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中国风电发展大概的历程可以看到,2011年到2013年左右,国内风电进入了低风速时代,大家开始重视选型选址,重视风资源。现在讲分布式和竞价,把整个风电场作为产品,打造整体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远景能源分布式高级产品经理王智科先生在201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作“远景分布式白皮书与综合解决方案”的主旨演讲。北极星电力网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会议直播,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16。
以下为发言实录:
非常感谢刘总包括现场在座的各位嘉宾,今天由我为大家做一次汇报,关于分布式白皮书或者说远景对于分布式场景的思考以及一些尝试。
我们说技术创新其实是对于我们能源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相比于传统能源,传统能源不管是石油也好,煤炭也好等等它都有一个,它的燃料其实都是带有这种商品属性的,所以说它的燃料的成本的波动有非常多的市场因素在里面,但是可再生能源与他们的区别是说,可再生资源我们有免费的风和免费的光,所以随着咱们近些年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可再生资源的成本度电成本不断地降低,我们说可再生能源的本质是技术的原因。
刚才刘总也介绍了我们国内分布式的大概的发展历程,所以说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或者说未来能够我们行业能够做到怎样的技术,去开创我们分布式的能源的美好世界,这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主题。
首先从中国风电发展大概的历程可以看到,2011年到2013年左右,国内的风电进入了低风速时代,大家开始重视选型选址,重视风资源。现在讲分布式和竞价,把整个风电场作为产品,打造整体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对于分布式来说有怎样的挑战呢?首先大家都知道分布式的特点项目小进度快都是短频快的项目,集中以往一年半到两年的开发建设的一个时间包括它的整个的项目的开发的模型,在分布式的场景下都是不适用的,或者我们分布式的场景下有非常多的过程的合并。举个例子咱们的可研和初设的合并,设计要前置,包括核准设计和施工存在三边工程同时进行的一些场景存在。所以说我们总结一下假如说集中式我们是用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用时间去控制一些风险但是分布式就不行,比如举个例子咱们不知道这个地方的风资源怎样,通过测风我测一年的时间来去做这个事情,但是分布式往往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仅仅能够通过一个什么途径呢?就是技术去控制风险,也就说综合来讲集中式和分布式最大的开发模型的区别就是控制风险的渠道不一样。
我们来看一下,假如说分布式的开发模型四个阶段,规划开发,方案设计、工程建设、资产管理。这四个阶段当中分布式的新鲜的场景对我们会带来怎样的挑战,我们如何去面对。
首先讲第一个阶段,规划开发。
大家做风电都知道第一个面对的问题这个地方的风资源到底有多少?然后我们传统的宏观选址,或者说我通过测风的方案,可以去测量我的地方的风险,然后同时我们行业里面也诞生了非常多的叫做中止数据的一些东西,通过气象行业的一些方法能够知道这个地方大概多少个风速,但是在我们分布式的场景下我们会发现,我没有时间去获得充足的测风数据。虽然中止数据,各个平台的中止数据不一样,你不知道哪个平台到底是更准的,哪个平台它的误差到底有多少,开发的人员会非常困惑。这个时候远景做了一个什么事情,把中尺度数据的误差能够量化出来,这个量化有什么作用,我们看到点地图上任何一个点,不单能获得平均风速,还能获得平均风速误差有多少,对于设计师来说能做更多的分析,做不确定分析而且设计师能够知道他给出去的报告做出来的设计到底有多准,到底有多合理他心里有低?
