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环保报道正文

生态环境部2019年新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全国八成煤电机组达超低排放限值

2019-01-21 11:52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关键词: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工作

刘友宾:

四、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工作

1月18-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18年工作进展,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生态环境部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做到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两手发力、点面结合、求真务实,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将重点做好以下12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继续推进全国“三线一单”编制和落地并制定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举措。

二是加强重大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制定。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迈向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等前瞻性研究,结合生态环境职责的“五个打通”,谋划好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认真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

四是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攻坚战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

五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法落实,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做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组织实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六是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制定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办法。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七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督促落实好《“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组织研究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任务。

八是持续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深入贯彻核安全法,加快完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协调推进落实国家核安全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

九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推动出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启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安排强化监督工作。

十是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十一是提高支撑保障能力。推进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修订,深入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推动加快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推动建设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国家生态状况监测网。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十二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巩固“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成果,着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会前,生态环境部召开了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对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期间,套开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扶贫工作会议,对扶贫攻坚战相关工作作出安排。

下面,请刘炳江司长介绍情况。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刘炳江司长

2018年全国338个地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3%

刘炳江: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借此机会,先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首先,我谨代表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借此机会,我就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2018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进展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打赢蓝天保卫战进行战略部署。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人大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各项法律要求得到全面落实。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推动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持续优化。稳步推进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8.1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0%;完成工业炉窑排查治理1.3万台(座),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2.8万家。全国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3万余台,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由12个增加到35个,完成散煤治理任务480万户。印发《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全面统筹“油、路、车”,今年1月1日,全国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全国铁路货运总量同比增长9.1%,淘汰老旧机动车200多万辆,推广应用新能源车100多万辆。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数同比下降30%,其中东北地区同比下降约48%。

三是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战。制定实施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秋冬季攻坚方案,精准施策,细化重点城市项目措施,严格禁止“一刀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重点区域参与应急管控的企业合计约12万家,实施大范围应急联动。从全国抽调执法人员1.2万余人(次),开展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向各地交办2万多个涉气环境问题。

四是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建设区县空气质量监测站点3500多个,基本覆盖中东部省份各个区县。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发布范围从74个城市扩大到169个城市。8188家涉气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并联网,依法公开排污信息。全国6113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实现国家-省级-城市三级联网监控,各地安装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639台(套)。多地通过安装微站、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工地扬尘、秸秆露天焚烧实时监控。积极推进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基本摸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传输规律和主要来源。

二、2018年空气质量状况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8%、10.2%、10.8%;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原来位于重点区域的珠三角,PM2.5浓度持续降低,连续四年总体达标;重点区域的另一个省份浙江省,PM2.5总体浓度也已经达标,从“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PM2.5未达标的262个城市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相比2015年下降24.6%;338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相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均超额完成时序进度和年度目标要求。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处高位,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方面问题仍然突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单位面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大气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远。

三、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准聚焦,协同共进,优化服务,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优化调整,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推进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机组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