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储能储电决定能源及电力系统转型的进程和形态,储能将快速、大规模在电网侧、发电侧、用户侧全面发展,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促进能源低碳转型,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由规模弱小、电力供应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逐步发展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水平先进、供应能力充足的现代电力系统。2017年底,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电力工业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转型成为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现代电力系统为基础,以科技发展为引领,以方兴未艾的能源转型大潮为背景,对能源电力转型提出了十大趋势性判断。
能源转型以电力为核心
历史经验证明,能源转型既是推进能源结构形态、运行模式的根本性变化,也是推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范围兴起的能源电力转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体现了人类总是不断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基本规律。当前,以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为基础,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智能化发展和应用不断深化为依托,已经具备了大规模能源电力转型的技术基础。二是体现了改变人类命运的共同追求。受百年以来化石能源大量使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影响,气候变暖持续加重,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现实和潜在的重大影响,迫切需要减排温室气体成为全人类共同推动能源电力转型的强大动力。三是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价值规律。如果能源电力转型所付出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太大,不仅难以推动而且难以持续,正是由于科技进步使能源大规模转型有了可预见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四是本次能源转型是以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力和终端能源应用的电力化为核心内容,因此将其称为能源电力转型。
没有绿色和经济性 能源安全就没有意义
判断中国能源电力转型趋势基本依据:一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明确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的资源利用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是能源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导向。能源价值观由能源安全、绿色、经济三个要素构成。其中,能源安全是核心,绿色(包括清洁、低碳、生态良好)和经济性是两个重要约束。同时,不论从各国的能源战略看,还是从能源发展历史看,能源转型价值观的核心都是以保障能源安全为最大目的。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能源安全如果没有绿色和经济性约束是没有意义的。中国能源发展的方法论就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即通过生产革命实现能源供给侧的绿色、经济和多元化,通过消费革命实现能源节约,而生产革命和消费革命的主要支撑是科技革命、体制革命与国际合作。三是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能源电力系统优化问题,即在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方面做好时间、空间、品种上的优化,以达到能源、经济、环境多目标博弈的最好结果。
能源电力转型将现十大趋势
本文以经验法进行定性分析判断为主。在时间段上主要以2035年前为主,不超过2050年。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具有一定争议性或者条件不确定的重大趋势进行判断。
判断1:在能源供给侧,非水新能源快速发展,条件较好的项目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在5—10年后将具有经济上和应用上的竞争力,如果将碳价考虑在内,竞争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能源转型将会改变以油气替代煤炭的传统替代阶段,加速进入非化石能源替代煤炭、石油阶段。预计在2035年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约占全部发电量的50%。
判断2:电力工业的功能性质已经由传统的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供应的量、质要求(公用性、基础性),拓展为促进能源系统绿色化,进一步成为能源工业的主体和循环经济的核心(见图1)。
判断3:在能源及电力需求方面,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持续提高,预计到2035年比重将接近40%,2050年超过50%,成为能源消费的绝对主体。
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平,且我国还略高于英国等发达国家。这种现象使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不会再提高。笔者认为,发达国家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为25%,而我国在7%左右,我国计划在2020年力争达到10%,2030年达到15%左右。制约天然气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价格以及相对于可再生能源碳排放仍然较高的特性。要提高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需要同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及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见图2)。
