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但由于投资和运营成本的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规模的储能设施只能在一些示范项目中慢慢摸索。但如果换一种思路,把无数的小型家用储能设备和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储能设备,是不是也能保证未来的大容量储能需求呢?此外,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不断上升,整个能源系统的趋势也是从一个高度集中的能源系统向分散、灵活和可再生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转变,家用储能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分布式储能恰恰可以提供这种转换所需的灵活性。这种想法在德国催生了一个独特、充满活力储能行业,甚至可以说是加速德国能源清洁化的关键。
家用和电动汽车的电池所能做到的仅仅是间歇性的储能,通过电价或等补贴,或者其他的激励措施,鼓励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富余的时候,消耗多余的电量。但仅仅是这么一小步,就被称为了德国能源转型下的一次壮举,甚至被称为“能源消纳的圣杯”。根据媒体的报道,德国的现在的可再生能源份额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多数是得益于各种十分新颖的创新储能项目,很多时候储能设施都是由家用电器和电动汽车来代替,每个项目的独特点都在于那些新颖的创新商业模式。这种间接性储能的商业模式,很有可能颠覆能源领域现有的一些商业模式。
特别是最近在电池价格大幅下跌的推动下,德国家用储能设备的需求剧增,截止到2018年夏末,德国安装了10万个家用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数量的更是不断增加,这两点意味着,一波更大的电池储能革命浪潮正向德国袭来。
户用储能系统的爆发
锂电池在电子产品以及在电动汽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使得锂离子电池价格的大幅下跌。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德国的电池成本下降了一半以上,未来还将继续下降。户用储能电池的主要作用有:
光伏储能:由于光伏发电的不可控性,其特性曲线是:仅在白天尤其是午间发电,利用电池将白天发的电储存起来。尤其是对于住宅光伏客户,储能系统能大大提升自身的光伏发电量使用效率。PV储能系统的主要经济性体现在他们自身的电力消耗比率较低,从而能减少从公共电网获取的电量。通过添加电池,理论上该比率可以上升到100%,但由于经济性原因很少能够真正实现。目前在欧洲,单个光伏系统的自耗率平均为35%,电池价格占整个储能系统费用的50%以上。
户用调峰及需求侧响应:另外,户用储能电池还可以用于用户需求侧响应,用户可在电网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利用电池充电;在电网负荷较大的时候,利用电池进行供电,能够大大降低电网负荷,同时节约电力成本。能起到这样作用的电池主要是户用光伏储能电池和家用电动汽车电池。根据研究显示,未来电动汽车电池在该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未来超过70% 的电动汽车电池可用作户用电池调峰。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5年,基于设计的进步、规模经济和流程的简化,储能系统的总成本将下降50%至70%。”IRENA甚至预计,到2030年,安装电池的价格将下降50%到66%。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的德国能源行业专家预计,鉴于市场力量,以及能源转型在交通和供暖领域的不断扩张,未来几年对电力存储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超过70%的人表示,他们相信电池将是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领域,而蓄热能力的增长潜力排名第二。
德国的私人家庭对户用光伏储能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大约一半的新住宅太阳能光伏系统都配有储能电池系统。据亚琛工大的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家庭表示,电价越来越高,为了削减电力支出,降低对电网的依赖性,更愿意使用光伏储能系统,目前德国在户用光伏储能方面做得最好的两家企业是Sonnen和Solarwatt。
太阳能行业协会BSWSolar预计,未来几年,家用电池将继续迅速普及,价格进一步下跌将使经济形势向更有利于户用储能系统普及的方向转变,德国最早将在2020年突破20万个系统的门槛。
除此之外,因为本世纪初建造的数十万个屋顶光伏系统在运行了20年之后,将达到支持费用(即所谓的上网电价)的终点,这些系统将继续以接近于零的成本发电,而从电网获取的电力每千瓦时的成本约为28欧分。这使得家用电池的普及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传统能源企业面临挑战
德国住宅储能的迅速普及,一方面加速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能源数字化转型,这无疑对德国传统的公用事业企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许多德国传统能源企业因为来不及面对这么迅速的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而陷入了一定的混乱。此外,家用储能系统的发展,使得家用光伏能源提供的能源占比大大提高,目前已可以达到70%的户用电力需求。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传统售电公司来说意味着,每10个客户里会损失掉7个客户。
此外,以后的趋势是,一些户用光伏的业主能够在虚拟社区与其他业主共享他们自己产生的电能,比如我们曾经介绍过的Design Netz的项目。按照那些户用电池制作商(比如:Sonnen)的愿景,这种商业模式在以后甚至可以使家庭用户完全脱离对传统公用事业的依赖。Sonnen就是这项技术在德国和海外的知名的倡导者。Sonnen计划在澳大利亚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户用储能社群网络,将4万户家庭连接在一个“虚拟发电厂”中。
