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 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封红丽)
一、2019年江苏电力市场交易概况及特点
2019年,江苏确定了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将达到3000亿度,规模依然列在全国首位。尤其是用户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符合准入条件、自愿参与市场的全部10千伏及以上用电电压等级、执行大工业及一般工商业类电价的用户后,更多的中小用户将进入市场,售电市场活跃度有望大幅提升。
(一)2019年江苏电力市场交易情况
目前,江苏省电力交易市场年度交易主要采用双边长协和年度挂牌交易方式,月度交易主要采用集中竞价、月内增量交易(2018年7月开始)等,发电侧还有抽水蓄能招标、发电权交易等。
2019 年,双边长协成交电量为2341.1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为369.18元/兆瓦时,平均价差为21.82元/兆瓦时;挂牌交易成交电量为10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为372.01元/兆瓦时,平均价差为18.99元/兆瓦时。
从参与年度双边长协的市场主体情况来看,2019年参与主体共有304家,较去年减少31家,但售电公司较去年增加14家,竞争更加激烈。其中,参加2018年和2019年年度双边长协交易的公司对比如下:
2018年双边:48家发电企业、213家用户、74家售电公司;
2019年双边:53家发电企业、163家用户、88家售电公司。
2019年,江苏省月度集中竞价交易和挂牌交易情况,见表1。截至2019年5月30日,江苏月度竞价平均成交价格为357元/兆瓦时,平均价差为3 4元/兆瓦时;月内交易平均成交价格为360.152元/兆瓦时,平均价差为30.848元/兆瓦时。月度竞价的这几个月,价格都锁定在372元/兆瓦时左右,而挂牌交易的价格波动较大。
2018年和2019年江苏年度长协价差和月度价差对比情况,见图1。值得一提的是,江苏2019年1月份月度集中竞价结果,相较于2018年1.5分/千瓦时的月度价差和2019年2.18分/千瓦时的年度双边交易价差,成交价格较标杆电价下降破纪录的1毛/千瓦时。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1月月度竞价市场供给远远高于需求,供需比失衡,高达2.2(即发电企业申报电量/成交电量,此前在0.9到1.8之间),从而造成江苏历史最高价差。经历初期的动荡后,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逐渐趋于理性,价差又重新回到合理区间,但2019年整体月度竞价价差普遍高于2018年。
(二)江苏售电市场特点
江苏电力市场的基本特点是:积极、稳妥、有序。2 0 18 年放开了20KV以上的用电大户,2019年又放开了10K V的用电大户,意味着工商业用户都可以进入电力进行市场化交易。为此,江苏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用户不断增加、交易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电力市场化程度更高。
特点一:全国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最大、用户数量最多的省份
2019年,江苏确定了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超排名第二的广东1000亿千瓦时,电力市场规模连续4年全国最大,具体见图2。
2019年,江苏电力市场对用电等级10千伏大工业及一般工商业23万家用户全覆盖,采取“先到先得”的政策,参与电力市场的签约用户数迅速增至30026家。参与2019年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53家,售电公司88家,直接和电厂交易的用户163家,通过售电公司代理参与交易的二类用户29863家。其中,售电公司签约量约2400亿千瓦时,一类用户直签电量505亿千瓦时。
特点二:坚持稳字当先、创新驱动,交易品种丰富多样
目前,江苏省内交易已形成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合同转让交易、抽水电量招标交易等4个交易品种,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等3种交易模式。
在2017年双边协商、年度挂牌交易、月度集中竞价交易平稳运行的基础上,2018年江苏市场陆续创新开展了月内增量挂牌交易、月内合同转让交易等交易品种,实现了中长期交易年度、月度、月内全周期覆盖,给市场主体调整余缺、降低偏差、控制风险以更多的选择权。
2018年4月,江苏5家发电企业与甘肃32家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北京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发电权交易1.29亿千瓦时(据业内人士称,实际上不止这些量),开创了江苏省通过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消纳西北新能源的先河。
特点三:不断降低电力交易门槛,市场化程度居全国前列
与2018年的政策相比,2019年江苏电力市场的最大变化是10KV以上用电大户均可直接向售电公司购电。这意味着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不再只是工业用电大户,符合条件的零售、餐饮和住宿等商业用电大户,均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江苏虽说在售电侧开放时间较晚,但步伐很快。特别是随着电力交易门槛不断降低,大量中小用户入市参与交易,市场的竞争度、活跃度空前增加。2018年江苏参与电力交易用户增至7416家、年度安排直接交易电量1900亿千瓦时,市场交易电量总和占比居全国前列,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市场化电量占统调煤机超过50%。
随着江苏省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2019年市场电规模扩大至3000亿千瓦时,市场化电量占统调煤机发电量已近90%。
二、售电市场主体特点分析
截至2019年6月底,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共公示了12批注册生效的售电公司共242家,有2批共13家退出市场,至此共有227家生效的注册售电公司。笔者对这227家售电公司的注册资本、企业性质、股权结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整理,见附表1,并对此做出如下分析。
特点一:社会资本较为活跃,民营企业占三分之二
截至目前,除去13家退市、2家注销的售电公司外,江苏省注册生效的售电公司共12批227家。社会资本较为活跃,社会资本的售电公司(包括个人股东及一般中小型企业出资成立)数量占比最高。其中,民营企业150家,占比66%;国企独资或控股58家,占比26%,国企投资的售电公司主要集中在第一批,共16家;其他性质企业,包括中外合资、台港澳投资控股、村委会及集体所有制投资控股企业19家,占8%。
售电公司注册资本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投资规模大的依然是民企占多数。注册资本2亿元以上的共102家,占45%。其中,民营企业65家,同样占近三分之二;注册资本在1亿~2亿之间的32家,占14%;注册资本1亿元以下的93家,占41%。
特点二:真正开展售电业务的公司不足一半,但远高于全国水平
尽管仅有不到一半的售电公司真正开展售电业务,但远高于全国水平。截至目前,江苏共有两批13家售电公司退市,2家售电公司注销资质,但全部为自愿退市,在退市公司数量上也跃居全国首位。其中,协鑫有2家售电公司退市,主要是为整合资源,实现专业化管理。
本次退出市场的售电公司除协鑫系外,都是些业务开展规模较小,甚至毫无交易电量的售电公司。2019年,参与售电业务的一类用户共92家,占注册生效售电公司的41%。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19年6月份江苏省电力集中竞价交易结果公示》,参与交易的售电公司只有72家。这意味着6月实际参与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仅占32%。
尽管如此,但江苏省实际开展售电业务的占比要好于全国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售电公司达10万家,全国各级电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电公司数量接近4000家,实际开展业务的不足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的通知。文件明确,《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新监能市场〔2022〕93号)第一章第四条修改为:规则所称电力中长期交易主要是指符合注册基本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提出,实时调峰交易采用单段报价方式,单位为元/千瓦时。报价下限为0元/千瓦时,报价上限为0.262元/千瓦时。新能源场站配建储能优先消纳新能源自身发电量,原则上不参与实时调峰交易。确因电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条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组织方式等一系列内容。《通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维护售电市场良好秩序,保障电力交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近期积极组织开展2025年度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信息核验工作。