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短暂的蛰伏期后,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开启在华市场的反扑。日前,有媒体称,11月29日三星SDI已低调重启位于西安的三星环新动力电池二期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条6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产能可达年产6000万块,预计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
这是时隔20个月后,该项目首次传出开工。就此,业内人士向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环新”)进行核实,对方安保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回复称,“目前公司内部尚未举办二期项目相关的开工仪式,官方也未发布正式开工的消息。”
三星环新西安工厂二期项目深陷开工“疑云”的背后,是各方势力对韩系动力电池企业重返中国市场的关注。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退补进入最后两年倒计时,以三星SDI、LG化学、SKI在内的韩系三大电池公司动作频频,被认为正在加速启动在华的新一轮投资。
2016年,受中韩政治关系与市场准入双重因素影响,韩系三强电池企业被挡在了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门外”,在华市场份额惨遭滑铁卢。然而,上述利好却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正是在这段时间,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独角兽”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据了外资品牌难以匹敌的市场份额。
“日韩企业瞄准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时间点,希望能在两年后的动力电池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凭借低成本、精细化制造等优势,将对中国现有动力电池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分析。在其看来,韩系电池巨头高调重返中国市场,利弊参半。一方面,与国际巨头相较,必然引发动力电池行业新一轮的自我革新;另一方面,脱离了“呵护”的自主动力电池品牌也势必面临一场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
韩国动力电池“杀”回来了
成立合资企业,重拾在华信心,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前20-30个月提前布局,成为近期韩系三强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早在5月22日,一纸“白名单”的发布为一度在华发展停滞的韩系电池厂商带来了不少信心。这份由中汽协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示的《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名单中,共涵盖16家国内外动力蓄电池企业,除了比亚迪、力神等本土企业以外,三星环新、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隶属于LG化学)、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SKI)三家韩系电池企业赫然在列。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其鲁认为,虽然“白名单”本身不直接与补贴挂钩,但却是对于韩系电池厂商技术的肯定,韩系电池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产能运用上,均占据一定优势。
进入“白名单”后,韩系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增资扩建,以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蓝海中分得一杯羹。据天津日报12月12日消息,三星SDI正加大在天津的投资力度,计划建设全球尖端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车用MLCC工厂等项目,新增投资高达24亿美元。该报道称,SDI二期主体厂房已经搭建完毕,一条生产线已安装,并开始设备调试。配套建筑将于12月30日竣工,按计划将于2019年年初实现投产。
手机主业的不景气,是三星转向投资动力电池生产线的又一现实因素。12月12日,中新经纬报道,韩国三星电子位于天津的手机制造工厂,即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
除天津工厂外,今年4月份三星已率先关闭了位于深圳的工厂。三星手机在中国的持续遇冷,使得2018年三季度三星电子在中国仅交付了60万部手机,市场份额跌至0.8%。而在三星媒体声明中提到的“提升竞争力与效率的行动”亦明确表示,三星未来在中国的业务,将以投资动力电池生产线为主。
此次备受关注的三星环新,股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今年8月9日,股东方西安高科在西安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三星环新15%股权。根据本次股权交易的最终结果显示,三星SDI受让了这一股权。
至此,三星SDI在三星环新的持股比例上升至65%。“一旦补贴退坡后,所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独资将成为可能。三星SDI此举并不排除其有望成为三星环新的唯一股东。”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
之前在华市场营收惨淡的LG化学,此轮亦携20亿美元重返“南京大本营”。10月23日,总投资20亿美元的LG化学动力电池项目在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开工。这是继南京栖霞区建成第一座电池工厂后,LG化学在南京开建的第二座电池工厂。据悉,该厂规划建设电极、电芯生产线23条,其中动力电池16条、储能电池3条、小型电池4条,预计一期项目将于2019年10月投产。
与此同时,为深耕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LG化学还与华友钴业全资子公司华友新能源成立“华金”、“乐友”两家合资公司(华金公司由华友新能源控股51%,乐友公司由LG化学控股51%),分别于7月5日和6月29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分别是15900万美元和28536万美元。
SK集团同样在近期宣布,批准控股公司SK Holdings收购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投资规模约为2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由此SK有望成为灵宝华鑫第二大股东。通过此次收购,SK也将从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端获取更多的铜箔市场份额。
此外稍早前,SKI还宣布将投入864亿韩元重启2016年在华合资项目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简称“BESK”),用于生产电池材料。BESK是SKI与北汽集团、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成立的合资公司,SKI所持股份占40%,从2014年6月开始为北汽新能源车型提供电池配套。由于电池订购量减少,BESK从2016年年底开始停止生产,北汽新能源也更换了电池供应商。
来自新韩投资证券的分析显示,随着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后补贴”时代的到来,市场对于韩系电池企业的业绩期待值依然水涨船高。三星SDI与LG化学的电池销售额将双双进入10万亿韩元。预计到2020年底,LG化学的电池部门销售额将超过16万亿韩元,相较2017年接近翻一番。
中国企业的备战时刻
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即将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短兵相接。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快速退坡,原材料成本日趋高涨下,市场终究会成为检验企业实力的试金石。
来自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动力电池产能达180Gwh,产能利用率仅40%,2018年产能利用率也将进一步降低。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其产能利用率同样连年下滑: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能17.09GWh,产量12.91GWh,产能利用率为75.54%,而2015年和2016年的利用率分别为96.92%、92.37%。有专家预测,宁德时代未来业务发展或将面临市场过剩和竞争加剧的风险。
从研发投入来看,2017年LG化学、三星SDI、松下企业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5亿元、28亿元、20亿元,而宁德时代同期研发费用仅约10多亿元,其他本土企业的差距更为悬殊。
12月11日,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18年11月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61.2GWh,产量排名前三名企业共计生产39.3GWh,占比64.2%;前十名企业共计生产54.4GWh,占比88.8%。动力电池行业两极分化愈发明显,行业趋向进一步集中。
越来越多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正进一步加大与整车企业的合作。其中,宁德时代以64家合作企业数量位居榜首,国轩高科与北京国能以38家同为第二。从配套车类型来看,大多企业都涉及乘用车电池生产,仅沃特玛单一从事客车电池生产。
不过,对比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的布局情况可以发现,国内电池企业合作车企基本为国产品牌,市场规划集中,且整体较封闭。而松下、三星SDI与LG化学等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布局更广,各有特点。
作为最早开发动力电池的松下,其客户基本为日欧美龙头,其中日本6家、欧洲4家、美国2家;LG化学仅次于松下,客户覆盖欧美主流车厂,例如雪佛兰、雷诺等等;三星SDI产品以方形电池为主,客户多在中日韩。
“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一种不可逆的趋势。中国企业面对日韩等强劲对手的冲击,应保持高度警惕和高度认知,提前做好准备。”于清教建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3日,聆达股份收到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林志煌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林志煌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职务,同时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其原定任期届满日为第六届董事会届满之日(2026年5月21日),辞去上述职务后,林
