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组委会让我讲一讲跨越从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从自身的理解和我们所经历的一种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从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我们以科学和技术来开始。我们经常讲科技,科技实际上是由科学和技术组成,但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规律的事实、原理、方法和观念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规律,提出理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
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等等。技术的任务是发展或开发出新的方法、手段、措施或途径。
所以根据科学和技术的不同,我们的科研工作一般分成三类。一是基础研究,它没有特定的商业目标,是一种以探索规律,发展原理,提出理论为目的的科学发现活动;二是技术研究,是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工程上的技术创新活动;三是应用研究,是以工程为目标,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
现在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的关注点往往是文章、专利、获奖、项目和经费,但是科研工作的目的根本不是这些。
文章和专利是科研工作的副产品,项目和经费是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荣誉和获奖是科研工作的品牌,这些都不是科研工作的目的。
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新现象、总结新规律、提出新理论;技术研究的目的是,发明创造、在国家重大需求和重要产业中得到应用;应用研究的目的是,实现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创造生产力。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产业化工作是什么。产业化主要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所以,产业化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体产业,最终要生产出产品,体现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思考科研跟产业化之间存在的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目的不同。科研工作的目的是发现、发明,产业化的目的是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是对象不同。科研工作的对象是面向“思场”,要得出新理论和新技术,但是产业化面向的是“市场”。可以说“思场”比“市场”要简单,而“市场”更为复杂,它要面对政策、金融、产业等等,当然也包括科技。
第三是风险不同。科研工作如果有1%的可能,就可以付出100%的努力去探索;而产业化只有经过100%的论证,才可以投入实施,所以两者对风险的要求不同。
第四是投入不同。科研工作投入的是经费,而产业化投入的是投资。科研经费投入之后,完成目的和任务就可以了,甚至是可以宽容失败的;但是产业化的目的是要创造效益,它有投资回报的要求。
第五是产出不同。科研工作的产出是新理论、新技术,不一定赚钱,也不一定是成熟的产品;产业化要求必须产出产品,以产品作为载体,为投资产生效益。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化更难,成熟度要求更高,面向的对象更加复杂,对管控风险的要求更高。
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讲的就是科学技术通向产业化的过程当中,它们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新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跨越这个鸿沟,就无法走向市场,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硬科技,需要长期投入,而且一般会经历一个较长期的投入多于产出的阶段。而只有过了死亡之谷,到达收益快速增长阶段,才能成功实现产业化。
而且科研要跨越产业化的“死亡之谷”,不仅需要转化为产品,而且还需要提升和跨越。科研相对产业化来讲,面向的环境相对简单,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技术无法跨越这个死亡之谷,而仅仅停留在科研成果的层面,不能成为产业。
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做产业化呢?这是因为,产业化是科学研究到应用推广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中科院提出的“三个面向”,不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科技前沿,同时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这是我们中科院和研究所的重要发展方针。而且通过产业化,可以反哺科研,成为团队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有效保障;还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为最终实现财务自由提供有效的途径。
跨越“死亡之谷”: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下面我以我们团队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过程为例,同大家分享我们的产业化经历。储能行业大家都比较熟悉,它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撑技术,最近十年呈爆发性增长,要归因于三大驱动力。
第一是移动电子设备大规模的应用,以前使用的都是固定终端,如PC,现在我们都是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pad,原来的互联网发展为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这些变化导致对移动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第二,交通电气化的发展,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引发了驱动能源储能的需求大幅度增长;
第三,固定式或者是规模化的储能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团队主要研究的领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迫切需要把这种不可控的能源,变成可控能源,对储能提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产业,在这五大支柱产业当中,储能都是他们的关键支撑技术,因此储能被称为能源革命的支撑技术。储能也被列入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硬科技。在过去的十年,全球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储能技术的装机增长了55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储能装机数量上还要再增长10倍。市场需求巨大而迫切。
我们研究的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适合大规模应用的储能技术。在用电低谷时,把高压空气存储在储能装置当中;在用电高峰时,再将高压空气释放,驱动透平做功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具有规模大、建设成本低、寿命长、储能条件不受限制的优势。
传统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存在三个技术瓶颈,第一是依赖大型的储能洞穴,受地理条件限制;第二是效率相对较低;第三是依赖化石燃料。
我们研究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通过高效压缩、膨胀、蓄热、换热、集成优化等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将空气以液态或者高压气态进行储存,摆脱对大型储气洞穴的依赖;通过压缩热回收再利用,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复杂,牵扯到多个行业,甚至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需要长期投入的硬科技,其通过死亡之谷的难度非常大。