判断4:随着新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电能需求还有较大空间。我们既要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所面临的电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要满足完成工业化对电力的需要,还要满足未来能源消费以电力为主体的需要,电力在较长时期还要较快速发展。
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全社会用电量增速/GDP增速)来看,各年的弹性系数值在0—2之间,且年际间波动较大,体现不出电力消费是经济增长“晴雨表”的稳定关系;但10年滑动平均弹性系数曲线在0.8—1.2之间,且呈现出较规律性的波动,既反映出了“晴雨表”特性,也反映出弹性系数的周期性变化(见图3)。
虽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弹性系数将稍小于1,但我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虽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会持续下降,但在中长期应当维持在约50%左右。同时考虑到未来能源使用的电能化以及智能设备大发展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能应用将还会有较大空间。尤其是当电能与能源、物质反向转换时,电量增长空间更大。2013年我曾写文章预测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5万亿千瓦时,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高得离谱的预测,但现在看来可能最接近实际。经过分析,我仍然维持我2013年时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即2030年为11万亿千瓦时,2040年14万亿千瓦时,2050年将达到16万亿千瓦时。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未来所有储能装置的用电,否则这个数据还将更高。
判断5:电力发展约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火电(煤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已是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污染控制技术也是世界先进,常规污染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这个传统的制约电力发展的最大因素已经转变。同时,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水资源等消耗的空间也大大减少,电力行业将逐步过渡到碳约束和以碳减排为统领的节能减排新阶段。
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常规污染物排放和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重金属排放以及其他环境问题都可以较好解决。进一步解决污染问题的思路是投入与产出是否合算问题(这个合算包括了环境效益),总体来看还是要科学合理地以环境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中)为依据,以技术经济条件为约束,科学制定排放标准,科学开展环境治理。过度的治理要求和不顾条件的扩大某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企业施加不合理的压力,对环境造成的副作用将会加大甚至得不偿失。
有人认为单位GDP能耗指标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这种差距在能源电力生产领域以及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强度节能已经几无空间,降低这个复合性指标的值,要在“分母”上下功夫,即在经济结构上下功夫,而不是在分子上持续加大投入实施节能改造(见图4)。
判断6:电力生产和输送布局由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如西电东送),逐步过渡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与分布式、就地平衡并举,再发展到以就地平衡为主,但大范围优化配置清洁低碳电力仍然是中国能源战略安全和资源综合优化利用的重要选择。
第二产业发展仍然是中国未来最大的用电方面,而第二产业布局不仅受能源需求的制约,也受其他资源和地域的制约。同时,由于中国清洁能源分布的特点,以及未来电能与其他能源(如氢能)之间互相转换和与其他资源的优化匹配,也需要有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电力的能力。
判断7: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能源电力转型持续推进,能源侧、电力生产和供应侧、电力需求侧这三方面的融合度不断加大,形成的新能源发电、分布式电力系统、储能储电、综合能源服务的部分不断扩大。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将逐步过渡到需求响应(DR)阶段,再过渡到供需耦合的阶段。在供需耦合阶段,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电力、电量的主体,且与核电、大型水电、气电、煤电、分布式电源、储电等共同构成多元化的中国新型电力系统。
在传统电力管理模式中,体制背景是计划经济或者以计划管理为主,电价由政府完全控制到重点控制,技术背景逐步发展到自动化、信息化阶段。在供需耦合阶段,体制背景将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除极少部分电价由政府控制外基本上以市场确定,而技术背景进入到“云大物移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城市)阶段(见图5)。
判断8:储能储电决定能源及电力系统转型的进程和形态,储能将快速、大规模在电网侧、发电侧、用户侧全面发展,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促进能源低碳转型,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储能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及消纳问题,而且对于提高核电、煤电机组的可靠、经济运行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使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达到6000小时,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煤电装机容量,或者促进加快淘汰高碳排放的火电机组。多种储能的快速发展,由于具有替代性,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对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有理性考虑,防止大范围“一刀切”,从而降低机组的高效性能。
