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此前的若干文章中,我们强调了能源转型之于能源、环境与经济系统,乃至人类文明与未来的必要性。 “清洁低碳成为世界不可抵挡的潮流”无疑是个美好的愿望(wishful thinking)。可惜从目前的政策环境与人类行为来看,这还远远不是事实。
足够水平的清洁与低碳,过去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自动出现。要想实现人类一致的、长时间的、大范围的集体减排行动,我们需要基于目前的政策环境进行大量额外安排,不能单纯指望依靠重大的技术突破来实现。
“可行与否”本质上属于一个主观认识问题。尽管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从各种角度、基于各种参数来说明一个方案比另外一个更可行,但总体而言,这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属于人的主观认识与判断,无法以充分透明的方式进行讨论。当然,公共讨论的价值往往不在于达成一致,而在于展示和理解差异、差异的程度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这些大前提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我们观点中的能源转型基本含义(比如,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与IPCC情景的2度目标大体一致)的可行性。以及我们期待的能源转型的社会进化含义。
技术视角的“可行与否”好像是无法讨论的“主观”判断
按理说,能源经济仿真模型是个可以进行透明讨论的基本工具——逻辑一致,代码跟参数设定都可以充分公开。但是,由于参与讨论的人们对于模型的原理与基本功能并不具有共同知识,因此目前模型在社会层面仍旧被视为“黑箱”。而很多模型的模拟工作,由于其方法论的局限,也更多的是以“科学+艺术”的面目出现[2],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模型使用者(modeller)的主观判断。
同样的模型,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技术专家更关注可行与否、是否可以承受,并进行主观判断;经济学家则是目标导向的,可以承受与否永远在一个连续的区间上,问题是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意味着什么样的约束与变化?对经济学家而言,技术上的可行性,特别是物理约束(比如最大规模)似乎都不存在绝对障碍,关键是边际的成本是多大。
过去的10年间,社会各界对能源转型目标的认知差别在不断缩小,比如“减煤是一个长期趋势”已经日益成为共识[1]。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家其实是在讨论这一过程(需要以及可能)多快。如果从技术角度看,这种连续性的问题往往很难用“非真即伪”的二值逻辑来展开讨论。当现实中互动的变量个数超过四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会大大上升,超过一般定性讨论的能力。此时对于大众而言,可行性讨论就又会变得像一个基于黑箱的主观判断。
比如,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极大地降低了天然气与石油的价格,那么想要回答这一结果对于缓解气候问题是利是弊的问题,起码正因素就包括:(1)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2)天然气提供给电力系统运行的更好灵活性利于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但是负因素也不少:1. 价格下跌带来的需求反弹;2. 天然气传输过程中的泄漏;3. 天然气发电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替代。这种问题的复杂性是很高的。
为什么可行?因为总体经济成本不大是共识
静态的一般均衡的经济学会直接引出“能源转型不是免费午餐”的结论。这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式。从总体上来看,可再生能源仍旧比化石能源昂贵,这也就意味着宏观上能源投入比重的增加,产出下降,从而导致GDP与福利的损失。当然,不是免费午餐不等于不需要做。人们决策的依据往往是效益是否大于成本,而不是成本是否为零或者为负。
同时,能源转型成本是可以承担(GDP几个百分点)的,甚至其成本为负的研究结论也并不鲜见。在十几年前,“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已经手拉手前进(hand-by-hand)”的论断就已经出现[3]——那时风电的成本至少是现在的1.5到2倍,光伏成本至少是现在的3到5倍。现在,在风电光伏,以及储能成本继续快速下降的背景下,这方面的前景预期将会更加乐观。
然而,“能源转型的总体经济成本不大”这一共识为何没有转化为有效与足够的减排行动?仅用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其原因似乎是不够的。转型会明显地创造出新赢家与新输家,会打破很多的旧有利益格局与习惯势力。转型可能意味着生产范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非经济成本的存在,更不要说广泛存在的国家间、行业间的“囚徒困境”问题。
为什么可行?因为拥抱能源转型的群体越来越多
从经济理论上看,能源转型的政策工具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足够高水平、对应于碳排放的边际损害的碳定价。但事实上,世界各处存在的碳定价水平,往往大大低于这一水平。这根源于政治因素与政客的短视,已经进入了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
在政客的决策之外,我们必须看到,拥抱能源转型的社会群体正在日益增加。虽然从目前来看,这些群体往往是小于国家体系的群体,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独角兽互联网企业,以及个别亿万富翁。其行动也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较碎片化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群体的壮大。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以环境与社会价值为目标[4]的社区电力集合商(CCAs)。由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也会带来土地价值的提升,因此广大的土地所有者也无疑会是能源转型的坚定支持者。
从社会转型理论视角来看,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社会制度、经济活动和政治机制,都能够实质性地改变社会—生态关系。实现这一社会变化的“临界点(tipping-point)”,包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关闭燃煤发电厂以及抛弃规模化农业等政策[5]。如果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改变了(比如宁愿花5毛购买消费光伏,而不是3毛的煤电),那么能源转型就无疑将成为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能源转型也是社会转型,甚至进化
能源系统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跟其他产业、经济甚至社会系统广泛联系的。如果能源系统成功转型为以小型的、波动性可再生能源为主,那么相应的社会创新、规范甚至文化的重新构建也都是可能的。
比如,过去我国的能源行业的很多思维方式往往是典型的“战场指挥官式”的规划思维、能源主要矛盾论、重点论等。这些反开放统一市场,代替市场主体决策的思维方式,除了计划经济的影响之外,也跟过去能源行业主体数量相对有限有关。电力部时代,“肉都在一个锅里[1]”,抓住了总部,就抓住了一切。在三大石油时代,抓住了这三大主体,石油行业也基本搞定了。
但这种“指挥”方式很难招架成千上万的市场主体。在缺乏普适性解决方案的前提下,这种政策模式将连基本的含义都需要确切界定了。打个比方:一个学生面临着语文跟数学的严重结构性偏科,她可以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多投入时间,把数学搞上去。但是一个校长不能把“一定要投入更多时间到数学”作为一个普适政策,因为不同人对“更多是多少”的理解是不同的,其偏科的程度也是差别很大的。这种政策本身的清晰性与明确性都是有问题的。
