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40年以来,西电东送在优化东中部能源电力结构和保障电力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东中部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效益十分显著。迈入新时代,能源电力行业要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高质量推进西电东送,进一步发挥特高压输电优势,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西电东送跨越式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后至20世纪末,西电东送有效缓解东部少数省市电力短缺局面。1984年山西大同、神头电厂投产,先后建成大同至房山的两回500千伏线路向北京送电。1989年北京开始与内蒙古联合办电,西电东送的北部通道初步形成。同期,建成第一条跨区±500千伏葛沪直流输电工程,打通中部通道。1993年,随着天生桥电站的投产、天广500千伏交流和鲁布格—天生桥220千伏线路的建成,南部通道输电拉开序幕。至此,西电东送初具雏形。90年代末,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400万千瓦,累计送电约900亿千瓦时。
2000年以来,国家正式提出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有力促进西部大开发。2004年贵广直流输电工程投产,南部通道建设取得新成果,提前一年实现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目标。自2003年开始,中部通道的三峡水电工程通过±500千伏龙政直流开始向华东送电。2006年起,陕北的神木、府谷火电厂送电华北,北部通道的送端开始向西北能源基地扩围。截至“十一五”末,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1亿千瓦,累计送电约2.4万亿千瓦时。
战略实施的第二个十年,特高压输电推动西电东送规模成倍增长。随着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陆续投入运行,我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范围和水平大幅提升。2014年,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以特高压输电为主的西电东送开始承载新的历史使命。到2017年,全国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22911万千瓦,北部、中部和南部通道分别达到7966万、10663万、4282万千瓦,累计向东中部输送电量约6.6万亿千瓦时。依托特高压技术已建成西电东送工程19项,输电能力达到13360万千瓦,累计输送电量约1.2万亿千瓦时。
西电东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有效改善东中部空气质量。据统计,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累计减少东中部燃煤消费约30亿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200万吨、氮氧化物约1500万吨、烟尘约370万吨。经初步测算,剔除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带来的减排效益,2017年西电东送对东中部电力行业PM2.5减排的贡献约22%,其中特高压输电贡献占比约39%。
未来仍将为东中部减排提供重要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重点区域新增用电量主要依靠区域内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外送电满足。基于国网能源院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测算,预计到2020、203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西电东送年送电将超过9000亿、2万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东中部煤炭消耗约3.8亿、8.0亿吨,减排二氧化硫约22万、50万吨,减排氮氧化物约23万、52万吨,减排烟尘约5万、12万吨,对东中部电力行业PM2.5减排的贡献约28%、47%,其中特高压输电贡献占比预计将超过60%、80%。
西电东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确保能源转型中的电力可靠供应。随着西电东送输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东中部省市外来电比重逐步提高。对比各地2000年和2017年的外来电比重,北京从51%升至63%,天津从8%升至26%,而上海、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省市则从基本就地平衡转变为外来电占到当地用电量的43%、27%、23%、20%和16%。到2017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区外受入电力已占到当地最高负荷的70%、49%、38%、30%和24%。
加速西部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能源转型进程。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西电东送工程63项,支撑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电量占比超过五成,其中西南外送电力100%是清洁能源。2017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13.8%,其中西电东送清洁电力的贡献率约占20%,贡献率较2000年增长近70%,特高压输送清洁电力的贡献占比达到51%左右。初步测算,预计到2035年,全国西电东送输电能力将超过5亿千瓦,支撑清洁能源装机6亿千瓦左右,清洁能源电量占比有望超过六成,对非化石能源占比的贡献率突破25%,超过80%的清洁能源将由特高压输电通道承担。
西电东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降低东中部用能成本。截至2017年底,华东电网受入区外来电6110万千瓦,占到最高用电负荷的22%。迎峰度夏期间,复奉、锦苏、宾金三条特高压直流满功率运行,将西南清洁水电送往华东,输送电力达到2160万千瓦,每年送电超过1000亿千瓦时,累计送出清洁电力已突破5500亿千瓦时。初步测算,目前每年可节省用能成本500多亿元。
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7年,四川和西北五省全年累计外送2488亿千瓦时,占全年发电量的21%,其中四川、宁夏、甘肃外送比例已达到40%、38%和27%,增加税收10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电力援疆”外送电力78.7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逾一倍。新能源正成为老少边穷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互联网+”新能源、新能源大数据产业等正在引领青海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努力推进西电东送高质量发展
近期,国家要求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将“五交五直”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规划,西电东送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中长期看,西电东送规模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东中部电力需求还将持续增长,但东中部煤电建设和煤炭消费量将进一步严格控制,新增用电量将主要依靠区域内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区外来电满足。
