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二节 工业污染防治
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组织落实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产能工作方案。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限期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三十五条 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大气重污染企业,可以实行差别信贷、差别水价、差别电价。
第三十六条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高耗能、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依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第三十七条 工业生产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排放标准;国家和本省规定在特定区域和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还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
工业生产企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粉尘与气态污染物的泄漏和排放。
第三十八条 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工业项目。
全省新建钢铁、火电、水泥、有色项目应当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重点控制区新建化工、石化及燃煤锅炉项目应当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现有企业根据国家标准按时执行特别排放限值。
第三十九条 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承担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可以依法委托第三方代其运营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或者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接受委托的第三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技术标准。
第四十条 用于工业生产的锅炉应当标明燃料要求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
锅炉、窑炉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拆除或者改造。
第四十一条 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对泄漏的物料应当及时收集处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定期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
新建储油库、储气库、加油加气站以及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新登记油罐车、气罐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并正常使用;已建储油库、储气库、加油加气站以及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在用油罐车、气罐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
第四十二条以下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一)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挥发性有机物原料的生产;
(二)燃油、溶剂的储存、运输和销售;
(三)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挥发性有机物为原料的生产;(四)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使用;(五)其他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从事露天喷漆、喷涂、喷砂、制作玻璃钢以及其他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
第四十三条 鼓励生产、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原料和产品。在化工、印染、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行业逐步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料和产品的使用。
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购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产品。医院、学校和幼儿园等场所内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产品。
第三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划定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区,明确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第四十五条 港口码头的物料堆放场所应当进行地面硬化,并采取密闭、围挡、遮盖、喷淋、绿化、设置防风抑尘网等措施,避免作业扬尘。
物料堆放场所出口应当硬化地面并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物料堆放场所经营管理者应当及时清扫和冲洗出口处道路。
第四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责任。
第四十七条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物拆除以及河道整治、公路和港口工程等施工单位,应当向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备案。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并进行资源化处理;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取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施工单位扬尘管理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以及举报电话等信息。
施工单位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其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
第四十八条 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工程监理内容,发现扬尘污染行为,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对不立即整改的,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
第四十九条 从事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拆除的施工单位应当配备防尘抑尘设备,对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控制负责。拆除房屋或者其他建(构)筑物时应当设置围挡,采取持续加压喷淋等措施,抑制扬尘产生。需要爆破作业的,应当在爆破作业区外围洒水喷湿。
气象预报风速达到五级以上时,施工单位应当停止房屋以及其他建(构)筑物爆破或者拆除作业。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对城镇裸露地面进行绿化或者透水铺装,防治扬尘污染。
待开发场地在进行土地平整时,平整作业单位应当及时洒水降尘,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在平整作业结束后设置围挡。暂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和已平整待开发场地,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临时绿化、透水铺装或者遮盖。
其他裸露地面由使用权人或者管理单位负责进行绿化、透水铺装或者固化铺装。
第五十一条 公共绿地、绿化带等各类绿地的管理维护单位负责绿化养护扬尘污染防治。
新建的公共绿地、绿化带内的裸土应当覆盖,树池、花坛等覆土不得高于边沿。绿化施工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第五十二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规划、建设专用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规范处置行为,减少二次扬尘污染。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按照作业规范要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适时增加作业频次,提高作业质量。
运输和装卸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水泥、混凝土、砂浆等散装、流体物料应当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配备卫星定位系统,按照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抛撒滴漏造成扬尘污染。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运输和装卸散装、流体物料车辆的监管,依法查处抛撒滴漏行为。
第五十三条 矿山开采应当设置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实施分区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以及停止开采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按照规定处置矿山开采废弃物,防止扬尘污染。
第四节 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制定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控制燃油机动车保有量,推广新能源机动车,建设相应的充电站(桩)、加气站等基础设施,鼓励和支持公共交通、机场、出租车、环境卫生、邮政、快递等行业用车和公务用车率先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引导公众绿色、低碳出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高排放在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方案,可以采取经济补偿等措施,鼓励高排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提前报废。
第五十五条 新购置机动车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阶段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销售者应当在其经营场所明示其所销售的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符合国家和本省排放标准。在用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执行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在用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五十六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划定限制、禁止高排放机动车通行的区域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七条 在用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进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上道路行驶;未经检验合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地对在用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机动车集中停放地、维修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遥感监测,遥感监测取得的数据,可以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十八条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法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机动车排放检验设备、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和排放标准进行检验;