据麦肯锡报告,电池的普及,将会导致能源市场洗牌,催生大量的赢家和输家,和传统的能源行业易于垄断的特质不同,以后的能源系统一定是多元化的,是否能够占有市场份额的因素,将取决于成本下降的速度。存储时代的到来,对于Sonnen等这些专门从事分布式能源的公司、科技制造商和金融企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创造历史的绝佳机会。而公用事业公司也必须学会适应未来能源系统的灵活发展,加强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发展更多的创新商业模式,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种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即:能源服务商可以为业主提供设备管理和交易管理,在保障业主的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收取一定量的服务费或者按比例提成。
有一些德国比较大的公用事业公司,比如EnBW,能够发展的商业模式就更多了。他们自己会向用户便宜出售或租赁自己的家用光伏+储能设备,以获取管理那些设备的权限,这样就完美的创造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能源社区,占据当地的能源服务市场。
EnBW发言人Heiko Willrett在接受《清洁能源电线》采访时曾表示,未来能源系统向分布式的转变是能源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储能会是未来稳定能源系统、保障供电可靠性的核心角色,公用事业公司需要重新思考出应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新商业模式。
储能如何能做到能源转型的过渡
德国的储能行业人员已经超过12000人(其中约5000人从事电池行业),和国内相比,这个数字当然少得可怜,但是考虑到市场体量,这个人数目前已经超过了德国的褐煤行业工作岗位的一半。根据德国能源存储协会BVES的预测,2018年储能行业的总销售额预计将增长10%,达到51亿欧元。德国政府和煤炭委员会(coal commission)希望在目前计划的脱碳期间,通过将电池生产商吸引到煤炭开采地区,一方面充分利用该地区资源,另一方面保障该地区的人口就业问题。目前德国脱碳的最大障碍,其实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最大的争论是,能源转型导致传统煤炭行业人员失业的问题,如果通过上述措施能够保证人口失业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德国脱碳之路上的最大障碍也会消失。
据德国媒体的报道,一个千兆级的电池工厂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与褐煤采矿的旧岗位相似。鉴于在德国这些工作的薪资水平类似,受影响的工人也不需要搬家。目前德国正在考虑建造多个巨型电池工厂,并在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德国海内外的投资机构,下面是今年的几个比较轰动的例子:
·德国国家经济秘书长Bareiß在2018年8月底表示,波兰和德国将宣布在德国东部的褐煤矿区Lusatia和波兰西部开展电池生产合作。
·不久之后,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在9月又宣布,德国将开始在国内自主大力生产电池,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曾公开发言,特斯拉可能会在法德边境附近开设自己的电池工厂,而该地区靠近德国的雷尼什(Rhenish)矿区。
·对于国内电池行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已经了解到宁德时代CATL已于2018年7月计划在东部的图林根州(Thuringia)建造一个巨型工厂,为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低成本的动力电池,助力德国汽车行业向低排放的转型,因为德国汽车公司迄今不愿投资电池生产。
除了电池之外的其他可能
储能的原理早在几十年前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经典”的抽水蓄能技术就是在电力富余的时候,利用水泵将电力转化为势能,在需要的时候,又把水放出来,将势能转化为电力。但在德国,适合建造抽水蓄能电站的空间非常小,因为那里的山区很少,而且公众对这种会破坏环境的新项目有强烈的抵制。这就是为什么德国人还在努力寻找其他方式来储存可再生能源。目前人们对电池的热情有时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脱碳需要许多其他技术,因为电池根本无法储存更长时间的能量,也无法储存足够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完成煤炭开采到电池生产的转变之外,以热能的形式储存,或者以气体或液体燃料的形式储存可再生能源(比如Power-to-Gas技术)的技术,对于大量或者长时间储能也很重要的原因。
热储能目前正在研究当中,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提出了一种利用煤炭行业现有储热设备来缓解脱碳计划的替代方法。研究人员建议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量储存在废弃燃煤电厂装满液态盐的大水箱中,并利用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和涡轮机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德国政府已经表示,将研究“使用不再需要大规模蓄热的发电厂”的可能性。DLR称,如果这些项目得以实现,目前约有一半的燃煤电厂员工可以保住工作。
