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由于车企/电池企业对于高镍三元材料的导入需求迫切,导入速度不断加速,今年一季度以来,NCM811材料已呈现出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
当越来越多中国电池企业在NCM811电池领域高歌猛进的时候,韩国电池企业却选择了“退缩”。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LG化学最近证实称今年公司将只是小规模生产用于电动公交车的NCM811圆柱形电池;SKI也证实将推迟NCM811动力电池的发布。这与上述两家企业在2017年宣布旗下NCM811电池的具体量产时间和配套车型领域存在较大出入,或许表明这两家电池企业对这种新型电池技术的掌握并不是非常有把握。
而三星SDI则表示2018年给宝马的i3和i8匹配的动力电池将从NCM523升级至NCM622,至于NCM811电池的应用时间则要到2020年以后。
然而,与韩国电池企业在NCM811电池应用情况相比,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却表现的更为激进。
补贴政策调整倒逼之下,上游NCM811材料产能释放,车企/电池企业加速推进高镍三元电池应用,2018年被认为是高镍811大规模应用元年。
高工锂电了解到,由于车企/电池企业对于高镍三元材料的导入需求迫切,导入速度不断加速,今年一季度以来,NCM811材料已呈现出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NCM811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提速,主要缘于补贴政策调整、钴价持续高位以及提质降本的巨大压力。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动力领域在高镍811的导入明显提速。包括比克动力、力神电池、鹏辉能源在内的动力电池厂家都表示,基本已经完成从产品技术突破到小批量生产再到客户送样认证测试的过程。
其中,比克电池更是表示,公司的高镍811电池已成功应用于江淮、上汽大通、北汽新能源、小鹏、云度等品牌车型,车型均已入围新能源推荐目录。
业内人士认为,在技术层面,NCM811的产量会先在圆柱电池领域爆发,方形、软包的应用预计在2019年可得到有效解决;市场应用层面,业内预计2018年NCM811在动力电池上应用的量将大于3C数码,在动力电池总量中占比约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与日韩电池企业在电池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在NCM811电池领域的差距更明显。
一方面,在高镍三元材料、硅碳负极和高电压电解液等锂电材料方面,国产材料与日韩材料在产品性能上存在明显差距,在产能供应上也存在瓶颈,导致国产NCM811电池的安全性和一致性等性能无法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NCM811电池在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控制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而在上述领域中国电池企业与日韩电池企业也存在差距,导致国产NCM811电池的产品性能与日韩电池存在差距。
在此情况之下,国产NCM811电池开始在电动汽车领域批量应用,或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电池安全事故的风险。而韩国电池企业放缓NCM811电池的推广应用脚步,则给中国电池提出了警醒。
下面就来看看本周锂电行业都有哪些新技术和大事件吧。
1、MOF基电解质有效抑制锂枝晶
锂金属具有高达3860mAh/g的比容量和低至-3.04V(相对标准氢电极)氧化还原电位。因而可充电锂金属电池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高能二次充电电池体系之一。
但锂枝晶问题严重困扰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失控生长的锂枝晶可以快速降低电池的性能,缩短电池使用寿命,甚至刺穿电极之间的膜,引发电池短路等安全问题。
对此,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柏松延博士、孙洋博士和南京大学周豪慎教授发展了一种新型的MOF基电解质,能在大电流高容量下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该研究亮点为:1.MOF基电解质在大电流密度、大能量密度、长周期循环下,实现对锂枝晶生长的有效抑制;2.通过计算,证明了MOF结构对TFSI‒离子的有效调控以及实现均匀的Li+离子传输。
MOF基电解质是利用MOF(HKUST-1)的有序超微孔结构作为离子筛,在普通电解液(1MLiTFSIDOL/DME)中实现对阴阳离子传输的有效调控,并表现出高离子迁移系数和高离子电导率。相对于阴阳离子在普通电液里的无序传输并造成不均匀的锂沉积,MOF结构可以提供高效的离子通道,选择性地减缓TFSI‒正离子在其中的通过,从而达到均匀的锂离子传输效果,实现均相的锂沉积。
点评:锂枝晶是引发锂离子电池发生短路起火等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抑制甚至消除锂枝晶的生长对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有重大意义。该研究通过采用新型电解质来提速锂电池的性能,抑制锂枝晶的产生是一种可行方法。如果该方法能够得到产业化应用,那将极大程度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中国科学家发现宇宙中锂含量最高恒星
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科研团队日前依托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一颗奇特天体,它的锂元素含量约为同类天体的3000倍,是目前人类已知锂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7日在线发布了这一科研发现。
富含锂元素的巨星十分稀有,在揭示锂元素起源和演化上却具有重要意义,过去30余年天文学家只发现极少量此类天体。
他们发现这颗恒星的锂元素很可能来自恒星内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交换过程,并结合美国自动行星搜寻者望远镜(APF)的高分辨率光谱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最新的原子数据,通过模拟再现其内部经历的变化,从而对这颗恒星的锂元素含量给出合理的解释。
