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政策正文

141个项目!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申报2019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项目的通知

2019-03-01 16:0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核安全核电厂生态环境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1.核电厂网络安全技术政策研究

主要内容:针对核电厂网络安全工作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工作实际,协助国家核安全局制定核电厂网络安全技术政策相关文件。

主要成果:技术文件

82.核动力厂规划限制区管理情况的调研

主要内容:(1)调研国内外核动力厂规划限制区人口控制、土地利用和工业活动控制相关法规、导则和标准,提出建议。(2)调研现有核动力厂规划限制区设立以来区域内的人口变化情况和新增的人口密集场所等,总结分析人口变化和人口密集场所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建议。(3)调研现有核动力厂规划限制区设立以来区域内的工业发展情况和新增的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生产、贮存设施,评估与地方城乡规划的相容性,归纳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4)汇总现有核动力厂规划限制区的管理情况,包括规划限制区的设置程序、管理模式、职责分工等,评价规划限制区管理的有效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主要成果:调研报告

83.新开发小型堆核动力厂验证试验调研

主要内容:调研我国和美国监管当局法规要求和审评实践,我国新建首堆机组验证试验情况,国内外小型堆/浮动堆的监管要求、工程实践以及验证试验情况,为我国新开发核动力厂提供一套确定验证试验需求的过程体系,总结出新开发核动力厂首堆验证试验项目清单。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84.国外小型反应堆监管情况跟踪及核供热堆(池式、池壳结合式)关键监管问题研究

主要内容:(1)收集国外核供热反应堆(AST、SLOWPOKE等)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监管过程、程序、方法等,分析核供热堆监管的特点。(2)研究国外小型反应堆(NuScale、mPower等)安全监管现状和方法,分析小型反应堆监管的特点。(3)梳理我国小型核供热反应堆(池式、池壳结合式)特征及监管关键问题。(4)分析核供热反应堆(池式、池壳结合式)关键监管问题(软件适用性、设计基准工况、设备安全分级、安全壳功能等)。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85.熔盐堆氚输运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主要内容:基于熔盐堆一回路结构特点及高温低压的运行特点,开发氚在熔盐堆中产生、扩散、腐蚀、渗透以及石墨吸附等模型,以准确刻画氚在反应堆稳态运行及瞬态工况下的输运行为;考虑氚作为中子慢化剂对反应堆物理和热工的影响,研究其相互作用机制,为反应堆的安全审评提供依据;研究石墨吸附床、铍渗透窗等除氚装置对氚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评估各种除氚策略可行性和经济性。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86.高温气冷堆典型设计扩展工况监管要求研究

主要内容:调研国内外有关设计扩展工况的法规、导则、规范和标准;确定高温气冷堆设计扩展工况的筛选原则、涵盖范围、分析方法;以HTR-PM为参考设计,确定高温气冷堆的典型设计扩展工况;梳理提炼高温气冷堆设计扩展工况监管要求。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87.HAF102应用于海上浮动堆适应性研究

主要内容:(1)基于中船重工海洋核动力平台项目,梳理海上浮动堆设计特点,分析与陆上核电站设计特点的差异。(2)从海上浮动堆设计的角度,对HAF102逐条解读,梳理出HAF102中海上小堆设计的不适用项。(3)对不适用项逐条分析,基于示范工程编制HAF102应用于海上浮动堆的适用性研究报告。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88.海上小堆设备鉴定监管技术要求研究

主要内容:梳理海上堆鉴定环境因素,制定海上堆设备鉴定体系,研究海上堆特定环境条件的鉴定方法。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89.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安全监管要求研究

主要内容:调研国内外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和新型研究堆的安全关键技术,根据当前我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研究成果及状态,重点梳理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安全关键技术,结合其他先进研究堆运行经验,提出合理的安全监管要求。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0.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监管技术要求研究