第二对于开发商来说能够通过不停的不确定分析的结论,能够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个地方风很好,项目往前推,风不好,刚刚在盈亏平衡线上我做的是把地方的成本算清楚,把地方的这个收益率能够算清楚,这样我继续我推进我的项目支撑决策假如说我项目风速不好可见性非常大,老老实实去测风这样都是一些场景,只有量化误差了以后才能带来的一些场景。
第二个问题,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区域性的分布式的规划。以一个真实的项目为例,我们发现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费尽心力在里面找出了50个机位,找出10个接入点,10个不同等级的变电站,但是我们发现我不知道怎么接才是最合适的,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这个时候我们假如说通过传统的方式我们的设计人员花了一周的时间,研究出了左边这样的一个方案,通过传统工具,但是它只能说基于它的经验,大概这种方案是比较优的,但是究竟在那么多的排列组合之下,哪种方式究竟是真正作用的算出来才知道。
我们依托于超算这样计算能力的平台,能够把所有排列组合中最优的接入方案找寻出来,在你做接入系统报告之间,你就能有一个参考,心里知道哪样的接入对你是最有利的。这是我们在规划和开发这个阶段我们做的一些尝试和一些思考。
到了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我们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对于设计来说,第一个就是选型,选址,选址究竟怎么选,分布式的选址和集中式的有什么区别?远景做了一些分布式的项目,我们做之前,对这个临港区做一个规划,传统的选址规则去做能够做多少台,只能做两台,因为非常非常多的限制性区域,限制非常密集的居民点,导致你只能这样。
我们觉得这个规则一定是要突破,那么如何去突破?我们运用了新的选址规则。容量扩充到了接近五万,这只是领导区的一个案例,究竟如何去做,我们把那些限制性的区域的居民点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居民点住人的居民,包括医院可能最高优先级的,规避的距离最长,最远等等一共四类,以此来指导我们选址。大家可能会问你既然规定了这个距离,究竟你的硬件能不能达到你的这个水平包括安全也好,包括噪音也好,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我们不能光提标准,自己的硬件却不升级,于是在这个硬件升级的需求的倒逼之下,我们在2018年的5月份远景正式对外发布国内分布式风电的白皮书,这个白皮书其实归纳和总结的就是我们国内的分布式场景下我们的硬件我们的风机,究竟应该满足怎样的要求,满足怎样的规则才能够把我们的这个分布式的行业能够健康的发展,这是远景的一个思考。
我从第一个特点来说,当风电发展到分布式的时候第一个面临的挑战就是安全,大家可能在各种论坛大家参加非常多的论坛,分布式,最近论坛比较多,大家都在提安全安全。大家也都知道,假如说分布式离城市那么近,一旦发生些许的安全事故对行业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何做到真正的安全呢?对于风机来说,风机它是一个大的机械电器的一个集成设备。如何让它安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假如说是一个人的话,首先这个人他必须具备感知自身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它得有视觉,有听觉有五官才能保证,首先它得是一个健全的人,所以我们为风机配备了非常多的视觉、听觉的传感器,以此来保证它的获取的信息是足够多的。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远景的分布式的智能风机配备一个激光测风仪的东西,能够做什么事情呢?能够做的是它能够在8到10秒时间的尺度上提前预知前方的风速,以此来为风机提前获取一些信息,为风机的决策提前8到10秒,这就是为什么安全落在了我们类似于人的眼睛或者视觉传感器的上面,传感器激光测控仪只是举一个例子还有非常多的各个方面的传感器都是为了风机更加的安全。
就像人一样,人有了五官,人即使有了五官也不能保证是绝对安全的,得有一个处理五官获取信息的一个能力,所以说呢能够通过海量分析数据的计算能力去反馈风机的控制,实时的去进行适应环境变化的控制,也是风机安全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除了安全以外,我们分布式走到现在第二个问题,第二个挑战就是噪音,说大一点环境友好,谁都不愿意把非常吵的风机竖在自家的后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高扭矩的齿轮箱,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的集成,能够把分布式的风机从传统的选址距离500米能够缩短到300米,这是我们面对第二个挑战的工作。
第三个挑战在城市里面大家都知道土地非常宝贵,我们如何能通过更少的占地去获得更多的装机重量。
我们想一下,假如说一台分布式的风机,就是一个风场,那该有多好,我们发现风机的外面还有箱电还有开关站,这些占地都是在城市里面很难去获取的,我们做了一些集成创新的一些尝试,大家可以看到这边这一台风机,假如说各位领导去参观的话,可以看到这就是我们立在江边的分布式的风机,它的特点没有箱电,发电机出口的电压,这样就导致我的接入点就是10千伏,我风机出来直接接着道路10千伏,不需要任何的箱电。第二开关站,开关站占地更大,比箱变更大,传统的四五百平都是有的,但是我们发现经过风机与开关站一些设备的融合,一些技术创新能够把开关站放到爬筒里面去,风机外面,爬筒里面没有其他的占地。这就是以上都是讲的风机方面的一些创新,这些创新都集成在我们发布的分布式白皮书里面,回到我们的主题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设计方面远景通过格林威治的升级,升级到3.0能够支持分布式的各种复杂的场景,大家如果参加了昨天的风资源论坛的话能有更多的体会,我这里不再赘述了。
第三个工程建设阶段。分布式建筑物复杂,运输条件都非常复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前期根本还在规划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通过对当地的三维的建模,物流的模拟,吊装的模拟。数字化模拟的手段去解决工程方面前置就觉方面的管理。
最后如何进行区域级的资产的管理,这是一个开发商都会遇到的一个挑战。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个分布式不可能每一个风场派人驻守在那里,一定要做到无人值守,除了做到风机的可靠性以外,需要综合的区域级的分布式的监控。第二个运维期间遇到的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区域级的FC,所以以上就是我们分成四个阶段去看如何综合的去管理我们的分布式,从端到端的角度,跟大家做的一个分享,对于我们未来的美好的分布式的能源时代远景能源希望能够携手行业内的各种角色的公司,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跟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来去开发分布式的风电场。
(发言为能见APP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强势登陆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明阳集团位于上述地区及广西区域的36个风电项目、包括“明阳天成号”、“明渔一号”等在内的1205台风电机组受到直接影响。凭借机组过硬的抗台风技术和运维团队周密的应急部署,“蝴蝶”过境期间,1205台风机全部经受住考验,实现了设备零重大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行业挑战:混塔安全和锚索张力监测当前,随着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高塔筒方向演进,越来越多项目采用“混凝土基座+钢制塔身”的混合塔筒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经济性。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锚索系统作为连接地基与塔身的“结构筋骨”,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整机的安全命脉。锚索实际运行中存在四大核
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会议通知各相关单位:风资源技术作为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当前行业面临风电市场化交易、开发环境条件多样、理论研究迈向无人区、供应链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
继2024年完成国内首个欧洲漂浮式5MW机组交付、助力法国大西洋示范项目后,兴蓝风电于2025年仲夏再下一城#x2014;#x2014;与英国H科技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其风电项目的独家设备供应商及能源转型合作伙伴。此次合作标志着兴蓝风电十五五全球化战略的实质性突破,更以技术赋能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英国
