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煤改电”领域则缺乏这样的机制。日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在上报省政府的一份专报中,对完善清洁取暖相关电价疏导机制提出建议,对电网企业因推进清洁取暖增加的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合理投资,统一纳入本省(区、市)输配电准许成本,已完成输配电价改革的地方,下一监管周期再统一考虑。探索完善上网侧峰谷分时电价制度,并按照当地大容量主力燃煤机组的边际发电成本确定谷段上网电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电供暖用户电价由发电侧市场交易电价、相应时段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构成,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用电价格。
这一领域的探索也在进行中。据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李宏介绍,通过构建“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与电网公司合作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台,鼓励风电企业将最低保障收购小时数之外的发电量通过挂牌和竞价方式在平台开展交易。通过风电企业让利和降低输配电价政策,可将电供暖用户侧电价控制在0.15元/千瓦时左右,使电供暖成本与燃煤集中供热基本持平。
对于特殊人群,在环保之外,还应有基于民生的考虑。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勇认为,大规模的“煤改气”、“煤改电”增加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与其现在制定一些不可持续、有可能造成浪费的政策,不如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制定可行的数量目标、补贴标准及年限。对于贫困的地区,应根据收入水平、发展水平决定农民的采暖方式,避免采暖补贴政策到期后引发社会问题。
方法账:拒绝“一刀切”操作
11月初,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对山西开展“回头看”工作时,收到7起关于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的举报。督察组发现,该片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这被定为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早在2017年,在学界就有对燃气锅炉排放与雾霾成因的质疑。今年11月15日前后的雾霾期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却极低,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对此表示,天然气燃烧的脱硝工艺造成的氨逃逸可能是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氮氧化物要多喷氨水,进而造成氨逃逸,逃逸的氨会与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在燃烧烟气的水雾直接合成为颗粒物——硫酸铵和硝酸铵/亚硝酸铵,从而加重PM2.5的浓度。
因此,未来的治霾方法应该更聪明,力争做到事半功倍。如今,掌握了充分主动权的地方政府,用什么标准来把握因地制宜的尺度,既不要一窝蜂地改,也不会陷入选择恐惧症,同时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真正做到环保经济、居民可承受?
首先,需要明确清洁能源取暖只是清洁取暖的一种方式。国家规划提出,清洁取暖是指利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涉及清洁热源、高效输配管网(热网)、节能建筑(热用户)等环节。由此看来,清洁取暖的核心是清洁——低能耗、低排放供热方式,重要的抓手是节能减排,涉及供热全过程的清洁热源、高效输配管网、高性能建筑物等环节。
其次,要解决热源如何构建问题。本刊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不要浪费非常宝贵的天然气,天然气供暖是高温低用,从能效角度只是热电联产1/4,应该将天然气用来给电网和供暖调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认为,在集中供暖领域,要从燃煤锅炉为主转变为以热电联产为主,工业余热、热泵、燃气为辅;在分散供暖领域,从以小散煤炉为主,过渡为因地制宜。
《中国散煤治理综合调研报告2018》提出,在集中供暖领域,燃煤锅炉是成本最低的选择,其次,蓄热式电锅炉供暖在经济性和减排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天然气锅炉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有较大优势,成本略高于蓄热式电锅炉;在分散供热的多种技术路径中,按照成本最优的方式排序,依次为洁净煤和适配环保炉具、可再生能源供暖、电供暖和气供暖。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李德英表示,不能因某种技术的应用效果突出而一哄而上,要避免造成资源浪费。IMSIA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秘书长黄俊鹏认为,衡量供热经济性应该用当量热价(LOCH)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从全生命周期评价热量的成本(含初投资、利率、土地价格、运维成本等)。对比目前不同的热源、末端等几十种供热系统的当量热价模拟分析和实际项目运营效果的结果显示,太阳能区域供热初投资相对高一点,由于使用免费的太阳能,具有后期运营成本低的优势,用户用得起,几乎不需要补贴热费。因此,太阳能区域供热更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广。《河北省农村地区太阳能取暖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开展“太阳能光伏+热源”或“太阳能光热+辅助热源”取暖技术试点。《河北省2018 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安排新型取暖约3.2万户,在全省试点光伏+、光热+,包括在邯郸、石家庄、张家口等市试点石墨烯和聚能电暖,在邯郸市试点生物质取暖,在邢台市试点醇基燃料,保定市等试点地热等。
在操作层面,《规划》已经明确,参考城市和农村供暖面积增速,按照整体供暖面积年均增速6%计算,预测到2021年,北方地区供暖面积约为276亿立方米。按照清洁供暖面积不低于70%,具体目标是: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天然气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电供暖(含热泵)、地热供暖分别达到110亿、40亿、21亿、15亿、10亿平方米。