主要内容:分析2MW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的安全特性,以及国际上熔盐堆安全设计标准和安全监管关注点,编制合理可行的监管技术要求。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1.Ⅱ类研究堆构筑物与设备分级及其抗震设计基准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Ⅱ类研究堆构筑物的抗震设计基准,分析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核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差异性和相容性,分析Ⅱ类研究堆安全特性、设备分级原则和可行性,以及设备抗震设计基准与构筑物抗震设计基准的匹配性。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2.乏燃料运输容器结构分析的载荷组合和设计准则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容器在正常运输工况及事故工况下结构分析应考虑的载荷组合和设计准则。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3.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与安全特性现状调研

主要内容:调研商用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和流程,调研乏燃料后处理厂的临界风险和安全特性、化学风险和安全特性、辐射风险和安全特性,以及国外乏燃料后处理厂安全事故及经验反馈,提出安全监管建议。

主要成果:调研报告

94.美国主要核场址退役治理安全管理进展研究

主要内容:调查分析美国汉福特、萨凡纳河等主要核场址历年来开展的大型退役治理项目的进展、资金投入情况、监管状况、安全风险与事故管理活动,总结其安全管理上的先进经验,研究分析其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监管建议。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5.中低放废物岩洞处置的特征、事件和过程(FEPs)收集及筛选方法研究

主要内容:(1)参考国际上放射性废物处置FEPs清单,包括经合组织核能署(NEA)的NEA 2.1 FEPs数据库、美国核能署针对地质处置开发的FEPs清单、IAEA的ISAM合作研究项目开发的近地表处置FEPs清单、瑞典SKB公司针对地质处置系统提出的FEPs清单,依据岩洞处置实际情况,整理出适合我国岩洞处置的FEPs清单。(2)调研总结并综合比较国内外现有FEPs筛选方法,形成我国岩洞处置FEPs筛选方法。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6.移动γ探伤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改进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改进γ探伤装置有关部件的形状和尺寸,确保γ移动源在线监控设备的有效安装和信息反馈。根据移动探伤特点,研究改进γ探伤装置有关部件材料,确保γ移动源在线监控设备耐震动、耐冲击,能应对恶劣天气影响,确保其使用寿命。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7.质子/重离子治疗装置使用现状调查

主要内容:调查质子/重离子治疗装置使用现状,包括防护设计、束流负载、医护人员及加速器维修人员所受年剂量、放射性三废产生量及处理情况、各类加速器重点部位的活化情况等,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及辐射防护三原则,提出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的辐射防护要求。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8.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限值研究

主要内容:选取不同电压等级的典型变电站,通过实地测试,分析变电站噪声的频谱特性。根据不同声环境功能区LAeq限值及变电站噪声频谱特性,结合国内外低频噪声评价标准和曲线,分析提出变电站低频噪声建议控制限值。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99.地浸铀矿山辐射环境监测要求研究

主要内容:调研国内外地浸采铀辐射环境监测情况及要求,给出主要污染物清单、监测介质、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周期、取样布点、数据统计分析及质量保证等技术要求,为规范地浸铀矿山辐射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0.电磁辐射新技术环境影响调查研究

主要内容:调研近年应用的各类电磁辐射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的工作原理、电磁辐射特性及电磁辐射水平。针对典型的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开展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给出监管模式、监管要求建议。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1.短波广播发射设施电磁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主要内容:系统梳理我国现行短波广播发射设施建设、运行现状,整理归纳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标准,针对短波广播发射设施电磁环境特点,研究制定短波广播发射设施电磁环境监测方法。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流出物排放管理研究

主要内容:调研国内铀矿冶行业及典型伴生矿企业流出物的排放量、排放方式、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理处置方法及成本等,分析铀矿冶流出物归一化排放量现状,提出典型伴生矿排污口设置及流出物归一化排放量适用性的建议。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框架研究

主要内容:(1)调研国内外现行核与辐射安全、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管具体条款要求,梳理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2)现场调研国内典型铀矿冶设施、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与地方环保部门和伴生矿企业进行座谈,掌握铀(钍)矿与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3)提出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管制度框架的建议。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退役治理源项调查技术研究

