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资报告”ID:guozibaogao
拓宽国际大视野,提升中国船舶企业品牌建设新站位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创建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必须从更宽视野、更高站位来谋划,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来努力实现国际竞争力跃升。
要站上奋进新时代的新高度。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科学标定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新时代中国品牌也处于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中国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新理念、新体验、新形象和新口碑展现在世人面前,构建并推进品牌战略,推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中央企业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把握新时代品牌发展规律,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确保增加优质供给,带动消费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顺应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爆发,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全球价值链重构正由制造导向转为创新导向、品牌导向,品牌在竞争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全球价值链重构主导地位的重要抓手。中央企业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与国际跨国公司开展竞争和合作,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品牌,提高国际话语权和行业影响力,使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并享誉全球。
要积蓄赢得国际竞争的新动能。党的十九大已对国企改革发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总号令,中央企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动力,向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迈进。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发扬“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不断地发挥自己独有的优势,持续培育出更多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以高质量的品牌建设为中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提供新的不竭动能。
勇于时代大担当,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央企品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品牌建设,多次提出殷切期望,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和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作为享誉全球造船行业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造船集团,中船集团必须责无旁贷的肩负起勇当行业排头兵的时代重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央企品牌之路。
始终坚守央企军工的品牌底色。中船集团作为我国海军装备建设和船舶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肩负着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研制一流装备和支撑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使命,必须始终坚持“军品第一”原则和“三个负责”的精神,促进军工业务结构、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和设施能力的同步协调发展,大幅提升军工核心竞争力,推动军工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面向新时代,在集团公司整体战略指引下,统筹军工能力的结构布局,加快推进研制保障条件建设,持续强化军工能力建设,发挥军工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优势,扎实推进军工科研生产任务,主动开展装备技术保障,努力打造以江南造船万吨驱逐舰、常规潜艇,以及沪东中华护卫舰和综合补给舰等为代表的“中船CSSC”军工品牌,为海军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永葆央企军工本色。
继续巩固国内领先的品牌优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积淀,中船集团在民船造修、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配套业务领域,已初步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质量水平。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品牌建设任务紧迫而艰巨。中船集团要在海洋防务、海洋运输、海洋开发和海洋科考四大类装备中加快培育名牌产品,打造一批代表中国制造最佳质量水平的品牌企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军工为核心、军民融合产业为重点,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使产业聚集向品牌聚集发展;以研究、设计、制造、配套和售后为牵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以“智慧海洋”、“智能船舶”、“船用低速机”等大型专项为重点,培育一批美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海洋装备名牌产品。
大力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品牌效益。中船集团在全球造船市场已经取得卓越成就。超大型矿砂船(VLOC)、好望角型散货船、巴拿马型散货船、8000标准箱以上集装箱船、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和中型成品油船、大型成品油船、物探船、自升式钻井平台、风电安装船和半潜船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舶海工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成为中船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品牌。在中国船舶工业由大转强的关键时期,中船集团将秉承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统筹运用全球资源,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研发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相应的产业板块研发平台,快速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将加快建立全球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动力装备和机电设备的国际竞争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提高全过程盈利能力,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中船CSSC”船舶海工品牌,快速发展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第一造船集团。
融入国家大战略,建成世界一流海洋装备产业集团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装备建设必须先行。作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排头兵,中船集团将勇担责任、积极进取,加大品牌质量升级,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装备支持。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船舶制造主业优化升级,满足发展海洋经济对船舶产品的多方位需求。当前全球海运船舶正向高效、节能、绿色、智能方向发展,中船集团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深入开展绿色节能环保常规船型的关键技术研发,率先推出一大批节能环保船型,得到了国际知名船东的普遍认可,特别是全球首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3.88万吨智能船舶的成功交付。同时,为顺应国际船舶市场需求升级趋势,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船)和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完成了新一代20000标准箱和22000标准箱超大型集装箱船以及17.4万立方米LNG船、17.4万立方米浮式LNG存储及再气化装置(FSRU)的研发设计并实现接单。未来中船集团将致力于为全球航运业提供更加节能环保安全智能的各类船舶海工产品,加快船舶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向高端船舶市场迈进,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质量可靠和性能优异的船舶产品。