产业账:“多能互补”已在路上
在专家看来,推进清洁供暖除了缓解冬季雾霾和改善民生的目的,还担负着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低碳发展的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表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零碳电力已达总电力消费量的30%,这一比例将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继续增加。因此,电供暖应继续加大。”
《规划》明确的五大类清洁取暖热源分别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工业余热和清洁煤。电力的优势在于可以连接多种可再生能源和传统热源,并孵化出多能互补方式,由此成为未来极具潜力的方向。从产业层面,多能互补模式不仅会推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变,也会推动未来供暖方式向低碳、智能、多样、个性转变,由此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新动能。
据徐伟介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带动了社会资本、地方投资的进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000亿资金进入。资本激励下,各类技术得到迅速涌入、产业规模迅速提升:2017年燃气壁挂炉缺货20%;2018年空气源热风机销量可达10万台;2020年中深层地热规模将增加近10倍,蓄热式电暖气销量或达到百万台;过去一个月,规模上亿的招标公告不下3个;过去一年,空气源热风机从几家发展到几十家……
蛋糕变大的趋势下,新业态也在孕育,行业融合正在发生。供暖行业的洗牌和重组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未来需要探索产业上下游,从技术到应用等如何相融相交,再到大数据、互联网、相关公共产业如何提升供热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降低清洁取暖成本。
标准正在确立。随着新建建筑能效进一步提升,传统集中供热的优势将慢慢减少,哪种新型供暖方式更为清洁高效?这就需要制定清洁取暖技术评价标准,并客观科学评价清洁取暖方式。同时,清洁供暖涉及气象条件、建筑物、居民习惯、热源方式、末端方式、系统配置、负荷调节、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数据支撑必不可少。据黄俊鹏介绍,联盟正在建设区域清洁供热远程监测平台,用实际数据对该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未来不仅为企业融资提供数据参考,还有助于政府科学决策、拓展热利用市场、提升应用水平,助推科技成果市场化。
监管也面临新挑战。过去供暖基本上是市政部门的事,归口城建部门管理,属于保障性的市政行业,如今清洁供暖已经上升到中央层面,从住建部、发改委到财政部都在支持和协调;过去各个地方的供暖办主要是保煤炭、保温暖,现在要管天然气,管电网,还要管成本。同时,面对多能互补供暖的发展,过去太阳能、风能、水电、清洁煤、天然气等分属不同政府部门和机构管理的局面,如何很好协调各方面利益配置资源,也是一大考验。但无论如何,管理体制和机制也要往前走一步,才能避免成为发展的障碍。
放眼全国,清洁供暖范围已从京津冀、通道城市扩展到汾渭平原、东北、西北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亦可期。展望未来,清洁供暖不会是短期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并壮大成为朝阳产业。
面对清洁供暖带来的发展机遇、行业洗牌,需要未雨绸缪算清这笔账:对于政府,需要改善监管模式和引导方式,因地制宜做好这项暖心工程;对于企业,需要充分认识清洁供暖事业的外部性效益,应着眼未来、提前布局产业蓝海;对于居民,应从消费意识、使用习惯层面,早日适应这一新兴事物。
当下,清洁供暖在保障供应、体制机制、业态格局、商业模式、消费习惯等层面都尚存问题和不足,需要携手联动破解难题,前提是各方不算小账算大账,才能形成共识和默契。
北京市燃煤污染源在PM2.5本地来源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3%。2017年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首次降到个位数,与南方非采暖大城市水平相当,进一步证明了压减燃煤的成效。
11月14日,天津遭遇雾霾天气,“天津之眼”摩天轮被大雾笼罩。
河北有关方面建议 ,对电网企业因推进清洁取暖增加的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合理投资,统一纳入本省(区、市)输配电准许成本,已完成输配电价改革的地方,下一监管周期再统一考虑。
河北邯郸涉县中小学均已实现清洁供暖。教育部门引进空气能热水器、合金电暖器、燃气锅炉等供暖设备,保证广大师生温暖过冬。
清洁取暖的核心是清洁——低能耗、低排放供热方式,重要的抓手是节能减排,涉及供热全过程的清洁热源、高效输配管网、高性能建筑物等环节。
《规划》明确了五大类清洁取暖热源: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工业余热和清洁煤。电力的优势在于可以连接多种可再生能源和传统热源,并孵化出多能互补方式,由此成为未来极具潜力的方向。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王连街道推行“空气能+太阳能”新型清洁供暖方式,代替古老的燃煤锅炉供暖,辖区部分村民过上了暖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国大唐、国家电投、华润电力三家电力央企分别成立新能源公司,注资金额均破亿元,具体来看:国家电投6月6日,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2号:关于“高质量推进烟台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建议的答复。答复提出,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一是打造清洁能源示范高地,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山东海上光伏发电零突破,4大核电基地建设梯次推进,222万
