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 6月29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2019年第一批基础研究年度报告,对2018年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全国及各地区电力消费、电力供应、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其中,《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在深入分析宏观调控政策、中美经贸摩擦、三大需求、重点行业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2019年全国及各地区经济、电力需求、电力供应、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现摘取报告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2018年我国电力供需特点总结
1.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大幅上升,增速创近七年新高
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84万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8.5%,增速较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创2012年以来的新高。
2.经济平稳向好、电能替代加快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原因: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新动能快速成长,经济增长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4.9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二是电能替代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4个百分点,提高0.3个百分点。三是气温因素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个百分点,降低0.1个百分点。
3.第二产业用电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是稳定支撑
2018年,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上年分别增长9.8%、7.2%、12.7%和10.4%。第二产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0%,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贡献率分别达到22.8%和17.0%。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例为1.1∶69.0∶15.8∶14.1。
4.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有所回升,增量主要来自黑色金属行业
2018年,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增长6.1%,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长9.8%,增速提高8.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长5.7%,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化工行业用电增长2.6%,增速下降2.0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用电增长5.8%,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44%、28%、10%、18%。
5.西北区域用电量增速下降,其他区域用电增速不同程度上升
2018年,华北(含蒙西)、华东、华中、东北(含蒙东)、西北、西南、南方电网区域用电同比分别增长9.6%、7.2%、9.5%、6.4%、7.9%、11.8%和8.3%,增速分别变化4.3、0.5、3.0、1.8、-2.1、5.9和1.0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主要来自华北、华东、南方电网区域,贡献率合计达到64.3%。
6.新增装机容量有所减少,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明显提高
2018年,全国新增发电设备容量1.2亿千万,较上年减少3.1%。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9.8%,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7.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均有所上升,其中风电、火电上升幅度最大
201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3862小时,比上年上升73小时。其中,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上升16小时、142小时、95小时、146小时和7小时。
8.清洁能源消纳形势好转,弃风弃光率均下降
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26.7%,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全年弃水电量691亿千瓦时,在来水好于上年的情况下,全国平均水能利用率达到95%左右;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弃风率7%,较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全国光伏发电弃光电量同比减少18亿千瓦时,弃光率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
9.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在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
2018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从前几年的总体宽松转为总体平衡。其中,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省份局部性、阶段性电力供应偏紧;南方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东北和西北电网区域电力供应富余。
影响2019年电力供需的主要因素
1.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3.3%,增速比2018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8%,新兴经济体增长4.4%。一是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关税增加、企业信心下降、金融环境收紧等因素均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二是英国脱欧、欧洲选举政治风险、中东和东亚地缘政治争端等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2.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和用电增长
2018年四季度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涉美出口企业负面影响已初步显现,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受影响较为明显。2019年,中美经贸摩擦对涉美出口企业负面影响持续扩大。2019年1~5月,涉美出口企业电量同比增长2.3%,增速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1~5月,东部沿海地区和其他地区涉美出口企业电量增速分别为-0.5%、7.2%,分别同比下降9.5和5.3个百分点。
3.我国经济增速缓中趋稳,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更加明显
综合考虑中美经贸摩擦以及我国逆周期调控政策等因素,预计全年GDP增速为6.2%左右。
4.能源转型加快,电能替代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气污染防治、乡村电气化、北方地区“煤改电”均持续推进。预计2019年全国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630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4%。
5.今夏全国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南多北少”,全年降温采暖用电持续增长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季全国大部气温总体偏高;全国来水呈现“南多北少”特点,交错性降水导致的闷湿天气或加重炎热感受。考虑今冬气温与常年相当。预计全年降温采暖用电约405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50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8%;若出现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预计降温采暖用电较上年增加1075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
2019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1.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趋缓,增速位于5%~6%区间概率最大
预计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28万亿~7.41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中美经贸摩擦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如果中美经贸摩擦维持现状,我国保持现有逆周期调控力度,夏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预计用电量为7.34万亿千瓦时,增长6%左右。