据介绍,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对天体中锂元素的认知,将国际上锂含量观测极限提高一倍。同时,这项研究在理论上对锂元素合成和现有恒星演化理论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新观点。
点评:事实上,宇宙是当前人类世界中所使用的资源元素最丰富的地方,其所蕴含的包括氢,氦,氮,锂,铁等金属资源足够人类无限使用而不用担心资源枯竭,唯一的麻烦是如何从宇宙中获取这些能量。可以肯定,若人类能够极度方便的获得宇宙中的元素能量,那地球上将不会再发生因争夺能源儿发生的战争,世界和平将持续下去,希望这一天能够早一天到来。
3、比克3.0Ah18650电芯供货江淮
近日,比克电池在官微宣布,公司为江淮大众SOL(思皓)品牌首款A0级SUV车型产品E20X提供配套产品,采用3.0Ah的18650三元动力电芯,电池包还采用液冷电池安全管控技术,工况最大续航里程301km,最高车速为130km/h,预计将于9月正式上市。
这是继5月16日比克电池举办新品发布会后,首款正式对外上市搭配3.0Ah18650动力电芯的车型。
在新品发布会上,比克电池副总裁王潘表示,2017年初,比克电池已成功研发出18650-3.0Ah产品,公司在国内率先发布并实现量产。预计未来两年,18650电芯将突破3.0Ah达到3.3Ah,达到18650体系的极致性能。比克也预先布局了21700产品并已实现量产,未来将以4.5-6.0Ah的更高能量密度,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高能量、更强动力。
点评:在圆柱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目前大规模应用的只有特斯拉采用的松下3.0Ah的18650电芯,而国内电动汽车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2.4-2.6Ah的圆柱电芯,连2.8Ah的应用都非常少更不用说3.0Ah18650电芯。毫无疑问,圆柱电芯容量越大,安全风险越高,如果电池企业的技术不过关,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应用风险,其后果是电池企业和车企以及消费者都难以承受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从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政策要求结合地方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及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省级部门需联合制定发展目标与专项规划,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2025年“赛程”过半,各大企业的固态电池项目也开始加速“冲刺”。6月下旬以来,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头部企业先后官宣。而且,这次不只是半固态电池的“先锋”,而是全固态电池的预期量产。市场也再次陷入兴奋,并且不断开始向纵深挖掘“话题”。然而,整个产业链真的准备好了吗
自汽车形成工业,价格战的硝烟从未真正褪去。1908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上市,售价850美元,是同期汽车售价的一半。数年内,福特开启大规模降价,1913年更是推出全球第一条汽车流水线,将T型车价格压低至265美元,将汽车从贵族阶层的玩具,变成了普通工人的代步工具。彼时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一场由价格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6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万润新能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
富锂锰基(LRM)材料,因其超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等优势,被行业寄予厚望。近期,通用汽车宣布,将与LG新能源合作,推出新型富锂锰基方形电池,并将该电池应用于未来通用电动卡车和全尺寸SUV。通用汽车的目标是,成为首家在电动汽车上部署富锂锰基电池的汽车制造商。据了解,该富锂锰基电池计划将于2027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龙蟠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公司在正极材料、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方面的布局。龙蟠科技表示,本次公司推出的4代一烧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特殊的一次烧结工艺,在性能、成本、环保多个维度实现行业突破。产品具有超高压实性能,压实密度可以达到2.6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龙蟠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针对三元和固态电池,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三金锂电专注于固态电池前驱体的研发和生产。目前针对固态电池的高镍前驱体和富锂锰基前驱体正在和客户展开验证,三金锂电还推出了针对固态电池量身开发的D系列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通过元素掺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芳源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固态电池用高镍三元前驱体已有向客户供货。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方向和客户需求,针对固态电池用的三元正极材料开展技术研发,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新兴领域的发展机会,以多元化布局应对未来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近日,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的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整体已完工75%,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打造的关键项目。项目共分两期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消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申请书中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匈牙利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30GWh。计划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主要为46系列大圆柱
