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分散式风电报道正文

明阳智慧能源贺小兵:在分散式风电场里电网评估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2018-10-19 18:23来源:能见APP关键词:风电技术北京国际风能大会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整个风场智能管理,大数据并不是说把所有数据都集中在一起,放在服务器里面,放在硬盘里面,其实大数据更重要是把不同的数据拿过来,能够为我程序的优化,现在讲的更多人工智能,为其做好数据的支撑,最重要的我们能够把数据整理归纳分类,能够提供我们整个今后的人工智能模型里面,做好数据的支撑。”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贺小兵出席2018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分散式风电开发技术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刚才金风的同仁都讲过低风速风场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其实关于这个题目,我们行业里面也说了很久,说了很多了,我今天就捡重点和一些关键点跟大家探讨一下,大家也知道这两天各大厂商发布了更多的低风速产品、大容量的、大叶片的,我今天跟大家讲的解决方案里面,肯定内容跟金风有重复的,有重复说明大家有共识,观点是一致的。主要还是三个方面,第一个度电成本的分析,第二个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第三个重点就是讲一下低风速风电场的一些开发的关键点。

其实大家都知道风资源图谱大家用的非常多,这个图谱跟大家说明什么东西。我们中国由于幅员辽阔,不仅是风资源变化非常大,三北地区的风资源、中东南部的资源,海上的风资源。第二个就是环境条件也是变化很大的,刚才金风的同志也讲过,有的地方是沙尘暴,我们沿海有台风等等,那么我们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我们在做风电场的时候,这些边界条件对我们的影响,实际上要去把它摸透的,你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某一个点可能就会带来我们整个风场效益的下降或者是安全,或者是经济性。

其实行业里面说的最多不再是以前说的千瓦造价、度电成本,现在说的更多是平准化的度电成本,用通俗语言说的是我们要考虑20年整个寿命周期里面的运行成本。还有它的经济性。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一直讲平价上网,包括现在47号网要竞价上网等等,其实就是为了做好准备,让老百姓能够用得起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不是贵族能源或者老百姓望尘莫及的能源,清洁能源其实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水平,应该在某些地区已经是达到了平价上网的。大家可以看一下,也一直在探讨,我们今后陆上风电发展肯定还是以三北地区为今后的发展方向,简单看一下广东地区电价大概3毛钱左右,如果按照现在风机的发电量水平和造价,比如我看第一个6500千瓦造价,按照3000小时发电量,我们整个的风场,现在的开发风场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在2毛3左右。在三北地区如果在不限电条件下,从技术成本、运维成本已经满足了平价上网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对风电场投资的成本下降是我们不断的追求,所以明阳一直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根据中国风资源环境的条件,推出了满足中国环境条件、风资源条件不同的机组形式,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基本上就代表了目前我们陆上风电几个资源的分布情况,就是机组的适应性情况。

其实我这里没有写全,我们在前天创新剧场的时候推出了明阳的半直驱陆上最大容量的机组,最大容量以后达到了4.0,叶轮直径达到了156米,主要是适合于三北地区,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已经投运商业化,第一个抗台风机组,主要是3兆瓦系列,在目前来说这么大的容量在全国乃至全球应用的最广泛的。第二个是低风速机组,刚才大唐也说过,低风速机组其实在中东南部已经不叫低风速机组,现在我们所用都是超低风速机组,我跟大家讲一下,其实做早期的风资源预测我比较早,在年前跟很多业主讲,风资源在4米5,这两年情况可以达到开发条件,尤其在今年,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厂家推出了陆上叶轮直径已经超过了150米,到现在为止没有哪家公司没有推出150米以上的机组,今后的单机容量比如在2.5/150米以上,4米5风资源条件已经具备达到2000左右的发电量水平了,我们也是一直认为三北地区将是中国今后陆上风电最关键的区域,陆上风电要大规模的发展,还是要看三北地区,所以明阳一直在推我们的大容量机组提升发电量和效益。

