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海底电缆技术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一项困难、复杂的大型技术工程,如今,此项技术已成为发展跨海输电、促进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海洋工程发展战略和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海底电缆将在沿海新能源开发、多岛互联供电中得到更多应用。
与众不同:
技术要求高
海底电缆是敷设于江河、湖泊、海域水底的电力电缆,作为跨海输电的重要设备,海底电缆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应用。早期海底电力电缆用于向孤立的近海设备供电,如灯塔、医疗船等,随后向近岸的海岛供电成为海底电力电缆的主要应用。现在,海底电缆已应用在近海风电场、海上石油平台供电、跨越江河海峡的输电工程,使用海缆输电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发电站作地区性电源更加经济。
海底电缆是电缆中综合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要求最高的产品,也是制造最困难、技术要求最高的输电设备。其主要技术特点为:1.长度长。海底电缆常制造成大长度的整根电缆,运输时需盘成圈状。海缆多应用于海岛电力供应及海洋风电场的电力输送,其长度比陆地电缆线路更长,可达几十千米。2.运行环境特殊。海缆敷设于海底,将承受海水的长期腐蚀作用,此外地震、滑坡、洋流变化、海洋生物、船只抛锚等因素均会对海缆安全运行产生威胁。3.接地方式特殊。海缆无法在线路中段进行与陆地电缆类似的换位布置及接地,通常只能在海缆系统两端将护套和铠装互联接地。4.损耗较大。高压交流海缆多采用单芯导体结构,环流损耗大,导致载流量下降,海缆登陆区段载流量下降情况更为突出。
日新月异: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
随着海底电缆技术的发展,海缆电压等级逐步升高,直流海缆电压等级从±100千伏升高至±200千伏,目前已有±320千伏海缆投运;交流海缆电压等级从138千伏升高至220千伏,目前已有500千伏充油海缆在运。
海缆的绝缘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先后出现自容式充油电缆、黏性浸渍纸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3种绝缘结构海缆。最早的高压海底电缆以自容式充油电缆和黏性浸渍纸绝缘电缆为主,自20世纪90年代起,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开始广泛应用。交联聚乙烯绝缘(XLPE)海缆是今后超高压海缆的技术趋势。XLPE海缆具有绝缘性能好、耐热性能好、机械性能好、辅助设备少等优点,XLPE是固体绝缘,无需复杂的充油系统,安装和维护方便。
乘风破浪:
五端柔直工程海缆施工
2014年4月,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最后一条直流海缆缓缓登陆泗礁本岛,这标志着直流海缆敷设工作全面完成。此项柔直工程共需在定海至岱山、岱山至衢山、岱山至洋山、洋山至泗礁敷设8条直流海缆,最后一条海缆从沈家湾入海,穿越洋山、金山、马迹山三个航道,全长29千米。2月20日,直流海缆敷设施工正式启动;2月28日,首条国产单根最长、电压等级最高、截面最大的直流海缆敷设完成;3月起, 4段路由先后完成敷设任务。
在敷设施工中,直流海缆交越了输水管道、油气管道、军用光缆等管线,穿越渔业养殖区与国际航道、施工海域毗邻锚地,部分海域水深流急,还遭遇大风大雾大浪等恶劣天气。为保证过航道时不受过往船只影响,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增加了警戒船只与警戒力量,全天候注视海图与监控,实时掌控周围船舶的动向。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周密部署,结合气候条件和敷设环境,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工程建成后,形成舟山北部主要岛屿之间的直流输电网络,加强各岛的电气联系,增强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不懈探索:
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工程
2018年4月1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通过出厂试验,并将率先在浙江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中敷设。该条海缆是目前世界上500千伏海缆中第一根以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材料的电缆,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海缆横截面积为1800平方毫米,全长18.15千米,是目前为止世界截面最大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
舟山500千伏海缆工程起于500千伏镇海终端站(镇海区隶属宁波),止于500千伏舟山终端站。路由海域处于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南缘,穿越三个主要的海底地貌单元,分别是杭州湾口浅滩、堆积冲刷平原、潮流冲刷槽。大鹏山西侧发育潮流冲刷槽,最深处可达50米,给海缆的敷设和后续运行带来较大挑战。海底电缆采用交流500千伏单芯交联聚乙烯复合光纤,导体材料为铜,外层保护采用铅合金护套及铜铠装。电缆接头部分考虑软接头,部分使用刚性接头,三相海缆中有两相采用软接头,一相采用刚性接头。
500千伏海缆工程是浙江舟山与大陆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是世界上第一条交流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工程。工程是目前在建500千伏电压等级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输变电工程。
海缆工程的建设、运维没有先例可循,在工程建设之前尚无通过型式试验的交流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产品,因此采用依托工程提前开展研发、试验和生产的方式。由于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为世界首次采用,海缆的设计、制造、试验等环节均有许多需要进行科技攻关问题,如海缆的载流量、接头技术、绝缘配合等,同时本工程与舟山岛上架空线路工程形成500千伏等级的交联聚乙烯海缆和架空线混合线路,为设计、运维增加了难度。
【链接】
中国重要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包括:中国海南交流500千伏,2009年投运;南澳直流±160千伏,2013年投运;舟山直流±200千伏,2014年投运;厦门直流±320千伏,2015年投运;在建工程为舟山—宁波交流500千伏。
【延伸阅读】
技术展望
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可应用于我国国内的沿海省份近海海岛进行海上输电、通信等,可大规模大容量输送电能、减少建设火电厂的成本及污染,也可为海上风电场的清洁能源的外送提供电力通道。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可满足海上能源互联需求,为海洋产业开发提供能源支撑,填补国际海缆产业空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芬兰警方26日说,芬兰执法部门正在对一艘油轮展开调查,该油轮可能与25日波罗的海海域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一条海底电缆断裂事件有关。根据芬兰警方发布的新闻通报,海底电缆断裂发生在芬兰专属经济区内。接受调查的油轮名为“鹰S”,注册于库克群岛。芬兰警方和边防警卫队已对“鹰S”油轮展开调查,目