电芯作为能源存储的核心,电芯的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用户生命财产安全,远东电池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圆柱电芯技术,全系高容量电芯、高倍率电芯和中倍率电芯,全系列产品已通过CCC认证。技术革新筑牢安全基石远东电池依托16年圆柱电池研发经验,推出全系列高安全、高比能圆柱电芯,以技术创新破解安全难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6日,远东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处在小试样品开发阶段;半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已完成开发,正式启动市场推广工作。未来,远东电池将针对关键领域布局全极耳21700,以及4680、4695大圆柱电池,搭配固态电池体系,满足客户对高倍率、高比能、长续航电池的需求。
2025年,136号文、394号文、江苏分时电价等政策的落地,标志着储能行业进入“价值竞争”的新纪元。强制配储政策的取消与电价市场化机制的推进,终结了“低价内卷”的野蛮生长阶段,倒逼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深耕”,从“设备堆砌”转向“价值创造”。站在储能行业新一轮变革的起点,企业的核心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的背景下,随着中国锂电电池、材料海外产能开始释放、供应链协同效应显现,日韩电池企业亦在加速其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调整。两种趋势的交汇,正开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新一轮竞争。一个关键变化发生在2024年。根据公开数据,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非中国)的占有率首次超过了韩国的
北极星储能网讯:据《纽约时报》报道,近期美国本土电池制造业因政策与市场双重不确定性,多个项目面临放缓或重新评估。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及共和党议员正推动限制与中国有关的电池企业获取联邦税收补贴以及对华关税政策。这一系列举措加剧了中美电池产业链的脱钩趋势,也动摇了电池企业的在美扩张计划。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6日消息,LGEnergySolution正式宣布与奇瑞达成协议,签署为期6年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供货协议,订单规模达8GWh,计划于2026年开始交付,数量足以满足大约12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据韩国媒体报道,尽管订单金额尚未正式公布,但行业观察家估计订单价值约为1万亿韩元。据说这两家公
“蔚来造电池”这个沉寂四年之久的话题如今再度传出新消息。近日有报道称,蔚来将为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开发并供应动力电池。此次合作由二者共同的“金主”CYVNHoldings牵线而成,相关电池包将基于蔚来自研的4680大圆柱电池打造,预计明年小批量量产,蔚来也将借此次合作重启搁置的46105大圆柱电池与120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BBU(BackupBatteryUnit)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2024年以来,随着AI需求爆发,BBU成为行业热点,多家电池企业针对BBU领域推出全极耳产品,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BBU领域锂电池出货量0.5亿颗。在AI大爆发背景下,传统互联网数据
今年以来,宝马确认将在其第六代平台车型规模采用该技术。同时,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厂商正积极推动其进入eVTOL领域。在此之外,大圆柱电池还不断加速渗透PHEV和电动两轮车市场。这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低电量”但高需求。4月,吉利银河推出星耀8插混系列,定位C级中大型车。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底,欧盟启动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的“IF24Battery”计划,旨在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和绿色工业体系建立。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2025年4月发布的《轨道交通动力电池系统安全设计规范T/CIET1206#x2014;2025》团体标准,自落地实施近三个月以来,正以系统性的安全框架重塑行业发展格局。高泰昊能作为核心参编企业,凭借其深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西高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核电领域,公司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公司主导的核电领域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机联行业鉴定,实现了核电领域的高压限流熔断器产品的技术突破。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开展风电、光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的检测业务,已建成7.5MW大容量光储变流器电性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