为什么各家都在推大容量机组,有几个趋势,第一个主要是降低我们的征地成本,大家可以看得到,我们在目前所开发的大机组,以前认为3兆瓦、4兆瓦只能用在海上,包括这几年友商也在说,他们现在4兆瓦还在海上大力的推广,但是大家知道陆上已经推到4兆瓦了,说明陆上机组大容量增加,对我们开发还有大规模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手段和优势,以前很多人问到,咱们陆上的风机都装满了,后面装什么,我说把以前的老风机拔掉装3兆瓦甚至是5兆瓦,中国陆上机组尤其在三北地区可能会用到5兆瓦以上,上个月汉堡风能大会GE推出了全球最大的陆上风机,5.3兆瓦,在中国陆上风机达到5兆瓦也是在近期可以看得到的。

第二个降低成本,这个是非常有意义,不光是降低成本,其实对风电场的容量提升也是有益,包括大唐杨总也讲过,在容量增加过后,我们增加的千瓦造价的成本是在下降的,我在一个风场里面,比如做两万、三万的容量,你的基建成本、道路成本是不会增加的,容量增加相当于平摊下来你的造价成本是下降。

第三个运维成本是下降,以前有个简单的认为,容量的增加,运维成本要增加,实际不是这样的,随着机组的容量增加,数量的减少带来了整个的运维成本的下降,这个是在目前对比了1.5兆瓦、2兆瓦、3兆瓦运维成本做的数据比较,大家可以看到在20年周期里面,我们能节省200万的基础运维成本。

这是明阳在内蒙自己投资的一个3兆瓦的风电场,也是内蒙第一个3兆瓦规模化的装机风电场,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我早期做的实际上是2兆瓦的方案,最后为了满足风场的收益和发电两要求,我们做了3兆瓦的优化,所以大家可以看到,3兆瓦跟2兆瓦一比较,征地面积降低了17.5%,吊装工期少了9.3%,总投资少了8.1%,发电情况多了5.2%。我跟大家讲一个趋势,我本来预测是20202兆瓦才是我们的生命周期的终结,我告诉大家可能到明年业主就不会再招2兆瓦的了,包括大家看到去年风能展大家推的都是2.1/121,在容量的提升上往往比叶轮直径提升还要来的更快一些,需求更大一些。

下面我讲几个关键点,尤其在机组容量增加、叶轮直径增加过后,我们这在几个关键点上要去关注的是什么,第一个还是风资源,其实国家都讲的很多了,包括金风,包括大唐开发商、业主等等,因为风资源是决定了一个风场效益的根本原因,所以大家提出了很多的测风的方法、计算的模型、计算的平台,但是我跟大家讲现在很多厂家拿出来的开发的风资源的评估平台,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数学模型它的内核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做的更好,应该把这些数学模型更加优化,让我们计算的精度更加准确,计算的风资源能够匹配我的风机,风机能够匹配风资源,能够发出更好的发电量。第二个关键点我认为在低风速风场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叶片运输的问题,最近拿了很多项目,现在并不是因为我的塔筒,不是因为我主机的运输,现在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叶片运输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今年明阳推的156,已经算比较长的叶轮直径了,海装还是哪一家企业,它的陆上机组已经推到了160米的叶轮直径,简单算一下单片的叶片它的长度已经超过了70米,大部分在75米左右,在这样的长度,我们去要上高速,即使你在高速公路上运输上,已经遇到很大的困难,不用说我要上山、修路的转弯半径,包括它的举升高度,现在的举升车已经满足不了,以前道路运输有困难的时候,用举升车,但是举升车到了一定长度的时候,它的运输成本也会急剧上升,为什么会上升,因为我的叶片长了,我的重心前移,如果要满足举升高度,整个举升车的配重增加很多,大家知道现在简单运一个普通的叶片,举升车要一百吨两百吨,现在哪里能找到这样大的拖车,所以大家认为叶片十几吨、二数吨,配重配到二百吨没法做了,明阳也是推出商业化分段叶片的技术,这将是一个关键手段。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高塔筒,刚才金风、大唐都讲过,高切变地区在中国来说有部分区域存在,但是我跟大家讲,高塔筒解决高切变不是问题的手段,我认为在高切变区域,塔筒只是提升发电量的措施之一,但是不能把它作为解决发电量唯一的手段,发电量里面有扫风面积、机组容量,还有其他的控制措施等等,高塔筒里面就要关注几个关键点,我认为不是关注用什么样的塔筒结构形式的问题,比如你用柔塔还是钢塔,还是混凝土,对风机本身发电量来说没什么影响,结构性是你影响不了发电量,只有高度影响发电量,所以在高塔筒里面应该关注是几个点,第一个是安全性,随着高度的增加,我认为安全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最近讲高塔筒的时候,有一个案例大家没有拿出来,就是去年维斯塔斯的高塔,大家认为高塔很成熟了,维斯塔斯是风电界的老大,照样在高塔上它也会出现安全事故,大家要重视安全。

