌东德水电站将安装12台85万千瓦机组,白鹤滩水电站将安装16台100万千瓦机组。截至2014年,全球前十大水电站,我国有5座;全球已建、在建的127台7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中,我国拥有86台。 这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三峡工程移民搬迁顺利完成
移民问题不仅涉及三峡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更涉及移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把他们安置好,“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党、国家和移民群众的共同目标。
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为世界工程移民史上所罕见:一是移民数量大。自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三峡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移民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胜利完成了130多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其中19.6万农村移民出县外迁安置。二是移民工程多。三峡水库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湖北省、重庆市共20个区县,村集镇城密集,工矿企业众多。因此,三峡移民搬迁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是巨大而惊人的,共迁建118座城(集)镇,搬迁工矿企业1632家,复建各类房屋5054万多平方米。还建设了大量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
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迁是顺利的,党中央所制定的开发性移民方针以及各项政策措施是正确的。
——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动手较早,早在正式开工之前就进行了开发性移民试点,长达8年。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专门为三峡移民颁布并适时修订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提出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并明确了“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实行移民任务与移民资金包干政策,使移民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全国对口支援库区移民。由于移民任务艰巨,国家还组织全国19个省区市、10个大中城市、中央40多个单位,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方针,有力推动了移民工作顺利开展,收到了很好效果。
——调整移民和企业职工搬迁政策。为应对新的情况,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国家适时调整了农村移民安置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移民外迁安置;调整了受淹工矿企业迁建政策,鼓励和引导资不抵债、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依法破产关闭,相关企业职工也得到妥善安置。
——加强对移民资金的监管。建立了移民资金稽查、审计、监督网,以及移民工程质量检查、监理等监督体系,及时纠正移民工作中的不合规做法,保障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总的看,移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达到或超过安置地平均水平;库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库区总体和谐稳定,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库区。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百万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不等不靠,积极搬迁,凸显了爱国主义精神。广大移民干部克服重重困难,舍己为公,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为三峡工程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各族人民、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有关省市自治区,大力支援三峡移民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单说防洪一项,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估算,2008年至2012年5年间,由于三峡工程汛期调峰,避免了中下游洪涝灾害,防止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减少了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历史上出现过的荆江两岸一片汪洋、水淹武汉三镇、难民流离失所、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惨状,一去不复返了。
国家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遵循自然规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建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工程。
——加强组织领导。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的第二年1995年8月,国务院三峡建委就成立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小组”,负责协调与三峡工程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省市、参建单位、业主单位等参加,收到了好的效果。
——积极推进“两个防治”。开工伊始,就遵循“生态环保与三峡工程同步建设”的原则,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制定法律法规。在三峡工程建设期的17年里, 从中央到湖北省、重庆市,以及三峡总公司,制订了很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依法依规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对不利影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使其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建设监测系统。为适时掌握三峡建坝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1996年,建立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这是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监测研究机构,适时汇总情报,为决策提供依据,并每年定期向国内外发布监测公报。
总的看,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发电以来,建立了环境保护体系,制定了配套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水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三峡工程成为治理、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五、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巨大
三峡工程的建成运行,标志着长江治理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但为我国,而且也为世界开发、治理江河提供了全面的 、科学的宝贵经验。随着长江上游已建、在建水电工程不断纳入梯度调度范围,“洪水”变“资源”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将会越来越大,建设三峡工程的作用和意义将会进一步展现出来。它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防洪减灾确保荆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是防洪。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是中华民族心腹大患。三峡工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能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正常蓄水位175米后,相应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原来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2003年蓄水以来到2015年,三峡水库累计拦洪38次,总蓄洪量1121亿立方米,荆江两岸安然无恙,确保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突现了防洪减灾效益。
