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济源电网飞速发展,目前境内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4座,变电容量376万千伏……”8月27日,在济源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展厅内,青年员工张南正在向已经退休20来年的老一辈电网人介绍济源电网变迁情况。
这十几位老人中,年长的已经87岁了,年级最小的也70多岁了,他们是济源电力从无到有的见证者。面对电网日新月异的变化,老一辈电力人惊叹不已,在照片视频交替中,老一辈电力人的思绪又回到了办电伊始的峥嵘岁月。
从无到有电力拓荒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在退休老干部曹礼和印象里,当时,电是稀缺资源,专供一些要害部门,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还是可见、不可盼、不可求的奢侈品。
“当时,济源电网家底很薄,我们用一个美国的破旧汽车头带动一个15千瓦发电机发电,通过简陋的线路向政府、驻济部队等重点单位送电。每到夜晚,除去街道上几盏屈指可数、忽明忽暗的路灯,就是百姓家里点的煤油灯了。”
“直到8年后的1957年,计划经济时代,上面给拨了一台武汉45马力煤气机,是我们自己把拉回来的,虽然辛苦,但一想到有了好的发电设备,我们心里是相当高兴的。”
“那时候电网建设起步点低,因陋就简,技术落后,10千伏和农村低压400伏线路杆塔基本都是木杆,很少有水泥杆的……”
……
在老一辈的回忆中,经过第一代电网人的艰辛努力,济源办电历史开始缓慢发展:济源首条110千伏线路投入运行,沟通了大电网;首座110千伏变电站开始建设;济源农配网架设依次展开……截止到1978年,济源供电已能够基本满足城市及郊区平原乡镇用电需求。
彼时,济源全社会用电量为1亿千瓦时,放到现在,也只是全市7天左右的用电量。
从寥若星辰到独立大网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全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电网也进入建设高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电从“空中楼阁”走下神坛,但由于供电量有限,且电量质量差、损耗大、供电可靠性差,时有“半边亮、半边黑”状况,同时济源“五小”工业开始发展,经常被要求限电、“让电于民”,而且济源部分山区居民还过着点煤油灯的日子。
“那时候虽然有电,但这电总也不够用,拉闸限电如同家常便饭。”
电力照亮了城市,也要延伸至山区。八十年代末,供电人加快山区电网建设,夏战“三伏”与日斗,冬战“三九”与寒博,穿行在高山深谷之间,奔走在乡间小道上。
1998年12月,离元旦还有6天,在济源深山大峪镇大横岭村鞭炮齐鸣、热闹非凡,这一天,济源最后一个没通电的行政村通上了电,村村通电庆祝大会在深山召开,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当年,架电主要还是靠人力,一根电线杆就两三千斤重,要10多个人一起抬,施工工人硬是一根一根抬上去了。”原任施工队负责人的老职工李济生回忆在山区架电时说。
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后,济源仍有散落在各个自然村的农户没用上电。济源电力人一级级立下军令状,就向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新目标迈进,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于2007年7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户户通电”。
魏巍王屋见证了扶贫架电、“户户通电”的艰难。“有了电,山里人高兴啊,小沟背村还专门刻了块石碑感谢咱供电员工不畏艰难送光明,现在那块石碑就立在小沟背景区入口处,可显眼了。” 退休老职工李德瑚感慨。
随着济源工业快速发展,济源电网在跋涉中也开始奋力前行:110千伏克井变、西区变等先后建成投运;220千伏荆华变投运,济源电网与洛阳、三门峡电网形成豫西电网;220千伏承留、孔山、裴苑等一大批电网建设强力实施、陆续投运;2010年10月,随着500千伏济源变电站建成投运,济源电网发展迈上了新高度,供电能力由100万千瓦提升到240千瓦。截止2015年底,济源地区运行变电站34座,变电总容量104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5条,长665.27千米,强大的电能为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工业用电占据了全社会用电90%,强力拉动了济源产城融合战略发展。
大河有水小河满
“十三五”以来,济源电网发生了“蝶变”。济源电网进入大发展、大建设阶段。
济源供电公司持续优化完善220千伏电网结构,已形成环绕济源城区的220千伏双环网骨干网架结构,城区所有线路10千伏都实现“手拉手”供电,坚强网架已经基本形成。
济源还启动了包括村村通动力电、机井通电工程和中心村改造等项目在内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使农村供电设施的健康水平和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电网旧貌换新颜,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网助力乡村振兴。
满负荷的电力保障、优质的供电服务,富士康、双汇、伊利等一批重点项目纷纷在济源落地生根,大功率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快步走进农村家庭,济源供电区域供电可靠率达99.951%以上,供电量也从1978年的1亿千瓦时发展到2018年底的75亿多千瓦时。
除了电网更加坚强,在智能化区域,供电所移动作业终端、红外测温、带电作业等吸引了老一辈的注意。
“以前巡线抄表得带足干粮,一跑就是半个多月,有时候晚上借宿在老乡家偏房,现在都电脑采集了啊,抢修也拿着手机就能‘接单’,方便啊!”
