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A)锂资源在2015~2050年间的预期年消耗量和总消耗量曲线;(B)海洋和陆地中锂资源储量对比图,陆地上锂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智利、中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
尽管海水中含有极为丰富的锂资源,但是海水中的锂浓度很低,只有0.1~0.2ppm,这就导致了很难从海水中提取锂。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吸附法和电渗析法。
吸附法是通过一些氢化金属氧化物以氢离子和锂离子的交换机制实现从海水中吸附锂元素。电渗析法是通过外加电场促使海水中的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再通过选择性透过膜实现锂离子的富集。
现有的海水提锂技术提取速率慢且不易调控,得到的初次提取物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获得金属锂或纯净的锂化合物(如Li2CO3)。因此,现有的海水提锂技术可能无法满足未来诸如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在内的新型锂电池技术对锂资源的大量需求。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何平教授和周豪慎教授早在2009年即提出组合电解液(Hybridelectrolyte)的概念,该概念结合有机和水体系电解液的特点,与单一电解液相比拓宽了电池体系的工作电压和应用范围。基于组合电解液,该团队研制出水系锂-空气电池,锂-空气燃料电池,锂-铜电池,锂液流电池等新型大容量电池。
近日,该研究团队将组合电解液的策略应用于海水提取金属锂技术中。该团队设计的组合电解液由正极区和负极区组合而成。正极区为氩气气氛保护的锂离子有机电解液,以浸入电解液的铜箔为正极;负极区以海水为工作电解液,以Ru@SuperP催化电极为负极。使用锂离子固态电解质陶瓷膜作为锂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分隔开正极区和负极区,该陶瓷膜仅允许锂离子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微型可调谐太负能板恒流电源向正极和负极之间施加恒定电流,使负极区海水中的锂离子源源不断的通过固体陶瓷膜,在正极铜片表面还原生成金属锂单质,成功实现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单质(图2)。
图2:(A)太负能驱动的电解法海水提锂装置原理示意图;(B)装置单体示意图,自上而下分别为太负能板、有机电解液正极区、陶瓷选择性膜、海水负极区,整个装置可以利用橡皮圈浮于海面;(C)海上大量装置排列的假想图。
电解过程中,正极上发生锂离子的还原反应:
Li++e-→Li
而负极上则海水的氧化反应:
2Cl-→Cl2+2e-
2OH-→H2O+0.5O2+2e-
Cl2+H2O→HClO+H++Cl-
图3:(A)在80、160、240和320μA˙cm-2电流密度下的电位-时间曲线(插图为在80μA˙cm-2电流密度下电解1h的电极照片);(B)每平方厘米铜片上的金属锂产量;(C)沉积产物在氩离子刻蚀前后Li的XPS表征图;(D)正极沉积产物在氩离子刻蚀前后Li和Na的XPS表征图;(E)沉积产物的XRD表征图(Al峰来自于气氛保护装置的样品台)
在海水提锂的过程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经XPS和XRD分析可知,铜片表面的沉积物为金属锂。在80、160、240和320μA˙cm-2电流密度下的电解电压分别为4.52V、4.75V、4.88V和5.28V,金属锂产量分别为1.9、3.9、5.7和1.2mg˙dm-2˙h-1(图3)。
当电流密度超出一定阈值的情况下,例如320μA˙cm-2,正极会发生严重的副反应(电解液分解),导致锂产量降低。可见该海水提锂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得到金属锂单质,金属锂单质中已经蕴藏从太负能转化而来的化学能,可以通过锂-硫电池或锂-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释放。
此外,恒流电解法制备速度快且可调谐,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该技术的发明为海洋锂资源开发和太负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存储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6日津膜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针对投资者提问“请问海水提锂能否给贵司带来经济效益?”给出答复。津膜科技表示,公司在研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能否在海水浓缩盐水提锂领域实现经济效益尚不确定。
3月8日上午,青岛举行全球首个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全球首个海水提锂项目建设,标志着海水提锂从工程化验证转向产业化的新阶段。海水提锂项目选址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内,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与商业合作方案,预计12月底正式投产运行。我国是最大的锂消费国,由于陆地上可开采锂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3年3月8日,青岛水务集团海水淡化公司与礼思(上海)科技公司在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举行全球首个海水淡化浓盐水提锂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市直有关部门、李沧区、青岛水务集团、礼思(上海)科技公司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该项目是全球首
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公司日前陆续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总体看来,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热度持续提升,业绩普遍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锂矿、锂盐企业在2022年盆满钵满。融捷股份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22-26亿元,同比增长3121.58%-3707.33%,成为已公布业绩预告的锂矿板块“预增王”;天