通过此次系统性“体检”,旨在确保各售电公司持续满足市场注册条件,为构建健康有序的售电市场生态夯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售电公司竞争新格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市场逐渐从计划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逐步形成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在现货市场,市场电价以15分钟为间隔随供需实时波动,这种高频动态特性既创造盈利空间,也使售电公司面临量价精准匹配的挑战;而中长期市场,受政策调整、能源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降低用能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源网荷储、园网共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引入外省低价电源、落实电网公平开放等举措,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降低用户电费支出。坚持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更高的安全水平,是储能进入交易时代的入场券。安全是储能一切价值发挥的基石。面对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场景下高频调用的需求,储能电站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但现阶段的储能系统能否经受住高频调用的考验?海外成熟电力市场中,储能电站早已实现高频调用,因此也更早暴露出储能电站严峻的安全问题。近期
7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指出,原则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报送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作用,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网间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文件明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支撑电力保供。年底前,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实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的通知。文件明确,《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新监能市场〔2022〕93号)第一章第四条修改为:规则所称电力中长期交易主要是指符合注册基本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经营主体意见反馈表。对于“市场力监测按供需比分段,建议每日披露市场供需比情况,向所有市场经营主体披露共有信息”,文件答复:采纳。供需比信息正在调试数据,7月10日前完成调试,双周结算试运行期间披露供需比信息。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主要的电力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华能国际、中国电力、华电国际和大唐发电陆续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简称:ESG报告),其中披露了包含碳排放总量等多项关键数据。共有4家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这一关键性指标。根据数据显示
近日。国网江苏电力发布《碳绩效责任报告(2024—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累计贡献碳减排量1.2亿吨,较上年增长15.2%。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开展“供电+能效”服务,推广电能替代项目,营造节能氛围,助力打造节能示范。《报告》从服务政府碳考核、服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截至7月7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已在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达1.52亿千瓦。为今夏用电负荷三创新高,7月6日,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统一指挥下,全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间用电高峰时集中向电网放电,其中64个电网侧储能、29个电源侧储能电站参与,总参与容量7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江苏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绿色化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
7月3日11时20分,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499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当日,江苏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达到6047万千瓦,也突破历史纪录,成为江苏电网顺利迎峰度夏的重要支撑。与2024年相比,今年江苏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早到来5天。面对持续高温的考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筹措省内外电力资源,加
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第十批(总第七十五批)售电公司注册公示目录,包括8家售电公司。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8家售电公司提交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注册材料完成了资料条款和格式的校核工作,并通过了政府主管部门及监管机构的评估,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6月2
6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江苏爱康电力有限公司等12家售电公司强制注销市场注册的公告。根据《关于2025年度江苏省售电公司注册条件核验整改的通知》(苏电注册公告2025-31号),江苏爱康电力有限公司等12家售电公司未按要求在2个月内整改并完成注册条件信息披露,现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江苏电力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化机组剩余容量相关情况(2025年5月)。2025年5月,全省统调口径煤电装机容量7843万千瓦,平均检修容量1271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661万千瓦,平均检修容量40万千瓦。
截至2025年5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54703家,其中发电企业2010家,售电公司242家,分布式聚合商35家,独立储能企业47家,虚拟电厂24家,电力用户152345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52304家)。市场经营主体目录如下:
6月24日,江苏省2025年7月月度电力集中竞价交易结果公布,本次交易共有218家发电企业、145家售电公司、14家一类用户,以及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参与集中竞价交易申报。发电企业总申报电量132.03亿千瓦时,售电公司总申报电量158.85亿千瓦时,一类用户总申报电量1.36亿千瓦时,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报批文本公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批准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现将标准报批文本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22日。文件提出,园区应具备碳排放、能源统计核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8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电力需求响应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6月16日-30日组织迎峰度夏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申报;11月1日-14日组织迎峰度冬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申报。省负荷管理中心根据供需情况可在其他时间段适时组织补报。7月1日-11日完成迎峰度夏电力需求响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