经初步分析测算,预计到2035年,东中部全社会用电量7万亿千瓦时,较2017年增长约74%,区外来电将超过30%,西电东送在现有规模基础上还需要翻一番。此外,持续扩大西电东送,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落实“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西电东送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技术优势。一方面,西部北部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与东中部负荷中心相距超过1000千米,多数都在2000千米以上,特高压输电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占地少,是实现可再生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最佳技术选择。另一方面,为承载持续扩大的“西电东送”规模、有效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解决多直流馈入地区的系统安全问题,需要加快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构建坚强的送受端交流网架。
进入新时代,为推动西电东送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以特高压为主体的骨干网架,实现新能源大规模配置利用、安全可靠经济供电和助推绿色低碳发展的多重目标。
下一阶段主要举措应包括:
一是加强网源统一规划与建设,实现协同发展。推动已建在建通道配套电源纳入国家年度实施计划,加快送端电源改接,切实提高输电通道运行效率。高质量推进“五交五直”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构建“强直强交”特高压主网架,提升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解决西南弃水、三北弃风弃光问题。
二是加快新一代电力系统技术研发和运行机制创新,实现清洁发展。大力发展高精度电力气象预测技术、新能源机组调频调压技术,推进送端新能源友好并网。加强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开发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增强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推动送受端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调节性电源建设,统筹协调送受端调峰和新能源消纳需求,优化调整跨区通道运行曲线,提升跨区清洁电力外送规模和比重。
三是推动市场体制机制建设,实现高效发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整体设计和建设进度。建立火电参与调峰、跨省跨区联合调峰的有效价格激励机制,打破省间壁垒,通过市场手段促进省间余缺调剂和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清洁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效率和经济竞争优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市级下达的有序用电负荷指标,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镇海区须安排86.33万千瓦有序用电负荷,分六级执行:A级供电缺口:14.4万千瓦(缺口14.4万千瓦以下)B级供电缺口:28.79万千瓦(缺口14.4万至28.79万千瓦)C级供电缺口:43.16万
4月15日,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苏左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苏左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409-152523-60-01-744982。国网内蒙古东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旗下公司中标多个光伏项目EPC、送出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1、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日前,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华能山东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规划装机容量为269兆瓦,光伏场区用地约8750亩,
4月9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研制的特高压防舞复合相间间隔棒在1000千伏豫阳Ⅰ线挂网安装,开始试运行。这种间隔棒应用于垂直排列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相间防舞,经仿真验证可降低线路舞动幅值80%以上,抵御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线路舞动停运风险,增强电网韧性,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极
日前,基于高效能油气分离膜的油溶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在上海±800千伏奉贤特高压换流站挂网试运行。该装置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可监测变压器等充油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捕获、分析绝缘油中的气体信息,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变压器、换流变压器、高压并联
4月5日14时42分,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内,在±800千伏电压环境下,量子电流传感器与传统纯光互感器的红色波形一致。“接线顺利,波形一致,运行正常!”振奋的声音在现场的上空飘荡着,宣告着量子电流传感器的调试成功。时间倒回20小时以前。广西柳州郊外,高大的铁塔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南方电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4月14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25年加力扩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发改环资〔2025〕194号)。其中指出,鼓励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整体实施设备更新。支持全省工业园区以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中小航空发
输电线路上的地线由于挂点更高、无运行温度,遇到雨雪冰冻天气时,比导线更易覆冰。为此,陕西电科院研发了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成套装备。1月份,改造升级后的装备用于±800千伏祁韶线、青豫线的地线融冰工作,提高了相关线路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恶劣天气呈现多发频发
4月10日,西南地区首座受端换流站——±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交流系统带电调试。±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巴里坤换流站,止于重庆市渝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自治区、直辖
4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华中分部及相关省份电力交易中心开展座谈,深入研讨并建立西南与华中区域跨区电力互济交易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分部在市场协同和平衡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年初以来,西南电网与华中电网间跨区交易互济电量规模达到75亿千瓦时,创历史同期新高。后续,随着金上—湖北特
