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两次转型后,生物质能第一股凯迪生态并未成为行业内的一家标杆性公司,反而成为一个令人唏嘘和惋惜的反面案例。
(来源:《能源评论》 作者:袁素)
曾经备受各方关注的“生物质能第一股”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凯迪,2015年9月公司由凯迪电力改为凯迪生态)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沦落到退市边缘。
*ST凯迪成立于1993年,起初是一家以烟气治理为主的环保公司,于199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09之后大举进入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通过连续并购、高举高打举债扩张,在2015年成为生物质能第一股之后,这家公司并没有成为中国可再生能能源行业一家标杆性公司,反而成为一个令人唏嘘和惋惜的反面案例。
根据2018年10月25日*ST凯迪披露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1至9月净利润巨亏超17亿元。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99亿元,同比下降51.10%;亏损17.3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75亿元。
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下降72.20%;亏损7.7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648.06万元。公司逾期债务共计56.2266亿元,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公司净资产为106.3292亿元,逾期债务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扩大为52.88%。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ST凯迪已经四面楚歌:大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17年年报久拖未披、数月未发员工工资、票据实质性违约、母公司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逾期债务超过56亿、被债权人提起近400起诉讼。
由债务危机引发的重重危机叠加在一起,让*ST凯迪雪上加霜,在危机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如今,*ST凯迪曾经的实际控制人、“生物质能狂人”陈义龙进军世界500强的美梦已经破碎,那么,明天等待*ST凯迪的又将是怎样的黑天鹅呢?
误入生物质能领域
已成立25年的*ST凯迪,曾经两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
*ST凯迪的前身为凯迪电力,凯迪电力在上市之前和上市之后的五年内主要业务是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洁净煤燃发电技术及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以及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工程的设计、成套、安装、调试、培训等工程总承包业务和以环保业为核心的资本运营。
在脱硫领域,凯迪电力曾经风光一时,它是世界上第一家同时拥有30万装机以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和60万装机以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企业,已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主导者。
2004年,阳光凯迪的前身——武汉环泰收购了中联动力持有的凯迪电力13.398%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凯迪电力开始启动转型。
到2008年,凯迪电力淡出环保脱硫市场,进军绿色能源,初步形成了以煤矿开采选、清洁发电和建筑材料为主体的煤电汽灰渣产业链。这是凯迪电力的第一次转型,但转型的方向并不理想。
对上市公司来说,煤电汽灰渣显然不是一个在资本市场很有吸引力和想象空间的概念,凯迪电力在第一次转型不久,就开始寻找新的方向,酝酿第二次转型。
从2009年开始,凯迪生态从阳光凯迪处收购南陵、淮南、崇阳等9家电厂,从此杀入生物质发电行业,接下来是一系列急风骤雨式的扩张收购。
直至2015年,阳光凯迪及其关联方旗下生物质资产(除生物质燃油项目外)整体注入凯迪电力,凯迪电力也因此更名为阳光凯迪,并转型成为国内最大的生物质能企业。这是凯迪电力的第二次转型。
这次转型的逻辑是,相比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这些可再生能源而言,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想象空间很大。
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只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0.5%,远远低于世界平均25%的水平。
根据国家“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生物质能发电的目标是550万千瓦装机容量,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要达到300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十年时间里生物质能规模要增长近5倍。
理想虽然丰满,现实依旧骨感。生物质能发电的故事并没有凯迪电力预想得那么精彩,凯迪电力大大低估了生物质能发电的难度。
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生物质能都滞后于太阳能、风能的快速发展,堪称“叫好不叫座”。公开数据显示,生物质能仅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10%左右。
生物质能发电缓慢的原因较多,一般认为至少包括:没有稳定规模的原料来源、技术转化率偏低、成本和常规能源难以竞争以及政策不稳定等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物质资源的季节性、分散性分布与生物质能利用的连续性、集中性的矛盾突出,尚未形成良性的产业利益链,加之近年来养殖业等秸秆需求量不断增加,原材料竞争激烈。这些都导致生物质发电的经济性大大降低。另外,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0.4元的标杆电价+0.35元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中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也存在延迟。根据行业协会分析,已经投运的生物质能发电厂的生存状态是一半亏损一半盈利。
由此可见,凯迪电力的第二次转型切入了一个艰难的赛道。
举债全押生物质
在第二次转型的过程中,凯迪电力孤注一掷举债全部投入生物质能领域,可谓高歌猛进。
2011年,凯迪电力原董事长陈义龙公开宣称凯迪二十年之后万亿不是梦:“到2015年,仅在生物质板块,凯迪将突破600亿元。到2020年,最低销售额将达2000亿~3000亿元。到2030年,凯迪未来的规模可能做到1万亿元以上。”
凯迪2020年的目标明显不切实际。国家规划的生物质能发电2020年的装机量是3000万千瓦,假设这些电厂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满负荷运转,那么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一年可发电为2628亿度,按每千瓦时0.75元计算,市场为1971亿元。
换句话说, 2020年全国生物发电(包括秸秆发电、垃圾发电以及沼气发电)的最大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而陈义龙却认为凯迪电力自己一家就可以达到这个规模,这显然有些痴人说梦。
为了实现上述狂热的梦想,凯迪电力不断地从控股股东阳光凯迪那边收购生物质发电站,这种方式后来被外界诟病为控股股东把上市公司当作了自己的提款机。
这些收购可以分为五批。
