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能源工业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能源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主要能源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安全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能源基础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聚焦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发展动力由量的扩张加速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快速转变,能源结构由煤炭为主加速向多元化转变,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
一、能源工业改革持续推进,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能源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能源产业布局深入调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能源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煤炭行业集约化发展持续推进,转型发展成效显现。建国初期,山西煤矿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底,安全系数低。通过国民经济恢复建设和改造建设,煤矿开始机械化开采,回采率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决定把山西建设成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大规模投资建设以及“有水快流”政策刺激推动下,全省煤炭矿井大幅增加,煤炭产能大幅提高。新世纪以来,山西煤炭产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煤炭行业经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产业在集约化、规模化有了长足发展,煤矿数由最多时的1万多个减少到2009年的1053个,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所有矿井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3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矿企业。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生产煤矿610处,合计产能96240万吨,平均产能提高到158万吨。2018年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33,保持了全国先进水平,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近年来,全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2016-2018年全省退出煤炭过剩产能8841万吨。同时把发展先进产能作为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2018年,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57%,提高了安全供给水平,为保障煤炭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煤炭行业积极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一批转型重大项目,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加快。
(二)焦炭产业布局深入调整,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焦化产业以土法炼焦为主,技术水平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实施“发展大机焦、限制小机焦、坚决取帝土焦、改良焦”战略,不断推动焦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07年底,大机焦已成为山西焦化业的主力军。2009年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使焦化产业发展方式明显改变,产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山西出台《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组建了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集团公司,有效压减了落后生产能力,完成重组的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改善。到2015年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已基本完成,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焦炭生产企业数量从2009年215户减至2015年138户,户均产量由36万吨提高至58万吨。2017年山西印发《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提出要深化焦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山西焦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竞争力。2018年,全省积极化解焦化过剩产能,退出焦化过剩产能691万吨。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焦炭生产企业数量减至122户,户均产量提高至75万吨。2018年山西印发《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以提质升级推动能源革命,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加速淘汰整合,加快退城入园,推动规模集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装备水平,努力实现“绿色、集聚、智能、高端”发展。
(三)电力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电力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949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仅有4万千瓦,全部为火力发电。改革开放以后,大容量超高压机组不断增加,大型机组逐渐成为发电装备主力军,仍然以火电为主。新世纪以来,山西大力开发利用丰富风能、太阳能资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实现快速增长。2009年全省首次出现风电装机容量,2011年首次出现太阳能发电装机。截至2018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8757.7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比1949年增长2147倍。电网结构不断优化,建成“两交一直”特高压输电通道,山西电网智能化和安全可靠性逐步提高,外送能力达到3830万千瓦。电力体制改革取得突破。2016年,国家正式批复山西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这是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内第一个全省域电改综合试点。制定配套电改方案,输配电成本监审取得预期成效。推进售电侧改革,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国家电网运营区内第一家股份制电力交易中心正式运营。2018年,积极化解电力行业过剩产能,关停煤电机组203.3万千瓦。
