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客观来看,孚能科技以1.84GWh装机量位列第一,但是地位并不见得十分稳固。国能电池、卡耐新能源、万向一二三虎视眈眈;捷威动力、盟固利动力在资本外力助推下暗暗发力;还有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快速晋升迫压。软包路线的技术差距、产能差距、客户差距一旦缩小,后续软包电池的竞争排位变化将成大概率事件。
实际上,2018年以来,软包电池市场需求上升,市场已经开启“大浪翻涌”模式。而导致软包市场格局颠覆的主要有以下三大诱因。
①集团资本接连涌入。复星战略投资捷威动力,并将复星生态系统内的资源全面赋能捷威动力。荣盛控股以21.72亿元获盟固利动力34%股权,加快盟固利天津电池产业园的建成投产;恒大集团以10.6亿入主卡耐新能源,计划在10年内设立多个年产能60GWh超级工厂。集团资本的相继进场,给国内软包动力电池的格局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②专注软包路线的企业竞速卡位。2018年以来主流软包电池企业相继公布扩产计划,根据公开信息整理,2020年国内软包电池产能将超过100GWh。此外,万向更是宣布拟投资685.74亿元建设产能80GWh锂电池项目。
③主流方形电池巨头开始撬动软包电池市场。高工锂电了解到,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亿纬锂能都已在软包路线方面有所斩获。其中,得益于技术积累与市场背书,宁德时代软包产品一经量产推出,迅速跻身前十排位。亿纬锂能牵手戴姆勒,后续市场导入也或进一步加快。更有消息显示,比亚迪也在布局软包电池技术。
GGII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6GWh,2018年软包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7.62GWh,同比增长63.5%。
软包电池市场上量的背景是,自2018年以来,基于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综合优势,其在乘用车领域的配套明显加速,包括外资车企、自主品牌、新势力车企等都在积极进行软包电池的测试和导入,可预见的是,其市场份额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GGII分析认为,随着补贴进一步退坡和市场化加速,软包电池在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突出,但企业间的竞争也将会变的更加残酷。
在此背景下,现有的软包市场格局也将在未来几年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性价比以及企业资金等方面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在接下来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高工锂电对2018年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的产品、客户、产能信息进行了梳理,以供行业参考: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2002年涉足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以三元软包路线为主,主要配套客户为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等国内车企。由于孚能科技当前客户集中度较高,后续客户需求变化或将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因此,无论是产能扩张还是市场延拓,都是孚能科技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产品方面,孚能科技当前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比能量达240w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达170wh/kg。
产能方面,当前公司产能为5GWh。2018年10月,孚能科技镇江制造基地项目在江苏镇江奠基,一期项目规划16GWh动力电池产能,预计将于2019年建成,预计2020年达产;二期将于2020年启动,并于2022年达产。
国能电池
产品方面,国能电池主要产品是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工艺为软包叠片。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应用于客车和物流车领域PACK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三元材料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以上,应用于乘用车领域的PACK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60-180Wh/kg。
客户方面,2018年国能电池配套的车企有东风汽车、奇瑞商用车、一汽解放青岛厂、广通汽车、舒驰客车、宜春客车、新楚风汽车、凯马百路佳、江铃汽车、申龙客车、秦星汽车、梅花汽车、奇瑞万达客车、中植客车、安凯汽车、中兴汽车、东风特种、中联重科、航天成功汽车、九龙汽车、四川客车等。
产能方面,国能电池现有包括郑州、襄阳、龙岩等在内的7个生产基地,2017年总产能达到11.2GWh。国能电池计划在锡山投资35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包含建设3GWh电池包(Pack)及5GWh电芯智能化生产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国能电池总产能将扩增至16.2GWh。
卡耐新能源
近期恒大集团斥资10.6亿入主卡耐新能源,雄厚的资金力量与庞大的资源体系辅助,将为卡耐新能源开启新的成长空间与扩张速度。
产品方面,卡耐电池产品布局纯电动、插电式及48V混动系列三个系列。2018年量产产品比能量规划达到250Wh/kg,同时,280Wh/kg中高镍电芯产品即将装车,300Wh/kg、350Wh/kg高镍NCM811、NCA电芯产品已完成研发,具备量产条件。
客户方面,卡耐新能源服务的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江铃新能源、长城华冠、汉腾汽车、海马新能源、上海申龙客车、陕汽集团等多家整车厂及储能客户。
