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企业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很多不同形式的企业,如果一刀切单讲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很难讨论。国企改革已经变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国企目前所被评论、被研究远远超过了国企自身,超出了经济,甚至超出了中国。今天国企的责任超出了企业自身,国企变成整个社会能不能进步、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创新、国际上还能不能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
站在今天看国企,必须看国企产生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从国家大的战略来看国企,要看到国企的成就和作用,当然也要看到国企的问题和改革。同时,未来的国企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于国企是不是垄断、是不是效率很低、该不该存在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讨论,但要放在一个大的时代环境来看,研究怎么样对国家、社会、历史发展是最好的。因此,讨论的出发点是站位要高,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来认识,用“经济上合理、理论上科学、实践上可行、国际上认可”四个原则来分析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的产生和作用
中国国有企业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史和历史进程的自然产物,不是有意设计、强加的过程。
国有企业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从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辛亥革命,一直走到今天。承认历史的过程就是一个承认国企的过程,国企是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迅速建立了中国的工业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作了环境条件准备。
国有企业的改革
2018 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额 178.7 万亿元,如果国有企业管理上 ROA(资产收益率)能增加 1 个百分点的回报率,就是 1.78 万亿元,整个全国税收仅去年一年大概 18、9 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回报率增加 1%就等于中国税收增加 10%。那时候再减税、再建医院、学校加教育经费就没问题了。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大幅度减税和国有资本收益增长的关系。现在中国经济受到挑战,咱们就减税、减税、减税,要更大幅度的减税,减税财政收入少了,会产生赤字,但又不想搞太大的财政赤字,怎么办呢?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第二个方法,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
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必须让全国人民知道国企的经营和自己有关系,产生拥有感。整个政府预算分四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该和财政预算可连接,国有企业经营得好,财政就减税,人民就可以多发钱、多就业、多修学校、多做研发,整个财政就活了,做的不好该关关掉、该卖卖掉,做的好就发展,有评价、有标准。这样,国有企业未来真正变成国家经济民生、社会安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企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问题表现在四个地方:一是效率,大部分企业随着发展,投资越大回报率不断下降;二是动力,企业对人进行激励激发工作动力,但激励存在风险;三是权力,在用人、投资方面到底谁来决策,会带来一些矛盾;四是创新力,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但国企比较弱,因为创新力是所有因素合力的迸发。
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始终和改革相伴而生。国企改革是个波澜壮阔的过程,经过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比如最早 1979 年开始,有扩大自主权、厂长负责制、企业破产、股份制试点、用人双轨制、供销挂钩,不断提出新的改革方法,这些方法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发展。
从 1978 年以来,国企没有一刻不在探索,在逐步改善、改革、解决问题,如果那时候不去那么做就没有国企的今天。这个过程很长,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企业界在和它的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相联系的情况下,用了这么大的精力一步一步去改。到了现在,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且向资源及公用事业等领域集中,国企战略布局调整成效显著。
国有控股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总产值的比重,从 2000年 47% 降到 2011 年 26%。2012 年到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今天供给侧改革、混合所有制、国企兼并重组等,目前国资委在全力推动这些改革工作。
总体来看,国企改革有几个特点:持续不断,与国家发展同步,虽然改革有很多困难,但一直在积极想办法;摸着石头过河;螺旋式上升;实践为先,理论滞后,有了实践再推广起来;局部与碎片式,相对来讲真正统一的、大面积的改革还要再加强;之前改革处于相对较易的层面,逐步进入深水期。
国企改革的巨大成就
国企在历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推动国家工业化、健全工业体系等方面都功不可没。
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促进后发国家快速工业化,健全工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国民经济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
近五年来,国企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了较好的增长,2018年营业收入58.8万亿元,利润总额3.4万亿元,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资产,吸纳了 6000 万人就业。实际上企业的第一责任就是提供好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机会。
国有企业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国企承担了很多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在航天、高铁、特高压输变电等许多领域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较快,国企抓住发展机遇,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
“新时代”国企改革进行时
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依然存在问题:
一是效率,国企资产回报率改善不大。国企资产回报率不高是相对于民企而言,同行业比较国企比民企资产回报率低 2 ~ 5 个百分点,这是国企面临的最大问题,从企业的使命来讲,投入产出不对。
二是创新,国有企业在研发效率上与民营企业等有差距。研发投入强度差距不大,有很多研发投入,也有很多产出和成绩,但是效率有差距,每 1 亿元研发支出获得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仅为民营企业的 41%,外商投资企业的 68%,数据可能不精确,但结论基本上是对的。整体上,国有企业在创新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持续推进改革。国企和民企面临同样的市场竞争,如果不能解决效率和创新问题,将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很大挑战。
还有人说,国企还存在垄断、腐败、补贴、高杠杆低利率、不公平竞争等问题。在此我做一个简单回答。
垄断问题,国企所在的个别行业,是天然特权、国家授权的行业,比如说电网行业等,这个行业本身不是国企想垄断,所谓的行业专营性是国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但我们也要看企业运营的效率,不能因为是独家经营的效率就低,或者服务比别人差。
腐败问题,腐败问题是巨大的社会毒瘤,但这不是国企独有的,也不是中国国企独有的。国企当然要面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把腐败问题治理好,严厉打击腐败。但反过来讲,这不是国企的主流,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企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大大改善。
补贴没有。当然国企也有补贴,比方说企业做燃料乙醇,这个补贴全行业都有,不是单独给国企的补贴。不能说别人补了就没关系,国企补贴就来指责国企补贴问题。
高杠杆低利率问题,为什么国企贷款多?为什么高杠杆低利率?是因为国企还钱。能还钱银行才借,利息相对低。有的国企因为经营比较差就借不到钱,非常费劲,银行最后给的利率也比较高,要求担保。
不公平竞争问题。国企承担了很多企业属性之外的职能,花了大量时间、人力、精力、金钱、团队要投入。