至于Power-to-Gas技术储能的案例,在德国目前有非常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德国的MEKS项目。MEKS“是施普伦贝格多能互补集成发电系统(Multi-Energie-Kraftwerk Sperenberg)的缩写,项目坐落于德国东部小市阿姆梅伦塞的小镇施普伦贝格。这个多能互补集成发电系统利用先进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结合,所发电量可以实时馈入电网;多余的电量又可以结合制氢装置,制得的氢气可以储存或馈入当地天然气管道。MEKS项目将该地区的创新发电和存储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新能源资源,同时为当地现有发电厂提供了可持续利用潜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邀约型填谷补偿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实时型削峰、实时填谷补偿价格上限分别按照邀约型削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政策解读。交易价格机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价格上限为2元/千瓦时,即市场主体在实施削峰需求响应时段减少用电负荷,每少用1度电最高可获得2元补偿;邀约型填谷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消息,四川资阳市虚拟电厂精准执行用户侧负荷调节,两天累计响应电量1.806万kWh,平台正式代理的用户累计响应20次,累计响应时长9小时,完成2025年首次市场化电力需求响应代理任务,有效削减用电高峰电网负荷,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相关数据显示,此次预计能够为参与用户带来4.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山西晋城市司法局《晋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电网企业应当将充(换)电基础设施供电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保证供电容量满足需求且具有包容性;负责从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应当设置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电力增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国网承德供电公司联合产学研团队攻克小水电调速优化、复合储能支撑及水光储协调控制技术,在河北省围场县老窝铺乡建成冀北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据了解,该项目集成400kW水电机组、800kW光伏,配置镍氢与锂电池复合储能,部署边缘侧能量管理系统并接入调度系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近两年,我国锂电池产业陷入深度调整期,凭借扩张实现的产能红利已经消失殆尽,多数企业开始收紧扩张步伐。宁德时代,显然是个例外。不久前,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就“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技术改造)工程报告表”进行公示,标志着项目技改工程正式获得受理。这是继济山东宁
传统电网如何适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构网技术能否成为破解能源转型的关键?欧洲储能市场正经历关键转型,西班牙“4·28”大停电事件暴露了传统电网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适配性短板,凸显出储能技术的战略价值。当前,市场对储能的需求已从“间歇性能源配套”转向“电网可靠性支撑”,构网技术成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8日,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度300MWh储能磷酸铁锂电池采购预选供应商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84000000元,折合单价0.28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9500000元,折合单价0.265元/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近日,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
随着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节奏逐渐放缓,众多经销商开始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阳台光伏这一新兴领域由此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国内的阳台光伏市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加速崛起的态势。那么,这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呢?商用场景为主,大功率需求显著从已安装的一些项目来看,国内阳台光伏的主要应
作者: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引用本文: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锂电池石墨复合电极力-电耦合性能原位测量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240-224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149本文亮点:1.使用石墨电极来进行原位测量实验设计与分析,开发原位测量手段对复合石墨电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西高院(厦门)储能电池充放电设备及管理系统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明确提出,本次招标不接受代理商应答。投标人需出具2024年1月1日至今同类型产品(池充放电设备或充放电设备管理系统)供货业绩(至少一份),以合同及对应发票证明材料(或用户验收合格证明)为准。西高院(
近日,海辰储能厦门总部基地工厂与重庆基地工厂双双入选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榜单。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两座工厂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海辰储能以“智造”为引擎,持续夯实储能新质生产力根基,助力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厂入选,海辰储能以数智化重构制造竞