(二)不得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者通过安装作弊软件、更换车辆上线检测等弄虚作假的方式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经营或者参与经营机动车排放维修等可能影响公正性的业务;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遵守的其他规定。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排放检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九条 本省建立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检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督维修的在用车超标排放联合监管机制,加大对在用车超标排放的联合执法力度。
第六十条 在用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大气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本省排放标准;超过排放标准的,应当进行维修;经维修、采用污染控制技术后仍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不得运营或者使用。
维修单位应当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对在用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维修。
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在用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强制报废。
第六十一条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燃料。燃料销售者应当在其经营场所明示其所销售燃料的质量指标。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
禁止向汽车和摩托车销售普通柴油或者其他非机动车用燃料;禁止向非道路移动机械、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销售渣油、重油等劣质油品。
第六十二条 船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应当符合有关排放标准。船舶靠港后应当优先使用岸电。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港口)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船舶油气动力系统、岸电系统的改造,以及岸基供电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对船舶油气动力系统和使用岸电系统的改造、岸基供电设施和低硫燃油供应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使用岸电和低硫燃油等给予适当补助。
第五节 其他污染防治
第六十三条 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不得封堵、改变专用烟道,不得直接向大气排放油烟。
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商住综合楼,个人和单位应当通过专用烟道排放油烟,不得封堵、改变专用烟道,不得直接向大气排放油烟。在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内,鼓励个人和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减少油烟排放。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
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第六十四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省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第六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应当遵守国家和本行政区域有关限放、禁放的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公民采取文明低碳方式举办婚庆、庆典和祭祀活动,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和祭祀烧纸产生的污染。
第六十六条 向大气排放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汞、铅、铬、镉、类金属砷等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和工艺,安装废气收集净化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第六十七条 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等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同时,在厂区门口或者便于公众查看的显著位置设立电子显示板,向社会公布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及运行情况。
第五章 联合防治和污染天气及突发事件应对
第六十八条本省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沟通协调,协商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纠纷。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交叉执法,依法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
建设可能对相邻地区大气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向相邻地区及时通报有关信息,进行会商。会商意见及其采纳情况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或者审批的重要依据。
第六十九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气象等有关部门建立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水平。
第七十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污染天气应急方案,依据预警级别,鼓励重点排污单位实施自主减排,根据应急需要可以采取强化道路保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加大机动车和露天焚烧监管力度、对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调峰错峰生产或限产停产等措施,采取应急措施应当事先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七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大气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可能发生大气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编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大气突发环境事件时,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告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大气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按日连续处罚: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二)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三)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污染防治设施损坏未及时修复的;
(二)违反操作规程致使污染防治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存在过失责任的。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的;
(二)未定期检定、校准或者未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
(四)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自动监测数据等有关环境信息的;
(五)未按照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在线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列为不良记录信息,三年内禁止其参与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或者政府委托项目;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三年内不得从事监测服务活动,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扩建分散燃煤、燃油供热锅炉,或者未按照规定拆除已建成的燃煤、燃油供热锅炉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组织拆除燃煤、燃油供热锅炉,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或者未采取减少废气排放措施的;
(二)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未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或者未及时收集处理泄漏物料的。
(三)储油库、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和油罐车、气罐车等,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并正常使用油气回收系统或者未按照国家规定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的;
(四)存在其他违法排放挥发性有机物行为,依法应当处罚的情形;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从事露天喷漆、喷涂、喷砂、制作玻璃钢以及其他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监理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工程监理内容;
(二)对发现的扬尘污染行为,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的;
(三)对不立即整改,未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的。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运输和装卸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未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抛撒滴漏,造成扬尘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车辆不得上道路行驶。
违反本条例规定,港口码头的物料堆放场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扬尘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港口)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或者停业整治。
第八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高排放机动车在限制或者禁止通行时间、区域上行驶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五十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用机动船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以及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三年内不得从事监测服务活动。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燃料、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或者封堵、改变专用烟道直接向大气排放油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予以关闭,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商住综合楼内,个人和有关单位封堵、改变专用烟道直接向大气排放油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在禁止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天气拒不执行当地人民政府采取的调峰错峰生产或限产停产应急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八十九条本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9日-7月20日,以“光聚绿能储势而行”为主题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会议由哈密市人民政府、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主办,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疆能源铁道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华曜新能源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月21日,以“一起光伏,一起大赢家”为主题,正泰新能正式启动品牌全球巡回(AstronergyWorldTour,AWT)2025“泰行中国”系列活动。活动联合正泰新能战略及核心分销客户,共享光伏前沿技术及市场行情洞察,以专业探讨串联全国区域市场的需求与资源,激发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共振。活动将于7月29日在江