记者4月15日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随着220千伏浦北壮岭风电场工程项目12号风机顺利并入广西主电网,广西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达1.00004亿千瓦。所有电源类型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523.8万千瓦,占比45.7%。广西电网电力大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广西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超41%,逐步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旗下公司中标多个光伏项目EPC、送出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1、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日前,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华能山东乳山269兆瓦陆上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规划装机容量为269兆瓦,光伏场区用地约8750亩,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3月20日至4月4日,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对1000千伏特高压廊坊站4号主变开展投运以来首次大规模停电检修。作为华北电网“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核心枢纽设备,此次检修涉及套管更换、检修试验、保护校验等7大类39项任务,旨在消除设备长期运行隐患,提升京津冀地区迎峰度夏供电可靠性。设备主人全程“把
4月7日,三峡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高层联动,82年生的三峡能源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龙,调往湖北能源任党委书记,并推荐为董事长人选。此番履新,张龙从三峡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实施主体三峡能源,跨越到综合能源发展平台湖北能源,也标志着他从单一新能源领域的深耕转向综合能源平台的全面统筹。这一角
天空湛蓝,阳光透过薄云,穿过高耸的构架,洒在地面上。位于西藏芒康县的±400千伏卡麦换流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慢一点,过转角了!”4月7日,卡麦换流站工程现场开展站外电源间隔电缆敷设作业,该站二次负责人李成贵通过对讲机指挥着操作人员。安全旗在风中飘扬,电缆以20倍于外径的弯曲半径顺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4月3日,笔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获悉,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累计向江苏输送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年用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难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8日,广州发展公告称,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83.28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32亿元,同比增长5.73%。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26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可控装机容量为548万千瓦。营业收入、营
记者从国网新疆电科院了解到,截至目前,新疆已累计完成87台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总装机规模3683万千瓦。改造后的火电,可以为新能源提供更多的发电空间,提高全社会使用绿电的比例。国网新疆电科院能源技术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景雪晖介绍,这些改造后的煤电机组,具备了20%及以下的额定容量深度调峰能
翻开2024年浙江电力生产消费统计表,两个数据很有意思。一个是2024年浙江最高负荷1.23亿千瓦,其中受入外来电力4594万千瓦,约占1/3。另一个是2024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其中受入外来电量2297亿千瓦时(包括中长期电量和现货市场购入电量),同样约占三分之一。两个占比1/3,可见外来电无论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4月10日,西南地区首座受端换流站——±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交流系统带电调试。±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巴里坤换流站,止于重庆市渝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自治区、直辖
4月14日,随着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跨越长江的导线、地线全部牵引到位,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组织施工单位投入大型牵张设备17台、各类船只4艘、无人机2台,安排93名作业人员分组施工,按期完成本次跨越长江施工,保障重庆段顺利贯通。金上—湖北±80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8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走线验收完成。此次验收线路起于重庆市合川区沙鱼镇,止于渝北区±800千伏渝北换流站。验收用时10天,由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负责实施。“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线路跨越了渠江、高速公路、铁路和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
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名单。省重点建设项目289个,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其中包含宁夏-湖南直流输电工程(湖南段)、陕煤汨罗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岳阳岳州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大唐华银株洲2×100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陕煤石门2×6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其中四川、河南、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天津、广东、山东的项目清单中共包含26项特高压项目。四川地区数量最多,达到6项,分别是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哈密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保障。江西省能源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天空湛蓝,阳光透过薄云,穿过高耸的构架,洒在地面上。位于西藏芒康县的±400千伏卡麦换流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慢一点,过转角了!”4月7日,卡麦换流站工程现场开展站外电源间隔电缆敷设作业,该站二次负责人李成贵通过对讲机指挥着操作人员。安全旗在风中飘扬,电缆以20倍于外径的弯曲半径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