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BP、OPEC、EIA最新展望整理
图3 各展望报告对2040年全球能源消费地区占比的预测
IEA:页岩油革命正在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生产国。能源消费向亚洲转移的深刻变革在各类燃料、技术和能源投资方面都有所体现。
IEA预计,截至2025年,美国在全球石油产量增长中的比重将达到近75%,届时全球近五分之一的石油将产自美国。同时,页岩油革命给经济结构严重依赖原油出口的传统油气出口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按装机容量计算,到2040年,中国、美国、印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世界主要地区能源消费占比情况将完全逆转(见图4)。
资料来源:IEA
图4 2040年世界主要地区能源消费变化趋势
BP: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石油产量增量主要来自欧佩克产油国和美国。全球天然气产量以美国和中东(卡塔尔和伊朗)为首,这两个地区的天然气产量增幅加在一起几乎占全球天然气产量增幅的50%。
BP预计,2019~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量主要由非欧佩克产油国来满足。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增量总计600万桶/日,其中美国产量增量500万桶/日,巴西200万桶/日,俄罗斯100万桶/日,这些增量弥补了部分老油田的产量下滑。从2030年起,石油需求增量主要由欧佩克产油国来满足,这一时期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将增加400万桶/日。
美国和卡塔尔逐渐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的中心,到2040年,这两个国家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将占到全球的40%左右。亚洲仍是液化天然气进口的主导市场,但亚洲内部的进口格局发生变化,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将取代日本和韩国市场,到2040年,亚洲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占到全球的一半左右。
OPEC: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将在2015~2040年间增加近8600万桶油当量/日,其中印度和中国占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增量的50%以上。
OPEC预计,2017~2023年间,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给将增长860万桶/日,其中560万桶/日来自美国。除美国外,巴西、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也将成为非欧佩克国家中期供给增长的推动力量。非欧佩克产油国供给量将在本世纪20年代末达到略低于6700万桶/日的峰值,此后石油日产量将缓慢下降,至2040年的平均供给水平为6260万桶/日,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巴西的温和增长不足以抵消非欧佩克供应版图中其他地区的自然下降。预计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将从2015年的2000万桶/日增至2040年的近3300万桶/日。
印度和中国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最重要贡献者。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包括印度、中国和欧佩克)在预测期间需求将增加2900万桶油当量/日,这些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欧亚大陆的需求增量大致为450万桶油当量/日。而经合组织国家需求增长量则很小,这表明各国能源需求与市场总需求正趋于饱和。
EIA:亚洲将引领能源消费的增长。
EIA在展望中特别关注了中国、印度和非洲的能源未来,并指出,在非经合组织国家中,亚洲将引领能源消费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尽管EIA预测情景下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但是印度和非洲人均能源消费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报告的参考情景中,2040年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消费量将达到473千兆英热单位,经合组织国家将达到266千兆英热单位,分别占到全球能源消费量的64%和36%。
(四)电力生产消费
综合各机构的预测,电力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进一步增长,提高电气化水平是未来世界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从地区来看,电力增长主要由发展中经济体来推动,发达经济体的电力需求增长温和。从发电来源来看,电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政策支持和技术成本降低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迅速增长,推动电力行业成为减排先锋,但为了确保可靠供应,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需要改变。
IEA:在接下来的25年里,电力消费增长将持续超越整个能源消费增长的速度。
IEA数据显示,如今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19%,作为终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部分,在接下来的25年里,电力消费增长将持续超越整个能源消费增长的速度。在IEA可持续发展情景下,2040年煤炭和天然气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将急剧下降。在新政策情景和当前政策情景下,化石燃料仍是发电的主要来源,煤炭仍是最大的电力来源。
根据IEA新政策情景,2017~2040年间全球发电量将增加约60%,到2040年电力将占到终端能源消费的24%。随着电力生产的大幅增长,人人享有电力和消除电力贫困的问题将部分得以解决,但与全球电气化还相去甚远。如表2所示,煤炭的发电量占比将从现在的40%左右下降到2040年的25%以下;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25%增加到40%以上;天然气占比几乎稳定地保持在20%左右。水电仍然是低碳电能的最大来源。核电发电量占比将保持在10%左右,但其地理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发达经济体约三分之二的核电站已运行30年以上,2040年传统核电大国将迎来一波退役潮,届时以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核电装机将大幅增加。
表2 2040年全球不同类型能源发电量预测
资料来源:IEA
同时,太阳能光伏和天然气正在重构电力行业装机容量。由于成本下降和政府优惠政策,太阳能光伏竞争力日益增强,其装机容量将在2025年前超过风电,2030年左右超过水电,2040年前超过煤电。太阳能光伏和风电的崛起,使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变得空前重要,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燃气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前超过煤炭,因为各国都在探索解决碳排放和空气污染问题,同时又要满足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充分性的需求(见图5)。
资料来源:IEA
图5 不同类型能源装机容量变化趋势
BP:世界继续向电气化方向发展,全球电力消费增长强劲。
BP表示,世界继续向电气化方向发展,全球电力消费增长强劲。在BP的渐进转型情景中,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中有四分之三用于电力生产(见图6),到2040年,近一半的一次能源将流向电力部门。几乎全部的电力需求增长都来自于由中国和印度引领的发展中经济体,而经合组织国家电力需求增长要小很多,这说明较为成熟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其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的相关性较弱。
资料来源:BP