第一批收购:2009年,凯迪电力以3802万元的价格,收购阳光凯迪旗下南陵、淮南、崇阳、来凤、祁东、隆回、安仁、茶陵、松滋等9家生物质电厂。
第二批收购:2010年,凯迪电力收购阳光凯迪旗下宿迁、万载、望江等3家生物质电厂,交易价格2.96亿元。2012年,凯迪生态又以9618万元的价格,收购阳光凯迪所持五河电厂51%股权、桐城电厂51%股权。
这两笔收购均设有业绩承诺,后来由于亏损严重,被阳光凯迪又以4.4亿元的总价回购了这些电厂的股权。
第三批收购:2014年,凯迪电力以2.07亿元的价格收购阳光凯迪旗下北流、浦北、平乐等3家生物质电厂。
第四批收购:2015年,凯迪电力以68.51亿元的价格收购阳光凯迪及其关联方旗下87家生物质电厂100%股权、1家生物质电厂运营公司100%股权、5家风电厂100%股权、2家水电厂100%股权、1家水电厂87.5%的股权以及58家林业公司100%股权。这是凯迪电力最大的一笔收购。
这87家生物质电厂中,只有21家建成,且其中绝大部分尚处亏损状态,有5家还是阳光凯迪2013年从上市公司回购的电厂,5家中有3家直到2014年上半年仍处亏损状态;另有49家尚未开建。
第五批收购:凯迪生态在2017年并购2家生物质电厂。2018年6月,凯迪生态收购洋浦长江持有的洪雅、松桃2家生物质电厂,交易总价1.38亿元。
在第四批收购过程中,凯迪电力现金支付部分高达37.09亿元,由于账上现金不足举债近20亿,而阳光凯迪在此次收购后拿走16亿元现金。
在凯迪收购的这些生物质电厂资产里,已建的电厂大都亏损或者盈利不佳,在建或者待建的60多家电厂大多需要大笔投入,因此这些电厂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很好的现金流,相反却一步一步地把公司拖向了危机的边缘。
为此,凯迪电力尝试了信托产品、租赁产品,甚至小贷公司等利息较高的融资渠道。公开资料显示,其非银行类债务比重由四年前20%升至如今的80%,债务结构严重失衡。
对此,今年9月,陈义龙公开解释,“在所有债务中,利息相对较低的银行借款占比仅为20%左右,其他的信托、ABS等渠道相对高息债务占比高达80%左右”,“公司平均负债年化利率高达10%-12%,资金周转率则只有1.5年,短债长投的局面下,企业的危机接踵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从2014年初至2017年末,公司的负债不断提高,总额从88.41亿元激增至278.36亿元,这成为其2017年亏损、2018年债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债务违约引爆危局
凯迪生态在《2017年董事会工作报告》坦陈,“2017年,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到了2018年,这种困难随着资产新规的落地,表现为债务违约及其连锁反应。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8年2月起,凯迪生态已难以保证工资发放,欠薪总额超过亿元。单是2018年上半年,已有近500人离职。
今年5月7日,凯迪生态中期票据“11凯迪MTN1”尚未足额支付应付本金及利息,涉及金额达6.98亿元,构成违约;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凯迪生态评级至C级。至此各种融资途径被封死。
6月11日,凯迪生态公告称,因公司中票违约、债务舆情等引发的信用风险,部分债权人向相关法院申请诉前保全等措施,公司母公司账户共13个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30亿元,被冻结账户余额为2451万元。公司旗下24家子公司的38个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21亿元,被冻结账户余额为4943万元。
7月2日,凯迪生态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8月2日,*ST凯迪公告称,公司与控股股东阳光凯迪、中战华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战华信)签署重组框架协议,拟对上市公司开展“股权处置+资产处置+债务重构”联合重组。
8月15日,*ST凯迪发布公告,大股东阳光凯迪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
9月29日,*ST凯迪公告称拟出售资产“瘦身自救”,此次出售的“资产包”包括:位于东北地区的6个已投产及在建生物质电厂的100%股权、1006.46万亩林地资产和杨河煤业有限公司的60%股权,总价格61.4亿元。
11月7日,曾被*ST凯迪原董事长李林芝公开称为凯迪恩人的中国华融原董事长赖小民被逮捕。
11月16日,*ST凯迪因此前不积极配合调查不披露年报等多项违规行为,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开谴责并暂停相关业务。
11月21日“11凯迪债”到期,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期支付本期债券本金及利息,构成违约。“11凯迪债”发行规模11.8亿元,于2011年11月发行,期限7年,已然到期。
可以说,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被凯迪生态寄予厚望的重组还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
*ST凯迪最终将黯然退市破产,还是会死里逃生东山再起?或许只有市场能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泰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5月30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投资设立合伙企业的议案》、《关于收购广东润电环保有限公司100%股权暨签署股权转让补充协议的议案》。为进一步拓展生态环保主业,投资具备成长性的固废处理项目,公司拟与珠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3月26日,泰达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拓展生态环保主业,投资具备成长性的固废处理项目,公司拟与珠海横琴润创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珠海横琴”)、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西金资”)和关联方上海泰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泰达投资”)共同设立天津泰达绿
近日,万润科技旗下万润新能源公司收购凯迪生态旗下平陆凯迪风电公司100%股权的资产及运营交割仪式在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风口村举行。活动当天,到场嘉宾参观了平陆风电场控制中心及部分“明星风机”,见证了万润新能源和凯迪生态负责人签署资产交割书,听取了万润新能源公司对平陆风电接管后的运
经历了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的发展,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此时,需要认真总结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快速发展。
魔幻的2020年结束了。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们急转至充满“不确定”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的环境产业也百感交集。生态环保内容不断丰富,市场开放空间进一步拓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增效唱响主旋律。流域治理推动水务进入新征程,垃圾分类继续推行,国补退坡,环卫大单不断
2020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1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20万千瓦(含广西自备生物质电厂)。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新增装机8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138万千瓦;沼气发电新增装机8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83万千瓦。根据相关专