——发电惠及10多个省市。 三峡电站装机总容量2250万千瓦,单机70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从2003年6月开始发电到2017年3月,累计发电量就达10000亿千瓦时,惠及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等10个省、直辖市,促进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使“黄金水道”变为现实。三峡工程极大地提高了长江中上游通航能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有力地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川江航道得到根本改善,实现了全线夜航,“绞滩”、“纤夫”已成为历史,具备了万吨级船队和5000吨级单船航道条件。由于枯水期给中下游补水,增加了水深,并整治河道,也改善了武汉至宜昌的航运条件。船闸自2003年通航以来,年货运量最高已突破一亿吨,货运能力比蓄水前提高近5倍。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
——建成我国最大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已成为我国最大战略淡水资源库,可保障长江流域供水安全,改善中下游枯水季水质,有利于南水北调等方面的水资源配置。在枯水期,三峡工程建成前,中下游枯水期平均流量3000—3500立方米每秒,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缺水大中城市60多座、县城150多座。工程建成后,枯水期下泄平均流量为6000立方米每秒,使长江中下游水量、水质明显改善。
——促进中下游生态环境优化。三峡工程节能减排效益十分可观,按照三峡电站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折算,相当于每年少燃烧标煤352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793万吨、二氧化硫264万吨、氮氧化合物132万吨,以及大量废水、废渣、飘尘等。同时,由于航道条件改善,船舶耗油大幅度下降,吨公里平均油耗下降70%左右,相对减少了废气。当遇到中下游河段干旱灾害、重大水污染事件、重大海损事件(船舶搁浅、沉船等),鱼类自然繁殖、上海遭遇咸潮等紧急情况时,还可进行应急调水。
在讲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之时,我们绝不能忽视三峡工程推动我国科技水平提升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超出了长江流域,而且超出了水电工程。一是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冷却施工技术,已经推广到奥运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土木工程、固井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中。二是深水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经推广到交通、市政、矿山、环保工程等多个领域,比如江苏润扬大桥、深圳地铁、马来西亚地铁等国内外基础设施工程。三是TGPMS管理系统已应用于大型工程建设,如奥运工程水立方、京沪高铁、北京大兴新机场、宝钢集团等工程项目。四是水电技术走出国门,不仅使我们在世界水电市场抢占了先机,在政治上的作用更是无法估量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生态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防洪减灾成效突出。汛期,长江流域发生3次编号洪水,1号、2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累计拦洪126.8亿立方米,最高拦洪水位166.55米,有效避免长江中下游约700公里河段超
三十年前,长江之上号角声起,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摆在三峡工程面前的,是一场跨越历史长河、连通未来愿景的资源调度。一只超凡的“水龙头”2024年7月11日,长江上游遭受强降雨,三峡水库入流流量快速上涨,至当日18时已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长江2024年第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2024年前三季度,三峡工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截至9月底,为统筹兼顾防洪安全、夏季保供、汛末蓄水等多项需求,应对丰枯急转的复杂来水情势,三峡工程精细化开展三季度水库调度工作,为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7月,三峡水库按调度令要求开展防洪调度和应急调度,在长江1号、2号洪水过程中,
9月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率队在北京拜会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筑牢长江防洪屏障、保障国家水安全等进行深入交流。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三峡集团副总经理
7月11日1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达到长江干流洪水编号标准,三峡水库正式迎来“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在水利部长江委、国家电网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三峡集团精益管理大国重器。目前,三峡工程泄水、排沙、发电等设施设备状态正常,大坝各项运行指标良好。7月份以来,长
今年上半年,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发挥了大国重器在保障长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航运安全、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上半年,三峡水库总来水量达1479亿立方米,较初步设计多年均值偏多约14%,其中1至4月偏多三至七成,5至6月偏少一成左右。水库消落期间,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统一调度
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补水、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有效发挥,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季度,三峡枢纽通航安全有序,三峡船闸累计运行2159闸次,通过船舶8080艘次,过闸货运量3020.19万吨;三峡北线船闸2024年计划性停航检修于2月21日正式启动,目前顺利推进,预计4月6日按期恢复通
《建议尽快开展三峡工程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议提案,是继2023年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后第二次提出。作为国之重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全面建成并运行了15年,距离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全面施行则已是20年,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已对现阶段落实《长江保护法》形成现
新年首月,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为全力保障春节期间长江中下游用水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截至1月31日,三峡水库入库水量195亿立方米,较建库以来均值偏多32%。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累计补水68亿立方米,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数据显
2023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2023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28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4%。消落期统筹兼顾保障需求。1~4月维持出库流量6700立方米每秒以上,保障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4月底前维持库水位不低于155米
据三峡通航日报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2024年三峡枢纽航运(三峡船闸、三峡升船机)通过量累计达1.15亿吨。三峡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技术最复杂的内河船闸。4月5日,为期45天的三峡北线船闸2024年计划性停航检修完成。前三季度,三峡船闸安全运行7300多闸次,过闸船舶2.72万多艘次,过闸