简单总结,要理解国有企业,首先要理解近代中国经济史的独特性,理解包括国际、国内在内的企业所有制的多种形式,理解国有、公众所有与私人所有的融合。在企业管理上,所有制被过度夸张了。坏的公有制恰恰是私有制,好的股权多元化就是公有制。企业管理很差,一个人都独吞了那就成了私有制,是私有企业。全面混合所有制,变成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当然,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多种方式中的一种,不等于一混就灵。
国企改革十大着力点
国有企业改革的着力点在哪儿?怎么改革?这是学术讨论,没有任何结论,我列了 10 点:
1. 所有者缺位。去年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人大报告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国资委也好、国务院也好,向全国人大报告国企经营状况就和报告财政预算是一样的,这样明确了信托责任,找到了所有者。
2. 国企多重目标。国企有很多目标,赚钱、社会效益都有,必须尊重企业特性、效率属性、市场原则,并予以准确评价。
3. 战略管理不清晰。很多企业为什么搞多元化乱投资呢?因为没有战略。从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的统一开始,行业选择、目标清晰、尊重市场作用。
4.评价标准不统一。这里必须要对标世界一流进行标杆管理,形成业绩文化,统一会计标准。
5. 运营效率不高。要真正地细化指标、目标倒推,对资本投入进行控制,对经营不善企业进行破产重组。
6.战略创新不够。这么多新经济、新创造国企没有,要有专业洞察,把握发展规律及发展阶段,要有容错机制,错了没问题原谅一次接着再来。同时,尊重企业家精神,尊重创造性。否则没有创造性可言如何提高 178 万亿资产的回报率?
7. 杠杆过高、债务风险。对于战略不聚焦的要限制借贷水平。
8. 管理者及人才培养选拔的局限。选人者责任、选人的标准、评价及更换、人与战略目标的匹配、信任及授权,每一个都是大题目。
9. 激励机制及改革。激励机制绝对不单单是发多少钱的问题,要更关注激励的科学性,人才的竞争及团队文化。
10. 党的领导的落实。很多国家都有国有企业,我们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只要承认中国的现代史,承认中国 1949 年以来到今天的发展,承认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必须承认中国共产党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政党、个人能把中华民族搞得像今天这样好,这就是现实。从党员来讲,入党那天承认了这个使命,就要去努力做好。
国企改革发展的实践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一进门先说理想信念,绝对不是政治口号,是非常实际的。想升官发财不要来国企,认可这点就在企业好好干。没有人想来企业过苦日子,都想过好日子,所以理想信念和经营业绩要有联系。人和战略要有联系。
再就是战略十步法。包括了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
战略和执行的关系可以用动力系统和能力系统模型来理解。
再者就是企业经理人标准及素质要求。
最后是五步组合论,我觉得这比较适合国有企业。
第一步要选经理人。第二步是组建团队。第三步是发展战略,第四步是市场竞争力。第五步是价值创造。
各个央企虽然表述方式不一样,但大量都用了业绩、战略、团队、评价、导向来评价这个人、换这个人,逐步提高央企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这样的评价机制央企就没有今天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原载于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内容有删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6日,中国华电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祖斌、吴敬凯、李旭红、赵晋山、赵晓东、曹海东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全力服务经济
4月30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重庆市拜会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双方就深化企地合作、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重庆市领导卢红、陈新武、刘尚进,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傅振邦参加会谈。袁家军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邹磊一行来渝深化合作,感谢国家能源集
4月27日,粤海水务与河源市水务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项目合作协议。河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国森,市政协主席余其豹,市委副书记吴青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东豪,副市长梁均达、谢春艳等市领导,粤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勇,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谭奇峰,资本投资部副总经理
4月27日,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重发能源公司”)揭牌仪式在渝举行。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重发能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重庆在能源领域专业化整合和国企深化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为重庆市能源保障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重发能源公司的设立,核心目标在于借助市场化、专业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服务支撑四川国家战略腹地建设,4月25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与能源领域合作企业举行集中签约,30家业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出席活动并签约。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专职副书记任兴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出席活动并致辞,集团党委委
4月22日至2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华电辽宁区域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华电力量。中国华电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敬
淮河能源从单一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4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正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116.94亿元对价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电力集团89.3%股权。这一交易不仅是安徽省属能源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动作,更折射出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转型路径。(来
4月11日,平高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02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增长25.43%。报告期内确认甘孜等14间隔1000千伏GIS,庆阳换流站等97间隔750千伏GIS,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大。分产品来看,高压板块实现营收76.98亿元,较上
一季度,安徽省能源集团以“起步即冲刺”奋进姿态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质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4%,实现首季“开门稳”、“开门红”,为全年工作筑牢根基。一季度,安徽省能源集团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火力发电方面,“能源丝路”电源点项目——新疆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出席研讨班并讲话。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主持研讨班并作专题发言。公司外部董事胡爱民、范夏夏出席研讨班。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中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66.00%股权,主营业务新增火力发电业务,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753.97万千瓦,同比增加113%。同时,不断强化对电力中
3月18日,湖南发展发布公告,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19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公告称,公司已与主要交易对方湘投能源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湘投能源持有的铜湾水电90%股权、清水塘水电90%股权、筱溪水电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2月7日,云维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提升上市公司资产和经营质量,公司与控股股东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能投集团”)正在筹划由云维股份发行A股股票并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投”)控股子公司云南能投红河发电有限公司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1月29日晚,川投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投集团”)发来的通知,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启动川投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战略重组事宜。上述事宜涉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能否获得批准存