由于动力电池具有快速放电特性,其快速发展将大为改善电网的调节性能和电能质量,当有较大规模的动力电池储电用于电网调节时,对于推进电网系统和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变革将具有本质性影响(见图6)。
判断9:电动汽车将持续快速发展,与电力系统形成深度互动,尤其是智能电动汽车与新型电池、充电设施的互动性推进,将促进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加快向供需耦合的方向“进化”。
判断10:电力系统将不断演变,2025年左右电力将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电力系统;2035年左右将是以智能电网为核心、能源互联网为基础的能源系统;2050年左右将是与其他能量、物质、交通、信息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系统。新电气化时代将成为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以上十个判断,粗略预计了能源电力转型的近、中期特点,以及转型高级阶段初期电力系统的形态。能源电力转型是一个快速而又漫长的过程,对此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快速,是指多项技术发展之间相互促进而产生的巨大复合效应和物理形态往往远超人们的预期。泛在互联网、5G通讯、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电-能双向储转、智能电动汽车、智能制造等技术已经降临和正在降临,大规模应用在技术上很快可以实现。漫长,是指巨大能源系统转型需要一个过程,且这个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不仅受技术瓶颈的制约,更受不同利益集团导向所构成的生产关系制约,还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形势的影响。十大趋势则是从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所做出的思考。历史将再次证明,能源电力转型将改变世界!需要说明的是,照明为主的电力、工业化时代的电力与智能化时代的电力的内涵和效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现行的统计指标系统和认知模式来预测未来的电力发展难有可比性。正如都是出行,但马车时代的出行与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出行,其目的、意义、功能已完全不同了。
(作者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临时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以创新和品质为双翼,加速驶向世界舞台,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近日,2024年“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品牌3030”榜单揭晓,采日能源凭借其卓越的全球影响力和创新实力,荣耀入选“中国出海全球化领军品牌Top30”榜单。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采日能源在全球储能解决方案领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前四,海辰储能如何成长为头部企业?从2018年储能项目单体规模突破百兆瓦,到2024年6月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突破百吉瓦。其中锂电池仍以96.4%的高占比,占据新型储能的主导地位,新增投运装机规模13.67GW。五年光阴,仿佛弹指一挥间,中国储能产业经历了从懵懂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近年来新能源火灾高发的现状,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研发了系列火灾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其中“新型液氮灭火抑爆装置”可在5s内扑灭明火,并通过液氮的高效降温作用防止锂离子电池发生复燃。目前已在佛山南河中压型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2024-2030年)》及政策解读。文件提出: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因地制宜加快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其中在新型储能重点项目布局包含两个项目,小站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模500MW/2GWh,白塘口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山西恒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MW/400MWh独立调峰调频储能项目开启施工采购总承包招标,本项目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储能场区采用预制舱式布置,总投资约5.1亿。储能系统由40个5MW/10MWh磷酸铁锂储能单元,储能区内共有40套电池预制舱和40台PCS升压一体机,分成4块场地
近期,正泰电源液冷储能系统入驻浙江海宁某厂区三期四期基地,建设了10MW/20MWh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提高自发自用率,有效应对新规工商业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企业对能源效率的追求,高效储能解决方案成为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6MW以上大型工商业光伏项目,要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焦作市国资控股物流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EPC总承包招标,该项目位于焦作市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和焦作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冷链物流园,利用两园区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预估直流侧容量12MWp、交流侧容量10MWp,配储两个储能站合计2
作者:李岳峰1,2,徐卫潘1,2,韦银涛1,2,丁纬达1,2,孙勇1,2,项峰1,2,吕游1,2,伍家祥1,2,夏艳1,2单位:1.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浙江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引用:李岳峰,徐卫潘,韦银涛,等.储能锂电池包浸没式液冷系统散热设计及热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0):3534-3544.DOI:10.