2024年春节期间(除夕18时到正月初八18时),三峡船闸和三峡升船机船行如织、昼夜畅通,各类船舶安全有序快捷过闸、过机,三峡枢纽工程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春节期间,三峡枢纽通航货运量达323.58万吨。其中,三峡船闸运行229闸次,通过船舶825艘次,过闸货运量321.37万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2厢次,通过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获悉:今年1月,三峡枢纽通航货运量达1336万余吨,创三峡枢纽航运1月份货运量新纪录,其中三峡船闸货运量为1322万余吨,为投运20年来1月份货运量最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以上。春节假期,三峡船闸货物通过量304.71万吨,同比增长14.20%。三峡船闸、三峡升船机是三峡水利枢
2022年,三峡枢纽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在长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构建中发挥着骨干作用。水资源利用2022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04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5%。消落期,三峡水库充分发挥淡水资源库作用,累计为下游补水156天,
三峡枢纽工程建设重要节点:
“8月20号8时,三峡枢纽工程迎来75000立方米每秒的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我们提前两天就精准预报了这一结果。”8月26日,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梯调中心主任助理鲍正风自豪地对记者说。气象水文预测预报部门,被誉为防汛工作的“预警机”、水雨情的“千里眼”、水库调度的“参谋部”,是开展好枢纽防汛、电力生
8月20日18时起,三峡枢纽工程入库流量开始缓慢减小,标志着自2003年建库以来最大洪峰——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洪峰顺利通过三峡。75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从8月20日8时持续至18时,时间长达10个小时。受8月15至17日连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涪江等多条支流出现历史排位性洪峰流量,17日20
8月23日8时,三峡枢纽工程入库流量降至35000立方米每秒,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枢纽工程。本轮洪水期间,三峡枢纽工程共拦蓄洪水76.6亿立方米,成功抵御了75000立方米每秒的建库以来最大洪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8月15至17日连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支流
据湖北广电·长江云客户端8月20日报道,记者从现场发回消息:今天早上8点,2020第五号洪峰抵达三峡枢纽,入库流量达到75000立方米每秒。目前,三峡枢纽开启11孔泄洪,下泄流量达49200立方每秒。(来源:湖北广电·长江云客户端)早前消息截至8月19日晚上8点,三峡大坝上游来水73800立方米每秒。晚上7点
8月15日8时,三峡枢纽工程入库流量为62000立方米每秒,长江2020年第4号洪水洪峰抵达三峡。按照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令要求,三峡枢纽下泄流量为41500立方米每秒,三峡拦洪削峰率达33.1%。本次洪峰62000立方米每秒是今年入汛以来三峡枢纽迎来的最大洪峰,也是三峡建库以来历次洪峰排名第三。此前,按照长
7月29日14时,三峡枢纽入库流量退至34000立方米每秒,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已安然通过三峡大坝。本轮洪水期间,三峡枢纽工程有效拦蓄长江上游洪水超35亿立方米,相当于近30个武汉东湖的水量。7月26日14时,受长江上游流域强降雨影响,三峡入库流量再次达到50000立方米每秒,迎来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27
不久前,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简称“天台抽蓄公司”)搬了一次家,把天台县城的临时办公点搬到了毗邻电站现场的坦头镇新营地。永久营地与电站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这是三峡集团水电建设者的惯常做法。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简称“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家
2月12日,广西北海兆瓦级离网型AEM水电解制氢及交能融合示范项目获备案,项目建设单位为三峡新能源天峨发电有限公司。
2月11日,三峡集团召开2025年2月工作例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集团2025年工作会精神,部署近期生产经营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推动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会议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关键之年,要突出讲政治、担责任、
2月11日,长江电力公布,为贯彻落实国家共抓长江大保护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保业务可持续经营资金支持,促进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业务融合发展,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与其全资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江环保集团)签署了《关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份无偿划转协议》(简称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月11日,长江电力公告,近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关于划转长江电力部分股份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家共抓长江大保护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保业务可持续经营资金支持,促进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业务融合发展,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与其全资子公司长江环保集团签署了《
春节期间,寒潮来袭,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持续加强电力生产保供。1月28日至2月4日,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3.7亿人一天的用电需求;日均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充分发挥了能源保供“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为
近期,三峡集团、华润电力、中国绿发、中节能、中能建等全国多地区、多岗位招聘计划发布,北极星整理如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
新年伊始,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宜城电厂传出喜讯:2024年累计发电量高达72亿千瓦时,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首个完整运行年里深度调峰共计2755小时,占总运行时长的25%,为湖北省能源结构优化和电力供应稳定提供了坚强助力。“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发展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已成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1月24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走访慰问三峡集团,湖北省副省长程用文,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党组副书记曾义,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陈瑞武,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吕庭彦、王昕伟参加活动。
1月23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汉与武汉市江岸区委书记姚彬座谈。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曾义,江岸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胜林,区政协主席许光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熊俊出席座谈。刘伟平对
1月21日,三峡集团召开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传达国家部委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系统部署2025年安全生产重点任务。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安委会主任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经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