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11日上市之后,宁德时代不出意料地连续涨停。6月26日当日,其总市值达到1612亿元,超过了比亚迪当天1265亿元的市值。但当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上一路狂奔并持续扩大产能的时候,比亚迪也正在暗中进行业务扩张。其于此前宣布了分拆动力电池业务,并对外销售。如今,这一计划正在快速实行,并已打开市场。目前比亚迪已经获得了包括东风汽车在内的部分订单,正式对外销售电池。
此前的6月1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申报第30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新车公示》)新产品,比亚迪除了为自家车型配套外,又增添了3家新用户。这是比亚迪在继第307批公告中为东风汽车配套两款纯电动专用车之后的又一大突破。在电池出货量上,今年4月份,比亚迪重回装机量首席王座。但在今年5月,宁德时代又重回榜首,亿纬锂能赶超比亚迪排名第二,比亚迪则由第一位退居第三。这一排名将在今年持续出现这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但显然,对于被宁德时代超过,比亚迪的内心是不服气的。如今,这两家中国出货量最大的电池制造商,无论在股票市值、动力电池产能、装机量等多个维度上,都在展开激烈的竞争。
“资本市场受追捧不仅代表了投资者对宁德时代这类独角兽企业的后期看好,也说明业界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关注与热情。”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称,“宁德时代已经起到了新能源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龙头示范效应。但过度的炒作也不可取。”业界担心的是,宁德时代估值一路上涨背后,是一片虚高。
如果开放销售和未来的分拆进行得顺利,比亚迪动力电池在乘用车市场上的潜在客户,将是原来的数倍,这意味着其将很快入侵宁德时代的市场。这两者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但对于中国本土的电池商来说,好日子可能很快结束。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进入最后两年倒计时,从4月份开始,包括三星、LG、SKI(SKInnovatio)在内的韩系三大电池公司纷纷打破沉默状态,高调启动在中国的新一轮投资。“随着未来竞争加剧,所有企业不可能独霸市场。”于清教预测,“目前排名前二十名的动力电池企业,在未来三五年,都会处于名次不断变化的态势当中。”其预测称,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争霸的局面还将持续,而未来日韩电池商的加入,将冲击到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本土电池提供商。令业内人士犹为担心的是,处于高估值的宁德时代,或将在两年后面临业务萎缩的窘境。“宁德时代很多业务来自于新造车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两年后就不存在了,这显然是有风险的。”6月27日,一家车企负责人表示。
跑马圈地:产业链上的全面竞争
曾经因为垂直整合的封闭策略,令比亚迪错失了一次“风口”。现在比亚迪开始从产能和渠道两个方面奋起直追,试图重新夺回动力电池龙头地位。自2017年开始,比亚迪就开始在其乘用车业务上向三元锂电池转向。与此同时,比亚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预测,新能源市场将迎来井喷。自此,比亚迪启动了新一轮动力电池产能扩张的布局之路。
截至2017年底,比亚迪动力电池的总共产能为16GWh,为了扩充产能,比亚迪在青海新建了18GWh的三元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19年中旬正式投产。这样一来比亚迪规划产能将达到34GWh。此外,截至2017年底,宁德时代的总产能为17.09GWh,其新版招股书中显示,当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宁德时代将新增产能24GWh,总产能将达到41.09GWh。而它的扩张仍在继续。6月18日,宁德时代投资建设的大型锂电池储能项目完成签约,正式落地福建晋江市。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长期来看,宁德时代的总产能将略胜比亚迪,高出23%左右。
而在外界看来,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分拆和开放,则是其加速跑的关键。2017年下半年,王传福首次向外界证实比亚迪电池已对外开放。“现在有很多客户在跟我们洽谈,我们也在做一些准备。”今年3月,王传福曾到访长城,这令业界猜测不排除有商讨动力电池采购的可能。在今年6月15日《新车公示》新产品中,比亚迪新增了3家车企及品牌车型用户。早在今年4月,工信部公示的第30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东风汽车、成都客车、山东泰开汽车和北京华林特装车等四家车企申报的新能源专用车和客车中,均搭载了比亚迪的配套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不过,作为独立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目前的优势更大。在6月15日《新车公示》新产品中,宁德时代成为最大赢家。配套车型款数以111款位居第一,而第二、三名仅为31款和28款。
除产能扩张和抢占市场之外,降低成本,也是摆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面前无法回避的命题。受上游原材料涨价以及补贴退坡影响,动力电池厂商的利润空间一直被挤占。以宁德时代为例,2015年、2016年、2017年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64%、43.7%、36.29%。
“虎视眈眈”的日韩电池
就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之间竞争进行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日韩电池企业已经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事实上,尽管搭载韩系电池无法获得补贴,但在工信部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第307批新能源车型目录中,已经出现了韩系电池的身影。同时有消息称,已有中国汽车厂商与韩国LG化学电池厂商进行洽谈,准备采用它们的产品。与此同时,日韩电池也已经启动了在中国的扩产计划,目前,LG化学、韩国SKI都在或重启或新建其在中国的电池企业。
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韩系动力电池在中国上演了高调入市、大规模投资、戛然而止的意外“三步曲”。由于踩中了政策和市场的双“雷区”,自2016年底起,韩系三巨头在中国的动力电池业务几乎陷入“清零”状态。2017年中国近56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中,仅有5648辆使用了韩系LG电池。一切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日韩电池的重回,会让本土电池企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一位本土电池企业制造商高层5月份表示。
此前,在停产“休眠”一年多后,SKI与北汽的合资公司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BESK)也正在准备重启。“韩系电池企业体量巨大。目前而言,其企业实力和开发能力是国内企业难以抗衡的。”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称。一家中国合资车企高层也表示,相对而言,企业还是倾向于采购日韩电池,因为成本更低,稳定性更可靠。“中国确实有做得好的企业,但是成本下不去。”