12月26日,浙江海洋科技首批创新联合体在杭州成立。其旨在加快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更大力度推动产学研联动,具体包括浙江省海洋新能源创新联合体、浙江省深远海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创新联合体、浙江省海洋潮流能创新联合体。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浙江已形成较完整的海
12月21日,±550千伏XLPE绝缘(90℃)光纤复合直流海底电缆(含工厂接头)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新产品(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于11月通过运行温度90℃的全性能型式试验检测,标志着我国最高额定电压、最高运行温度直流海底电缆系统研制成功。据悉,电缆运行温度是制约直流电缆输送容量提升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全球电力电缆巨头普睿司曼(Prysmian)在2150米深的海底进行了500千伏高压直流电缆的安装,创下了行业纪录。普睿司曼表示,本次超深水铺设海试是电力行业迄今为止最深的一次,开创了海缆铺设的新标杆。这条测试电缆安装于TyrrhenianLink项目上,TyrrhenianLink是一个投资17亿欧
4月14日,“海上新能源发电场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系统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广州举行。该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广东电网公司牵头承担,项目瞄准海上新能源发电电缆敷设难题,开展水下敷缆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项目责任专家及其他特邀
2月5日,117名检修人员经过连续10个昼夜的奋战,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首次全面检修顺利收官。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横跨宁波、舟山两地,线路全长51.1公里,其中海底电缆17公里,架空线路34.1公里,是我国建设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跨海电网工程。自2019年工程投运以来,累计输电超过260亿
近日,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海缆工程分公司承建的华能山东半岛北BW场址海上风电项目2回220千伏海底电缆敷设完成。在本次海上作业中,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试点建设的海上作业通信系统为现场作业提供了高质量语音、视频通信及作业数据回传等多元化的通信保障。据了解,当前通信运营商无线公网覆盖范围最
新年伊始,各地纷纷加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这些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月4日,一条10千伏陆上电缆从舟山北部海域海床以下7米深的预置通道内钻出,标志着全国首个陆缆穿海工程成功实施,国家海洋输电技术
12月4日,在福建厦门北部海域,厦门供电公司利用智能化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完成了进岛第一通道220千伏春围Ⅱ路海底电缆巡检作业。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可在海上连续作业约5小时,具备一键自主巡航、智能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还能根据海缆的位置和状态调整航行速度和探测距离,实时监测海缆保护
12月4日,在福建厦门北部海域,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利用国内首艘智能化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顺利完成了进岛第一通道220千伏春围II路海底电缆巡检作业。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可在海上连续作业约5小时,具备一键自主巡航、智能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还能根据海缆的位置和状态,调整航行速度和探测距离
海底电缆是跨海、跨江河输电工程的重要输送载体,由于其运行环境特殊,传统的陆地电缆监测手段无法满足长距离海底电缆全天候监测及全程管理的需要,海底电缆的运维巡检和故障探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海底电缆巡检机器人是一款专门用于海底电缆施工勘查及运维巡检的自主型智能巡检装备。该机器人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果。双燃料发电机组顾名思义就是既可以烧油又可以烧气,既拥有柴油机组卓越可靠的性能,又具备天然气机组经济环
4月1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湖北武汉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海良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履行国资央企职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务实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刘伟平对宋海良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中国能建长期以来给予三峡集团的
天合光能海外电站事业部(以下简称“天合光能ISBU”)是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公用事业级光伏及储能项目开发的业务部门,近日,与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领导者Equinix(纳斯达克代码:EQIX)在日本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购电协议(PPA)。根据协议,天合光能ISBU将通过其自主开发、建设和
3月2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拉萨市拜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龚会才,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旦巴;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参加会谈。王君正代表
3月28日,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在昆明拜会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共同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邱江,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小军参加会谈。王宁、王予波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中国