2025IntersolarEurope于当地时间5月6日至9日盛大举行,主要厂家仍是展示N型TOPCon、HJT产品、以及BC产品,与去年相比产品面向略有调整。因西班牙断电事件反思,今年光+储能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市场趋势与政策背景本次实地调研,欧洲今年需求相比去年维持或许出现缩减,主要国家支撑来自法国、意大利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液流电池企业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获得兴湘资本的数千万元投资方,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张、原材料采购等。据悉,银峰新能源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研发、制造与应用,目前在长沙设有总部研发中心,另外在宜春、商洛、古丈、娄底等地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近日,厦门高新投旗下厦门高新创臻一期基金完成了对福建中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投资,融资金额500万元。资料显示,本轮融资系中伟半导体天使轮融资。中伟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专业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化合物以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是国内极少有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欧洲最大的锂电池企业Northvolt破产后,一系列后续问题接踵而至。5月5日,沃尔沃旗下锂电池公司NOVOEnergy宣布启动深度重组计划,将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调整运营规模,这将导致50%的员工面临裁员。据了解,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仅保留关键技术团队及首期工厂运维人员。其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的首期电池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晋景新能集团与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全球电池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三方将构建“采购-拆解-再生-销售”闭环体系,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报告显示,尽管最近的经济逆风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压力,但随着电动汽车价格的日益实惠,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继续打破记录。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700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份额首次超过20%,与IEA此前的预测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征求意见稿公示),目前已编制完成。据相关报道项目位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项目名称: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36.2097亿元,规划新建电池包拆解车间、电芯拆
当千万辆新能源车在城市穿梭,成为千万个“移动充电宝”,“万亿之城”常州也迎来了又一次绽放——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我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包含9个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常州作为江苏唯一一个试点城市在列。01新能源产业的“佛罗里达”在美国佛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于湖南省湖南力合厚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锂电池材料建设产线循环利用改造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位于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现有一条年产0.5万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中试线、一条年产0.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改建内容为利用现有厂房改造现有的2条年产5000吨锂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显示,支持企业攻关混合动力发动机、氢动力发动机、电推进发动机、高能量密度航空电池、攻关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等关键产品,按项目投入的30%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明确了13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与目标任务、重点模型。其中就人工智能+出行的应用场景,明确将开展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烟台市全场景无人驾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五矿新能公告公布了关于与丰田等设立合资储能企业的进展。五矿新能表示,拟出资1500万元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明和产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明和上海”)、湖南云储循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储循环”)设立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1日,邯郸市政府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签订零碳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邯郸市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将重点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应用场景开发、风光储等新能源开发应用、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零碳城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其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于5月13日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据了解,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50.00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中能建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甘肃庆阳“东数西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为加速推进碳中和目标机电力市场化改革,日本政府可谓不遗余力。通过实施上网电价补贴和固定购电价格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家庭和企业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并配套储能设备的积极性。采用正泰电源产品的九州熊本光储一体化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压并网自家消费应用案例。该项目采用正泰电源1.6MW/3.3MWh工商
近日,采日能源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1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一号项目成功并网运行。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在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与电网协同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蒙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该储能电站采用非步入式液冷
近日,天合光能再次获得法国权威机构Certisolis颁发的碳足迹认证,产品碳足迹低至300kgeqCO₂/kWc,达到了目前晶硅组件碳足迹的最低水平,全面符合法国能源监管委员会(CRE)对光伏项目组件产品的碳足迹要求。天合光能成为目前行业内屈指可数获得300kgeqCO₂/kWc认证并具备交付能力的组件制造商,再次
近日,在2025IntersolarEurope展会现场,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土耳其知名新能源公司EuropowerEnerji(以下简称“Europower”)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进一步加速对土耳其及欧亚储能市场的开拓与布局。Europower总部位于土耳其,是欧亚区域著名的光伏系统制造和项目安装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尼什·巴普纳(ManishBapna)出席签约仪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晋景新能集团与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全球电池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三方将构建“采购-拆解-再生-销售”闭环体系,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报告显示,尽管最近的经济逆风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压力,但随着电动汽车价格的日益实惠,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继续打破记录。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700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份额首次超过20%,与IEA此前的预测一
5月9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储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成熟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之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民乐路315号,总容量40MW/160MWh,场区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宿迁鑫储科技有限公司宿迁鑫储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中标结果公示,东方旭能(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2元/Wh中标该项目。项目招标人为宿迁鑫储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江苏省宿迁市,项目规模为200MW/400MWh。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