从社会共识来说,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有煤电才能保证能源安全”、“电力必须由国家来管控”等言论也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当我们处于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是发电方、电力可以实时交易、能够通过实时调节波动性能源来保证供电稳定的社会时,管理形态、社会形态甚至社会文化都可能会相应改变。这也同时是能源转型的超越环境经济层面的意义。我非常期待这一社会层面的进化:更加地自我组织、优化与决策。
[1] 请见对倪维斗院士2018年的专访: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18-01/29/content_1833925.htm。
[2] 与Thomas Ruthford 教授的谈话,2017年5月。
[3] http://www.oecd.org/env/cc/44287948.pdf。
[4] https://energyathaas.wordpress.com/2016/02/08/is-community-choice-electric-suppy-a-solution-or-a-problem/
[5] Otto, Ilona M., Roger Cremades, Jonathan F. Donges, Avit K. Bhowmik, Franziska Allerberger, Mark S. McCaffrey, Wolfgang Lucht, Sarah Cornell, Johan Rockstörm, and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Social tipping elements instrumental for decarbonization by 2050." In EGU General Assembly Conference Abstracts, vol. 20, p. 18634. 2018.
[6] https://www.amazon.de/Lessons-21st-Century-Yuval-Harari/dp/1787330877
[7] http://www.sohu.com/a/274537969_825427
[1] 严格的讲,这句话是有逻辑问题的。电力消费者显然不在这个“锅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进一步加深,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算力已成为最受重视的战略性生产力,市场需求快速攀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50%。同时,由于算力产生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正经历着全球最快速的能源体系转型进程。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创新与应用,更是涉及制度重构与利益博弈的复杂系统工程。“政策—市场—技术”协同的多维解构我国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但政策传导过程中常遭遇多重摩擦阻力,表现为制度刚性与市场弹性
在全球能源转型及“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迅猛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储能行业电力储能装机累计规模突破百吉瓦大关,达到137GW。然而,安全事故频发成为行业痛点;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站火灾事故超80起,其中热失控占主因的75%。传统储能温控系统存在
近日,在新疆木垒广袤的戈壁滩上,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承建的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顺利完成首台风机吊装,以“硬核速度”交出又一答卷。作为东方电气在木垒落地的第二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能源转
5月8日,“2025城市新能源论坛”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北京活动周期间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来自中日两国的能源领域代表就“绿色智慧能源,安全永续未来”主题进行深入讨论。该论坛由北京市昌平区主办,明阳智能作为唯一一家中国风电企业亮相本次活动。明阳智能业务总裁刘连玉出席论坛,在主题演讲中向全球
5月7日,在欧洲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太阳能专业展览交易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IntersolarEurope2025)上,正泰新能与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TÜV莱茵完成了IECTR63279标准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这一重要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光伏组件可靠性测试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正泰新能产
5月12日上午,山东能源集团召开地勘产业、装备产业整合工作会,安排部署地勘产业第二阶段整合、高端装备制造板块整合工作,动员各级组织和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整合任务目标,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山东能源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刻揭示了新型能源体系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
北极星储能网讯:为期三天的2025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IntersolarEurope2025)近日在德国慕尼黑落下帷幕。本次展会有来自57个国家的2737家展商参展,约850家来自中国。中国储能企业不仅展出了储能电芯、储能系统、充电基础设施等能源解决方案,还签下超12GWh储能订单,成为展会的亮眼存在。据欧洲电力交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据悉,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采用光储直柔技术、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技术、能碳智慧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主要建设109兆瓦
近日,由正泰新能与正泰安能联合打造的光伏瓦别墅项目在杭州正式落地,该项目通过创新光伏瓦产品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将清洁能源发电功能与高端住宅建筑美学深度融合,为绿色建筑领域树立了全新标杆。光伏瓦别墅项目坐落在杭州余杭区,装机容量达8.96kW,共安装有180块正泰新能光伏瓦组件。项目预计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经组织申报、地方筛选、第三方评审、项目复核、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正式确定“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其中,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的“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过程
