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三星SDI重新大力布局中国市场,背后却显得有些急迫和无奈,能否实现其发展愿景却还是个未知数。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 ID:weixin-gg-lb)
尽管三星SDI非常重视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但其在华发展步伐却显得急迫而慌乱。
外媒报道称,三星SDI以3400万美元(约人民币2.3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西安高科持有的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三星环新)1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三星SDI对三星环新的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65%。
三星环新产品技术源自三星SDI而被其寄予厚望,但成立5年以来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并没有为三星SDI成功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整体来看,三星SDI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虽然正在逐步走出锂电池业务持续亏损的困境但盈利能力依然羸弱;最早布局中国市场却发展受阻,在国际市场上丢失阵地;决心重返中国市场却动作迟缓被友军赶超,前途未卜等等。
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三星SDI重新大力布局中国市场,背后却显得有些急迫和无奈,能否实现其发展愿景却还是个未知数。
“上位”背后的无奈
早在2018年8月,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挂出了“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15%股权”的信息,交易双方为西安高科和三星SDI,成交价格为2.51亿元。
此举这被外界视为三星SDI重新加码中国动力市场的信号,目的是为了恢复其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实力,为补贴取消之后的市场竞争做准备。
企查查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7月25日,三星环新的股权变更为环新集团持股35%,三星SDI持股65%,西安高科正式退出。这意味着该交易已经正式完成了工商信息变更,三星SDI成为了三星环新的第一大股东。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旦补贴完全退坡,三星或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合资企业中的主导权,不排除其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三星环新的唯一股东。
很显然,三星SDI进一步收购三星环新的股权就是为了加强对合资公司的管理控制,以便在接下来针对中国市场的产能扩充、市场开拓等方面掌握主导权,从而显示其重复中国市场的决心。
然而,三星SDI收购合资公司股权的举动看似豪迈,但背后却透露着些许无奈和慌乱。
作为最早布局中国动力市场的韩国电池企业,三星SDI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在2014年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之后,三星SDI却并没有在中国动力市场大放异彩,反而在本土电池企业的强势崛起(政策保护)以及友军(竞争对手)的追赶下节节败退。
在此打击之下,三星SDI在华动力业务一度陷入沉寂,直到目前依然没有明显起色。
具体来看,受补贴政策影响,三星SDI迟迟无法顺利进入中国主机厂的供应链,从而与世界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失之交臂,导致其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受阻。
在此期间,中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崛起抢占了最大的动力市场份额,在产品技术和成本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包括LG化学和SKI两家韩系电池企业也在中国大幅扩充动力电池产能以抢占市场先机,并与中国主机厂和电池厂实现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在多重围堵之下,三星SDI只能独自扛起重担,通过收购合资公司股权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其在华地位和竞争力,但却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最终能否实现逆袭还不得而知。
产能扩充背后的隐忧
为了应对补贴退坡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中日韩电池企业都在大规模扩充电池产能。
当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SKI和松下等一线电池企业都在扩充其在中国的电池产能。三星SDI想要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不得不加入这场产能竞赛,但却存在极大的隐忧。
报道称,三星SDI正在考虑投资1万亿韩元(人民币58亿元)用于扩充西安电池工厂的产能。
2018年底,有媒体报道称,三星环新动力电池新建二期项目在西安低调开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条6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该信息并没有得到三星环新的证实。
2019年6月24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扩建12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的信息。
信息显示,该项目由三星环新建设,将建设一条540万块12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一条540万块37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新增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设备共221台(套),新增氮气储罐一个及汽化器2台。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
这表明三星SDI确实是回复其在华动力业务布局,大幅扩充产能,但这与其在中国动力市场的发展却并不匹配,对其而言存在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首先在市场方面。三星SDI核心客户包括宝马、奥迪、大众、捷豹和菲亚特等多家汽车制造商,动力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三星当前在中国的主机厂客户寥寥无几,能够获得多少来自中国主机厂的订单还不得而知,这就意味着三星SDI或难以消化其庞大的在华电池产能,从而产生极大的亏损。
其次在资金方面。三星SDI发布二季度报显示,公司2019年4-6月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9%至2.4万亿韩元(139.8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至1573亿韩元(9.2亿元)。其中锂电池Q2销售额为1.8万亿韩元(104.9亿元),同比增长5.3%,占总体营收的75%。
尽管其锂电池业务营收净利有所增长,但依然面临极大的压力和竞争。而大规模的产能扩充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这对三星SDI而言也是极大的压力。
最后在产品技术方面。尽管三星作为老牌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但此前一系列的三星NOTE7手机电池起火爆炸事件却让三星SDI的电池质量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LG化学和SKI等中日韩顶尖电池企业也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不断提升,对三星SDI的市场份额形成冲击。
总体来看,三星SDI在中国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既急迫又缓慢,更有一种无奈,未来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压力和挑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2025年4月发布的《轨道交通动力电池系统安全设计规范T/CIET1206#x2014;2025》团体标准,自落地实施近三个月以来,正以系统性的安全框架重塑行业发展格局。高泰昊能作为核心参编企业,凭借其深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西高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核电领域,公司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公司主导的核电领域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机联行业鉴定,实现了核电领域的高压限流熔断器产品的技术突破。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开展风电、光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的检测业务,已建成7.5MW大容量光储变流器电性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广东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汕尾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所在地电网企业应支持充电桩业主安装独立电表,对已安装独立电表的充电桩统一按大工业用电峰谷电价计费并免收基础电费。电网企
