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2低曲折度钴酸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与此同时,中科院的HengLi也通过自下而上的静电吸附辅助的自组装方法制备了超高容量的LiFePO4复合正极材料。作者开发的UCFR-LFP超厚电极有1.35 mm厚,负载量达到了108 mgcm-2,面容量高达16.4 mAhcm-2。
(H. Li, L. Peng, D.B. Wu, J. Wu, Y.J. Zhu, X.L. Hu,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9 (2019);https://doi.org/10.1002/aenm.201802930)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负载量超高,面容量超高的电极,我们也需要辩证的看待。因为这些电极计算的时候考虑的单位是面积(cm-2)而不是体积(cm-3),将来肯定还会有更高负载量和面容量的电极出现。不过需要记得的是,能量密度计算的时候是以质量或者体积为基准的,而不是以面积。
2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是以硫作为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锂电池。它具有着低成本,资源丰富,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的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硫本身的绝缘性质和中间相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开发出各种高导电和具有吸附性的材料来负载硫,以期得到高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的锂硫电池。最初,考虑到碳材料的高导电性,研究者们最常使用各种碳材料来负载硫正极。不过碳对多硫化物不具有吸附性或者吸附性很差,这导致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很差。因此,大家转向采用碳和金属化合物的复合材料来负载锂硫电池。尽管这种复合可以显著改善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但是大量低密度的碳的存在也使得电极的体积能量密度偏低,甚至还不如传统的锂硫电池。鉴于此,许多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仅采用金属化合物来而不用碳来负载硫。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关注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锂硫电池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南开大学的Xue-Ping Gao教授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s发表了一篇题为“NiCo2O4Nanofibers as Carbon-Free Sulfur Immobilizer to Fabricate Sulfur-Based Composite with High Volumetric Capacity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的论文,就是使用NiCo2O4来负载硫从而制备出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作者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将PAN,乙酸镍和乙酸钴的溶液制备成纤维束,然后通过在空气中煅烧制备出多孔的钴酸镍纤维束,最后即可用来负载硫。钴酸镍的密度高达5.6 gcm-3,因此非常适于制备出高密度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负载硫后的复合材料密度也高达1.66gcm-3。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相比于碳纤维负载的硫正极,钴酸镍负载的硫正极不仅具有着高的质量比容量(1125 mAh g-1),更是具有非常高的体积比容量(1867 mAh g-1),这几乎是传统硫/碳电极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研究发现,钴酸镍还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这有利于提高电极反应的动力学。
(Y.T. Liu, D.D. Han, L. Wang, G.R. Li, S. Liu, X.P. Gao,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9 (2019);https://doi.org/10.1002/aenm.201803477)
图3采用钴酸镍和中空碳纳米纤维来负载硫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对比图。
3粘接剂
粘接剂是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等材料紧密粘接在一起,并将其一起附着在金属集流体上。粘接剂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同样具有着重要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仅仅起到粘接作用的粘接剂,现在人们着重开发出具有功能性的粘接剂,以期提高电池的性能。中科学的Yue Ma就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木质素粘接剂。这种粘接剂除了具有一般粘接剂的功能,它所具有的酚基还可以消除正极界面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抑制自由基链式反应并可以在电极与电解液之间形成稳定的多维相界面。基于此,使用该粘接剂可以将传统的碳酸酯类的电解液的电压窗口扩展到5V。研究发现,采用该粘接剂制备的LNMO5 V电极表现出了比传统的PVDF粘接剂优异的多的循环稳定性。
(Y. Ma, K. Chen, J. Ma, G. Xu, S. Dong, B. Chen, J. Li, Z. Chen, X. Zhou, G. Cui,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12 (2019);https://doi.org/10.1039/c8ee02555j)
图4木质素粘接剂和PVDF粘接剂的对比
4锂金属电池
现在,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牢牢占据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市场。然而,传统的由石墨负极已经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储能体系的需求了。因此,人们将方向转向了锂金属负极。锂金属负极被誉为负极材料界的“圣杯”,这是因为它具有最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g-1),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位为−3.04 V)和较低的密度(0.53gcm-3)。这些特点使其有望成为终极的负极材料。但是,锂金属负极同样也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锂离子在界面处不均匀的沉积,这会形成锂枝晶,从而引发严重安全问题,并因为断裂而形成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死锂,从而造成锂金属负极快速的容量衰减。因此,如何抑制或者避免锂枝晶的形成是锂金属负极的一大研究重点。