3月28日,±500千伏德阳—宝鸡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累计交换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通过跨区电力交换,累计替代发电用煤65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9亿吨。德宝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直流输电自主设计、制造
3月29日,华润电力在北京召开“决心浩荡行则必至”2025年工作会议。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视频出席会议,华润集团副总经理韩嵩、战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华润电力管理团队成员、外部董事,华润电力直管干部、专职董事,总部部室及大区专业总监,重庆能源相关负责人,优秀员工代表等260余人现场参会。华润
美国科技巨头苹果(Apple)宣布在中国启动第二期清洁能源基金(ChinaCleanEnergyFund),承诺投资最高人民币7.2亿元(约9900万美元),预计每年可向中国电网新增约55万兆瓦时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一期基金已完成,1GW风光项目建设该基金是苹果到2030年实现供应链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的一部分,将延续2018年
以“七个聚焦”抓好云南能源监管各项工作云南能源监管办党组成员、监管副专员邵先海2024年,云南能源监管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能源局决策部署,自觉将能源监管置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来思考谋划,认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推进氢氧化铝焙烧、铝用阳极焙烧环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原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
近日,华北能源监管局组织召开北京市坚强局部电网安全评估工作研讨会,邀请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国网北京电力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推进北京坚强局部电网建设与评估工作。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效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坚强局部电网工作要求,以新时代首都发展
3月31日,黑龙江省首个新型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绥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工程投运后,打破了绥棱县电网没有220千伏电源点的历史,缩短了66千伏网架供电半径,减轻了周边变电站的供电压力,形成了“双电源+环网”网架结构,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接入负荷能力。工程自2023年开工建设,总投资1.04亿
3月28日,新疆塔额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工程起于塔城地区塔额750千伏变电站,止于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750千伏变电站,建设主变容量300万千伏安,新建线路280千米,铁塔677基,动态投资219415万元,计划于2026年8月建成投运。据介绍,预测显示2025年负荷高峰时段,塔城中西部、克拉玛
3月24日,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的500千伏弥河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作为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以下简称“鲁北基地”)的送出工程,弥河输变电工程的投运拉开了国网山东电力以高电压等级、大容量方式服务新能源项目并网的序幕。弥河输变电工程是2024年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也是山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山东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3月23日,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直流系统带电调试。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贯通。国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称“宁电入湘”工程)于2023年6月11日开工建设,是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预计预计2025年6月送电。据了解,“宁电入湘”工程配套电源
据了解,2025年辽宁省将建设209项66千伏及以上重大电网工程,计划建设线路长度达到5068.175公里,变电容量2062.8万千伏安。并且,在这209项重大电网工程中,计划新开工的有74项,计划建设线路长度1797.26公里、变电容量387.1万千伏安;续建项目135项,计划建设线路长度3270.915公里、变电容量1675.7万
3月26日,安徽“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500千伏阜四输变电工程投运。这是安徽电网今年首个投运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满足皖北地区用电负荷增长需求,提高地区供电能力,保障76万千瓦新能源电力并网消纳,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阜四输变电工程新建500千伏变电站一座,包括安装100
为了满足重庆中心城区和江津地区新增负荷需求,缓解圣泉变电站过载问题、提高区域供电可靠性,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了重庆中梁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项目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大渡口区、九龙坡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中梁山500千伏
3月19日,海南电网公司与海口市“十五五”电网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2025年海口地区电网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启动会举行。海南电网公司与海口市高度重视电网规划建设,强化政企合作机制,推动电力基础设施不断提质升级。按照《海口电网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2024至2026年,海口地区规
3月24日,湖南岳州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等8个电网项目核准获批。项目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达的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度投资计划内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规划、国土相关要求,项目单位提交了核准申请及项目申请报告,符合核准条件。核准内容:1、为满足岳州电厂电能送出,满足湖南全省及湘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