致力于打造高端海工装备,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持。21世纪以来,人类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时期,海洋装备作为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载体,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海工装备产业将成为全球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工业,并有望保持3%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中船集团将紧紧抓住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需求增长的宝贵机遇,积极谋划,扎实推进,着力提高海工装备领域的研发设计能力、总承包能力、总装集成能力、设备供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船CSSC”海工品牌,有力支撑我国海洋开发。
坚决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构建形成系统海洋装备生产集群。作为全球海洋装备及服务综合提供商,中船集团要勇当海洋执法装备建设的排头兵,围绕当前我国重点海域维权执法的需求,加大海警、渔政和缉私等海洋执法装备和相关综合保障能力的建设,支撑我国海上维权执法能力提升和任务遂行;要勇当海洋科技发展的排头兵,不断完善海洋科考装备体系,重点在深水、绿色和安全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拳头产品,为认识海洋、探索海洋和海洋科技发展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要勇当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聚焦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加强海洋开发装备制造与技术研发、资源开采与保护、海运与物流等海洋经济产业链的统筹,加大海洋开发、运输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装备的研制,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大型邮轮建设工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中船CSSC品牌成色。大型邮轮是船舶行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中船集团已全面启动大型邮轮工程,这既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和“要大力发展邮轮产业,还要建造我们自己的邮轮”指示精神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船舶行业转型升级迈入技术最高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途径与体现。中船集团上下正凝心聚力,周密组织实施,奋勇攻坚克难,通过工程实施,将逐步完善我国邮轮设计建造、旅游运营和关键配套设备全产业链,形成数千亿的产业规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流企业必须拥有一流品牌,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展现新作为,中船集团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享誉世界的中船CSSC品牌,彰显军工央企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努力向党中央、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新时代答卷。(作者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国资报告》杂志2018年第9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电解槽助力纳米比亚HyIronOshivela工厂产出非洲南部首批绿氢。中船派瑞氢能公司作为中国电解槽行业领军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效水电解制氢技术,助力纳米比亚打造绿色工业新标杆。此次生产使用中船派瑞氢能公司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5日,中国船舶712所发布青岛港“氢电拖1”燃料电池项目已成功完成管路安装并顺利下水。随着绿色能源产业化进程加速,该项目作为中船集团第七一二所在氢能领域的重要实践,自项目启动以来,团队围绕产品检验交付、设备安装、管路电缆施工、现场加氢等核心环节,以科学规划与精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七一八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某5000型甲醇制氢项目的独家EPC(设计-采购-施工)总包项目,助力打造甲醇制氢规模化应用标杆示范项目,氢能工程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再获行业认可。依托中船派瑞氢能在能源工程领域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总承包
近日,中船通辽市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风电部分)获核准批复。文件显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查金台牧场。项目新建风电装机规模为500MW,拟安装12.5MW风力发电机组40台及其附属设施,新建220kV升压站一座。项目静态总投资195105.98万元,动态总投资197440.25万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7日,中船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新加坡船东EasternPacificShipping(EPS)建造的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系列船首艘(H2721船)正式开工。该系列船一共6艘,分别于2023年4月和8月签约,是世界首批93000立方米VLAC订单,同时也是江南造船与EPS首次合作。据了解,93000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26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温特图尔发动机有限公司(WinGD)研发、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WinGDX92DF-M-1.0在上海交付。中船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胡贤甫出席交付仪式并致辞。这是中船集团提出“中船集团、智领深蓝”理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官网领导更新,王国强出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据悉,中船集团总经理职位自2023年12月以来一直空缺至今。而王国强出任该职位前,曾任中国一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王国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3月出生。武汉工学院
近日,大唐集团在召开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时明确提出“要持续攻坚亏损企业治理提效,准确研判重点火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经营形势,做好账款回收和财务费用优化管控。”这是大唐集团首次将新能源企业的经营与火电企业并列提及,也是五大发电集团首次在公开报道的工作会议上强调新能源企业的经营形势问题
北极星储能网讯:10月22日,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三个项目储能系统集中采购公告,其中包括中船十三间房50万千瓦风电项目、中船淖毛湖15万千瓦风电项目和中船正蓝旗240MW特高压三期风电项目,项目地点均为新疆哈密,储能需求共110MW/220MWh。其中十三间房50万千瓦风电项目50MW/100MWh储能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爱尔兰最大的电力供应商ESB(ElectricitySupplyBoard)和苏格兰可再生能源公司RedRockRenewables,两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商与维斯塔斯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苏格兰东部1080MW的InchCape海上风电项目上采用V236-15.0MW海上风电机组。InchCape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北海,距离安格斯
9月18日,上海城投与中船集团旗下外高桥造船合作的再生水利用项目举行竣工通水仪式,标志着本市首个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项目正式启用。上海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曙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茂铎,副总裁何刚强,中船集团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尹路,外高桥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琦,副总经理
4月初,由招商局太平湾与三峡能源联合打造的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施工现场,两艘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正在进行风电机组安装作业,项目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在完成所有风电机组安装后,项目将实现全容量投产。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包括24台9兆瓦、4台8.5兆瓦风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