作者:周睿,洪剑锋,曹君慈,秦伟,赵卓越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引用:周睿,洪剑锋,曹君慈,等.竖井式重力储能发电效率及功率稳定策略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0):3556-3565.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304本文亮点:1.对竖井重力储能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2.提出了系统输出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安徽芜湖市人民政府政策问答平台有提问:《芜湖市储能应用补贴政策实施细则(2024年度)》中补贴标准是什么?对此芜湖市三山经开区财经局回应:对在芜湖市范围内,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建成并网的新型储能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放电量给予0.3元/千瓦时补贴,单
11月20日,晶澳科技2.32MWh工商业储能系统首批发货仪式隆重举行。本次首批发货产品为“BluePlanet”液冷储能户外柜,目的地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Nairobi)及该国第三大城市、西部经济和交通中心基苏木(Kisumu)。此次发货,意味着晶澳科技继家庭户用储能系统实现海外批量出货后,工商业储能系统也已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答复摘要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积极营造有利于CCUS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CCUS等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286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科学有序
11月20日,中国华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旭红在京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明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国际业务深层次合作、促进发展共赢等进行深入交流。李旭红感谢电规总院长期以来对中国华电的大力支持,介绍华电基本情况和国际业务概况。李旭红表示,中国华电与电规总院保持长期友好
9月20日,2024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碳’寻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为低碳转型建言献策。(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实现碳中和,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义务,也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机遇之下,挑战重重。怎样
11月21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官微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资环集团”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严正声明。原文见下:近期,我集团陆续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不法分子以我集团“资环集团”“资环中心”等名义开发“注册平台”、客户端APP,散布“发放原始股”等不实信息,诱导群众在平台注册、投资,涉嫌开展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11月19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志超参加会谈。王彤宙感谢国家电投一直以来给予中交集团的信任和支持,介绍了中交集团总体情况。王彤宙表示,国家电投是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领军企业,肩负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在大力践行“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电力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尤其是《能源法》正式出台,为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二阶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执行摘要》指出,能源转型能为中国实现2060年前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进能源转型,探索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分析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2024-2030年)》及政策解读。文件提出: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因地制宜加快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其中在新型储能重点项目布局包含两个项目,小站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模500MW/2GWh,白塘口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
11月25日,上海市2024年度第二批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拨付计划(草案)公示,奖励总金额127969388.9元,其中风电项目4个,奖励金额48527988.90元;光伏电站项目12个,奖励金额42828269.80元;分布式光伏1824个,奖励金额32447547.72元;居民分布式光伏7355户,奖励金额4165582.48元。相关阅读:上海市202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答复摘要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稳妥推进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第0452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您提出的关于
信用评级机构ICRALimited预测,受超80GW大型项目储备及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价格利好的推动,印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在2026年3月达到250GW。根据中央电力管理局(CEA)数据,至2024年10月,印度累计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增至203.18GW,同比提升15%。其中,太阳能光伏装机量占到92.12GW。ICRA预计,印度
11月21日,上海市2024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目录(草案)公示。根据公示,1个光伏电站项目入选,奖励标准0.1元/千瓦时,装机容量12619.2千瓦;企业分布式光伏入选项目476个,奖励标准0.12元/千瓦时,建设规模合计317393.575;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656个入选,装机容量合计8028.147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开展2024年1-9月可再生能源消纳数据统计结果公示及10月数据收集的工作,详情如下:关于开展2024年1-9月可再生能源消纳数据统计结果公示及10月数据收集的通知各消纳责任主体: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3年全省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市场主体消纳量完成情况,黑龙江全省总量消纳权重完成32.7%,非水电消纳权重完成30.9%。代购用户总量消纳权重完成20.00%,批发用户总量消纳权重完成19.96%,售电公司总量消纳权重完成20.37%。详情如下:黑龙江省发展和
11月21日,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2023年全省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市场主体消纳量完成情况的公告。原文如下: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3年全省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市场主体消纳量完成情况的公告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按照发改能源〔2019
深入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离不开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1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乡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新乡市政府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洪伟表示,碳达峰碳中
深入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离不开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1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乡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新乡市政府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洪伟表示,碳达峰碳中
近日法国政府发布了2024年第1023号法令,该法令强制要求在超过1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安装太阳能设施,这一举措被视为法国加速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原文如下:这一法令的出台,旨在加速法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特别是在停车场这一“大面积空地”上安装太阳能设施,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还能为城市绿色转型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