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1月15日,中核集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中国核能发展的主力军,中核集团始终以建设更加自主、先进、安全、高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为己任,坚持党的领导、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资报告”ID:guozibaogao 作者:原诗萌)
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的型谱化发展
余剑锋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核集团致力于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相继掌握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的型谱化发展。
据余剑锋介绍,中核集团在几十年核电建设运营的成熟经验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成功研发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目前,中核集团海内外在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共计4台,工程建设各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划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中核集团建设的AP1000全球首堆核电工程也于今年实现了商运;今年年底,中俄能源合作重点项目——江苏核电二期工程也将全面建成。目前,中核集团拥有在运核电机组20台,在建机组6台,并同时承担15台国内外机组的建造、安装工作。
同时,中核集团紧密跟踪世界核能发展趋势,不断推动先进核能技术突破和多元化应用。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快中子反应堆示范工程在去年实现土建开工;作为中国核能发展的第三步,聚变堆研究也取得很大进步;自主研发、可用于城市供热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成功发布;开展了小型多用途模块化反应堆、海上浮动式核电站、超临界水冷堆等先进反应堆科技研发,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此外,中核集团一直努力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2017年,中核集团年度发电量首破千亿千瓦时,整体运行指标连续五年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中核集团的秦山一期30万机组,秦山二期1号、2号、3号机组,福清核电1号机组,田湾核电2号机组共计6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为100分,排名世界第一。
建立起自主、先进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余剑锋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核集团在铀矿冶、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以及乏燃料后处理等重要环节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逐步建立起自主、先进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在铀矿冶领域,以CO2+O2绿色地浸工艺为标志的三代采铀技术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建成以北方砂岩型铀矿大基地为主体的绿色天然铀矿山;铀纯化转化一体化生产线建成投产,产能大幅提高,成本显著降低。
铀浓缩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今年,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铀浓缩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具备了大规模商用条件,技术水平、经济性进一步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核燃料元件制造实现自主化。作为我国唯一的核燃料供应企业,中核集团已经形成了保障国内各类堆型核电站和出口核电站燃料元件的制造、供应和服务能力,为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福清、宁德、红沿河、阳江、巴基斯坦等核电基地提供了核燃料组件,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燃料组件,建立自主的锆合金产业体系,是我国核燃料、核电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走出去”的需要。2010年起,中核集团开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系列燃料组件,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目前CF系列燃料组件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重大进展。2013年起,我们建立了自主的锆合金研发产业化体系,自主品牌N36锆合金研发及产业化也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在MOX燃料元件、环形燃料元件、耐事故燃料元件等新型燃料元件技术研发领域也取得很大进展。
后处理技术实现突破。中核集团自“七五”开始确定核燃料后处理研究从以生产堆为主转向以动力堆为主,经过多年科技攻关,自主攻克了乏燃料后处理系列关键技术,建成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试验设施,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打通了核燃料闭合循环关键技术。
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
余剑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核集团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拓展核技术在医疗、生物、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同位素及其制品、核医学、工业用放射源、辐射加工、核仪器仪表等。中核集团围绕“健康中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核医疗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能力。
目前,中核集团在全国建成医药中心10个,在建13个,还有一批医药中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十二五”以来,开工建设深圳、成都两大药物基地,建设现代化辐照站3座,实现运营辐照站8个,建立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机构,形成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产业格局;在放射性药物领域,拥有几乎全部国内上市品种文号,市场占有率超过70%;在放射源领域,是全国唯一可以生产供应医用放射源的机构;在辐射加工领域,具有辐照站设计建造安装的EPC资质,该牌照全国仅发放了3个,中核集团占了其中的2个,竞争优势显著;中核集团首个质子治疗示范工程项目在天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和“健康中国”战略,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核技术服务健康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项目。
随着产业的壮大与发展,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品走向了国际:2013年,向马来西亚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出口钴-60辐照站一座;放免药盒出口到韩国、孟加拉、菲律宾等国家;向英国出口300万居里钴源,实现钴源规模化出口;C13、C14呼气测验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向美国、伊朗、埃及、越南等国家出口伽马刀设备用放射源。