主要内容:(1)调研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放射性污染现状,分析各类生产设施及环境放射性污染特点,识别退役治理的各类源项。(2)梳理铀矿冶及伴生放射性矿各类源项的退役治理方法,初步研究筛选可能的退役治理方案。(3)研究分析各类源项的确定方法和调查内容,提出一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退役治理源项调查技术方案,以指导退役治理源项调查工作。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5.矿冶土壤修复治理的放射性效果评估

主要内容:(1)调查典型矿冶周边土壤放射性污染现状,即通过合理设置监测点定性分析周边土壤放射性污染现状,调研区域土壤修复治理方法。(2)采集适量受到放射性污染、未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土壤,以及修复治理后的土壤样品,分析各组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3)分析矿冶土壤放射性污染修复效果,为矿冶土壤放射性污染修复治理效果的科学评估与有效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6.直流输电工程地面合成电场强度预测模式验证

主要内容:调研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预测方法;根据我国直流输电线路的典型杆塔型式进行地面合成电场的预测计算,分析杆塔高度、电压等级、粗糙系数等因素对地面合成电场的影响规律。选择合理的监测断面,进行地面合成电场持续监测,获得线路横向分布,以及监测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差异。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7.中短波广播电视工程电磁辐射预测模式验证

主要内容:收集编制国内常见中、短波广播发射天线和馈线种类及其基本性能参数,预测计算其周边电磁辐射值;现场验证监测电磁场预测结果,根据预测及监测结果,分析典型中、短波广播发射天线电磁辐射规律及监测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差异。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8.国外后处理厂环境排放标准及实践的借鉴性研究

主要内容:(1)调研美国核燃料循环设施环境影响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影响,以及近年来美国在先进后处理厂流程研究中对其环境影响的考虑,总结美国在制定环境影响标准中的方法、原则和思路。(2)调研法国、英国后处理厂在实际运行中环境排放标准、排放量及其影响的演变情况,并分析其过程和原因。(3)调研目前后处理厂排放主要核素的减排处理手段及应用可行性。(4)综合对比分析上述国家环境排放标准和实际排放数据,结合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方法、减排措施与效果等,研究提出对我国制定后处理厂环境排放标准的建议。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09.核设施退役分级研究、核设施退役费用定期评估研究及废放射源近地表处置安全要求和接收准则初步研究

主要内容:(1)对国外核设施退役费用的再评估制度进行调研,开展退役费用定期评估方法研究,为我国核设施退役费用的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调研国际上退役分级经验及相关案例,开展核设施退役分组方法研究,为确定我国核设施退役的分级提供决策依据。(3)调研国际原子能机构及美国、法国、英国等在废放射源处置方面的安全要求和接收准则,研究废放射源近地表处置安全要求和接收准则,编制废放射源近地表处置安全要求和接收准则研究报告和初稿。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110.铀矿冶建设及退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技术研究

主要内容:调研我国铀矿冶建设及退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材料,及制定技术规范所需材料,包括法律、法规、各类铀矿冶建设及退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书(表)、有关论文和书籍。分析各类铀矿冶建设及退役项目环境影响和竣工环保验收特点,借鉴已开展铀矿冶建设及退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经验,编制铀矿冶建设及退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技术规范。

主要成果:技术文件

(十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111.《核安全公约》履约技术支持

主要内容:编制《<核安全公约>中国第八次国家报告》中、英文版,经审查通过后形成报批稿;对其他缔约方国家报告进行审查,形成中国对其他缔约方国家报告的提问清单(中、英文版);对其他缔约方国家提问进行回答。

主要成果:总结报告

112.《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履约技术支持

主要内容:(1)收集、整理新一轮履约中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及进展资料,编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数据调查表,经专家审查通过后下发,开展数据调查;(2)编写《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中国国家报告初稿;(3)召开联合公约编审委员会会议。

