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增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产业几乎一穷二白,不仅产量少,而且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很低,我国能源供求关系紧张,能源产业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据统计,194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仅为0.3亿吨,原油产量1949年仅为12.0万吨,天然气产量1949年仅为0.1亿立方米,发电量更是仅有43.0亿千瓦时。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70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生产力水平的显著增强,我国能源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18年,能源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57.8倍,年均增长7.6%;其中,原煤产量达到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0倍,年均增长7.1%;原油产量达到1.9亿吨,增长1574.9倍,年均增长11.3%;天然气产量达到1602.7亿立方米,增长22894.7倍,年均增长15.7%;发电量更是达到71117.7亿千瓦小时,增长1652.9倍,年均增长11.3%。
9月4日,在“2019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现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报告》,梳理7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情况。
一、沧桑巨变,成就裴然
(一)装机容量增长超千倍
1949年,我国电力装机仅有18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6万千瓦,占比8.8%;火电装机169万千瓦,占比达91.2%。而到2018年,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89967万千瓦,比1949年增长1025.8倍,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0.7%;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35226万千瓦,增长2200.6倍,占18.5%;火电装机容量为114367万千瓦,增长675.7倍,占60.2%(含生物质发电);核电装机为4466万千瓦,占2.4%;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18426万千瓦,占9.7%;并网太阳能发电达17463万千瓦,占9.2%;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占0.9%。
▲1949—2018年GDP和清洁能源装机变化
▲1949年我国各来能源电力装机占比
▲2018年我国各来能源电力装机占比
(二)发电量增长超2000倍
1949年,我国全年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为7亿千瓦时,占16.3%;火电发电量为36亿千瓦时,占83.7%。而到2018年,我国全国发电量达到71117.7亿千瓦小时,比1949年增长1652.9倍,清洁能源电力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30.4%;其中,水电发电量12342.3亿千瓦时,增长1762.2倍,占17.4%;核电发电量为2943.6亿千瓦时,占4.1%;风电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占5.1%;光伏发电量1775亿千瓦时,占2.5%;生物质发电量906亿千瓦时,占1.3%;而在消费方面,2018年,我国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2.1%。
(三)从一穷二白到门类、产业链齐全
70年来,经清洁能源人的艰苦努力、攻坚克难,我国清洁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发展到门类、产业链齐全,清洁能源的生产、消费占比也不断提升,清洁能源的结构也日趋丰富与合理。
1949年,新中国的电力装机主要是火电和水电,而且装机容量很小,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1957年4月,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开始建造,我国清洁能源特别是水电进入了快车道,水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
1984年,我国开始启动秦山核电站建设,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一期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1991年12月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建成发电,从真正意义上标志着我国电力结构从水电、火电的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的改变,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虽然,在之前的70年代,我国在西藏建设了第一座地热电厂——羊八井地热电厂,83年在兰州市榆中县建设了第一座光伏电站——园子岔乡光伏电站,86年在山东荣成市建设了第一座“商业示范性”风电场——马兰湾风电场;但是,这些电站的装机容量都太小,不足以撼动水电、火电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我国清洁能源迎来了历史机遇,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电装机容量、太阳能热利用、风电装机容量、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先后成为全球第一。终端应用的发展、扩容也带动了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水电装备、核电装备、风力发电机、光伏组件、上游原材料制造等等清洁能源的上游、中游及相关配套产业也快速发展,有些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的领头羊,引领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从落后到全球领先
7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之路就是一部追赶超越的历史。清洁能源的装机从少量逐渐发展到全球领头羊,清洁能源的装备制造也从零开始逐渐成为全球的领头羊,清洁能源的技术能力也逐渐从引进到创新再到全球的领先者。
装机容量上,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拥有国。截至2018年末,我国的水电装机容量为35226万千瓦,全球第一;太阳能集热面积保有量近5亿平方米,全球第一;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18426万千瓦,全球第一;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7463万千瓦,全球第一。
装备制造能力上,截至2018年末,全球十大风力发电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有5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组件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9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8家。可以说,我国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举足轻重的存在。
技术能力上,我国清洁能源技术也逐渐从弱到强,从追随到领先,成为全球技术创新领头羊。70年来,我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设计制造了全球最先进的水电机组,研究开发了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发展出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太阳能制造业。
▲长江三峡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2250万kW,年平均发电量:882亿kWh
设计建设上,我国已经发展出了全球一流的能源电力设计、建设队伍,拥有全球规模、能力领先的电力建设企业如中国能建、中国电建、葛洲坝集团等等。
二、多因并存,共铸辉煌