(四)煤层气开发利用量位居全国首位,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省就开始了小规模井下瓦斯抽采。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地面抽采试验阶段。新世纪以来,煤层气和致密气开发利用技术相继突破,煤层气勘查开采进入产能建设和规模开发阶段,煤层气开发利用达到快速发展。2006年,煤层气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2010年突破10亿立方米,2018年全省煤层气产量突破50亿立方米,位居全国首位。煤层气产能持续增长为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弥补冬季天然气缺口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全省煤层气开发利用逐步实现产业化,包括勘探、抽采、液化、运输、瓦斯发电等,构建了完整的煤层气产业链。近年来,全省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同时加快布局氢能产业。1949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全部为火力发电。2018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占比为75.68%,风电为11.91%,太阳能发电为9.87%,水电为2.54%。风能发电成为全省第二大电源,风电光电发电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快速发展为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奠定坚实基础。
二、能源产品从单一到多元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能源产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能源产品由以原煤为主转向多元发展,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山西主要能源产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外调能源为支持全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成百倍增长,煤炭、煤层气产量居全国前列。新中国诞生时,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只有226.95万吨标准煤。经过大规模投资积累和持续建设,1954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1113.5万吨标准煤。1980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1亿吨标准煤。2002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3亿吨标准煤。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保持7亿吨标准煤左右。2018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7.1亿吨标煤,比1949年增长310倍,年均增长8.68%。山西一次能源以原煤为主。1949年,全省原煤产量仅有267万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省原煤年产量仅为0.98亿吨,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15.86%。2000年左右全省煤炭行业处于低谷期,2000年全省原煤产量为2.52亿吨。2002年-2011年煤炭行业处于上升期,全省原煤产量持续上升,2011年达到7.41亿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原煤产量保持在9亿吨上下。2018年全省原煤产量为9.26万吨,比1949年增长347倍,年均增长8.85%;煤炭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15.9%提高到2018年的26.1%,提高了8.87个百分点。1949年-2018年,全省累计生产原煤192.1亿吨。山西煤层气生产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全省煤层气产量52.42亿立方米,位居全国首位。
(二)煤炭深加工比例大幅上升,二次能源产品飞速增长。为提高能源工业效益,省委省政府先后提出大力发展煤炭的加工转换和“输煤输电并举”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全省二次能源产品的大幅度增加,极大地优化了全省的能源产品结构。1985年用于加工转换的煤炭仅占全省原煤总产量8.85%。“十二五”以来,全省把煤炭产业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作为根本路径,黑色煤炭实现绿色发展,优化延伸煤炭产业链,煤炭深加工比例大幅提升,2018年用于加工转换的原煤占到全省原煤总产量的90.4%,比1985年比重上升81个百分点。二次能源产品产量飞速增长。1978年炼焦洗精煤产量仅为395万吨,2018年炼焦洗精煤产量达到2.05亿吨,比1978年增长了50倍。1949年全省焦炭产量仅为7.5万吨,2018年焦炭产量达到9256.16万吨,为1949年的1228倍,占全国总产量的21.1%。全省焦炭产量从1980年至今一直排在全国各省之首。1949年全省发电量仅为0.63亿千瓦时,2018年达到3087.63亿千瓦时,为1949年的4901倍,占全国的4.55%,全国各省排名第九位。
(三)能源生产结构多元化,清洁能源占比快速上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一次能源生产只有原煤,产品结构单一。改革开放以后,全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随着能源利用技术进步和需求,逐步开始开发利用煤层气、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快速发展,全省能源生产结构正朝着多元化的目标转型前进。2018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原煤占比为97.63%,煤层气占比为0.89%,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次电力占1.51%。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源结构持续优化。1949年,全省发电量全部为火力发电量。2018年,全省火电、水电、风电和光电发电量分别为2738.55亿千瓦时、42.90亿千瓦时、212.13亿千瓦时和94.05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比重分别为88.69%,1.39%,6.87%和3.05%,风电光电和水电等清洁电力占比达11.3%,比2012年提高7.68个百分点。
(四)外调能源支持全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外调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山西原煤、焦炭、电力外调量稳居各省前茅,外调能源辐射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初始,1949年原煤外调量仅有62万吨。改革开放时,1978年全省煤炭外调量为5270万吨。新世纪之初煤炭行业处于低谷期,2000年全省煤炭外调量为2.25亿吨。2002年以后,煤炭行情上涨,外运煤炭逐渐上升,2010年全省煤炭外调量达到5.12亿吨。2018年全省煤炭外调量达到5.88亿吨,为1949年的948倍。多年来,煤炭调出量始终位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受去产能影响,居第二位。1978年外调焦炭25万吨,2018年外调焦炭7138.7万吨,为1978年的285倍。1978年电力外调量仅为2.8亿千瓦时,2018年向省外输送电力927.1亿千瓦小时,为1978年的331倍。随着全省优质能源品种的增加,外输能源的结构不断优化。1949年全省外送能源中,全部为原煤。改革开放以后,外送能源逐步增加电力,洗精煤和焦炭。2018年外送能源中,煤炭占80.8%,电力占6.08%,焦炭占12.31%。
三、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省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实施“双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产品能耗显著降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节能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从效率指标看,1979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投入产出总效率为54.8%,其中,发电及供热效率为20.7%,洗煤效率为87.3%,炼焦效率为74.4%。2018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投入产出总效率为86.4%,比1979年提升了31.6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发电及供热效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洗煤效率提高了6.6个百分点,炼焦效率提高了17.4个百分点。