近日,随着首根预应力管桩稳稳沉入海底,由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承建的山东金能棋子湾200MW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大幕,为港航工程公司海上光伏业务发展新阶段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该项目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山东省青岛市海域,规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进一步加深,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算力已成为最受重视的战略性生产力,市场需求快速攀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50%。同时,由于算力产生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正经历着全球最快速的能源体系转型进程。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创新与应用,更是涉及制度重构与利益博弈的复杂系统工程。“政策—市场—技术”协同的多维解构我国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但政策传导过程中常遭遇多重摩擦阻力,表现为制度刚性与市场弹性
5月9日,玉门油田玉门市红柳泉新能源基地一期5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为玉门油田首个风电项目。据了解,项目计划11月30日首台风机具备并网条件。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可发绿电9.8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9.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83万吨,兼具显著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该项目EPC总
近日,在新疆木垒广袤的戈壁滩上,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承建的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顺利完成首台风机吊装,以“硬核速度”交出又一答卷。作为东方电气在木垒落地的第二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能源转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关于加强上海长宁区虚拟电厂在碳达峰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文件明确,长宁区将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试点工作,一是针对目前上海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柔性调控、精准响应”特点不够突出的
日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共涉及168个企业,其中水泥31个,钢铁4个,铝冶炼2个,电力131个。详情如下:
一个搞石化的在煤化工领域翻出了新花样!(来源:石油Link文|木林森)能源领域正发生一场大变局。这种变局不仅体现在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还体现在煤炭、石油在能源领域占比的逐步削减。在这种大格局下,曾经推动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的煤炭、石油迎来了新的挑战:加速转型。企业作为这种转型的主体,也同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津2×1000MW煤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公告采购公告公告编号:NTXYGG202505090017一、采购项目基本情况采购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采购项目编号:NTCGXY202505090015采购项目名称:江津2×1000MW煤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采购内容和范围:完成重庆能源集团江津2×1000M
日前,西澳大利亚州能源开发商Sy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部署的2GWhCollie电池储能项目中的640个电池组已经安装完毕。电池组和逆变器的安装工作于2024年10月初启动,该项目于2024年3月在退役的Collie燃煤发电厂原址上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接入西南联网系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进一步加深,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算力已成为最受重视的战略性生产力,市场需求快速攀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50%。同时,由于算力产生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三峡能源5月12日发布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指出,南疆基地初步计划2025年基地配套煤电项目开工,基地电源项目建设将与外送通道建设进展协同适配,保障基地新能源、支撑调节电源、输电通道“三位一体”同步建成。三峡能源聚焦陆上大基地、海上风电引领者两大重点,加快
“系统监测到江北光伏发电出力激增,建议立即调整设备功率。”4月20日7时,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终端发出预警。此时距午间用电高峰还有4个小时,系统已推演出未来12个小时的电网运行趋势,精准锁定相关线路的潜在过载风险。近年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电投能源近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进展公告。电投能源(以下简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股权,并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绘就绿水青山画卷。5月10日,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在四川德阳召开,面向全球用户发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向用户提交创新发展的最新答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
5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锦刚,双方就深化能源产业合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进行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傅振邦,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董玉毅参加会谈。邹磊对张锦刚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集团生产经营以及在青海的产业规划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6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降幅较大。曹妃甸指数加速下行。进口指数除高热值煤种外,其他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6期处于收缩区间,供给、需求和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且
开工又中标,近期,中国电建喜讯连连,连续中标、开工多个项目,新能源、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为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工大吉江苏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开工该项目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建设4台30万千瓦机组。建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