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2月5—6日,在广东珠海举办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创新高峰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刘吉臻,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重点技术和设备企业的代表等近千人齐聚一堂,畅谈能源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探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电力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之道。
创新驱动,引领电力行业智能变革
能源作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其转型升级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能源事业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但总体而言,能源发展仍然是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瓶颈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直言,面对世界能源行业大变革,自2010年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相继制定并着手实施中长期能源战略,加快世界能源体系结构的全局性调整。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总体偏低,能源技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智慧能源”是李立浧为我国能源行业转型的建议。他介绍,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行业,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运行的传统模式,进而实现电、热、冷、气、水等多种能源的高度融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
电力行业智能化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央骨干企业,南方电网公司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郑耀东表示,此次将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与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创新高峰会联合举办,正是公司科研工作开放创新的体现,为公司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分享平台。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的20条举措的出台,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攻关,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切实推动云大物移智等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
清洁电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转型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的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能源转型的变革史。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驱动了社会工业化发展,但如今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
面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的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认为,一场以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主题的能源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
一场从“黑色”向“绿色”过渡的能源变革在神州大地方兴未艾,截至2017年,我国风力、光伏、水电装机容量均稳居世界第一。作为我国的电力消费负荷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同样不遑多让。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郑宝森在致辞中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绿色电力建设,既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世界影响力的过程。
“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了清洁能源产学研用各个环节,是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认为,这为大湾区抢占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统计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GDP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可靠能源供应。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西电送广东的9回直流输电工程全部落点大湾区负荷中心,有力支撑了粤港澳大湾区约9000万千瓦负荷、5000亿千瓦时电量的需求,持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为大湾区城市群的绿色发展贡献南网力量。
国际领先,我国柔性直流技术再突破
伴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而来的,是大量的可再生电力无法得到有效消纳。“解决弃风、弃光瓶颈问题已成为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刘吉臻解释,2017年我国弃风、弃光电量分别达到419亿千瓦时和73亿千瓦时,弃风、弃光比例分别为12%和6%。“这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增加了新能源发电成本,对我国电力供应结构的优化调整造成阻碍。”
对此,南方电网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饶宏提出,柔性直流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跨区消纳提供了解决之道。针对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柔性直流控制灵活,能够快速响应电网状态变化,是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远距离、大容量传输。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克服了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协调控制、单个换流器功率模块多的限制等多个世界级难题,在柔性直流领域建立了一整套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工程的综合自主化率达到100%,获得100多项专利,在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工程投产后设备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不断提高,2018年上半年柔性直流单元能量可用率达97%。”
“我国在传统±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已取得国际领先地位,柔性直流会再次领先,引领发展。”饶宏表示,对于当前在建的昆柳龙直流工程,南方电网科研人员优化设计,采用双阀组串联结构,换流阀运行损耗限制在1%以内,还是世界上首个能自动清除直流故障的柔直工程。”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傅明利带领团队攻克了柔直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经鉴定取得自主性国际领先成果,他也因此获颁南方电网科技进步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不无感慨,“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以后国际上也有我们发出的声音。”
>>声音
我国能源事业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但总体而言,能源发展仍然是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瓶颈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
一场以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主题的能源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
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了清洁能源产学研用各个环节,是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为大湾区抢占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
柔性直流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跨区消纳提供了解决之道。针对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柔性直流控制灵活,能够快速响应电网状态变化,是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远距离、大容量传输。
——南方电网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饶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当下,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凭借其多元场景、经济性与建筑美学的融合优势,正迎来加速普及期。与此同时,家庭用户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高涨,“自发自用”模式带来的可观经济回报,更使得户用分布式光伏产品的价值日益凸显。值此背景下,天合富家智慧能源2.0时代BIPV新品—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版图。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以系统性改革为引擎的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基础设施跃升、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智能赋能四大支柱,合力构建能源新生态,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战略布局。2025年7月10-11日,由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国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粮东海工厂储能项目(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美克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例为30%;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晟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项目数量为10740个,新签合同额3864.6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签项目20273个,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4.98%。一、按业务类型统计注:1.传统能源业务包括火电、水电、输变电、核电等业务。2.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包括风电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纳从研发到运维的全方位人才。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驱动下,清洁能源劳动力的需求将达到约3,000万,企业、学校、政府须加快合作以满足能源转型带来的就业需求。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的领先者,并始终走在
7月14日,国家电投浙江公司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伍浩一行赴正泰杭州园区,围绕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状况深入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热情接待。伍浩一行走进正泰创新体验中心,了解企业发展
热浪席卷,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战已全面打响。截至7月9日17时,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从智能调度、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应急抢修等方面,抓实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打赢这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电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楚能新能源先后中标和签约两单,订单规模合计接近1.4GWh,订单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陆续交付至南美和欧洲市场,进一步加速全球化布局。340MWh直流侧系统!打开出海新通道7月8日,运达智储通过其招标平台发布“运达智储洪都拉斯85MW340MWh直流侧系统单一来源公告说明”,确定该项目采
近日,唐山国丰第二冷轧镀锌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丰冷轧)与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孚智能)成功签约40MW/8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国丰冷轧与合孚智能优势互补,前者发挥工业资源与市场优势,后者凭借储能技术研发及项目实施专长,双方紧密协作攻克技术难题,为彼此发展注入新活力
7月10日-12日,金时科技亮相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电力储能技术与应用装备展览会(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E10展位),展示其核心技术成果与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能源低碳转型。核心技术: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金时科技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收到中标通知书,确认联合体中标中国能建哈密光热配套风光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区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包含3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作为国家“疆电外送”战略的重要补充项目,该项目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继Monet、Alice系列之后,亿兰科工商储家族又添新成员——CanOn系列!该系列适配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PCS)、柴油发电机等多种电源接入,针对多能互补场景,提供储能,光伏,油机,负载,电池,等多种交流母线的汇流,分流,通断,检测,联动等功能,内置双模式控制逻辑(并网/离网),实时检测电
6月25日,在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5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公告等严格程序,全国共有60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鄂尔多斯机场以创新推进“零碳机场”建设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水电四局长治公司成功中标榆林能源武家庄镇10万千瓦风电塔筒采购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水电四局(长治)能源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执行。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武家庄镇,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16台东方风电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长治公司将承制16套分片式塔筒,总工程量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7月15日,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工作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7月1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浙江省内电源装机达到1.6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8567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比超过50%;光伏装机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较去年同期增长53.4%。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金华风凌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600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