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以来,水电在全国建筑业领域率先探索和推动了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期间,水电伴随着改革的步伐取得了长足发展,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与矛盾。
建国以来,我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总体上经历了计划经济模式、计划向市场过渡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三部曲。
文 | 陈东平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1 计划经济时期 ˙1979年以前
1979年之前,我国电力管理体制的基本形态表现为:水电部+水电总局。水电部包括电力(电网与火电)、水利和水电等三大部分的政府与行业管理职能,其中水电部分的业务由直属的水电总局全权负责管理。
期间,我国水电建设的体制特征为:全国15大水电工程局按照国家计划并代表国家实行自营建设体制;同时,实行建管分离的管理模式,水电工程局负责建设电站,建成后移交电力局运行。水电工程局随着工程走,实行“大兵团作战模式”,一切按国家计划调遣和执行,国家对水电开发负无限责任。
2 计划向市场过渡时期 ˙ 1979-1997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国家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揭开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水电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逐步推进了建设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改革,主要经历了工程概算总承包责任制、项目业主责任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改革的代表性工程为东北的红石和太平湾水电站。上世纪80年代初在水电部水电总局的领导下,工程实行概算总承包制度,以不突破工程概算为目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首次在水电施工领域打破“大锅饭”体制,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在生产力层面显著提高了水电工程局的整体管理水平,为后来的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改革的代表性工程为鲁布革水电站。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开放利用外资市场,鲁布革水电站于1982年在全国建筑业率先引用世界银行贷款,工程建设按照国际惯例实行招标投标制,首次在水电建筑业内引入竞争机制,开始打破长期以来的自营建设体制。
1984年,“鲁布革冲击波”全面揭开了水电建设体制在生产关系层面向市场化改革的序幕,水电建设的三项制度,业主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承包制随之应运而生。此后,随着国家拨改贷政策的实行,以及随着当时代表国家全权行使水电建设行政管理职能的水电部水电总局职能的转变,其所属的各大水电工程局几乎一夜之间断绝“皇粮”,我国水电建筑业从此迅速进入市场,水电建设管理体制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水电建设在计划向市场过渡期间,不断完善着市场发展机制,有效推动了水电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改革的代表作是被誉为“五朵金花”的5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水口、岩滩、五强溪、隔河岩、漫湾)。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为指定业主责任制,由水电站所属地区的省电力局作为项目业主单位,并组建项目建设管理局,具体负责水电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在计划的自营“大锅饭”体制基础上已经向市场化改革大大迈进了一步。
第三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伴随着党的十四大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以及《公司法》的出台而展开的。对于水电建设来讲,就是对老项目实施公司化改制,对新项目按照《公司法》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等规范化运作,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体制特征为项目法人责任制。这与第二阶段的业主责任制有着本质的区别,项目业主是出资方组成的董事会,换句话说,项目法人责任制是真正意义上的业主责任制。在这一阶段,清江、二滩、五凌、桂冠等公司率先进行公司化改造,之后所有水电项目全部按照《公司法》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新的机制保证了水电的健康发展,期间广蓄、三峡等相继建设。
水电建设管理体制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
随后,水电经历了1997年和2002年两次电力体制根本性改革,电力行业也全面进入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3 1997 年以政企分开 ˙ 为基本原则的改革
1997年以前,尽管我国电力管理的体制形式发生了多次变化,从1982年的电力部到水电部、1988年的能源部、1993年的电力部等,但这些都是电力管理体制的结构性调整,并非体制改革。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电力体制改革发生在1997年,以撤消电力部、电力政府职能划归国家经贸委、组建国家电力公司,行使中央电力资产的企业管理职能为标志,实现了电力政企职能分开的改革。
这次改革对于水电开发来说,客观上形成了中央水电投资主体,通过与地方电力建设投资主体联动,在发展机制上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国家电力公司存续期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办电各方积极性,成功推动和形成了以“五大一小”(龙滩、小湾、公伯峡、三板溪、洪家渡和杂谷脑)为代表工程的流域性水电开发格局,水电开发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肯定地说,1997年电力体制改革形成了水电发展的良性机制,有力推动了水电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 40年水电改革发展时间表
2002年以厂网分开 ˙ 为基本原则的改革
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是根本性的,以打破电力垄断为突破口,以网厂分开为原则,在我国第一次打破电力行政体系,改革撤消了国家电力公司,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电力公司,加上原有中央电力投资企业,形成了中央电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宏观上对加快电力市场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这次改革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主题展开,改革的目的和初衷是良好的,即通过竞争,加快电力发展、保证电力供应、降低电力价格、惠及百姓与社会。但是在缺乏科学统筹发展理念和与之配套的法制建设条件下,其建立的新型电力体制在发展机制上出现了种种不协调的矛盾。这次改革在理念上有几点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改革对象的性质定位。这次改革实质上是通过拆分国家电力公司,重新组建若干电网与发电公司来实现的。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对国家电力公司基础性质的认识问题,实事求是地说,改革是建立在对国家电力公司性质错误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国家电力公司的性质不是发电公司,是中央电力资产的管理公司和中央电力的投资公司。这就意味着拆分国家电力公司如同拆分一个投资公司,引入的不是电价竞争,而是“资源”与“地盘”的竞争。这也是各大电力集团不断“跑马圈地”的现象所在。