改进工艺技术,更新改造用能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使单位工业产品能耗持续降低。2018年与2008年相比,在统计的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中,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2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下降21.93%,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8.23%,水泥综合能耗下降35%,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3.25%,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1%,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8.5%。
(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从能源消费构成来看,2018年煤品消费占84.05%,比2005年下降9.78个百分点;油品消费占5.57%,提高1.2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4.35%,提高4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占9.59%,提高8.65个百分点。从能源终端消费构成来看,2018年煤品消费占比为21.3%,比1978年下降44.2个百分点;油品消费占比为6.9%,提高3个百分点;焦炭消费占比为13.8%,提高2.2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占比为37.9%,提高18.9个百分点。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耗结构,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下降,2018年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为74.58%,比2008年下降1.33个百分点。
(三)能耗强度显著下降,工业节能降耗成效突出。“十一五”以来,单位GDP能耗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在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省节能降耗取得了突出成效。“十一五”时期,2010年全省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降低目标为22%左右,实际降低22.66%,超额完成0.66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2015年全省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累计降低目标为16%以上,实际降低19.26%,超额完成3.26个百分点。2016年-201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0.44%,已完成“十三五”下降目标(15%)的67.8%。工业节能降耗成效突出。2015年,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累计降低19.95%,高于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0.6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4.35%。按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计算,工业五年累计节能约3800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量的七成以上,全省工业领域节能降耗贡献巨大。
70年来全省能源工业发展的巨大变革,是山西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当前山西能源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全面实现绿色发展仍需付出巨大努力。今后要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扭住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不动摇,扎实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山西能源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我国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重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时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两部门近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之年,在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最大用电负荷、电源装机规模等方面大幅增长。当前正值“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启动之际,本文系统总结“十四五”电力规划完成情况,分析电力行业发展新趋势、新动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市场运营机构在现有信息披露基础上,应当增加以下信息内容:1.深度调峰、启停调峰、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需求计算方法;辅助服务市场短期可调负荷出清价格及平均中标价格。2.节点分配因子及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意大利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在发电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紧跟欧盟的脚步,意大利已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及电力监管等环节形成了兼具欧盟共性与本国特色的电力体制架构。意大利电力改革历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近日,华东新华、中节能宁夏、山西粤电、新疆粤电、中环低碳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华东新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系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扬州市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5.75亿元,总资产已超过145亿元。作为新华发电在华东六省一市的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投资中心、区域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
为主动融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局,研究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及价格机制,主动回应时代需求,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及价格机制研究工作例会,无疑是一次顺应形势、谋划未来的关键举措,为江苏电力事业的持续进步锚定了方向。完善顶层设计,是构建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基石。江苏
自2024年12月3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开展了连续结算试运行工作。本文将对一季度陕西市场的供需情况及试运行期间的各项边界条件以及市场出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各市场主体探讨。(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林兵伟)一、市场供需情况1、装机情况概要截至2025年3月底,陕西全省发电装机达到11855.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5月28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通报2025年6月中长期交易情况,综合考虑6月双边协商交易、月度集中竞争交易(市场用户负荷曲线)、月度分时集中竞争交易结果,6月份月度综合价372.70厘/千瓦时。详情如下:关于2025年6月中长期交易情况的通报一、年度交易情况2025年6月份年度合同均价为390.87厘/千瓦时。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8日,湖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湖南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2022版)》第四次修订增补条款的通知,跨区跨省外送中长期交易(以下简称省间中长期交易)采用月结月清方式。湖南省内发电企业参与省间各类交易售出电量时,结算优先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省间应急调度交易合同、省间
