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汪宏教授课题组通过畴工程调控,开发设计出一种具有高储能密度、高储能效率与优异热稳定性的BaTiO3-Bi(Mg0.5Zr0.5)O3无铅弛豫铁电储能材料。该工作在多重尺度上系统研究了Bi(Mg0.5Zr0.5)O3的添加对BaTiO3基体材料在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介电性能与宏观极化状态、击穿场强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纳米尺度对BaTiO3-Bi(Mg0.5Zr0.5)O3体系畴结构及其电场动力学的深入探索,为今后弛豫铁电储能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汪宏教授课题组在BaTiO3-Bi(Mg0.5Zr0.5)O3无铅弛豫铁材料中得到了2.9J×cm-3的储能密度与86.8%的储能效率,这是目前报道的无铅陶瓷材料中最优的综合储能性能。同时,该材料在30~150oC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
上述研究成果以“Simultaneously achieved temperature-insensitive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efficiency in domain engineered BaTiO3-Bi(Mg0.5Zr0.5)O3lead-free relaxor ferroelectrics”为题在国际著名期刊Nano Energy(IF=13.12)在线发表。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博士生袁启斌为本文第一作者,汪宏教授与姚方周博士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本文的第一署名单位,清华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为本文合作单位。该研究工作是汪宏教授课题组在电介质储能领域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等国际著名期刊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的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位于中印边境的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30MW光伏+24MWh储能项目已稳定运行近半年,项目采用3.45MW集中式储能升压一体机,由2台1725kW构网型储能PCS并联构成。据悉为了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该项目采用海得新能源3.45MW集中式储能升压一体机,由2台1725kW构网型储能PCS并联构成
近日,广东茂名电白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泵水轮机模型第三方验收试验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机械实验室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茂名电白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装机4台300MW单机容量
近日,由ENERGYBOX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德国国际光伏储能大会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上能电气受邀出席,欧洲区销售执行总监OlegKim参会并发表精彩演讲。本次峰会邀请了德国联邦政府、当地电力公司及本地最具开发经验资质及投资意向的龙头企业,围绕欧洲能源转型部署展开,与会嘉宾分享光储项目的发展策略,共
一、市场成员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9家,其中发电企业579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2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60家,一体化项目2家,1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使得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无法稳定发展,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始终存在。同时,由于能源系统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电力供应愈加影响着经济、区域发展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电力安全和可负担性在许多国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与能源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陕煤信电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以‘紧日子’过‘好日子’”大讨论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广泛动员、创新研讨方式,凝聚全员智慧,形成一系列有效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精心部署,凝聚思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2GWh,环比下降0.03%,同比增长49.0%。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44.6GWh,累计同比增长67.1%。销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1GWh,环比增长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
5月9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公告2025年4月电源项目接网信息。其中公告了截至2025年4月30日常规电源及集中式新能源项目配套电网工程投产计划及建设进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截至2025年4月30常规电源及集中式新能源项目接网进度及配套送出工程进展公告(截止2025年4月30)、截至2025年4月30日常规电源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3日,*ST金时公告称,近日与云南某公司签署了《采购合同》,将向其提供40套5.016MWh液冷储能电池系统集装箱,合计储能系统容量200.64MWh,合同金额13442.78万元(含税),据此计算储能系统销售单价约0.67元/Wh。据悉,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主要从事烟标印刷业务,但今
目前电能储存装置主要有化学储能装置,即电池和固体燃料电池;电化学电容器;介电储能电容器。“介电储能电容器各项指标相对更优。”汪春昌综合分析发现,如果能提高介电储能电容器储能密度,则可减小储能装置的体积,使得其在小型化、集成化的电路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甚至有可能超过电化学储能装置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深度发展,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电介质储能电容器作为一种重要储能器件,在功率密度、充放电速率与服役寿命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受低储能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密度,主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光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沈洋教授课题组在高储能密度柔性电容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者成功找到了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击穿电场强度和介电储能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推广至不同的柔性聚合物电介质材料,为今后高储能电容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该成果以“Negati
固态介质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和超快充放电速率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其储能密度往往较小,且往往易受储能效率以及热稳定性的制约。(来源:微信公众号“MaterialsViews”ID:materialsviews)低储能效率意味着更多的电能被转化为热能,从而容易引起电容器在服役中失效。因此,设计和开发同时具
GTMResearch就美国能源存储市场状况发布了一份报告。该研究预计,到2022年,存储能源的部署:住宅、非住宅、公用事业系统的组合将增长到2GW以上,比当前水平高10倍,这种大幅增加的部署将导致一个价值巨大的储能市场。(来源:微信公众号“Tim张国宇”ID:gh_c5100767ebad作者:张国宇)Bloomberg储能市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开发和利用高性能、环保型储能材料成为当前科技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介质储能电容器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稳定性优异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和尖端技术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
聚合物薄膜储能电容器因其具有较高功率密度和超长的循环使用寿命,能最大效率转化风能、潮汐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是脉冲功率技术、电磁炮及激光等高能武器系统无可替代的核心储能器件,在航空航天、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分子科学前沿”ID:Polymer-science但
随着石化能源的快速消耗,催生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各种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储能电容器因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速率,可最大效率转化风能、潮汐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智能电网、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大多数聚合物本身的低介电常数极
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能源存储技术面临着更大挑战。在众多能源存储器件中,铁电储能薄膜电容器不仅具有高的功率密度、快的充放电速度,且满足了器件微型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成为储能器件领域的一大热点。在介电储能电容器中,储能密度、储能效率以及温度稳定性是表征其储能特性的三个重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深度发展,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电介质储能电容器作为一种重要储能器件,在功率密度、充放电速率与服役寿命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受低储能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密度,主要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开发和利用高性能、环保型储能材料成为当前科技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介质储能电容器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稳定性优异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和尖端技术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
随着石化能源的快速消耗,催生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各种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储能电容器因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速率,可最大效率转化风能、潮汐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智能电网、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大多数聚合物本身的低介电常数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