11月2日,《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获审议通过。专家指出,方案出台的主要目的是加大市场淘汰力度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有利于清除低质上市公司,提高整体上市公司的质量,从而促进资源向优质标的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重塑资本市场投资理念和投资生态。这一个制度刚出炉,就起到震慑效
昔日“生物质发电第一股”凯迪生态终究还是没能逃过退市的命运。10月28日晚间,凯迪生态发布《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称,深交所已于10月28日对公司股票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自11月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至此,凯迪生态也成为
凯迪生态于2020年10月28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凯迪生态股票终止上市。凯迪生态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详情如下: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深交所于10月28日发布公告,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其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净资产为负、2019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0年10月28日,深交所所决定凯迪生态股票终止上市。详情如下:关于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凯
继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公司之后,A股又一家环保上市公司巴安水务债务出现问题。更蹊跷的是,眼下还不上钱的巴安水务,3个月前还有数亿账面资金;而在联系“卖身”还债的前后,公司财务总监、董秘也双双离职,引来外界各种遐想……那么,净利下滑八成、“卖身”失败的巴安水务,到底该如何自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日前,山西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阳泉市加快推动建筑领城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新建居住建筑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新建建筑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酒店、写字楼、大型商超、城市综合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农村可再生能源每年可提供约73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当前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2倍。”在国网能源研究院组织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农村能源大会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抛出的数据掷地有声。杜祥琬直言,“农村包围城市”是我国革命成功的核心战略,也是我国能源革命的优选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7月8日,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工信厅、云南能源局联合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绿电资源就地转化。适用范围方面,根据方案,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电源原则上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云南省发改委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提升调节能力。绿电直连项目应实现内部资源协同优化。并网型项目应通过合理配置储能、挖掘负荷灵活性调节潜力等方式,确保与公共电网的交换功率不超过申报容量,自行承担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供电中断的有关责任。分析电源与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2025年7月4日,北京衡燃科技有限公司与东港市人民政府、沈阳新基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签署东港绿色低碳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合作协议。市委副书记、市长迟长春,沈阳城投副总经理、新基发展公司董事长李治民,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张衍国,北京衡燃科技总经理陈宣等出席签约仪式。市领导于非主持仪式,并代表市政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福建厦门首笔生物质发电绿证交易达成。厦门市政环能下属旭鸿公司、延鸿公司通过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平台将近27万张有效期至202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出售给用能单位。根据现有项目规模,公司每年可产生用于市场交易的绿证约30万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山西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暂不具备条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山西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表示,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暂不具备条件的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适时推动生
关于2025年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2025年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917个,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487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54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82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10个。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生物质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6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31件。其中,新申请13件、登记事
国网新能源云平台近日公布2025年第六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六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50个,核准/备案容量1275.57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34个、核准/备案容量1244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6个、核准/备案容量31.57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7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