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因地制宜拓展多种清供暖方式,保障清洁供暖均衡发展……在城镇地区,重点发展清洁燃煤集中供暖,提升城镇及周边地区的清洁燃煤集中供暖面积。在农村地区,重点发展生物质能供暖……在具备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地区,按照以供定改原则继续发展煤改电、煤改气……”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仝晓波)
这是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意见的函(下称,征求意见函)中针对清洁取暖工作推进最新提出的政策指示。虽仅为一份征求意见函,一经发布即在行业引起巨大反响。
征求意见函使得“煤改气”成为首当其冲的“炮轰”对象,“政策大反转,主推清洁煤供暖”、主管部门“发布意见解决煤改气烂摊子”、“煤改气或将消失在民众视野”……一时间,对“煤改气”未来政策导向的社会解读呈现一边倒之势。
那么,国家能源局此次推出“新政”,重点“提名”清洁燃煤集中供暖用意何在?清洁取暖下一步导向是否真的如上述解读那样将迎“政策大反转”?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调研采访。
散煤替代大方向不会变
如前述,新的政策指示确实让“煤改气”的主要实施单位——燃气行业感到困惑。“这个文件给人的感觉是主管部门找理由踩刹车,对煤改气的态度相当于由之前的鼓励转为限制了,政策一松一紧的,搞得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加上今年以来持续施加各种政策压力,燃气企业普遍反映都要活不下去了。”谈及近期国家推出的一系列针对下游燃气行业出台的政策举措,有燃气行业从业者向记者大倒苦水。
但是,所谓“在城镇地区,重点发展清洁燃煤集中供暖”是否就意味着“燃煤将会复辟”?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只是征求意见函的有些表述容易让人误解”,但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国家一直强调因地制宜推进散煤替代,征求意见函并非一定要改回燃煤”,“农村大气治污清除散煤燃烧是不可动摇的战略目标”,“任何断章取义式的解读并不能改变大方向。”
对此,生态环境部一位负责人近日亦专门指出,“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地区,坚定不移按已定技术路线推进清洁取暖。”能源发展不能单纯讨论经济性,应更多考虑社会和环境效益。中央财政大气污染控制专项资金每年有三分之二都投在农村散煤治理上,不能再出现能源逆淘汰问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
“这次主管部门提出清洁燃煤集中供暖也是对以往政策的微修正,政策好不好,符不符合实际,推行了才知道,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允许做出调整的。”亦有业内人士在解读文件时说。
清洁取暖逐渐回归理性
“我们认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要慎推煤改气,但绝不是反对煤改气。征求意见函的政策指示与我们之前的调研情况是比较契合的,是一个比较正面的回应。”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秘书长牛小化对记者说。
当前,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煤改气”、“煤改电”等在内的清洁取暖工程持续快速推进,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凸显,城镇尤其农村地区终端承受力不足、设备安全隐患突出等一系列问题愈发不容忽视。
对此,去冬今春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专门针对北方四省煤改气、煤改电实施情况开展了系列现场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煤改气的安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牛小化说。
由此不难理解国家能源局起草上述征求意见函的用意。如该函件所述,其旨在稳妥做好清洁取暖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共性问题”。
“应该说,随着国家对相关产业政策的逐渐理清,在现实面前,煤改气与天然气终端应用市场的发展也将从之前的激进逐步回归相对理性。”燃气行业从业者彭知军认为,之前地方政府将“煤改气”视作为投资项目有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从而使一些燃气公司有机会、也有积极性进入无特许经营权的区域,但是后期当燃气公司的运营维护跟上不时,就将面临被整合。
强调因地制宜务实推进
“国家一直强调的是散煤替代,同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事实上,城镇地区集中供热现在都是以清洁燃煤热电联产为主的。征求意见函恰恰与当前实际相吻合。”牛小化指出。
由于中国地域差异大,内地和沿海,能源资源产地与非能源产地,市区和市郊、城市和农村面临的燃煤替代形势迥异。
特别是在农村,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农村清洁供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旭东看来,未来农村推广大规模清洁取暖可能的技术路径并不多,一是以电为主的高效采暖设施,如低温空气源热泵已经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基础;再有就是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清洁取暖,“当然目前生物质在农村应用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方向值得肯定。”
这也是现行政策文件为什么会一以贯之强调“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本次征求意见函亦不例外。根据征求意见函,“因地制宜”保障清洁供暖均衡发展,目的就是 “为缓解天然气供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保供和农村用气安全压力”。
除了“提名”将清洁煤与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上升到新高度外,征求意见函同时指出,有条件地区要继续“按照以供定改原则继续发展煤改电、煤改气”,同时要“适度扩大地热、太阳能和工业余热供暖,积极探索新型清洁供暖方式”。
在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行业专家看来,有困难的地区采用清洁煤集中供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权宜之计,是为缓解燃气、电力因保障供应成本太高带来的清洁取暖改造压力。
“毕竟清洁煤集中供暖技术推广也已有多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难以达成目前我国快速治理大气污染的目标要求。”这位专家说,而生物质因为有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只能是作为鼓励探索的方向。无论如何,文件目前还只是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最终怎样还是“一个未知数”。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正式全容量投产。该项目作为同批次新能源开发中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示范项目,树立起了高寒高海拔地区新能源建设新标杆。作为四川省首个投产的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华电新能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具备独立支撑区域电网稳定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种形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凭借其资源丰富、低碳循环的特性,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期,多项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6月,《煤电低碳化改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4月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沈阳拜会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双方围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基地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展开深入交流。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利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参加会见。王新伟对张文峰一行到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海尔新能源、中核汇能承接国家战略,在河南省落地“天光地热”清洁供暖项目,探索出一条“零碳供暖+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过程中,海尔新能源了解到以河南省武
3月18日0时,随着各换热站阀门陆续关闭,河南分公司郑州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完成了为期128天的供暖任务。作为华能集团首个中深层地热能清洁供暖项目,该项目在首个供暖季成功服务近2000户居民,相当于累计替代标准煤1932.5吨,减排二氧化碳0.724万吨。
3月21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集团“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成为烟威两地重要清洁热源、核
期待加深与民企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在核电领域有哪些贡献?民营企业可以在核电
5月25日,珠海市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按需逐步扩大Ⅲ类(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
5月26日,《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标;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现有水平以下。全文如下: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合理严格控制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煤炭消费增长,鼓励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燃料煤减量替代,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积极发展氢能、海上风电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煤电行业碳达峰行动。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继续加强煤炭保供任务日常监测和调度管理,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夯实煤电机组保供基础,协调督促发电供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3月12日,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2025年山东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要点》,强化能源资源消费“双控”管理。严格执行能源资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差异化分解下达各市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目标任务,完善省直机关能耗定额管理指标,2025年确保全省公共机构能源
日前,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昌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方大特钢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全文如下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2024年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文件提出,“绿电入鲁”规模持续扩大。将省外来电作为促进减污降碳、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增量,加强与甘肃、内蒙古等省份沟通对接,加快陇东至山东直流新通道建设,协同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配套电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合理严格控制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煤炭消费增长,鼓励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燃料煤减量替代,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积极发展氢能、海上风电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作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多年来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广核青山绿水行”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探寻中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如何在这原野群山间种下万亩星河。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关于征求《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其中指出,实施老旧配电设备升级改造。适应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发展,加快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