产能方面,公司拥有上海、南昌、柳州、南京(在建)四个生产基地和一个日本海外分公司。现年产能为1.75GWh,在建南京核心基地一期建设产能4GWh,二期建设产能6GWh,预计2019年底公司可达6GWh生产能力。
万向一二三
产品方面,万向一二三专注于软包路线高功率和高比能动力电池。高功率型48V微混电源系统功率密度超过2000瓦/公斤;自主研发的NCM523/622体系的三元软包电池已经批量生产,单体比能量达到230wh/kg以上。其中一款53AhVDA电芯产品单体比能量接近260wh/kg,常温功率10s输出功率密度达到了1500W/kg,高温寿命预计将达到1500次以上,并通过了USABC(美国先进电池联盟)EUCAR2针刺测试。
客户方面,目前万向一二三服务的主要客户包括上汽、广汽、吉利、上汽通用、奇瑞、长安等主机厂。2018年10月,全球最大的汽车天窗制造商伟巴斯特与万向一二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商用车动力电池研发制造领域开展合作。
产能方面,2018年上半年,万向一二三的动力电池产能为3.5GWh,预计年末产能达到5GWh。11月,万向集团公开两个项目正在就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信息,其中包含年产80GWh锂电池项目,计划投资685.74亿元。
微宏动力
产品方面,作为动力电池领域快充技术的代表,微宏动力从成立以来就确立了‘快充电、长寿命、高安全’的研发目标。公司第四代动力电池产品“HpCO”单体能量密度达230wh/kg左右,工况续航在360-380km,充电倍率达到2.5C。
客户方面,微宏动力客车市场客户涵盖宇通客车、东风汽车、恒通客车、源正新能源、中通客车、南京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浙江中车、安凯客车、湖南中车、奇瑞万达、苏州金龙、北汽福田、顺达客车等等。乘用车配套企业包括长安等。
产能方面,公司2018年产能达4GWh,2020年总产能目标将扩大到15GWh。
捷威动力
牵手国内资本巨鳄复星之后,捷威动力迅速开启产能扩张计划。
产品方面,捷威动力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245Wh/kg高能量VDA电芯于2018年2月6日通过电芯强检,于2018年6月30日SOP,具有产品一致性高、安全等级较高、兼容性高,共用性强等优势。同时,配套乘用车用53.5Ah高能量密度电芯,成组后总电量38kWh,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续航里程超过300km。
客户方面,捷威动力将市场目标集中在300-400公里左右的纯电动乘用车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奇瑞、长安、东风和国金汽车等。同时公司也已经向欧美国际市场进行突破和布局。
产能方面,2018年11月,捷威动力20GWh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嘉兴,其中一期产能规划6GWh,包括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一期等基础建设,投资近50亿元。预计到2020年,捷威动力总产能将提升到18GWh。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软包电池已经供货,GGII统计其2018年软包装机总量达到341696KMh,排名第六,是软包电池装机量排名前10企业中唯一一家方形电池企业。
产品方面,作为方形电池的龙头,宁德时代一直重视软包电池的研发布局,2017年承担了“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研发300Wh/kg以上的高比能高镍软包电池,计划于2020年实现量产。目前,宁德时代为日产轩逸提供的三元软包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23.78wh/kg。
产能方面,有业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正在湖西基地扩产软包产能,规模设计7-8GWh。
盟固利
产品方面,盟固利动力主打软包叠片电池,技术路线以锰酸锂和三元电池为主,产品涵盖能量型、能量功率型、高功率型及储能型等多个应用型号。目前公司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比能量可达24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40wh/k,更高能量密度的新产品也已经投产开始供货。
客户方面,盟固利动力是宇通、上汽、北汽、中通、厦门金龙等众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指定供应商。公司还与北汽新能源、奇瑞股份、观致汽车、众泰汽车等公司签署了一系列新的合作项目。
产能方面,2018年10月,盟固利天津宝坻动力电池产业园项目一期年产3GWh动力电池项目正式投产,二期的设计产能是5GWh。根据规划,到2020年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0GWh。
天劲新能源
GGII统计显示,2018年,天劲股份以204.7Mwh的装机电量位列商用车软包电池装机量排名第4、新能源专用车软包电池装机量排名第2、专用车三元软包电池装机量排名第1。
产品方面,天劲股份专注软包叠片工艺,2018年天劲股份推出了VDA尺寸的51ah的三元软包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26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160Wh/kg以上。
客户方面,商用车车领域,天劲股份主要配套车企包含陕西通家、江西昌河、奇瑞商用车、沈阳金杯、珠海广通、中集凌宇等;乘用车领域,公司开始为国金汽车、奇瑞汽车、知豆汽车、合众汽车等车企的乘用车车型提供电池配套。