图6 一次能源和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增长趋势
全球用于发电的燃料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煤电、核电和水电占比降低,天然气发电占比大致维持在20%左右,变化情况相对平缓。可再生能源电力约占发电量增量的三分之二,其在全球电力部门的份额将增至30%左右。相比之下,煤电份额下降较为明显。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电力部门最主要的发电来源(见图7)。
资料来源:BP
图7 用于发电的燃料结构变化趋势
(五)能源强度
根据各机构的数据,到2040年,全球能源强度将以年均2%的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强度方面取得的进步将更加显著。毋庸置疑,技术发展和能效政策将在降低未来能源强度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根据BP的渐进情景,在人口增长更慢和能源强度改善更快的共同作用下,整个展望期内全球能源需求的年均增长率将从此前20年间的2%以上降至1.2%,能源需求的总体增长由于能源强度的下降而被部分抵消掉(见图8)。在此期间,预计全球GDP增长一倍,而能源消费只增长三分之一。同时,预计全球能源强度将从2017年的119吨油当量/百万美元降至2040年的76吨油当量/百万美元,年均降低约1.9%。到2040年,能源强度将在2017年基础上下降约36%。
资料来源:BP
图8 能源强度对减少一次能源需求的贡献
在OPEC的参考情景中,预计2015~2040年间,中国能源强度年均降幅最大(超过3%),印度其次(降幅接近3%),其他地区能源强度年均降幅基本徘徊在1%~2%的范围区间,而全球能源强度降幅约为每年2.2%(见图9)。
资料来源:OPEC
图9 2015~2040年间全球和各地区能源强度年均降速
展望期内,世界主要地区之间能源强度相对较大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各地区能源强度将在全球平均水平范围内窄幅波动,日益趋同(见图10)。
资料来源:OPEC
图10 1990~2040年间全球和各地区能源强度变化趋势
(六)碳排放
尽管全球能源向可持续方向转型的特点已经逐渐明晰起来,但综合各机构对碳排放趋势的预测,未来可预见的碳排放与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所需的发展轨迹相距甚远,《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依旧很难实现。
OPEC:全球碳排放量将继续增长,2040年前未达到峰值,增速有所降低。
OPEC认为,尽管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气候和能源政策,但由于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增加,全球碳排放量将继续增长,并且2040年前未达到峰值,只是在此期间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在OPEC的参考情景中,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将从2015年的330亿吨左右增加到2040年的390亿吨左右(见图11)。发达国家碳排放量将占2040年碳排放总量的28.4%,2016年其在全球碳排放量中的占比约为39.1%。尽管全球煤炭需求增长缓慢,但预测煤炭仍将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在2040年的碳排放量为157亿吨,占当年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的近40%。考虑到展望期内天然气需求将显著增加,预测天然气每年的碳排放量增量最大。
资料来源:OPEC
图11 OPEC碳排放量趋势预测
BP: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年均增长约0.3%。
根据BP的渐进情景,2017~2040年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预计将从334亿吨增至360亿吨(见图12),年均增长约0.3%,而在此前的1995~2017年间,碳排放量实际的年均增长率为1.9%。在整个展望期内,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将增长大约7%。碳排放量的继续上升表明,世界各国需要全面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减少。这也与其2018年展望报告中的说法不谋而合。
资料来源:BP
图12 BP碳排放量趋势预测
电力行业是目前能源使用最大单一碳排放源,BP认为,针对电力行业的政策对于未来20年实现碳排放的实质性减少至关重要。即使在BP的快速转型情景下,2040年碳排放量仍然很大。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在本世纪下半叶,这些剩余的排放量需要大大减少并使用负排放来抵消。至于哪些技术和发展可能在2040年以后的减排中发挥核心作用,BP认为,使电力行业接近完全脱碳以及终端应用实现更高程度的电气化十分关键。而对于那些无法电气化的终端应用,包括氢能、生物能源在内的其他形式的低碳能源和能源载体将非常重要。
IEA:新政策情景中,2040年前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呈缓慢上升趋势,远远跟不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减排步伐。
IEA的展望报告显示,在新政策情景中,从现在到2040年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呈缓慢上升趋势,远远跟不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减排步伐。总体而言,各国已准备履行《巴黎协定》做出的国家减排承诺。但要实现全球排放早日达峰,单靠履行这些承诺还不够。根据预测显示的排放趋势,总体来看全球未能很好地处理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后果。该预测情景中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不足以阻止因空气质量恶劣导致的早亡人数攀升。
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中,到2040年,天然气和石油在全球能源需求中仍将占重要份额。不同源头的石油和天然气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一样。IEA首次对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间接排放进行了全面估算,结果显示,这些环节的间接排放总体上占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15%左右。不同来源的排放强度差别很大:用排放最低的石油替代排放最高的石油可减排25%;同法替代下,天然气的排放可以降低30%。
二
各预测中的中国能源未来
(一)能源需求
面向2040年的中国能源展望中,BP、OPEC和EIA主要分析情景显示,展望期内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增长速度均为1%左右,其中OPEC和BP的预测更加乐观(1.1%~1.2%),EIA的预测相对保守(0.8%)。综合以上各机构数据,到2040年,中国能源需求在全球能源需求总量中的占比约为22%。
资料来源:根据BP、OPEC、EIA最新展望整理
图13 各展望报告对2040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
EIA预测: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0.8%。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由中国德国商会组织的德资企业高管代表团一行到访隆基绿能,通过实地参观与现场交流,深入了解了隆基绿能在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成果。龙头聚首,德国代表团实探隆基此次来访的代表团成员包括多家德企中国区负责人及全球董事会成员,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出席接待并致辞。双方通过参观
“十四五”以来,东北区域能源转型的加速深化,新能源出力变化与用电负荷升降之间的叠加效应愈发显著,系统爬坡需求不断增加。2024年,东北电网已出现因新能源出力减小、负荷迅速增长导致的爬坡能力不足、频率长时间波动等问题。为积极应对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所带来的系统爬坡需求持续攀升以及火电机组
