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国家核安全局:2018年中国核与辐射安全舆情报告出炉!

2019-02-02 08:58来源:国家核安全局作者:王晓峰 戴文博关键词:核安全核电站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论坛平台分析

对2018年1月至12月网民发布讨论核与辐射安全相关信息的论坛站点进行统计分析,热点论坛如下图2-6所示:

14.png

排名前十位的论坛站点,其信息量占论坛信息总量的75.46%,其中,百度贴吧中有关核与辐射安全的信息量最大,占比达35.05%,远高于其他论坛。热点论坛包括综合论坛、地方论坛、军事论坛等类型,覆盖范围较广。

监测时段内,部分敏感话题在论坛平台引发网民关注,依据浏览量对热点论坛主贴进行排序,如表2-3所示:

15.png

表2-3 敏感论坛主贴TOP10列表

论坛平台的敏感信息大多出现在天涯论坛、凯迪社区和红豆社区,天涯论坛和凯迪社区的用户基数较大,聚集了大批关注时政、军事、社会等领域的网民,出现涉及敏感议题热点主贴的频率相对较高。

红豆社区等地方论坛中出现的敏感议题主要涉及当地的核电建设规划、涉核/涉辐射项目,网民探讨的议题地域性较强,多属邻避事件,关注的焦点通常在项目安全性上。

(五)博客平台分析

2018年1月至12月,网民发布核与辐射安全相关文章的博客站点共计15个,经统计分析,热点博客来源如下图2-7所示:

16.png

博客平台的影响力在持续下降,核与辐射安全相关博文数量相对较低,全年共551篇。东方博客和新浪博客是核与辐射安全相关博客文章的最主要来源,文章数量占博客文章总量的一半。其次是科学网博客和中金博客,博客文章量分别占总量的17.42%和11.80%,来自其他博客站点的文章数量较低。

17.png

图2-8可见,博客文章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关于国内核电发展情况的文章,占博客文章总量的52.56%;国外核电发展情况也是占比较高的内容,占比38.46%;博客平台上的科普类博客文章占比6.41%。此外,博客平台还有反核等敏感信息,占比在2.56%,主要是网民对吴辉、王亦楠等专家有关核电安全的文章的转发。

三、2018年涉核舆情特点

(一)权威媒体仍然具有较强的议程设置能力

尽管当前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是基于我国媒体的政策宣传者定位,在政策及重大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以来,全国网信系统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相继依法约谈、关闭多家违法违规网站、账号,营造健康网络环境,此举又进一步强化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为融入移动互联网,普遍构建了以“两微一端”为基础的传播格局,扩大了公众覆盖率。从2018年月至12月期间,各平台核与辐射相关的传播内容来看,基本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保持了一致。从各平台的热点媒体、热点账号来看,中央级媒体、地方党媒、行业权威媒体占据了主导。权威媒体体现了较强的议程设置能力,有效地引导了舆论传播态势。

(二)移动舆论场的跨媒介融合传播特征凸显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根据CNNIC的统计报告,目前我国通过移动端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人数占全部网民的比例超过了98%,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直播平台的覆盖人群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移动舆论场是开放的、碎片化的,其生态也是复杂的,不同的平台有其不同的特点。微博是开放性的,有着极强的舆情发酵能力;微信的不同功能有公开性或隐蔽性的特征,仅能实现有限监测,增加了舆情收集与研判的难度;短视频和直播更容易聚焦公众的注意力,使内容更易流传;新媒体客户端“流量为王”,虚假新闻、“标题党”与真实信息并存。

当前热点舆情事件的形成是多个媒介平台交融互动的结果,能够使舆情以最快速度实现大范围传播,甚至引爆酿成公共事件。例如,泉州碳九泄漏事件最早是网民在微博平台反映异味问题,温州义峰山铀矿事件最早是新媒体“北青深一度”发布,两起事件舆情爆发后,事件调查、官方回应等进展都是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发布,各平台信息相互置换融通、交互发展。

(三)突发事件处理不足,治理能力需提升

环境类突发事件不仅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件中有关部门的应对处理也直接关乎公众对整个行业及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量。公众容易将对重大个案的关注扩展到更大范围,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从而对行业漏洞或政府公信力提出质疑。例如2018年11月发生在福建泉州的碳九泄漏事件,这起事故一方面反映了涉事企业的管理漏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化工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较差。此外,事件中涉事企业和当地一些相关部门瞒报泄漏量、回应滞后、信息公开不到位、封锁信息、恐吓记者等行为被曝光并成为焦点,公众纷纷谴责政府监管失职、应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社会安全感和对环保部门的信任度,对今后环保类项目的开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美国贸易新政波及核领域,舆论关注影响

美国贸易新政变化频仍,境内外舆论争议不断,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在欧洲、澳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引发强烈反响。中美间的争议核心不在贸易,而是技术竞争。目前这场“战争”已经波及核电领域,10月美国针对中国发布了核限令,并警告其盟国英国警惕与中国正在合作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在这次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境内舆论场与境外舆论场形成交互,境内外媒体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和解析。网民在驳斥美国此举的同时,也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将境内外信息进行融合,了解境外舆论对此次事件的看法。并对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性以及核电行业发展、核电出海项目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给予了高度关注。

(五)核技术利用及放射性废物处置项目逐渐成为公众关注重点

近几年,从2015年大连、镇江核技术利用项目遭到抵制,到2016年连云港核燃料循环项目落户困难,再到2017年北京中日质子楼项目引发风波,充分说明核技术利用项目、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已经逐渐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2018年8月发生的义峰山铀矿事件和12月发生在湖南含浦的核工业230项目亦是引起不小抵制风波。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涉核项目建设信息越来越透明,涉核项目“邻避”问题也更加突出,涉核“邻避”风险已逐渐从核电站项目向核技术利用及放射性废物处置项目扩散。

(源自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