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机器人可能很快就会通过改变风电机组的日常维护方式,从而减少风电技术人员的登塔次数。考虑到风电运维工作中使用传统绳索的高风险,或直升飞机的高成本,这对于风电行业来说是让人振奋的消息——特别是对于海上风电行业而言,因为它们通常风力更大,风险更高。
作者:Michelle Froese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测试用来检测风电机组叶片损坏的爬行机器人,目的是降低风电的维护成本。这种能够可靠地爬上风电机组的塔架,并在叶片上爬行的自主式机器人设备提供了与人类同行相比更安全、更近距离的检查。机器人的一个好处是它们可以携带的检测工具,包括相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例如,在一个当前的研究项目中,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正在为爬行机器人配备扫描仪,该扫描仪将搜索风电机组叶片内的潜在损坏。据桑迪亚风电项目的一位机械工程师Joshua Paquette说,目前的叶片检测方法很快就会发现损坏,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或维修成本。
Paquette解释道:“在这些视觉检查中,你只能看到表面损伤,但通常情况下,当你看到刀片外侧的裂缝时,损坏已经非常严重。你需要(马上)进行一此非常昂贵的维修,或者甚至可能需要更换刀片。“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展示了其履带式机器人的现场视频片段,对一支损坏的叶片段进行了测试检查。Paquette说,例行检查对于保持风电机组的可利用率,以及发电量提升至关重要。
初创的机器人公司Robowind也对此表示赞同。该公司最近正在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教授合作,开发用于风电机组叶片维护的机器人和机器人工具。但是,该团队认为机器人设备可以做的不仅仅是检查叶片。该公司正在开发具有检查、清洁、打磨、涂漆和修复功能的(机器人)设备。其功能包括应用叶片涂层,前沿保护或安装涡流发生器(VG)。
今年,英国还开展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资助计划,以证明海上风电运维可以通过自主船只,爬行机器人和无人机,安全而成功地进行。该计划被称为“极端环境下的检查、维护和维修多功能平台”(Multi-platform Inspection, Maintenance & Repair in Extreme Environments,MIMRee),该项目依赖于机器人、人工智能、无损检测、海洋和航空工程等领域的专家。
MIMRee研究人员正在使用自主船只在项目现场初步扫描和绘制风电机组。然后,机载无人机将对叶片进行视觉成像检查,并将爬行机器人运送到叶片进行维修。机器人还可以使用电子皮(由高科技创业公司Wootzano开发)来“感知”或“感觉”叶片表面的状态并采集数据。
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开发一个整体的数字和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能够规划、通信、共享数据,并在复杂的维护任务列表中协同工作。先进的机器人系统预计将在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为一个典型的风电场节省约3300万美元的运维费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我国主要新能源基地频繁遭遇极端天气挑战:4月中旬,华北出现历史罕见12级以上大风;西北部分地区PM10浓度突破5000微克/立方米;南方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大幅降低新能源发电设备运行效率,更导致发电量骤降,直接威胁电力交易履约安全。与此同时,国
在广袤的戈壁上,3S齿条升降机正在为甘肃白银靖远40万千瓦风电项目62台风机的建设者们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全新体验。靖远4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重点工程“陇电入鲁”的配套项目之一。在项目筹备阶段,我们的解决方案团队便与多家主机厂进行了多轮技术交流,确定了不同主机厂的安装方
塔筒平台盖板自动开闭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应触发,实现盖板自动化开闭的安全保护装置。配合免爬器使用,有效改善了免爬器单人登塔作业开关盖板太麻烦不关,多人登塔作业盖板不能关的作业现状。提高免爬器登塔作业的安全性、规范性以及作业效率。01更安全平台盖板自动开闭系统用技术手段消除了操作人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4月6日,位于宁夏中卫市的南华山风电场一名外委检修人员在进行A03风电机组检修作业时从机舱坠落地面导致死亡。项目概况:南华山风电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西南部丘陵顶部的平坦区域,六盘山西北麓。海拔高度在2180m~2511m之间,地形地貌为中山区地貌。南华山风电场一、二、三、四期工程总装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上下将追风逐日的誓言刻进477台转动的风机和33万块光伏板,在三湘大地镌刻下“风光无限”的奋进篇章。一季度,完成年发电量8.75亿kwh,同比增长3.07亿kwh,完成年度利润目标的34.46%,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410天,顺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筑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叶县丰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古驿(常村)风电项目运维服务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发布。本次采购范围风电场运维服务,包括生产准备工作,安健环管理,运行监控管理,维护检修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物资及采购管理,其他综合管理。项目情况:叶县常村12MW分散式风电项目,是2017年12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沙溪乡双坝风电场传来好消息: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顺利投运,不仅给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注入了新的电能来源,还为铜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迈向“双碳”目标增添了强劲助力。德江县沙溪乡,这里风力资源丰沛,地势开阔,具备风力发电的先天优势。双坝风电场项目
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于北京盛大举行。会上,美国菲力尔公司销售经理公丽梅分享了菲力尔(FLIR)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整体解决方案。(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图文直播)美国菲力尔(FL