日本家庭能源转型迎来新选择!近日,固德威日本(GoodWeJapan)公司旗下户用混合型储能系统成功通过日本严苛的JET认证,取得认证编号MD-0077。这标志着固德威产品已完全满足日本市场(安全性、合规性和品质性能)最高标准要求,成为助力日本家庭实现能源智能化、安全性与独立性的可靠力量。权威认证,品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德尔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2017年董事长李毅先生在日本接触到固态电池项目,前瞻性的预判到了固态电池技术的巨大市场价值,并于2018年成立了日本德尔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公司固态电池的布局也是在顺应和拥抱汽车行业电动化的发展趋势,是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以色列独立电力生产商(IPP)Eco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通过收购两个总规模为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正式进军德国储能市场。(作者:刘伯洵来源:中国储能网)Econergy公司表示,已经在德国勃兰登堡收购了两个持续时间为2小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这两个电池储能系统计划于2025年
据外媒报道,日前,德国公用事业厂商莱茵集团(RWE)在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哈姆(Hamm)开通运营了一个230MW/235MWh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采用690块锂离子电池构建,整体开发成本约为1.4亿欧元(1.46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通这个电池储能系统意味着莱茵集团在全球部署了约1.2GW储能系统,
过去,由于新能源采用国家核价、计划调度的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不能及时响应市场的时序和位置价格信号,这给系统运行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困难只会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国内众多地区开始实施配置储能的政策,让新能源像火电一样实现单机的可控可调,但是在大量投入储能设
欧洲电力市场再现“负电价”。美东时间1月2日,由于风能发电量高达40吉瓦,远超当时的需求,德国隔夜市场再次出现了4小时的负电价,发电商不得不向用户付费以消耗多余电力。“负电价”是指电力市场中供大于求导致市场结算价为负值。意味着,发电企业每发出一度电需要向购电者支付费用,购电者不仅不需
据外媒报道,日前,来自瑞士的投资商和德国公用事业公司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开通运营了一个100MW/200MW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Fluence公司部署。与此同时,S4Energy公司和EnBW公司也分别发布了相关公告。巴伐利亚州州长MarkusSder和州长秘书MartinSchffel于11月10日出席了在阿尔茨贝格镇举行的开通运营仪
”海外融资“已成为中国储能企业获取资金支持、加快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10月14日晚间,阳光电源发布重磅消息,公布拟在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议案,计划募集资金48.8亿元,用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建设。无独有偶,10月20日,晶科能源发布公告,拟发
题图为《影响锂电池储能资产盈利能力的因素2024年10月16号》中得到的以调频收益为主的英国1小时储能资产。《德国市场2024年9月12号从投资视角的测算》中德国2小时储能资产收入年化指数192,925€/MW/年。捕获系数=192,925/(76.76*24*365)≈29%德国储能电站大致相当于2020年英国的情况。如果按照英国的规
近期,业内传言德国源网侧储能即将迎来大爆发,并预计2024年欧洲大型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将首次超过户用储能系统,成为推动储能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在部署大型储能项目方面表现突出。德国源网侧储能市场将超过户储增速据ISEARWTHAachenUniversity统计,2024年1-7月,德国
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增加,风光资源与用电负荷在时间上错配,市场出现供大于求,负电价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据瑞典银行SEB研究所周二公布的报告,在过去十天里,太阳能生产商在发电高峰时段不得不接受高达87%的折价,电价甚至跌至零以下。平均而言,太阳能生产商输出
挪威致力成为北欧地区领先的电池储能市场之一,但在部署电池储能系统方面,瑞典和芬兰已经超过了挪威。研究机构LCPDelta公司分析师JonFerris在日前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探讨了北欧地区的储能市场动态。图注:IngridCapacity公司正在瑞典部署70MW电池储能项目十年前,当挪威输电系统运营商(TSO)Statnett公
德国的户用储能系统在2023年继续蓬勃发展,德国太阳能行业协会BSW于2024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德国与太阳能系统相连的储能电池总数在2023年翻了一番,超过100万台。这些电池的总容量达到12吉瓦时,足以为150万个两口之家提供一天的电力。BSW在报告中表示:“太阳能电力存储系统的扩张速度迅猛。仅仅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