01
我们要跨越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首先要跨越技术成熟度的难题。从提出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概念到完成基础研究,再完成关键技术突破,最后通过示范,一步一步跨越死亡之谷。压缩空气储能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我们针对压缩空气储能整个系统的复杂性,重点开展了三个关键科研问题研究:首先是压缩机和膨胀机内部流动的问题,第二是超临界蓄热蓄冷技术,最后是全工况的系统设计技术。
02
跨越了技术成熟度的难题,面对产业化复杂的环境,同时也需要多方面的投入。我们要建立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要有团队、平台和投资来支撑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首先我们建立了100余人的压缩空气储能专业团队,这也是目前国际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团队,真正承担起发展压缩空气储能这个相对复杂的硬科技的重担。第二是建立平台,建立完整的研发体系。我们建成了针对各种部件的测试平台和集成验证平台,成为国际上唯一具备10-100MW级的部件实验和系统集成测试能力的研发平台。第三是吸引投资。不仅获得经费支持,我们还通过与投资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能够更加贴近产业化和市场,促进技术研发。
03
最后,我们还需要降低科研到产业化的风险,要保证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从小到大,一步一步来做。我们先做1.5MW,再到10MW,最后到100MW。通过不断的跨越,实现产业化。通过不断的跨越,性能也不断的提高,规模提高2个量级,效率提高了20%,成本大幅度下降。为我们产业化提供了更好的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
这是我们2013年建成的1.5MW示范系统和2016年建成的1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我们从2017年初启动了100MW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工作。
回顾我们的发展历程,基本上走过了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再到产业化到应用的过程。我们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是,一是在做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明确科研工作的方向——面向应用的科学与技术研究;二是科研和产业化可以相互促进,不仅科研可以促进产业化,我们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的新理论,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在全球是第一名,申请的压缩空气储能专利数量也达到全球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定研发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不断地推进技术成熟和产业化,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乃至中国的储能事业和能源革命,贡献我们绵薄之力。这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2日,由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与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电气南阳防爆)联合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电机“储龙105”在河南南阳正式发布。🔼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电机“储龙105”正式发布同日,由中国机械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MW/10956MWh,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据了解,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新型储能提振行动,其中完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方面,适当放开现货市场限价,拉大充放电价差。支持储能自主参与实时电能量市场和调频、爬坡、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建立“一体多用、分时复用”交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专家库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专业造诣较深,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4月10-12日,储能行业一年一度的重量级盛会#x2014;#x2014;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展会期间,中储国能在A1展馆隆重亮相,前来洽谈、交流、合作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引发高度关注。#x1F53C;中储国能展台外景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发布《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谋划布局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项目。依托绿电氢氨醇装备市场,进一步引进制氢电源、氢能储运加等装备制造项目,做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绿电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积极谋划园区绿色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市场化项目;结合增量配电网政策基础,探索在多伦县、正镶白旗等地区谋划增量配电网项目。
2024年12月15日,德国EPEXSPOT电力市场电价跌至-150欧元/兆瓦时,这是该国第37次出现负电价。与此同时,中国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21小时电价低于-0.08元/千瓦时,创国内纪录。当光伏电站在正午时分“倒贴钱发电”,微电网运营商在电价低谷期“反向盈利”,一场由负电价引发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2025年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及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展览面积16万平米,近800家参展商,吸引近10万名国内外专业观
4月22日,由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与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电气南阳防爆)联合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电机“储龙105”在河南南阳正式发布。🔼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电机“储龙105”正式发布同日,由中国机械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扩张叠加传统火电、核电等不灵活电源,欧洲各国负电价现象频发。据悉,2024年保加利亚电池储能套利机会(按每MWh计算)位居欧洲首位,储能成为新能源开发商竞相布局的新宠。11.54亿列弗资金助推储能建设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储存基础设施”(RESTORE)计划,保加利亚为82个储
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内储能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单笔金额最高达14.2亿元,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强劲信心。宁德时代、中金资本、长江资本等资本巨头持续加码,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氢能储能、智慧能源三大赛道,推动行业快