7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经济发展是内因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能源产业更是如此,不仅产量低而且生产水平低,供需结构十分紧张,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生活需要。
作为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发展煤炭产业,优先发展火电也就成为必然。幸运的是,我国的水系发达,而且之前也有建设水电站的经验,并有正在运营的水电站,这也为我国发展水电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新中国经济发展前期,火电、水电得到了快速发展,火电、水电也成为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一直维系至今。
这种局面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改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0年,我国GDP达5.75万亿美元,首次超越日本的5.39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随后的数年时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减小。截至2018年末,我国GDP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达到900309亿元人民币,是1949年358亿元人民币的2514.8倍,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清洁能源投资带来充沛的资金,也提供了基本投资保证。2014年起,我国清洁能源领域投资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全球清洁能源总投资额的29%,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领跑者”。随后数年,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2018年,我国的清洁能源投资达1001亿美元,占当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3321亿美元的30.1%。
巨额的投资有效的支撑了我国近年清洁能源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一举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中心与领跑者。
(二)政策法规是保障
2005年2月2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就在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该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可再生能源法的发布实施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几年,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2011年10月18日,德国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2012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2012年12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命令,即日起,开始向中国进口太阳能电池征收关税。预计该关税将至少征收5年。除此之外,美国商务部在声明中指出,将无锡尚德倾销幅度从31.73%下调至29.14%。之后,欧盟也对我国光伏制造业开展“双反”调查,并加征关税。随后,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遭遇断崖式下跌,产业两头在外的缺陷暴露无遗,产业发展也陷入生死危机。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光伏发电进行上网电价补贴。该意见的发布与实施挽救了我国光伏产业,也促进了国内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并使我国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
可以说,清洁能源领域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颁布与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科技进步是动力
清洁能源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必然离不开科技的推动,科技进步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动力。单机容量达70万千瓦级的水电机组让三峡水电站建设成为可能,单机容量达80万千瓦级的水电机组成就了向家坝水电站,单机容量达100万千瓦级的水电机组则将成就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
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也不断地下降。1976年以来,光伏的成本已经从最初的每瓦80美元降到2019上半年的不足0.5美元,降幅显著;即便从2010年开始衡量,光伏组件价格累计下降了超过80%。风力发电也是如此,科技推动风力发电机组从最初的千瓦级到MW级,到如今的近10MW级;在此情况下,风机价格也不断下降,2010年至今,风机价格下降近40%。
如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已经接近或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未来,在科技推动下,全部使用清洁电力或将成为现实。
(四)国际合作是机遇
7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际合作。
1984年开建的秦山核电站就是个国际合作的结晶与典范。秦山核电站一期共有设备近3万台件,由国内585个工厂和10余个国家(地区)供货,虽然汽轮机、发电机、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设备都由我国自己制造,但是,反应堆厂房环形吊车、压力壳、主泵等则主要是进口。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是国际合作的结果。光伏产业发展初期,由于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并未启动,我国的光伏组件、电池等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欧美国家,而由于技术等原因我国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则是高度依赖进口,这就形成了行业发展的“两头在外”问题即原材料50%以上依赖进口,而组件、电池等则70%以上出口(一度高达90%以上)。虽然,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启动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后,“两头在外”问题不复存在,市场逐步得到平衡,但是,国际间的合作依旧十分紧密,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市场,无一不如此。
可以说,国际合作机遇成就了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推动了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前程似锦,长路漫漫
(一)经济转型带来新机遇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为此,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任务。
2010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成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壮大绿色产业规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可见,清洁能源产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前景光明。
(二)科技发展形成新动力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技术、3D打印、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迅速,开始进入商业应用阶段,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这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想象空间。