试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核心特征和基本特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徐进新型电力系统是在确保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大背景下构建的现代化电力体系,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的关键举措。国家能源局已明确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旗舰”上市公司——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中国电力2024年报,披露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整理如下:华能国际》》》》》一、发展战略华能国际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发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近日,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正式全容量投产。该项目作为同批次新能源开发中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示范项目,树立起了高寒高海拔地区新能源建设新标杆。作为四川省首个投产的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具备独立支撑区域电网稳定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种形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凭借其资源丰富、低碳循环的特性,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期,多项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6月,《煤电低碳化改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科技赋能港口低碳转型,最近,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三号”正式交付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拖轮将与此前已投用的“云港电拖一号”“云港电拖二号”组队协同作业,为全国绿色航运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方案”,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扬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连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4日,氢枫与中国化学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学城投”)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化学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中化学城投副总经济师、中化学新能源投资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段新颖,氢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沛军、投资副总裁罗世春等出席了签约仪式。中化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7月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兰州拜会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就深化战略合作深入交流。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伟,省政府秘书长张伟文;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参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于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地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装机规模16万千瓦,配套建设16兆瓦/32兆瓦时储能
2025年6月16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优化我市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通知。《通知》拟主要调整以下内容:一是优化峰谷时段划分。根据净负荷曲线变化,分季节适当调整峰谷时段划分,特别是除7、8月外,其余月份午间设置2个小时谷段。二是扩大峰谷电价浮动
2025年6月16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优化我市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通知。《通知》拟主要调整以下内容:一是优化峰谷时段划分。根据净负荷曲线变化,分季节适当调整峰谷时段划分,特别是除7、8月外,其余月份午间设置2个小时谷段。二是扩大峰谷电价浮动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0〕1479号)原有“三零”“三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加
进入6月,全国各地逐步迎来季节性用煤用电高峰。连日来,记者在辽宁走访多家能源企业了解到,作为电力保障主力军,他们正“风、光、水、火、核”齐发力,应对保供考验。煤炭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压舱石”。记者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辽宁已为迎峰度夏备足“口粮”,当前省内主力火电厂存煤
日前,《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锚定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按照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进行安排部署。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有关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
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进风光新能源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国土空间资源,统筹优化布局,梳理全市风光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逐步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鼓励大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虚拟电厂运营商以及储能运营商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智能电力系统调度体系,提高电网调度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实现快速灵活的需求侧响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