北极星储能网从企查查APP获悉,近日,华能(曲靖)储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姚元,注册资本8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气设备修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南都电源发布筹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告。公告显示,为深入推进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及知名度,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同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公司目
继日前与波兰两家本土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共识后,林洋集团总裁、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高级副总裁方壮志等高管团队继续在波兰展开密集访问,与另两家全球化企业举行高层会晤。双方围绕欧洲及非洲新能源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就场景化解决方案、供应链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会谈中,对方
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1.5%/-5.5%。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GW/10.57GWh,同比-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同比-10.9%/-11.6%。图12025年1-3月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19所院校新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03所高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27个省市。文件显示,有南京理工大学、营口理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合肥理工学院、淮北
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沙海”之中,光热电站、光伏厂区的数万面“定日镜”“光伏板”列成一望无际的“矩阵”追逐日光,“大容量熔盐储罐”“超级充电宝”“绿氢工厂”将吸收的太阳能高效利用、存储转化,数百兆瓦的光热储能发电项目正加速建设......中国“沙戈荒”地区主要位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苏盐井神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正在稳步推进“盐+储能”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技术等优势,积极发展盐穴油气储备、压气储能、储氢、储氦以及固碳等多元化新兴业务,努力实现盐穴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化发展。总投资约20亿元的张兴矿区300万方原油储备项目正在
2025年4月23日,全球领先的光储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子公司阿特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e-STORAGE)已与智利头部发电企业Colbún公司签订协议,将为智利阿塔卡马大区的“迭戈·德阿尔马格罗南(DiegodeAlmagroSur)”项目提供228兆瓦/912兆瓦时(MW/MWh)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将采用
两部委136号文发布之后,在储能市场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这对储能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希望。”精控能源副总经理王晨奇与北极星储能网分享了他的理解,“真正的储能,应该是电力交易的一个介质,它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又能令整个电力系统更健康,另外也有利于中国电力市场化的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德国逆变器巨头SMA通过子公司SMAAmerica发布了一款重磅新产品,应用于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的大型PCS——SunnyCentralStorageUP-S储能PCS。SunnyCentralStorageUP-S储能PCS采用先进的碳化硅(SiC)技术,实现了卓越的功率转换效率和构网能力。这一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热负荷,还确保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塞浦路斯能源、商业与工业部长乔治斯·帕帕纳斯塔修(GiorgosPapanastasiou)在英国驻塞浦路斯高级专员公署与Ideopsis公司主办的“储能与氢能解决方案大会”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变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调整能源战略,以确保能源安全、降低成本并推动绿
近日,新疆华电1.5GW/6GWh储能系统采购开标。公告显示,新疆华电项目6个标段共吸引了57家企业参与投标,从整体报价来看,范围为0.398元/Wh—0.565元/Wh,投标均价为0.4452元/Wh,其中有厂商报价0.398元/Wh,这也是行业首次进入“0.3元时代”。据测算,其0.398元/Wh的报价中,电芯成本占比约65%,若按当
近日,兰州大学氢能中心建设论证会在城关校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杨勇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研究员,副校长、天然产物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为出席论证会。李灿表示,当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兰州大学建设氢能中心,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
近日,天合光能与享有盛誉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签约。这一技术合作通过南洋理工大学的能源研究院(ERI@N)和电力工程中心(CPE)共同开展,围绕储能配置规划和能量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涵盖从项目初始投资测算,项目配置设计到后期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智慧储能解决方案。通过构建AI#x2B;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日本能源展期间,储能再次成为主角!华为数字能源、科华数能、沃尔沃遍达推出了储能新品。而中国储能企业也再次开启了抢单模式,宁德时代、东方日升储能等企业分别签署新的合作。其中,国轩高科携全新首发的7MWh集装箱储能系统与650Ah大容量储能电芯首次亮相,签订合作总规模超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4日,美国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StrytenEnergyLLC宣布,其控股公司StrytenCriticalE-StorageLLC与LargoInc.的子公司LargoCleanEnergyCorp.(LCE)签署协议,计划成立合资企业StorionEnergyLLC,通过电解液租赁模式以提供更具有价格竞争力的高质量美国生产钒电解液,以推动全钒液流电
与1000V、1500V、2000V低压储能技术相比,高压级联储能技术尤其在大型储能电站中,兼具高安全、高经济性和高效率特点,在大储领域前景广阔,一旦被市场广泛认可,份额可超过50%,市场规模达数千亿级别。储能降本“剑指”高压化过去一年,随着电池材料的大幅降价,储能电芯价格已从2023年初超0.95元/Wh
春节前夕,在山东泰安肥城市边院镇的肥城光明岩盐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扩能项目现场,寒风凛冽,一群身穿红色工作服的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操作着钻机打井。“现在打的这口水平对接井,已经打了1100米,还有不到500米,越往下钻,施工难度就越大,估计再有10多天就能完成。”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