7月19日、20日两场重要活动在西藏大地陆续举行。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20日国务院国资委在拉萨召开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根据央视视频画面显示,有多位电力央企董事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两项重要活动在西藏举行,多家电力央企参与其中。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水电站坝址举行。据悉,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国家电网董事长张智刚、南方电网董事长、三峡集团董事长
7月19日,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拉萨市与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肖友才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江毅、肖友才分别介绍了中国华电和拉萨市发展情况。双方围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共同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
7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到西藏公司调研。刘明胜听取了西藏公司党的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工作汇报,对企业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与领导班子建设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刘明胜强调西藏公司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中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日前,九江人大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九江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草稿)》意见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九江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草稿)》意见的公告《九江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将于2025年7月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二次审议。为进
7月17-18日,中电联在北戴河培训中心召开本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年初理事长办公会议、本部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各项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研判面临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至此五大发电集团中又迎来一家千亿上市公司。开盘首日,华电新能最高涨幅达215.09%,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十四五”以来,六大发电集团在“双碳”目标下,积极发展新能源,如今成果如何?且从十个维度一探究竟。一、总市值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年来,青海省统筹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94.6%、70%,均居中国首位,绿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达77%。不仅如此,青海省作为中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绿色算力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370P,增长至今年6月的1.5万P,增长近40倍。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7月11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第五批虚拟电厂主体注册公示结果,国能(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注册生效,标志着集团在鲁首家虚拟电厂建设完成并正式投运。作为山东公司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构建了519.06兆瓦的负荷资源池,最大可调节能力达41.154兆瓦,调节能力居山东省同类
7月17日,广西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关于百色2×660MW清洁高效煤电项目脱硫EPC公开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广西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关于百色2×660MW清洁高效煤电项目脱硫EPC(项目编号:GXJD-25111QQ010791)公开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百色2×660MW清洁高效煤电项目脱硫EPC(项目名称)招标人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新能源建设和运行安全统筹协调力度,健全新能源安全监管工作机制,6月19日,河南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全省电力安委会新能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河南能源监管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省内主要新能源发电企业有关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相当于济宁市度夏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不断提升,它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加剧了电网平衡难度。以7月5日山东电网
在城市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参加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的邀约,近40家企业获得了数额不等的奖励金。7月9日,武汉开出华中地区首笔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奖励金,由此宣告华中区域首次成功实施虚拟电厂精准响应负荷调控。7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武汉市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7日12时23分,武汉电网负荷峰值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中国气象局印发《海上风电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指南》,统筹规划海上风电观测站网布局,着力构建布局科学、立体精密、协同高效的海上风电综合气象观测站网,以满足海上风电气象服务、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利用等需求。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海上风电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四川电力中长期交易结算有关问题的函(川发改价格函〔2025〕162号),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按要求及时向电力市场主体公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根据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定期及时准确出具结算依据,各电网企业据此开展电费结算和清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7月份电力用户市场注册情况的公告(交易注册〔2025〕085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陆上钢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中标人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0,925,127.00元。据悉,该项目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十三间房,风电场与哈密市的公路里程约为165km,场址海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近日,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拟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按超低排放标准配套建设高效的除尘、脱硝、脱硫设施。详情如下: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环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粤电力A披露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562.4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2%;其中煤电完成397.5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91%,气电完成112.6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04%,风电完成27.2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89%,光伏完成20.30亿千瓦时,同比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捷报频传,连续中标江阴苏龙热电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江苏国信扬州发电三期2×100万千瓦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和宁夏电投石嘴山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热电项目四个重点火电项目订单。苏龙四期扩建项目电站集团中标江阴苏龙热电2×66万千瓦
四川能投南充发电有限公司委托四川众投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南充燃煤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已于2025年1月27日在南充市人民政府首次公开,项目经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建设项目名称、部分建设内容发生变更,现将变更后项目信息公示如下: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南充燃煤发
一、现货运行情况实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东、甘肃价格上涨外,其他市场价格均下降(浙江2024年6月刚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陕西部分日结算,同比数据仅做参考)。广东本月高温与强降水交替,负荷增长,供给则因地方电出力下降,仅小幅增加,因此价格小幅上涨。甘肃价格同比上升19.04%,主要原因为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