天津大学的Ziyang Lu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s发表了一篇题为“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Induced Micro-Electric Field for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Anodes”的研究论文,论述了他在制备无枝晶锂金属负极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者首先制备出了g-C3N4,然后将其包覆Ni泡沫来制备出g-C3N4@Ni三维集流体用作锂金属负极。研究发现,亲锂的g-C3N4结合3D骨架非常有利于Li的均匀沉积并可显著抑制锂枝晶的形成。密度泛函计算和实验研究都表明起源于g-C3N4的tri-s-triazine单元可以形成一种微电场,这个微电场可以在最初形核时引导形成无数的锂晶核,从而有效地引导锂在三维Ni泡沫上均匀的生长。此外,g-C3N4@Ni泡沫的三维多孔结构也有利于缓解体积变化和稳定SEI膜。因此,基于该材料的锂金属负极表现出了高的库伦效率,长的循环寿命(高达900 h)以及低的过电势。
(Z. Lu, Q. Liang, B. Wang, Y. Tao, Y. Zhao, W. Lv, D. Liu, C. Zhang, Z. Weng, J. Liang, H. Li, Q.-H. Yang,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9 (2019);https://doi.org/10.1002/aenm.201803186)
图5金属锂在Ni泡沫和g-C3N4@Ni泡沫上的形核和沉积过程
5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
电解液是电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起着在电池正负极之间传导离子的作用。通常的电解液是采用有机溶剂加盐来制成的,然而这类电解液极易燃烧,产生危险。因此,学者们开始大力探索固态电解质,以求获得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鉴于锂金属电池方兴未艾,最近人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可用于锂金属负极的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中国科学院的Hui Duan就开发了一种可用于锂金属负极且具有高的电压窗口的新型固态电解质(图6)。这种新型的电解质具有着异质多层的结构,从而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来克服界面稳定性的问题。因此,该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范围宽达0-5 V。此外,该异质结构的固态电解质还可以抑制锂枝晶的发展,因此可用来制备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H. Duan, M. Fan, W.P. Chen, J.Y. Li, P.F. Wang, W.P. Wang, J.L. Shi, Y.X. Yin, L.J. Wan, Y.G. Guo, Advanced Materials, 31 (2019);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7789)
图6(a-d)Li1.4Al0.4Ge1.6(PO4)3,(e-g)PAN@LAGP电解质和(h-l)PAN-PAN@LAGP电解质。
尽管固态电解质有希望将锂金属阳极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不过,最新的研究也发现,相比于液态电解液,在一些固态电解质表面更容易形成锂枝晶。然而其中的机理还不清楚。基于此,马里兰大学的Fudong Han就采用原位中子深度剖析技术研究了锂枝晶的起源。研究发现,相比于LiPON,LLZO和Li3PS4的内表面更容易沉积锂。这是因为LLZO和Li3PS4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的电子导电率。因此,如何降低固体电解质的电子导电率是未来全固态锂电池实现应用的一大关键。
(F. Han, A.S. Westover, J. Yue, X. Fan, F. Wang, M. Chi, D.N. Leonard, N.J. Dudney, H. Wang, C. Wang, Nature Energy, 4 (2019);https://doi.org/10.1038/s41560-018-0312-z)
图7对三种固态电解质的锂浓度分布进行原位中子深度剖析。
6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
由于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分布的不均匀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与锂同族的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现在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正朝向高倍率,高容量,实用化的方向在发展。北京大学的Jing Zhou就基于Bi开发出了高面容量的钠离子电池负极。作者发现Bi在钠化的时候体积膨胀是具有各向异性的,其中是Z轴方向的膨胀率最高,为142%。基于此,作者就设计了超薄的Bi烯以缓解沿Z轴方向膨胀时的应力。基于此思路,最终制备的Bi烯/石墨烯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且材料的面容量最高可达12 mAhcm-2。
(J. Zhou, J. Chen, M. Chen, J. Wang, X. Liu, B. Wei, Z. Wang, J. Li, L. Gu, Q. Zhang, H. Wang, L. Guo, Advanced Materials, 31 (2019);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7874)
图8Bi到Na3Bi的结构演变和Bi在钠化时的原位TEM图
假如说锂离子电池正处壮年,钠离子电池处在青春期,那么钾离子电池还是小屁孩呢。不过,近来认为对钾离子电池的兴趣却日益浓厚。现在人们的重点研究方向是仿照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来开发一系列可能的钾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来自马里兰大学的Jing Zheng开发了一种锑碳复合材料(Sb@CSN)用作钾离子电池负极。这是复合材料的特点是Sb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球网络内部。在对电解液进行优化后,该材料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仍然有551 mAhg-1。它具有着迄今为止最好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性能。此外,作者还对材料的储钾机理进行了研究。
(J. Zheng, Y. Yang, X. Fan, G. Ji, X. Ji, H. Wang, S. Hou, M.R. Zaiah, C. Wang,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12 (2019);https://doi.org/10.1039/c8ee02836b)
图9Sb@CSN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7新型储能体系
尽管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在了电子设备,电网还有电动汽车等各个领域,不过锂资源的短缺和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无安全问题的新型储能体系就显得很重要。最近,基于资源丰富的金属,人们已经开发了许多新型电池系统,比如Al离子电池,Mg离子电池,还有Ca离子电池等。中佛罗里达大学的Kun Liang在Advanced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了其在柔性Al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考虑到SnS是一种典型的层状材料,且具有较大的层间距和高的电子导电率,作者将其制成了自支撑的多孔薄膜,然后用作Al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材料具有高达406 mAhg-1的比容量,且具有优异的柔性。
(J. Zheng, Y. Yang, X. Fan, G. Ji, X. Ji, H. Wang, S. Hou, M.R. Zaiah, C. Wang,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12 (2019);https://doi.org/10.1039/c8ee02836b)