3月12日,萧山环投集团召开整合重组动员大会,原城投集团与环境集团整合重组,萧山环投集团正式挂牌,成为区属国企中资产规模最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最高的国企,被视为区直属国企的“长子”。整合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根本。我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会上提出,国企改革是萧山重振雄风、实现高质量
1月3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光伏要闻回顾(1月24日-1月30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官宣:2021年太阳能新增装机54.93GW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日前在《求是》杂志发布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中提到,2012年以来我国已完成22组、41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有序推进铁塔、航材、煤炭、海工装备等领域专业化整合。自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重组整合就已经成为了央国企的重
1月4日下午,山东能源与泰山地勘重组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高长生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山东能源与泰山地勘实施重组的决策精神,对重组整合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张斌指出,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是深化国资国企改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能源需求锐减,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加上央国企执行国家政策向全社会让利益,石油、煤炭等企业营收都出现大幅下滑。2021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以下简称“500强”)呈现出营收总额下滑、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营收逆势增长等新特点。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能源需求锐减,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加上央国企执行国家政策向全社会让利益,石油、煤炭等企业营收都出现大幅下滑。2021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以下简称“500强”)呈现出营收总额下滑、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营收逆势增长等新特点。
前有南方电网全面接管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40家县级供电企业,现有陕西地电并入国家电网体系,“全国电网一盘棋”势在必行?
三峡新能源上市后,当天市值突破1000亿元。此后连续上涨,至今市值已接近1500亿。北京国企北京控股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国资委作为北控集团全资控股股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引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控集团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深化股权合作。
2025年4月28日,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获悉,CIGRE已正式批准成立电力光通信工作组(WGD2.65OpticalTransportCommunicationNetworksforElectricPowerUtilities),这意味着在电力领域将依托光通信工作组,开展一系列产学研用等工作,为加速数智电网建设添砖加瓦。同时,CIGRE针对低压台区配电领域成立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将定于6月24-27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4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在总部召开全寿期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推进会。会议系统总结全寿期基建项目管理系统一年来应用实施的情况,部署推进系统建设“提速扩能”,保障集团“增量做优”,推动集团“均衡增长战略”落实落地。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参加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
为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监管要求,近日,南方能源监管局赴广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综合监管“回头看”,督导有关单位按期完成有关问题整改工作。南方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分管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分别听取广西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关于综合监管发现
技术驱动、机制护航,助力破解电网灵活调节难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解读一、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为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导和规范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能源电力安全供应,国家发展
“余村计划将村西某工厂屋顶加装容量为2兆瓦的中压光伏,请帮我研判局部电网是否可承载?”“并网10千伏线路余村685线可承载。”——“AI数据经理”智能应用场景“电网规划师”快速响应了安吉县余村村台区经理徐晓庆提出的问题。这一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配网规划业务的深度融合,为电
山东公司石横公司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石横公司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4058,招标人为国家能源(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石横分公司,项目单位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石横热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
电力市场设计和运营涉及电气、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电力市场设计需要跨学科的创新,电力市场建设需要全行业的共识。为填补学科之间知识的鸿沟,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特开设“电力市场小课堂”,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来源:走进电力市场作者:华南理工大学荆朝霞)
“导读:2025年4月的欧洲大停电震惊全球,作为高度智能化电网的代表性地区,AI为何在关键时刻未能预警?本文根据新闻报道和当下资料进行推测,重在构建应用场景,尝试剖析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盲区与现实边界,探讨未来智能电网的优化方向,厘清技术与制度协同的出路。”(来源:叶春能源作者:叶春)2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多方位统筹布局,其中碳市场作为控排减碳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于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虽然全国碳市场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流动性偏低,但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排放交易-核查
导语自数据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近年来密集出台政策法规,对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作出系列部署,并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各地方、各行业多措并举,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电力行业是一个高价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