2017年,由于采用的LG电池未进入动力电池目录,上汽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CT6插电混动和别克Velite5增程型混动无法获得2017年的新能源补贴。有消息称,上汽通用官方对此事的回应是:国产电池在能量密度、一致性等性能上还有待提高,而Velite5的定价并不惧新能源补贴。这被认为是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国内电池产品技术能力仍无法与韩系抗衡;二是除了技术,韩系电池在成本控制上更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其产能利用率正在连年下滑: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能为17.09GWh,产量为12.91GWh,产能利用率为75.54%。而2015年和2016年的利用率分别为96.92%、92.37%。与此同时,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宁德时代,均处于产能扩张的模式之中。在新能源补贴退坡且日韩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的压力之下,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从企查查获悉,2月18日,时代小桔(厦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峻,注册资本3.3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蓄电池租赁;电池销售等。据企查查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滴滴出行关联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
2025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07.8GWh,环比下降13.4%,同比增长63.2%。销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80.4GWh,环比下降36.5%,同比增长40.8%。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2.9GWh,占总销量78.3%,环比下降34.7%,同比增长24.6%;其他电池销量为17.5GW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强、丁薛祥出席座谈会,王沪宁主持。据报道视频画面显示,参加座谈会的民营企业家包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飞鹤乳业董
长期以来,以新能源乘用车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电池企业而言,持续增长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仅仅依赖传统优势领域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商用车、新型储能、eVTOL、机器人等新多元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始快速释放。这些新兴领域在产业化初期,为
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常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为我省首批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启动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连接电池企业和绿电电源的绿电专线的创新试点。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绿电利用的工作要求,省发
北极星储能网讯:随着“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全球可再生能源井喷式增长,能源转型进一步催生了储能需求。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330GWh,其中大储仍然是绝大多数储能企业的业绩支柱。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储能市场吸引力正在快速攀升。在出货量排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A股上市七年后,万亿市值企业冲刺H股?原因无他。宁德时代表明,本次港交所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宁德时代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2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全球动力电池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其中,六家中企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前十榜单,装车量均超2023年全年,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其中,宁德时代以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保荐人包括美银、中金、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知名机构。据宁德时代公布的上市申请文档,2022年,2023年、2024年截止9月30日,投入研发费用为155亿、183亿、131亿;2022年,2023
2月8日,北汽福田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举行十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拟在商用车电动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围绕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海外市场拓展、整车及动力电池后市场、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此次合作,是中国商用车领域与动力电池领域两大领军企业,在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上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7日,工信部将许可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1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四批)予以公告。《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
生态共建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军者,比亚迪始终以“为地球降温1#x2103;”为使命,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沙特规划到2030年实现5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构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枢纽。沙特比沙2.6GWh电池储能项目于近日并网运行,成为迄今全球已并网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容量的储能项目。BatteryEner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1月,尽管有效工作日减少,但在“以旧换新”政策、春节经济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汽车产量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同期只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其中,乘用车延续良好表现,产销同比双增;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强、丁薛祥出席座谈会,王沪宁主持。据报道视频画面显示,参加座谈会的民营企业家包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飞鹤乳业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固态电池在规模化生产后,成本有望与液态三元电池接近,理论上可以实现“固液同价”。比亚迪已于2024年完成60Ah全固态电池的中试下线,并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