考虑到金属镁具有高的容量,低的氧化还原电势,丰富的资源以及不存在枝晶问题,人们也对Mg离子电池开展了研究。来自休斯顿大学的Hui Dong就在Joule上发表了题为“Directing Mg-Storage Chemistry in Organic Polymers toward High-Energy Mg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在这里,采用Mg金属负极,醌聚合物正极和无氯的电解液,作者首次展示了Mg离子直接存储的电化学反应。这与之前的MgCl存储化学体系明显不同。这个新体系只需要使用大约10%的MgCl基系统的电解液。因此,基于该思想设计的Mg离子电池表现出了高的能量密度。
(H. Dong, Y. Liang, O. Tutusaus, R. Mohtadi, Y. Zhang, F. Hao, Y. Yao, Joule, 3 (2019);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18.11.022)
图10 直接的Mg存储化学
除此之外,人们还探索了一些其他新型储能体系。与双电层电容器相比,法拉第电池的电极通常难以具有超高的倍率性能和超长的循环性能。俄勒冈州立大学Xianyong Wu就报道了一种通过Grotthuss质子传导来弥补法拉第电池这种性能差距。质子的转移是通过协同解离和氢键网络中O-H键的形成来完成的。作者研究发现,在类似水合普鲁士蓝的化合物中有大量的晶格水分子,这非常有利于在氧化还原反应期间进行Grotthuss质子传导。当把这些材料用作电池的电极时,它们表现出了高达4000 C(380 Ag-1)的高倍率性能以及73万全的循环性能。这也表明无扩散的Grotthuss拓扑化学的质子有着与需要离子在内部进行扩散的传统电池电化学不一样的反应机理。这也为高功率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X. Wu, J.J. Hong, W. Shin, L. Ma, T. Liu, X. Bi, Y. Yuan, Y. Qi, T.W. Surta, W. Huang, J. Neuefeind, T. Wu, P.A. Greaney, J. Lu, X. Ji, Nature Energy, 4 (2019);https://doi.org/10.1038/s41560-018-0309-7)
图11 电荷和能量的转移,以及三种类型的类普鲁士蓝材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我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电力装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成为行业焦点。4月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抽水蓄能成套设备开盖检查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展开,西开电气首台套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用成套开关设备迎来了三年运行的“大考”,众多电力行业巨头——南网储能、中广核新能源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据悉,近日,内蒙古乌审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中煤绿能(鄂尔多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套光伏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公示。据文件显示,上述项目性质为新建,由中煤绿能(鄂尔多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乌审旗境内建设293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其中:风电170万千瓦,光伏123万千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德业股份预计第一季度实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到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1709.18万元到26709.18万元,同比增加50.15%到61.70%。德业股份表示,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第一季度,东南亚、
4月15日,河北建投集团与越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米大斌会见越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招兴一行,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曹欣,副总经理秦刚,越秀资本董事长王恕慧、越秀集团总法律顾问贺玉平出席签约仪式,越秀资本、越秀租赁、越秀产业基金及集团办公室、投资发展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4月10日,“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正式举行。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在现场表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9400万用户的信赖与厚爱,汇聚成推动上汽“前行不已”的澎湃动力。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现场透露,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
近日,高泰昊能首个离网储能站控系统应用项目——恒达户外储能100kW/200kWh项目,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离网储能站控系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网覆盖薄弱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无电区、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通知,华电内蒙古新能源公司获得50万千瓦绿色供电项目建设指标。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规划新能源装机总容量为50万千瓦。其中,20万千瓦绿色供电项目配置风电15万千瓦、光伏5万千瓦,并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储能容量为新
2025年4月10日,在ESIE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储能展览会”)上,中创新航正式宣布392Ah储能电芯及6.25MWh液冷集装箱系统产品全球首发量产下线,并展示了314Gen2.0超长循环电芯、600Ah#x2B;大容量电芯等创新产品,为储能电站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更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是现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昌黎金智储有限公司130MW/260MWh构网型共享储能电站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浦水利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以报价39944.8万元,折合单价1.536元/Wh预中标。中标候选人报价范围1.535~1.537元/Wh,详情如下: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浦水利集
2025年4月12日—13日,以“同心携手•共创辉煌”为主题的2025年度科士达合作伙伴大会在江西宜春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齐聚于此,共同见证科士达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大会期间,合作伙伴们走进科士达智能制造基地,亲身感受前沿科技与卓越制造实力。通过深入交流与实地参观,携手探讨