二季度,受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降至4.7%,三、四季度,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走低,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回升至6.7%和6.9%。四个季度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放缓4.3、4.3、1.3、0.4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保持快速增长
受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期以及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红利逐步显现等因素影响,第一产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增速约为8.6%,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受国内外需求增长乏力拖累,制造业用电增速有所回落,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预计增速为3.9%,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极端气温、应对雾霾及清洁采暖等因素影响,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持续增长。预计第三产业用电增速为11.5%,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增速为10.3%,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3.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缓慢,黑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速大幅回落
受环保约束收紧、去产能政策仍在延续以及上年较高基数等因素影响,预计2019年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3.3%左右。
受需求端增速放缓、地条钢清理成效显现等因素影响,预计黑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长3.0%左右。
受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下游消费不振等因素影响,预计有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长2.5%左右。
受行业景气下行及品类分化因素影响,预计化工行业用电增长3.5%左右。
受基建投资增速明显下滑、行业自律等因素影响,预计建材行业用电增长4.9%左右。
4.各区域用电增速均有所下降,华北、华东和南方电网区域是拉动全国用电增长的主要区域
预计2019年华北(含蒙西)、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和南方电网区域用电量比上年分别增长6.1%、5.4%、6.2%、4.7%、6.0%、8.0%和6.5%。华北、华东和南方电网区域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5%、21.7%和18.0%。
5.新增发电装机保持较大规模
2019年,预计全国新增装机容量1.1亿千瓦,较上年减少9.9%。其中,火电为4500万千瓦、水电710万千瓦、核电527万千瓦、风电28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500万千瓦。与上年新增容量相比,太阳能、核电、水电分别少增2021万、357万、157万千瓦,风电、火电装机分别多增699万、628万千瓦。
6.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9年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1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8%。其中,水电3.6亿千瓦、火电11.9亿千瓦、核电4993万千瓦、风电2.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0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2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到40.9%,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7.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9年,预计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810小时左右,较上年下降53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375小时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8.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
2019年,考虑发电新增装机保持较大规模,水电出力和电煤供应正常,以及用电负荷增长情况,预计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供应紧张。分区域看,华北、华中电网电力供需紧张;西南电网电力供需偏紧;华东电网电力供需平衡;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有余;东北、西北电网电力供应富余。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江西省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电网企业要进一步压实并网安全责任,指导并网项目严格执行接入技术规范,落实“四可”等技术要求。要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优质并网服务;主动配合当地能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2025年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广州发展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生产经营数据。2025年4-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66.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含光伏发电售电量)63.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64%和7.15%。2025年1-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8.47亿千瓦时,上网电
7月18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广东电网虚拟电厂并网调度服务指南的通知,本手册适用于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条件,接入广东电力系统,以所在现货市场出清节点(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为单位聚合为交易单元,且单个交易单元的调节能力不小于1兆瓦、连续响应时间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具备参与海南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名单(7.16)。为保障海南省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经企业自愿申报注册并缴纳履约保障凭证,截止2025年7月16日,海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售电公司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宁夏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6月16日-2025年7月15日对受理陕西四为电力能源有限公司申请进行了公示。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陕西四为电力能源有限公司的注册手续自动生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方案》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解读文件提到奖惩机制,精准响应电量激励:对于参与快速响应的虚拟电厂运营
对于全部上网电量即将参与市场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存量和增量项目要区别看待。(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存量项目,全额(多数地区)纳入机制电量,而且同地区单个市场主体的实时交易均价与整个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时交易均价不会相差太大,虽然在新政下收益虽然会被拆分成场内的实时价格结算和场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修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方案》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虚拟电厂运营商根据下辖资源的实际情况,在每年第四季度以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华电国际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批准关于成立区域售电公司的议案》。
上篇我们聊完“无阻塞vs有阻塞的电价跃迁”,大家已经会用潮流把节点电价算得明明白白。本篇我们把镜头再拉近一点——阻塞盈余。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把这笔“过路费”分得体面又合规,一次说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