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南京牧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经理侯春一分享了激光传感设备在风电智能化运维技改中的应用成效。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图文直播大家好!今天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日前,协合运维董事、副总经理胥佳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上表示,新能源资产的流动性和金融属性是当前绿色低碳转型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尤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其金融化路径和市场化潜力逐渐凸显。在电力市场化时代,新能源资产收益的波动性显著提升,特别是跨界的财务投资人
风电”出海”订单火热,在此背景下,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又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出口新机遇?3月23-24日,央视《天下财经》栏目与《人民日报》接连聚焦三一重能,报道企业在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提速出海方面的最新动向。央视财经:风电出海加速“扬帆”在北京一家风电整机制造车间里,16条
3月7日,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11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一期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公示中标候选人。公告显示,该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第一名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投标报价241769.972262万元。该项目招标公告显示,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11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一期项目光
近日,运达股份正式完成在自有风电大数据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相关工作,并将其成功部署于运达云计算数据中心。以此为新的起点,运达股份将通过AI技术全面深化风电产业全链条的智能应用场景。技术底座:国产化算力大模型强强联合运达股份此次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和国产化
找电,让电,频繁调整生产计划,每次忆及“迎峰度夏”情形,蒋利都唏嘘不已。蒋利所在的大智机械,是宁波一家主营风电机组零配件的企业。每年夏天,风力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迎来风力发电机安装的旺季,公司也随之进入订单高峰期。彼时,蒋利电话的一头是来自客户的催促#x2014;#x2014;在北方各大风电
“欢迎你们回家,欢迎以后多回家看看!”11月2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共铸卓越共享未来”外籍员工中国行活动在公司总部圆满落下帷幕。座谈会上,公司领导每一句真挚暖心的问候、情真意切的关怀,每一段语重心长的嘱托、饱含深情的期许,都让外籍员工感动不已。“从此,我们在中国也有家人了!
近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我国大兆瓦风机加速度,配套大部件的研发,则能更强有力助推风机大型化的发展。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精心盘点了展会上的大部件及海上风电装备相关产品展示,以下为不完全统计:风电齿轮箱相关南高齿:重点推出了10MW三级行星一级平行(3P1H)滑动轴承齿轮箱,
10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工信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下一步,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隆重开幕。作为“全球首座风电灯塔工厂”和“中国首创35兆瓦整机试验台”的缔造者,三一重能屡获央视新闻(CCTV13)频道专题报道。三一重能以“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为主题,向行业集中展示了贯穿风电机组设计研发、智能制造、测试验证的全生命周期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隆重开幕。作为“全球首座风电灯塔工厂”和“中国首创35兆瓦整机试验台”的缔造者,三一重能屡获央视新闻(CCTV13)频道专题报道。三一重能以“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为主题,向行业集中展示了贯穿风电机组设计研发、智能制造、测试验证的全生命周期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农业生产和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之大、速度之快
7月29日,在江苏500千伏盱眙—秋藤线路南京六合段的一基铁塔上,多旋翼脉冲射线无人机配合挂线姿态校正机器人,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线路单侧4个耐张线夹的检测。这项技术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首次应用于500千伏线路耐张线夹检测。国网江苏电力扛牢能源电力科技创新主体责任,聚焦能源转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4月21日,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华润盐城响水H3-2#30万千瓦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相关专题咨询技术服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标价格为64180000.00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
4月18日,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南面海域,DD2场址北部,涉海面积为95km2,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于30m~38m之间。本期规划装机容量100万kW,拟设计安装84台单机容量为12MW的WTG26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1、中广核500MW风电项目电气风电、金风科技预中标!4月11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14日~4月1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全程1150公里!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国华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