新材料技术提升光伏发电转换效率、提高风机的功率、提升新能源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研发效率、提高产出、降低成本等等,新的科技可极大的改变清洁能源产业业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其市场空间,也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三)国际合作不确定性增加
当前,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这给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带来全所未有的冲击,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面临衰退风险;再者,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民族主义、恐怖主义交织给国际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这些都对国际能源安全、能源合作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显然,这也对未来国际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合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能源技术开发与合作、能源市场开拓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将为国际间的清洁能源合作特别是技术合作与交流带来负面影响与不确定性。
回首前路,硕果累累;7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也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眺望前程,长路漫漫;当前,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面临历史发展机遇,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国清洁能源人必将牢记肩头使命,追逐心中梦想,追随新中国的脚步,沿着“一带一路”,继续爬山涉水、追风逐日,继续为新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挥洒汗水,再创辉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nbsp;共建绿色地球4月2日,在蒙古国沙戈荒地区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奇迹#x2014;#x2014;思源清能自主研发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成功完成全球首个组串式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110kV电压等级的黑启动和孤网供电功能试验。当整个电网陷入深度昏迷时,这套中国智造的电力心脏起搏器仅用60秒便让瘫痪的电力系统
2025年4月14日,中比新能源宣布与康迪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美国分阶段规划建设两座锂电池生产基地。目前双方正在评估选址方案:首期将优先建设电池包组装工厂,后续将视市场条件适时推进电芯制造项目。两个项目将采用差异化的股权架构分别成立合资公司。此次合作标志中比新能源全球化战略进入全
据“复旦大学”消息,4月16日,复旦大学连开三场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会上,宣布成立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任院长;成立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副校长周磊任院长;高质量推进建设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副校长姜育刚任院长。现场,裘新,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包
又到春天繁花似锦,春季广交会如约而至。2025年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盛大开幕。“中国第一展”火热开局,纳八方来客。格普光能再次亮相广交会,会世界友,议绿能新未来。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近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与中航建投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能科”)的异质结光伏组件合作项目正式进入首批交付阶段。自协议签署后,华晟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首批G12R-132版型高效异质结组件的生产,并成功发往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4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光伏柔性支架一体化工程框架协议采购招标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7846.703346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5625.3996万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中国电建集团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在德国Lichtenstein-Unterhausen,一家专业模具制造企业正上演着传统制造业的能源革命。当大多数企业还在为能源成本与环保指标纠结时,KonFormGmbH用科士达BluePulse系列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绿电自发自用、成本效率优化、电网依赖性降低、6个月零故障稳定运行、两天完成系统部署等。这份答卷的背后,
4月15日,从长江电力2025年一季度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会获悉,长江电力一季度安全生产态势良好,经营业绩稳中有进,“一利五率”整体向好。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9.4%,成功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今年以来,在水利部长江委、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单位的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天合储能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全球化市场布局,强势入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成为本届峰会最受瞩目的新能源企业
4月16日,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帆石二10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一标段、二标段、三标段中标结果公示,明阳智能(600MW)、金风科技(400MW)分别中标,总投标报价268673.40万元。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一标段(300MW)、三标段(300MW),中标价格均为83752.20万元。金风科技成功中标二
4月14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介绍一季度我国出口的有关情况时表示,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了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我们认为,可以从需求、创新和竞争力这几个方面来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大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组织大安市支持招商引资风电项目建设指标竞争性配置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大安市15万千瓦风电项目为招商引资奖励类项目,分为10万千瓦和5万千瓦两个子项目,视省内电力消纳实际情况以市场化方式安排并网,优选大安市支持招商引资10万千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日,华润新能源(托克逊)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董士超,注册资本141015.2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股权结构图显示,华润新能源(托克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风电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含箱变、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三个标段,其中:中船海装预中标标段一(250MW),投标报价57350.5万元;金风科技预中标标段二(250MW),投标报价54785.9万元;三一重能预中