改革对象的市场定位。国家电力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应该是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的国有公司。由于国有电力公司所拥有资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需通过竞争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市场化改革对电力公司不会形成生存压力,这与施工企业进入市场完全不同。因此,在缺失配套法制建设的前提下,简单地将市场经济规则引入国有大型电力投资公司的改革是形而上学的,如同“乘坐航空母舰下海”,是没有风险的自由航行,实践证明改革引入更多的是资源无序竞争,公司体量盲目攀比。改革放松了统筹规划与法制管理,改革成本难控。
改革形成的竞争局面。改革在发电市场领域形成多元化电力投资主体,市场机制极大激发了企业资源占有与开发竞赛的热情。同时,由于竞争需要,企业会相互“保密”其发展规划,公开上报能源主管部门的建设规模会小于实际规模,必然使建立在不实规划数据条件下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难于奏效。缺乏统筹的无序竞争形成后来全国电力结构性矛盾的突出,东部火电利用小时严重下降,西部水电大量弃水,发电与电网缺乏统筹规划,系统经济性低下,建立在资源极大浪费条件下的电力繁荣是不可持续的,电力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改革没有回头路,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2002年电改实施以来,电力行业破除了独家办电的体制束缚,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改革毫无悬念地推动了电力的高速发展,极大促进和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巨大需求。期间,水电装机实现历史性的快速增长,到2017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已经达到3.4亿千瓦,较2002年的8600万千瓦,净增3倍。
2015年3月,新一轮电力改革启动。新电改主要还是对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既定方案的完善与深化,属于生产力层面的调整性改革,而非1997年和2002年两次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性改革。期望新电改能够建立电力的科学良性发展机制,努力化解电力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完善电力的法规建设,助力国家电力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6月发电装机及分类型总体情况,截止6月底,统调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含储能)2829.05万千瓦。截止6月底,统调火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646.01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18.8万千瓦,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82.8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41.18万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盛夏时节,不仅是万物生长好时节,也是工程施工“黄金期”。在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现场,建设者奋战当下,从浙江松阳到湖北南漳,再到安徽石台、青海南山口、重庆菜籽坝等,项目一线捷报频传,一批工程安全施工,顺利实现新突破、迎来新进展。浙江松
近日,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安徽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工程中标结果公告。安徽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工程(招标项目编号:2025AFWGZ01218)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人已经确定。现将中标结果公告如下:中标单位名称: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
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106609,招标人为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随着云南新能源大规模持续投产、并网规模不断增加,今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带着超6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占比41%)装机入汛。预计度夏期间云南省内最高负荷约3700万千瓦,“西电东送”预计超过3300万千瓦,送境外40万千瓦,电力电量供应充裕。云南水电大发,潮流大方式、远距离传输,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晚间,南网储能公布公司2025年上半年部分经营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型储能装机容量65.42万千瓦,相较2024年上半年的42.38万千瓦同比增长54.4%。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收入17,833.17万元,同比增长28.87%,主要原因是新增云南丘北储能电站投产。据了解,今年5月25日凌晨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国网承德供电公司联合产学研团队攻克小水电调速优化、复合储能支撑及水光储协调控制技术,在河北省围场县老窝铺乡建成冀北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据了解,该项目集成400kW水电机组、800kW光伏,配置镍氢与锂电池复合储能,部署边缘侧能量管理系统并接入调度系
上半年,国内长协发运比较充足,电厂日耗低,消耗缓慢,造成社会库存始终居高不下。在高库存压制下,电厂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新增采购需求有限;且有需求的电厂采购时会优先兑现长协,面对市场采购有限。上半年,供大于求之下,国内煤价一跌再跌,发热量5500大卡港口市场煤平仓价从年初的770元/吨降至