据《风能》统计,2024年中国宣布下线的陆上风电机型有8款,由6家整机企业推出。这些新下线的机型中,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5MW,比2023年提升4MW;平均单机容量达到9.87MW,比2023年提升0.87MW。可见,目前风电整机企业在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上具有较强共识,下线的产品基本保持步调一致。相关阅读:【收藏
10月20日—22日,全球风电盛会——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轴”)将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3-A05。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轨道交通
10月20日—22日,全球风电盛会——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叶片”)将盛装亮相CWP,展位号:W3-B11。中材叶片是专业从事大型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提供商。中材叶片持续推
10月20日—22日,全球风电盛会——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将连续第18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W3-A12。精彩回顾在CWP2024,阳光电源携1800V风电变流转换方案等产品亮相,用深厚的技术底蕴与革新,连接客户需求,创造长
10月20日—22日,全球风电盛会——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科技”)将连续第18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1-A17。CWP诚挚邀请全球风电产业链伙伴共赴这场绿色能源盛会,与中船科技及全球同仁携手,共启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将连续第18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W2-A17。华锐风电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第一家从事兆瓦级风电机组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将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3-A28。作为全球风电盛会,CWP致力于为业内企业搭建展览展示、技术交流、产业对接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将第14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1-B15。电气风电践行“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为核心主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将第14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2-B01。CWP诚挚邀请全球风电产业链伙伴共赴这场绿色能源盛会,与中国中车及全球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陈棋:“绿能”风起处,守正同向新陈棋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4年,机遇与挑战交织,探索与创新并行。同为能源革命征程上的追风行者,我们终究挥别了这栉风沐雨的旧岁。回首来时路,是年装机容量屡创新高的舍我其谁,是海陆风电并驾齐驱的浩浩荡荡,是“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2025年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投产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一项重大工程成果,更是全球能源系统迈向零碳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开创新石油时代的战略体现。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绿色氢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里程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点名海上风电——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中国已连续七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领跑全球,累计装机量占据全球总量“半壁江山”,但在新能源的技术高地——深远海,运维成本高、便利性差等挑战,仍在深刻制约深远海风电的可靠性及成本竞争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69批集中招标(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20kV/66kV海缆和220kV陆缆及附件)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126.380577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青岛汉缆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6月1日,引发市场巨震的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正式施行。该新政《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幅度大、影响面广,以至于4月25日发布之时,江苏工商业储能圈直呼“天塌了”:峰谷价差显著收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压缩。江苏是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32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二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公布共21个项目的招标中标结果,总规模为1987.25MW。其中,电气风电中标项目规模最大,中标总容量为814.2MW,运达股份中标项目总容量为810MW,东方风电中标112.65
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当天下午,全球首罐绿氨从园区顺利发车,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现场为这罐绿氨颁发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证书,这标志着全球绿色氢氨产业从此迈入商业化生产新阶段。远景董事长张雷和赤峰市市长栾天猛分别致辞,并同
作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历时3年攻克的16MW级主轴承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大兆瓦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面对材料性能、产品精度及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洛轴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本期《风能》特邀洛轴党委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250MWh北海独立共享储能(储能系统电池舱)设备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10750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43元/Wh。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旭能(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列第二、第三中标候选人。项目招标人为山东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内
1、华电签约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近日,华电海投董事长仇甜根应邀在宁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开幕式,活动期间出席并见证了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2、总投资近300亿元!新疆超7GW风电项目签约近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