“40年来,中国人民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核集团沿着这条道路步伐坚定、砥砺奋进,不断书写着精彩的核工业篇章。”余剑锋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3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详见表1。(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1:2025年1-3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5年1-3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2668.5亿千瓦时,运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近日,西班牙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停电,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有不少报道将矛头指向可再生能源,认为西班牙“过度依赖”风电和太阳能,又“过快退出”煤电和核电,才导致电网不堪重负。这种观点听上去直观易懂,但实则是一种误解。(来源:能源新媒作者:秦旗柳力)系统稳定的关键打个比方:水管爆裂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广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0.28亿元,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30.26亿元,同比下降16.07%。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企业具有发展运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在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健全完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能源战略中心副主任田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正以创新基因和市场活力参与、融入和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成为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与葡萄牙遭遇了欧洲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全国性停电事故,5000万人陷入黑暗,交通瘫痪、医疗停摆、社会秩序一度混乱。这场持续近20小时的大停电不仅暴露了西班牙能源转型的深层矛盾,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敲响警钟。一、西班牙电力系统的现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脆弱性并存西班牙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一、市场供需情况1、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装机占比接近一半截至2025年3月底,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不含新型储能)23652.55万千瓦,其中水电406.86万千瓦,占比1.72%;火电12094.18万千瓦,占比51.13%;核电418.40万千瓦,占比1.77%;风电2668.78万千瓦,占比11.26%;太阳能发电8064.33万千瓦,占比34.0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大范围停电,导致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公共服务陷入混乱,波及逾5000万民众。(来源:东亚能源产业观察nbsp;作者:天津景钰信息咨询)受此影响,西班牙全境约116列火车停运,马德里等多地地铁关闭,医院启动应急供电设备,马德里网球大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牵头申报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分析方法》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核能、核技术和辐射防护技术委员会(ISO/TC85)投票表决,成功立项,标志着国家电投集团在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在屏蔽设计、辐射监
4月24日,盈峰环境(股票代码:000967)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多项核心数据印证公司全年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3.04%;扣非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1%。总资产规模296.36亿元,综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以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驻华代
编译巴林国家报4月13日报道: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宣布,美国准备与沙特签署一项重要协议,重点在能源和民用核技术方面进行合作。赖特在声明中强调,协议代表着加强与沙特长期伙伴关系的战略举措,并指出合作将包括在沙特境内实现和平核能产业的本地化。值得注意的是,此举是在扩大沙特和美国双边
随着75台阿特斯CSI320kW(千瓦)光伏逆变器的成功投运,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源网荷储一体化30MW(兆瓦)山地光伏电站正式并网。阿特斯凭借行业领先的逆变技术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年均发电量3642万kWh(千瓦时),在复杂山地环境中树立起高效发电、智慧运维、生态友好的新型电站范本。硬核技术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标准20尺单箱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LMax,引领储能行业进入8MWh时代。南都CenterLMax8.338MWh储能系统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超大容量固态电池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再加上系统的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和箱内功能结构优化,令该款储能系统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3月26日,2025年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调度业务第一批技术服务项目采购招标。标的1:建设区域现货市场下省级市场出清结果可行性评估、出清价格异常回溯及机组出力计划等功能,满足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自动化、智能化的自动化优化机组出力安排和出清校核合理性校核服务,实现省级市场风险评估、预警
202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记者当天从中核集团获悉,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站到国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拥有9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
3月9日,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北师范大学在江苏省江阴市共同召开碳-14(C-14)核电池重大技术突破发布会,发布了国内首款C-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增长迅猛,同时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导致光伏电站运维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4月,已公布中标结果的运维项目超47.2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等9家央国企的定标规模均达到GW级,合计规模超41GW,华能集团以11.6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中核集团创新产业集群布局雄安新区暨雄安科技园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项目现场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活动前,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18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一行。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参加会见。申彦锋对宋迎东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对哈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为202.73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37亿元,同比增长2.5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核电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同比上涨3.09%;归母净利润为87.77亿元,同比下降17.38%。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