4月16日上午,上海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旭峰带队拜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陈西接待余旭峰一行。双方围绕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多领域业务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余旭峰感谢国家电网热情接待,简要介绍了上海交易集团业务布局及创新发展情况。他表示,
又到春天繁花似锦,春季广交会如约而至。2025年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盛大开幕。“中国第一展”火热开局,纳八方来客。格普光能再次亮相广交会,会世界友,议绿能新未来。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
创新引领科学有序协同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长期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我国煤电还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发布。声明提出,双方将继续鼓励企业按照商业原则推进新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绿色经济新业态,并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助力各自产业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在德国Lichtenstein-Unterhausen,一家专业模具制造企业正上演着传统制造业的能源革命。当大多数企业还在为能源成本与环保指标纠结时,KonFormGmbH用科士达BluePulse系列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绿电自发自用、成本效率优化、电网依赖性降低、6个月零故障稳定运行、两天完成系统部署等。这份答卷的背后,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天合储能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全球化市场布局,强势入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成为本届峰会最受瞩目的新能源企业
ABBiCE600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基于ABB集团ABBAbility技术架构开发,是用于能源优化、碳排放管理的专业级工业物联网平台灵活适配私有云和本地数据中心的部署,实现多站点、大数据信息,高并发、高可用能力的能碳管理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障,获得公安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为客户的能源资产管
2024年9月,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的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西藏八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如今,项目已稳定运行半年,在平均海拔5050米、最高海拔5200米极端气候频发的“世界屋脊”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风电机组以卓越的可靠
一、绿证核发情况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本期核发2025年2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60亿个,占比91.66%。2025年1-3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6.62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4.56亿个。截至2025年3
4月16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集中攻关新一代光伏高效率太阳电池、新型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核心部件技术,研发示范一批海上和陆上可再生能源新型系统技术,锻造产业链上的器件、装备、系统、软件、测试等关键
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3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原文如下:一、绿证核发情况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气化炉吊装成功,该气化炉是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专用于生物质气化的“复朋炉”。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采用复朋炉气化技术,一开不备,气化压力3.0MpaG,总气量70000Nm/h(CO+H2)
日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该公司计划在昆士兰州部署5.6GWh电池储能项目的申请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批准。根据《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批准ACEPower公司在昆士兰州开发部署两个公用事业规模的电池储能项目,并且部署这两个项目都被认定为“非受控行为”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4月16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根据答复文件,浦东新区推进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光伏60万千瓦以上,截止2024年底已完成55万千瓦;四是完善企业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体系,浦东新区共有6家发电行业企业纳入
4月16日,《华润新能源漳州诏安A-3区3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咨询技术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945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50180000.00元。此前招标公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4月16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集中攻关新一代光伏高效率太阳电池、新型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核心部件技术,研发示范一批海上和陆上可再生能源新型系统技术,锻造产业链上的器件、装备、系统、软件、测试等关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据爱企查信息显示,大唐(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于4月10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永刚,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该公司由大唐发电全资持股。据了解,2024年12月29日,大唐多伦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4月16日,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帆石二10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一标段、二标段、三标段中标结果公示,明阳智能(600MW)、金风科技(400MW)分别中标,总投标报价268673.40万元。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一标段(300MW)、三标段(300MW),中标价格均为83752.20万元。金风科技成功中标二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在“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骥翀氢能”)与儋州市人民政府签署《骥翀氢能产业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依托儋州洋浦丰富的海上风电、陆地光伏资源及应用场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绿电制绿氢-储运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