近日,比亚迪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成功签署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储能项目合同,容量达12.5GWh。加上此前已交付的2.6GWh项目,目前双方合作总量已高达15.1GWh。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为沙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沙特实现“2030愿景”目标。这也意味
相比于国内销量的在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速更快。根据市场数据,1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超10%,而在出口方面,国内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3.9万辆,同比增长29.4%。1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新能源车型在乘用车出口总量中的占比达到36%,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个百分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全球动力电池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其中,六家中企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前十榜单,装车量均超2023年全年,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其中,宁德时代以3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持续挑动着行业神经。行业预计,目前国内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具备固态电池技术内容的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外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轮销量大考,各大车企纷纷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从比亚迪的稳健增长,到新势力品牌的激烈角逐,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比亚迪以30.05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行业前列,其在商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强劲表现,进一步巩固了
·与北辰循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北辰循环成为“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伙伴成员”西门子今天与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循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样板工程,致力于建设零
伴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的增长,国内电池回收项目增多,2025年开年多个电池回收项目接连开工。其中,重庆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双桥经开区锶盐新材料产业园,一期二标段于1月底开工,项目包含拆解10万辆报废汽车和年处理15万吨退役锂电池及锂镍钴中间品综合利用,总投资达106亿元。1月8日,江永铝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比亚迪首席技术官孙华军透露,公司已成功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并计划于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而大规模上车则有望在2030年后实现。除比亚迪外,多家车企也已布局固态电池。东风汽车: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亮相其新一代高比能固态电池,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已开展150万
2025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07.8GWh,环比下降13.4%,同比增长63.2%。销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80.4GWh,环比下降36.5%,同比增长40.8%。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2.9GWh,占总销量78.3%,环比下降34.7%,同比增长24.6%;其他电池销量为17.5GW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2035年量产,具体技术路线图及时间节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河南信阳出台《信阳市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指导方案》,积极推动载重在12吨以上的换电重型卡车应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全市新增换电重卡360台以上,建设重型卡车换电站18座以上;到2026年底全市新增换电重卡620台以上,建设重型卡车换电站30座以上。同时,对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固态电池在规模化生产后,成本有望与液态三元电池接近,理论上可以实现“固液同价”。比亚迪已于2024年完成60Ah全固态电池的中试下线,并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
长期以来,以新能源乘用车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电池企业而言,持续增长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仅仅依赖传统优势领域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商用车、新型储能、eVTOL、机器人等新多元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始快速释放。这些新兴领域在产业化初期,为
近期,长安汽车在“金钟罩电池”品牌下发布了其首款全固态电池,并公布了量产时间表。据介绍,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1500公里,并支持10分钟充电至80%的超快充。该电池还可通过AI远程诊断,实现安全性提升70%。按照长安汽车规划,公司将在2025年底前推出
低空经济政策窗口期与电池技术成熟曲线正在交汇。eVTOL春晚亮相后,低空经济的大众认知度得以显著提升。年后,低空经济释放更多积极信号。2月11日,峰飞航空披露获得了武汉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采购订单,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并与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及载人场景的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月15日-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兼研发总院(科技创新管理部)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德平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王德平透露,中国一汽自2014年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