美国储能行业迎来重磅消息——美国本土企业StrytenEnergy宣布将全美电池产能扩大至24GWh。这一战略布局覆盖军用、电网储能等关键领域。StrytenEnerg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贾德(MikeJudd)表示:“扩大本土产能是公司对美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坚定承诺。在能源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StrytenEnergy制造
4月15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了新疆华钛新材料源网荷储6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储能系统工程采购招标公告,本期建设60MW/120MWh,采购范围包括箱式变流升压一体机,20尺箱式储能电池系统,能量管理系统,视频监控设备,电缆、铜排及其附件,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暖通
4月14日,安徽华茂13.48MW/55.09MWh储能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安庆峡能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安庆华茂第二工业园厂区内部。本项目计划建设总规模为13.48MW/55.09Mwh(实际建设规模以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为准),采用“自储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本项
4月14日,德业股份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长49.67%;预计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33.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6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长64.80%。对于影响经营业务的主要原因,德业股份表示,2024年度,受全球光储市场需求差异化增长影响,公司储能逆变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快看,这块满电的电池都扭成麻花了,还没有冒烟着火……”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储能展上,因湃电池展台人头攒动。原因是这里正在展示业界首个「满电电芯扭转试验」:一块处于满电状态的电芯,被暴力扭转成麻花状后依然没有冒烟没有起火,电压、电流、温度全程处于稳定状态。试验在引起了现场
如今,清洁能源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储能也在走入千行万业。但其实在用户端,储能还有更多的潜在市场机遇有待挖掘。ESIE2025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期间,欣旺达储能的移动储能车从广东惠州跋涉5000#x2B;公里亮相北京,掀起储能应用的新浪潮。在“移动”的支撑下,储能技术除了发挥以往削峰填谷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正式亮相,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数字化水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该套平台已在广东投入使用。在位于广东广州的监测大厅里,生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实时监测着先期接入该平台8座电化学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晚间,天赐材料披露公司2024年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7.81个百分点,降至17.45%。
豪鹏科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亿元~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70%~1004.48%。资料显示,豪鹏科技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
锂离子电池储能开发商有能力满足本十年电力需求的预期激增,这主要由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使用增长引发。市场参与者和观察人士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工具正成为储能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标普全球商品洞察电池和储能首席分析师HenriqueRibeiro表示:“我对人工智能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持乐观态度”,他
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储能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吸引了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数十万名专业观众到场。楚能新能源携全球首发的472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及全场景产品矩阵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焦点。产业革新472Ah定义下一代储能电池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40余家企业入围榜单,宁德时代、双登、科华数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奇
据英国媒体报道:特朗普的关税,特别是针对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组件和电池储能系统的关税,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这些关税针对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进口产品,增加了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对于英国来说,其可再生能源设备高度依赖进口,这些关税可能会间接提高太阳能光伏系统和电池储能解决方案的价格。
关税和本地化制造都会推高项目成本,同时延缓脱碳进程。根据测算,在“本地制造”情境下,欧盟和美国都会面临更高的项目资本支出,到2050年,欧盟电力行业脱碳可能会额外增加数千亿美元的支出。(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汤思斯)文/汤思斯当前,尽管世界范围内,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一场势不可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5个研究方向。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中,要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x2265;180Wh/kg,循环寿命#x2265;10000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
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达1785.75亿元,被2861只基金共同持有。近日,2024年公募基金的年报披露完毕。Wind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报,公募基金全部持股中前三大重仓股的所属行业分别为工业、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其中,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