第二个是经济性,有了安全性再讲经济性,这就是在我们选择风塔结构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并不是说柔塔一个塔走天下,而是一定要根据高切变地区吊装条件、运输条件来解决用什么样的方式,桁架高筒我建议不要采取了,它里面有多少个螺栓,可能你一年派10个工人专门去打螺栓立桩已经满足你的运维要求了。

在运维模式上也要发生一些改变,我有一个观点,今后风电场不光是风电场,大家要知道最近两年我们的光伏发展也很快,什么意思?我们今后搞运维不光是风电的运维,有可能光伏的运维,明阳大家认为就是做风电的,其实明阳还有光伏,有薄弱电池,有聚光太阳能,还有其他的储能等等,包括我们搞风电界的也是这样的,我认为今后我们做风电,不能只局限于这一种能源形式,应该还要考虑到光伏和其他能源的结构,作为能源的补充。

其实无人运维大家也说的很多,无人运维我们的核心观点指的是风机的大部件,比如齿轮箱、发电机、轴承,避免认为干预,这就达到无人运维了。其实风机的无人运维并不代表我人不到现场,遇到一些比如电气类常规的运维,人员还是能够很迅速的抵达,无人运维最根本的核心是提升大部件的可靠性,减少的部件的运维成本。在全生命周期里面有一个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在这个行业里面讲了好多年,关于后评估这个事情,大家没有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其实后评估事实上对今后风电场,不光是它的资源的评估,还有风机性能的评估,通过后评估把风场的效益进一步提升,我在大唐那边做了非常多的交流,能够通过后评估把整个风电场存量的资源摸的很清楚,对你的后期开发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外一点,现在搞低风速风场、分散式越来越多,以前我们关注的是风机本身自动化,其实我们今后搞分散式有一个关键点,今后要匹配的是电网负荷的波动,来满足它的要求,如果你这块不做,可能这边发得出电,那边接受不了,分散式也可能会出现限电的问题,所以今后在分散式风电场、低风速风电场里面,包括电网的评估也是今后的方向。

智能运维大家说的很多,现在大家都在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整个风场智能管理,但是有一点大数据并不是说把所有数据都集中在一起,放在服务器里面,放在硬盘里面,其实大数据更重要是把不同的数据拿过来,能够为我程序的优化,现在讲的更多人工智能,为他做好数据的支撑,最重要的我们能够把数据整理归纳分类,能够提供我们整个今后的人工智能模型里面,做好数据的支撑。这是明阳所做的自身的风机智能运行平台。其实我智能化更重要的还是我们需要有一个专家数据库的建立,大数据只是海滩上的沙一样的,但是真正你要把它拿过来,有用还是需要专家团队去整理分析,谢谢大家,感谢大家的聆听。

(发言为能见APP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技术查看更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