近期,中国电建贵州、长峡电能、浙江省新能源、华东新华、日托光伏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简称贵州工程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电建集团在黔骨干成员企业。贵州工程公司拥有电力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曾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决定推进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实现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为实现新能源入市的同时市场平稳过渡,文件明确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中,“市场力”监管已成为悬在中国大型发电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现行监管框架存在显著的认知偏差与制度错配,对电力市场化进程形成掣肘。(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贺一)规模#x2260;垄断:破除“大即是恶”的监管误区当前监管逻辑存在一个根本误区#x2014;#x2014;将市场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湖北、长峡电能、广东省电力开发、湖南红太阳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
“从2015年首次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我们用电成本降低。”近日,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受益者的贵州遵义铝业公司副总经理陈静说,电力市场化交易让他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能源及电力改革作出了部署,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
绿电直连政策以制度创新“四应”国家大局绿电直连是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实现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不循旧历,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实现“四应”,即呼应社会诉求、响应行业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思源电气”)成立于1993年12月,是国内知名的专业从事电力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服务的上市公司,荣膺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火炬计划企业、中国能源装备十佳民企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拥有八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产品线覆盖输配电一次及二次设备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召开党委会,主动对接党中央改革部署和国网党组要求,以“第一议题”的高度政治自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国企改革、电力改革和内部变革等重大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让改革落地生根,激发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言中指出,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1.6倍;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大减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立项通知。由华润电力牵头,鉴衡认证作为项目负责人单位,联合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汕头)有限公
乌东德电站首台机组自主可控改造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T251100130219)项目所在地区: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招标条件本乌东德电站首台机组自主可控改造项目已获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招标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项目法人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
不久前,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简称“天台抽蓄公司”)搬了一次家,把天台县城的临时办公点搬到了毗邻电站现场的坦头镇新营地。永久营地与电站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这是三峡集团水电建设者的惯常做法。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简称“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家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西电东送”电量分别增长10.6%、10.9%、22.9%;集中式光伏并网和在建规模均居全国前列;电力总装机突破1.5亿千瓦、绿电占比超90%……在202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能源“成绩单”让人振奋。云南是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过去一年
近日,从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获悉,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2024年发电量达2959.0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11%,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89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4亿吨。2024年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的第二个完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领域是最大的碳排放源,电能是最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我国能源电力以自身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也
12月30日,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尺寸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在哈电集团焊接制造成功,世界首台单机容量500兆瓦扎拉水电站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跃然出世,标志着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的研制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走在了世界前列。水轮机转轮是国家“藏电外送”骨干电站扎拉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