5月3日,美国科学院公布增选120名院士与30名外籍院士名单。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崔屹教授获选2022届美国科学院院士。崔屹教授致力于提高锂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开发高性能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和大规模储能技术,并进一步开拓了冷冻电镜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开发了一系列能源转化电催化技术。
锂需求:锂电爆发,碳酸锂需求高速增长2014年全球锂需求量大约是17.6万吨碳酸锂当量,国内需求约为6万吨碳酸锂当量,其中70%需求量为工业级碳酸锂。我们认为,随着锂电市场爆发式增长,电池级碳酸锂需求未来将高速增长,预计2015年电池级碳酸锂需求约为2.78万吨,2020年将超过10万吨;总量上2015年碳酸锂需求约7
当前国内碳酸锂仍供不应求,预计2018年有望达到供需平衡点,碳酸锂价格将持续上涨,大概率将突破8万元/吨的历史高位。锂需求:锂电爆发,碳酸锂需求高速增长2014年全球锂需求量大约是17.6万吨碳酸锂当量,国内需求约为6万吨碳酸锂当量,其中70%需求量为工业级碳酸锂。我们认为,随着锂电市场爆发式增长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尤其是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和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装机规模迅猛扩张,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导致整个储能市场迅速从无限商机的蓝海转变为汹涌波涛的红海,新型储能一方面面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与商业化落地的临界点。在政策密集支持、资本持续涌入、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利好驱动下,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正从实验室研发迈向规模化量产新阶段。进入2025年,由于宇树科技在春晚的“出圈”,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成为市场投融资的热点,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初创公司不断
近段时间,三元锂电池被车企边缘化的消息引起热议,作为曾经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标志”的三元锂电池似乎正在走下神坛。哪怕是以三元锂电池起家的宁德时代,其去年的三元锂电池装机量仅为94.36GWh,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则达到了246.01GWh,成为当之无愧的“台柱子”。01“占领”三元电池市场不过在磷酸铁
磷酸铁锂电池行业概述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使用磷酸铁锂(LiFePO₄)作为正极材料,碳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3.2V,充电截止电压为3.6V~3.65V。磷酸铁锂电池采用橄榄石结构的LiFePO₄作为电池的正极,由铝箔与电池正极连接,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但锂离子可以
10月10日上午,星恒电源(滁州)年产4GWh锂离子电池项目封顶仪式在安徽省滁州市中新苏滁高新区举行。项目总投资18.3亿元,计划年内竣工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3.4亿元,将凭借更高效率、更高水准的生产制造工艺,为开拓轻型车锂电池市场、提升锂电渗透率,提供充足的、高品质的合规锂电池
中国企业正加速到美国建设磷酸铁锂工厂。9月下旬,万润新能宣布,将投资开展“万润新能美国新能源正极材料及产业化研发中心项目”。该项目计划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设年产5万吨的磷酸铁锂生产设施,其中一期将建设0.9万吨/年的产能。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于2028年全面投产,总投资金额约为16764万美元(约
日前,全球第三大电池企业韩国LG新能源公布了其中长期发展战略。据介绍,LG新能源欲将其业务从电池制造扩展到能源循环(领域),使其成为(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按照计划,LG新能源将重点发展储能等多元化业务,以降低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营收增长一倍以上。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连续九年全球领跑的当下,安全和降本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关键任务,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优化电池选择。从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来看,我国当前最主流的就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中,在低成本和高安全优势下,国内近几年重新关注磷酸铁锂这一技术路线,并快速扩容
本文将以全球锂电池设备厂商2023年营收增长率为基础,解读韩国电池设备厂商在市场中的表现和面临的挑战,探讨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InteractAnalysis”ID:Interact_Analysis)营收增长率现状与分析通过对比全球锂电设备厂商2022-2023年的营业收入,我们发现,虽然中国厂商在平
1P-280Ah锂电池属于大容量高倍率锂电池(>100Ah且≥1P),由于大电流导致的高发热量以及容量快速衰减,其循环寿命较常规280Ah更短,且安全性难题待解,难以做到高倍率与大容量兼顾。开发难点主要在于:1)大电流导致的温升,难以保证电芯的循环寿命;2)负极析锂,形成结构坍塌;3)电解液分解产气,
7月2日,韩国电池制造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LGEnergySolution,以下简称LG新能源)宣布,将向雷诺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子公司Ampere供应磷酸铁锂(LFP)电池。根据两家公司于7月1日签署的供应协议,LG新能源将从2025年末到2030年,向Ampere公司提供磷酸铁锂电池,总容量约为39GWh,足以生产约59万辆电池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