2024年9月,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的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西藏八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如今,项目已稳定运行半年,在平均海拔5050米、最高海拔5200米极端气候频发的“世界屋脊”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风电机组以卓越的可靠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下午,由海南省海洋厅主办,多家单位支持和协办的“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招商大会深海产业推介会”在海口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以场带产、深海智造”为主题,现场签约深海产业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额超117亿元,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深海产业迈入国际化合作新阶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6日,远达环保公告,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远达环保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国电力、湘投国际合计持有的五凌电力100%股权以及广西公司持有的长洲水电64.93%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4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其中包含14个相关风电项目,节选如下:3个相关风电项目:郎溪远景年产200套风电储能设备等项目、广德涌诚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部品树脂砂项目、涡阳县道仁新能源多能互补基地建设项目;11个风电场项目:皖能埇桥区褚兰风电场项目、萧县中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5日,中国电建华东院华东咨询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中标,投标报价75378万元,含塔筒单价3015元/kW。项目概况: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拟建风场总容量250MW,单机容量8.5兆瓦海上风机3
3月27日,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北京洁源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洁源”)将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洮南百强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洮南百强”)100%的股权给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新能源”),交易股转对价为人民币9,683.01万元。本次交易已经公司第三届
3月26日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明阳智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的公告》。《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北京洁源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将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洮南百强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广州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交易股转对价为人民币9,683.01万元。洮南百强目前为北京
2月13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500兆瓦平价示范项目海上主体工程施工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据悉,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500兆瓦平价示范项目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侧海域,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0km。项目建设规模501.5
一场五年一遇的风电抢装潮正在悄然兴起。而这一切,都和一份重要政策文件——《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息息相关。《通知》明确,将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还配套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
2月7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投产,标志着中国首个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嵌岩基础、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主导推进建设。项目建设83台单机容量8.5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于202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号文件,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其中,包含储能领域项目15个,涵盖抽水蓄能、分布式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液流电池、飞轮储能、新型
12月23日,海上风电“单30”靴子落地。自然资源部2024年273号文正式明确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应在离岸30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不过,新政落地给业内带来的影响已显然没有早期“双30”悬而未决时的隐忧情绪。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省区市密集推
12月的康巴诺尔草原一改往日的绿意盎然,在凛冽冬风中已略显萧瑟,然而在距离几十公里外的康保县“上大压小”风电项目现场,却在焕发新的勃勃生机。12月20日,三一重能参与打造的河北省首个老旧风电场改造项目——康保“上大压小”风电平价示范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在原有土地资源条件下,风场规模由30
近几个月内,国内有几家整机厂的大兆瓦机组相继出现了一些叶片断裂的事故,因此有观点开始质疑风电机组大型化是否会就此止步。我的观点是,风电机组大型化不会因此止步,但会适当放缓。机组容量发展过程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5年前,那时主流的机型是1.5MW机组,风轮直径80米左右;经过了2-3年的发展,才
近日,位于乳山市南侧海域的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1场址二期450兆瓦项目成功运转并入电网,标志着我国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乳山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重大进展,也彰显了中国中车在海上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国家电投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项目增容项目变更的复函》(揭发改核准〔2024〕16号),同意建设该项目。文件显示,国家电投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项目增容项目位于揭阳市惠来县靖海镇东南面海域。项目装机总容量400MW,海域部分拟建设29台14MW风电机组(其中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