电池的研发与设计创新模式,正在被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测,锂电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材料,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欧阳明高院士这一预测,正在被一家有着深厚电池基因和AI技术能力的企业变为现实。(文章来源:电池中国)今年4月底,SESAICorporation(简称“S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松芝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汽车行业实际量产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主要搭载锂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根据公开信息,基于固态电池的特性与安全性需要,预计未来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固态电池对于热管理的需求仍然存在。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7月8日,池州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池州海螺6MW24MWh储能系统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投标人负责6MW/24MWh储能系统、舱室内部电缆及接线,一二次舱及内部设备供货、站用变等设备供货,调试、试验试运行、同时负责所提供系统售后服务。要求近3年(2022年1月1日以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供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璞泰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业务布局情况。在半固态电解质膜方面,半固态电池生产仍需要采用湿法+涂覆的工艺,但工艺参数要求和技术难度更高,公司已有相应的技术和产能储备。公司产品在340Wh/kg高硅碳体系、400Wh/kg锂金属体系中,Ah级别电芯1C充电倍率循环已达到约500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临汾经济开发区2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824.71003万元,折合单价0.846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47.2万元,折合单价0.849元/Wh。本项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据国家能源集团7月8日消息,龙源电力广西公司北流500MW/1000MWh共享储能电站取得北流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批复。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目前在广西区域获批的容量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获批将为后期新能源多元化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该储能电站位于广西玉林北流市,规划装机容量500MW/1000M
充电宝已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数码“伴侣”,近期,因充电宝频发安全问题,引发公众广泛关注。7月7日,一段监控视频在网上流传。监控画面显示,某办公室里一款充电宝正充电时,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伴随巨响,浓烟弥漫,所幸男子反应快,及时躲避。目击者告诉媒体记者:“充电宝是同事去年买的,不是召回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碳中和宣布,与北京中宏蓝海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碳达峰碳中和及新能源产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总投资额预计为人民币100亿元。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快推动一些专案落地,例如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推进「双碳数字化管控指挥平台示范」项目,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全文如下: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星源材质向港交所递交了公开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是电池隔膜龙头代表企业。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陈秀峰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在2023年9月获委任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为期三年。招股书显示,是业内首家实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在全固态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极片和固态电解质膜的制造工艺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外媒报道,今年6月三星SDI正在韩国天安工厂建设的试验生产线“DryEV”上,启动基于干法电极的电池验证工作。该报道称,三星SDI正在考虑将干法电极技术应用于全固态电池,计划将其作为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设备效率和量产速度的
近日,山西钢构科工有限公司荣获“Ⅰ型三星”零碳工厂认证证书,继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后,此次通过零碳工厂认证是对公司长期坚持绿色建造、推动低碳发展的高度认可,标志着公司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零碳工厂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通过技术性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
废旧电池是一座“城市矿山”。废旧电池通过正规回收处理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保障动力电池生产原材料供给、降低原矿资源需求、保障动力电池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退役规模的快速增长,相关利好政策已不断落地。就在不久前,广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
“未来两到三年内,将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退出光伏制造。”当警报初响时,或许更多光伏人视之为“言过其实”。然而,时至当下,当停产、裁员、延期、破产等如泄洪般倾泻直下而无止意之时,或许无人不意识到这场深度调整的光伏周期之战短时难以停歇,突围与生存是每家光伏企业正在奋力解答的生死命题。而“
图/三星SDI据外媒消息显示,近日,三星SDI正在天安工厂建设的试验生产线“DryEV”上启动特斯拉倡导的基于干法电极的电池验证工作。此举旨在降低制造成本,以应对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成本障碍。据悉,2024年,三星SDI宣布计划开发并准备量产能量密度为900Wh/L的全固态电池,与目前量产的方形
自汽车形成工业,价格战的硝烟从未真正褪去。1908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上市,售价850美元,是同期汽车售价的一半。数年内,福特开启大规模降价,1913年更是推出全球第一条汽车流水线,将T型车价格压低至265美元,将汽车从贵族阶层的玩具,变成了普通工人的代步工具。彼时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一场由价格战
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征途中,硫化物路线技术突破不断提速。近期,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完成Ah级软包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样品开发,百MWh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该公司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一款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
自2024年5月,连续几次复燃,火灾最终足足持续了16天之久的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OtayMesa(奥泰梅萨)Gateway储能电站(锂电池)火灾事故后,2025年美国MossLanding储能电站两次起火以及德国、英国储能项目火灾事故,再次将储能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截至2025年1月,全球储能事故发生超过100起,储能系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的背景下,随着中国锂电电池、材料海外产能开始释放、供应链协同效应显现,日韩电池企业亦在加速其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调整。两种趋势的交汇,正开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新一轮竞争。一个关键变化发生在2024年。根据公开数据,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非中国)的占有率首次超过了韩国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