“就是就是,你们看还有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巡检呢,铁塔上还有360度监控连接手机呢,真是先进呐!”
“济源电网在新一代人手中实现了普通电网向坚强电网的华丽转变,以后能发展成啥样真是想都不敢想。”
……
时代的脚步滚滚向前,服务的手段推陈出新,智能化的电网运维方式和客户用电体验方式引起老一辈的惊叹和惊喜。
岁月有痕 光明无限。70年间,电力,从稀缺品到必备品,从一切为了前线到一切为了人民,变的是人民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一如既往的是济电人矢志不渝、衷职履责的使命担当。(济源供电公司 张娇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4日,在河南济源10千伏Ⅱ黄河线18号杆,河南济源供电公司首次开展旁路带电作业更换柱上开关。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带电作业班成员做好安全措施后,作业人员身着绝缘服,分别操控两台绝缘斗臂车,熟练操作绝缘斗臂,采用旁路作业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柱上开关更换工作,经过5个半
3月19日,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利用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对10千伏石匣线进行综合检修。此次检修涵盖检修消缺、新型配电网建设、设备升级改造,真正实现一停多用,为线路设备的健康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检修过程中优化检修时序,对提前完成检修任务的支线负荷进行中压发电车转供,实现能带不停。
3月5日,在济源建业天玺小区停车场,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联合济源市汇济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对即将投运的充电站进行审核验收,为居民安全充电、绿色出行提供保证。济源市汇济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全市医院、小区等主要停车场的充电站项目,该项目运用公牛充电群充系统,拥有充电网后台两层安全防
“感谢供电部门处处为我们着想,电力服务优质高效,让我们在用电方面吃上了定心丸。”2月24日,河南希百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阳向前来随访用电情况的供电服务人员范志平和崔团结说道。济源工业用电量占比90%以上,企业分布密集。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立足“问需求、解难题、促发展”,主动对接、细
2月20日,济源供电公司组织巡视人员,按照网格化机制,兵分5路对35千伏及以上线路巡查,并对易发生山火的区域进行标注,作为监控防范重点,以减少线路因山火跳闸对电网的冲击。当前,受气温回暖,天干物燥及春耕春播集中等因素影响,山火风险持续放大,加上济源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8%以上,而
2月17日,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分组深入高新、虎岭等园区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对部分企业的用电设施“把脉问诊”,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协同客户制定整改方案,及时予以解决,保障园区内的企业安全用电,助力产业发展。电力充足是产业兴旺的一个重要基础。春节假期过后,复工复产速度加快,济源示范
2月6日,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心,数字化专业人员密切监控数据管理设备状态,为电力保供、防灾抗灾、优质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4年,国网河南电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统一技术路线的企业中台。该公司创新开发业务数字化应用平台,提升基层数据服务能力,确保电力安全
1月22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大峪供电所组织人员对大奎岭、砚瓦河、寺郎腰等区域的供电线路和配电台区仔细排查,精心落实运维管理要求,加强电力设施隐患查治和风险防护,保障春节期间安全可靠供电。春节日益临近,国网济源供电公司本着精益运维、确保供电的理念,优化举措,提升质效,全力保障春节期间
1月16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工作人员分别来到济源客运总站和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以及附近商业区等场所,对涉及春运的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确保春运期间用电安全无忧。春节临近,外出人员陆续返乡,随着1月14日春运拉开帷幕,各地即将迎来节前客流高峰。国网济源供电公司把服
12月19日,在河南济源王屋镇杨沟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组织供电服务人员深入到“煤改电”用户家中进行走访,对用户电采暖的用电线路、开关、插座等设施开展检查,对发现的用电安全隐患及时消缺,并了解用电需求,仔细解答用电难题。随着气温持续降低,寒意袭来,为确保“煤改电”用户温暖度冬。河南济源
12月18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按照网格化管理,分片划区对人员密集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进行仔细把脉,针对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电力安全畅通。当前,寒潮天气频繁,度冬保供进入关键期,人员密集场所用电负荷不断攀升,涉电安全风险随之增多。国网济源供电公司以优质服务为导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站在江西南昌八一大桥放眼一江两岸,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电能,让赣鄱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改革开放40年,江西电网规模不断壮大,联网范围不断扩大,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技术不断更新,用电质量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
济源电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是一代又一代电力人忘我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这是79岁的济源供电公司离退休干部李德瑚写在回忆录扉页上的文字。他说,济源电网发展靠的是愚公精神办大电的豪气,凭的是迎着困难上的勇气,彰显的是实干苦干、奋力进取的锐气。一路奋进一路高歌。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智能电网是电网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于一体的新型电网,其实施不仅能使用户获得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质量、高效率和价格合理的电力供应,还能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激励市场和不断创新,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智能电网已成为解决21世纪全球能源问题的新战略。智能