近日,大烨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海上风电吊装、运维船舶锦华01、锦华02在2024年全年完成60余台吊装、运维任务,取得了总包方、业主方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其施工团队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能够提供全流程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解决方案。据了解,大烨智能于2022年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大烨新能源或其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25年,中交集团将发挥产业链优势,为战新产业发展搭好平台,紧盯北斗技术应用、海上风电等,在这些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战新产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极。目前,中交集团在海上风电的施工建设、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专业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6日,1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华夏鸿鹄01”在山东烟台顺利交付,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施工再添利器,将为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据悉,“华夏鸿鹄01”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第四代风电安装船,船长139米、型宽50米、型深10米,可变载荷8
2月26日,中国电建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电建志高”与16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电建志远”交付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这两艘船采用共同设计理念,互相配合,形成了我国海洋工程安装的最佳组合。它们能够在离岸100公里处的海域展开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项目挺进深远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月2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在江苏南通顺利竣工。这两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风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风车”运送至深远海,并进行安装等施工作业。据悉,海上风电“双子座”安装船是我国第四代风电海洋工程装备,也是全球最新一代的风
由云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YunnengWindPower)开发的云林海上风电场(Yunlinoffshorewindfarm)已全面投入运营,该风电场的运行发电容量达到其设计装机容量640MW。云能风电公司是由Skyborn可再生能源公司(天丰新能源)、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泰国首家独立电力生产商电力生产公共有限公司
近日,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建造的全球技术规格最高、最先进和环保的海上风电安装船N1064自升式风电安装船顺利完成试航。据了解,N1064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丹麦船东Cadeler打造的高端风电安装船船队中的第二艘“WindPace”号,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首制船“WindPeak”号已于2024
1月10日,振华重装承建的广州打捞局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华兆龙”举行完工四方见证签字仪式。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完工交付。广州打捞局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长195米,型宽49.8米,型深16米,总重约52150吨。该船为钢质全焊接自航起重船,具备长距离自航能力,配备8台定位绞车
近日,由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建造的华南最大全回转起重船——2200吨全回转起重船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该船船长128米,型宽40米,型深8.6米,设计吃水深度4.8米,作业吃水深度6.4米系统和2200吨全回转重型起重机。起重机最大作业回转半径80米,最大起升高度甲板面以上115米。该船是目前华南地区同类产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28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斥资打造的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2000”在烟台顺利交付。该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该船长136米,宽53米,型深10米,甲板作业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用先进的DP2动力定位系统,桩腿长度131米,可在水深达80米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1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年1月至3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根据公告,中国电建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签合同金额总计2993.2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60%。具体到业务类型,能源电力业务新签项目1550个,金额1802.12亿元,同比下降9.33%。水电业务新签项目319个,金额347.59亿元,同比增长20
2025年4月18日,南瑞继保成套供货的世界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系统在青海宝库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近端离网和并网两项人工短路试验。这次试验由西北网调指导,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等多个单位见证,是世界首个针对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开展的人工短路测试。两项试验中全部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4月21日,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华润盐城响水H3-2#30万千瓦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相关专题咨询技术服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标价格为64180000.00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
4月18日,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南面海域,DD2场址北部,涉海面积为95km2,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于30m~38m之间。本期规划装机容量100万kW,拟设计安装84台单机容量为12MW的WTG260
不久前,沙尘天气蔓延影响了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多地发布了重度污染预警,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国是全球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沙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在广袤无垠的金黄沙漠中,严峻的沙化形势使得防沙治沙工作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态防治的创新
企查查APP显示,4月11日,明阳天成智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瑞,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明阳智能全资持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1日,粤电力A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252.9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32%;其中煤电完成180.5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5.71%,气电完成47.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9%,风电完成13.3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79%,光伏完成8.8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1.00%,水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