主要成果:总结报告,国家报告初稿

二、全国辐射环境监测

(一)其他监测应急事项

113.辐射环境监测领域重、难点监测方法验证

主要内容:(1)室外氡累积监测方法验证:调研国内外已有室外氡累积监测方法,结合目前国控网内在用各种室外氡累积监测方法与主动式氡监测方法的比对实验,建立适合室外氡浓度的监测方法。(2)低本底α/β测量仪串道干扰对测量结果影响的验证:使用MPC9604型流气式、BH1216型闪烁体及FJ-2603G型PIPS低本底α、β测量仪,对电镀面源(239Pu、241Am、90Sr-90Y)、粉末源(241Am、U、KCl)和实际水样、生物样品源进行测量,研究不同类型低本底测量仪器、标准源和不同样品源α对β干扰和β对α干扰情况。掌握不同类型仪器的串道特性,定量给出测量结果需要串道修正的样品活度水平,总结串道修正计算方法。(3)环境样品中γ核素测量结果修正方法验证:通过将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对样品高度和密度这两个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给出国控网监测任务中需测样品(包括土壤、生物、沉降灰、气溶胶等)的γ核素测量结果修正方法。(4)植物样品中碘-131的冷冻干燥法样品前处理验证:采用冷冻干燥法对动植物样品进行前处理,研究影响冷冻干燥法效果的因素,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全面评价冷冻干燥法的可行性,探索样品新的前处理方法,提出植物样品中碘-131测量方法的优化建议。

主要成果:验证报告

114.核电站气态流出物Kr-85浓度监测技术实验验证

主要内容:初步调查核电站气态流出物Kr-85浓度,优化核电站气态流出物Kr-85测量方法,给出探测下限为102Bq/m3,并对实验验证数据进行整理,形成报告。

主要成果:验证报告

115.自动站运行前期定值校准

主要内容:对123个自动站开展运行前的定值和校准。

主要成果:定值/校准报告

116.基于监测数据评价体系的辐射环境安全监控平台模块设计

主要内容:(1)在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评价模式研究基础上,确定评价流程与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模式应用的设计开发。(2)梳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数据特点,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中各核素浓度计算结果,评价范围内各居民组个人有效剂量、集体剂量,关键居民组的关键照射途径、关键核素等,形成表单、字段信息,进行数据管理与应用设计,分析核设施辐射环境趋势,形成核设施辐射环境评价结果数据管理与应用设计,为最终全国辐射环境监控平台总集成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成果:技术文件

117.气溶胶中锶-90分析方法研究

主要内容:(1)研究气溶胶中锶-90的采集方法、样品储存方法。(2)研究气溶胶中锶-90的前处理方法,包括灰化-酸浸取法和混合酸浸取法,对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优方法;研究酸浸取气溶胶中锶-90的条件选择,包括浸取时间、酸的种类和用量选择等;研究萃取色层方法分离纯化钇-90的条件优化,包括上柱条件、淋洗条件、解析条件的优化以及除去铋-210等干扰核素的条件选择;研究钇-90的测量条件,包括效率刻度、测量参数选择等。(3)研究气溶胶中锶-90测量的质控手段与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4)建立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气溶胶中锶-90的分析方法》,覆盖样品采集与储存、气溶胶中锶-90的分离纯化、锶-90的测量、质量控制、不确定度评定等全作业流程,形成相关实验室分析测量气溶胶中锶-90的能力,用于环境质量监测中气溶胶锶-90的含量检测。

主要成果:研究报告

三、核设备监管

(一)国内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的监督管理

118.国内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持

主要内容:对国内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许可证审查,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及重大不符合项监督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成果:总结报告

四、核设施、核基地放射性污染防治

(一)调查与评价的综合支持

119.全国核基地与核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质量保证技术支持

主要内容:就某些监测项目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开展质量保证监察,编制项目质量保证工作报告。

主要成果:总结报告

120.核燃料循环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总报告

主要内容:(1)对已完成的核燃料循环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评价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给出各核燃料循环设施基于流出物的辐射现状评价结论和基于环境监测的辐射环境评价结论;(2)对各类设施的辐射环境现状进行整体评价,编制核燃料循环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总报告;(3)分析已完成各核燃料循环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放射性污染防治意见和建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核电厂查看更多>生态环境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