发展智能电网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这中间还涉及许多新的理念。智能电网的特点是电力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以便建立高度自动化的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为了实时地交换信息和设备层次上的动态平衡,把分布式计算和通信的优势引入电网。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认为,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技术非常之广,它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像10年前兴起的互联网一样,催生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产业革命。发展智能电网的核心原则是要考虑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否适用于市场,是否激励了用户,是否实现了资产优化,是否高效运行。因此,对智能电网的总体设想是:智能化、高效、包容、激励、重视质量和抗干扰能力等。我们可以把
发展智能电网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这中间还涉及许多新的理念。智能电网的特点是电力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以便建立高度自动化的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为了实时地交换信息和设备层次上的动态平衡,把分布式计算和通信的优势引入电网。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技术非常之广,它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像10年前兴起的互联网一样,催生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产业革命。发展智能电网的核心原则是要考虑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否适用于市场,是否激励了用户,是否实现了资产优化,是否高效运行。因此,对智能电网的总体设想是:智能化、高效、包容、激励、重视质量和抗干扰能力等。我们可以把智能电网相关的技术分为三类
最高电压等级有多高?目前运行线路中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线路在哪?有多高?从《电百》(第三版)中可查阅到,正是上述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它是我国首条特高压工程,也是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高的输变电工程。世界范围内,最先建成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1985年,苏联建成1150千伏的交流特高压工程,但由于苏联解体、经济下滑对电力需求减少以及技术原因等,这条线路目前降至500千伏运行。日本则在1993年和1999年,共建成两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但这两条线路并不是
输电线路的出现如果驾车出游,你或许曾注意到公路两旁高大的输电铁塔,这些铁塔将线路架起并向远方延伸。现代人都知道,这些都是输电线路,发电厂发出的电,正是通过这些线路,源源不断地向消费电能的区域输电(不直接面对用户),它们也承担着互联电网之间大量电能的互送任务。时间倒退百余年,在19世纪末电力工业发展初期,那个时代的人可没有见过这些“铁家伙”,连“输电网”这一概念都不存在。那时候,小型发电厂就建在负荷中心附近,用户用电量也不大,不需要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电力。1879年5月,上海英租界的一栋仓库里亮起了我国第一盏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强化电网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下简称“行政令”),试图以制度性变革应对美国电力系统深层次危机。然而,这份用于加固“电网安全防火墙”的政策文件,却暴露出了明显的“头痛医头”思维——为应对由数据中心扩张和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其所采
4月10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宁发改运行〔2025〕247号)。其中指出,各单位要聚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目标,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全面、深入分析电力安全治理薄弱环节并追根溯源、找准病灶,不避重就轻、不弄虚作假,在完善体制机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4月2日,江苏首个支撑性煤电配套送出工程——盐城滨海港(月亮湾)电厂扩建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投运。煤电配套送出工程是保障煤电项目电力顺利输送并接入电网的重要基础设施,可满足工业、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盐城滨海港(月亮湾)电厂扩建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
4月2日,上海220千伏杨思变电站完成搬迁,在距离老站北侧约1.8千米的位置投入运行。这是上海主网首次开展220千伏变电站易地搬迁,解决了城市核心区域电力设施改造难题,为老站改造提供了“易地重建+空间置换”的新方案。1997年投运的杨思变电站位于浦东新区前滩,是浦东新区开发的重要能源支点。近年来
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额创下新高,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据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我国电网总投资将再创新高,预计突破8000亿元。上下滑动查看全部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以及一系列政策加
在时代发展的宏大叙事中,能源电力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系统梳理,更是向社会各界展示其作为能源保障主力军的担当与作为,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这份报告,是对社会责任的庄重承诺与深刻践行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除特高压、超高压项目外,多地还公布了其他电网项目。例如,福建省还包含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10千伏及以下城乡配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35—110千伏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220千伏电网项目。海南省包括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海南新型
4月10日,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阜政办〔2025〕3号)。其中指出,电网企业要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新能源发展、需求预测、电源布局、大电网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电网发展重大问题和能源数字化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入
2025年4月7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南非电力和能源部部长洛西恩佐·拉莫豪帕,双方就推进中南合作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同南非的能源合作,支持南非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电力短缺,愿意与南方分享输变电、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支持中方企业参与南非可再生能
天空湛蓝,阳光透过薄云,穿过高耸的构架,洒在地面上。位于西藏芒康县的±400千伏卡麦换流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慢一点,过转角了!”4月7日,卡麦换流站工程现场开展站外电源间隔电缆敷设作业,该站二次负责人李成贵通过对讲机指挥着操作人员。安全旗在风中飘扬,电缆以20倍于外径的弯曲半径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