产能方面,2018年天劲股份规划新增总产能2GWH,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将达到8GWH的总产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财政厅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综合基金投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各级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综合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7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08号、第0317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对省政协委员杜本硕提出的《关于加强江淮运河航运水道提质增效的提案》、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提出的《关于助推安徽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下发会办意见。意见表示,在绿色动力技术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吉利汽车与深势科技签约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新能源+AI”联合实验室。据悉,该实验室聚焦云端电池数字孪生、AI代理模型及电池新材料智能研发三大领域。双方将分别依托吉利自研大模型矩阵和深势科技“AIforScience”技术矩阵,开创动力电池“靶向药级”研发新范式。其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2025年5月7日-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Europe)举行,瑞浦兰钧携392Ah全新储能电芯以及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5月7日上午,瑞浦兰钧海外首发新一代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其中4h长时储能版本能效可达95%以上,行业领先;瑞浦兰钧坚守安全底线,储能系统大规模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自从被纳入国家级规划以来,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就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业内对该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5月1日,由贵旅集团携手亿航智能举办的“贵州文旅观光飞行展演首飞活动”,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次在大型瀑布景观区开展eVTOL低空观光飞行活动,也是贵州低空经济在低空旅游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6C快充正逐步成为高端电动汽车“标配”,也已然成为电池企业角逐的新“赛点”,这一趋势不仅大大缓解了用户的充电焦虑,还在用户体验、电池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与产业升级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日,华为推出高端车型尊界S800,其中增程版搭载的巨鲸电池2.0,电池容量达65kWh,支持6C快充;纯电版
行业概况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的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差别只在利用在元素周期表同组、化学特性相近的钠取代锂。实际工作场景中,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经过电解液和隔膜扩散到负极。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外电路中电子
3月14日,宁德时代披露2024年度财报。电池销量进一步增长了近两成,但却罕见的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增利不增收?毛利润在上升在2024年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但其营收却罕见下降了9.7%,为3620.13亿元。从销量来看,宁德时代全年实现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双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双登集团主要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具有对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领域储能应用客户服务十余年的累计的丰富经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双登集团2023年在全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欧洲最大的锂电池企业Northvolt破产后,一系列后续问题接踵而至。5月5日,沃尔沃旗下锂电池公司NOVOEnergy宣布启动深度重组计划,将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调整运营规模,这将导致50%的员工面临裁员。据了解,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仅保留关键技术团队及首期工厂运维人员。其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的首期电池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4月24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率队到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双方就深化合作事项举行交流会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晓曦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昊,四川时代副总经理杨伟平参加会谈。吴晓曦对朱云峰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四川时代长期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