近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通报2025年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的信息和证明材料披露情况。截至5月20日,首注地为重庆的102家售电公司中,仍有39家售电公司未完成相关的信息和证明材料披露工作,名单见附件。交易中心对该情况予以通报。39家售电公司在6月6日前向交易中心提交未完成信息和证明材料披露工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8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售电公司强制退出售电市场公示(2025年第一批)。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重庆上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48家业务范围仅在重庆市内、已连续3年未在重庆电力市场开展交易业务的售电公司符合强制退出条件。重庆电力交易中心现将企业名单予以公
近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浙江电力用户注册及注册信息变更操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符合国家和浙江省有关规定、自愿参加浙江电力市场的省内用电企业和自然人。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NewPage$]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华东调峰市场安徽购买调峰费用分摊统计结果的通知,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的要求,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聚可能(江苏)能源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准入申请材料进行了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国家能源局能源法贯彻实施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能源法在全省能源系统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5月26日,河南省能源法宣传贯彻实施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能源法是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大成
分时电价政策的四要素现状分析,我们还剩一个,那就是计算分时电价的基数。对于工商业用户,整体到户电价的构成比较复杂,第三监管周期内有5大组成部分,分别为:交易/代购电价、输配电价、上网线损费折价、系统运行费折价以及附加基金。(来源:黄师傅说电)而每个大类下面还可以划分出五花八门的子项
前言江苏第一次全月现货结算试运行马上要来了,各位看官要抓紧从6月份月竞结果的震撼中恢复过来。对于这个结果,只能说购售两侧主体对6月份现货价格达成了共识,已经不是偷跑是赛跑了。发电侧的天算不算塌了,猜猜不知道,但江苏中长期市场对市场价格的反馈是真的非常灵敏。然后马上要开展后续的分时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芝罘区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烟台市数字化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入选该名单,是烟台市唯一一个虚拟电厂模式的项目。
晋能控股福达煤业公司通过一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近日,晋能控股福达煤业公司顺利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顺层钻孔高效密封与快捷修复精准护孔提浓提流技术”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项目对提升矿井瓦斯治理水平、增强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发挥矿井高产高效优势具有显著作用。该项目主要在五个方面实现技术创
分时电价政策的四要素现状分析,我们还剩一个,那就是计算分时电价的基数。对于工商业用户,整体到户电价的构成比较复杂,第三监管周期内有5大组成部分,分别为:交易/代购电价、输配电价、上网线损费折价、系统运行费折价以及附加基金。(来源:黄师傅说电)而每个大类下面还可以划分出五花八门的子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公告编号:TJ-2025-ZX06)。山西耀华电力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售电公司由于企业自身原因,自愿退出天津电力市场,申请在天津电力交易平台注销其业务范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
华能长江环保公司西热锅炉环保公司东海拉尔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EPC工程土建安装施工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4-1-318)中标候选人第1名:山东广帮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000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沃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
黑河南滩一期50MW、二期30MW光伏电站,张掖佳讯南滩20MW光伏电站,2013~2014年间并网,20台佳讯逆变器、19台颐和逆变器以及149台汇流箱升级改造;黄河格尔木、特许共和、河南托叶玛、乌兰、德令哈蓄积光伏电站,206台逆变器及附属设备采购更换:嘉峪关49.5MW光伏电站,2014年并网发电,94台逆变器升级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0日,秦晋绿能新能源(山西)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寸小涛,注册资本3100万元,公司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经开区,经营范围包含合同能源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天眼查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6日,山西省阳曲县科沃科盈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发布阳曲县400MW/8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一期)EPC总承包工程招标公告,项目站址拟选在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莎沟村。本项目为独立调频电站,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成,终期规模为400MW/800MWh,考虑分两期建成。其中本期建设规模为10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两部门近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
据不完全统计,光储星球整理了2025年4月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陕西省、海南省、福建省、山西省的储能备案数据。2025年4月广东省储能相关备案数量达116个(有公开披露装机规模的项目),以下为广东省4月储能备案清单。2025年4月江苏省储能相关备案数量达275个(有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独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招标人为鹏辉力赫(朔州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内容为200MW/400MWh锂电池储能电站项目1个,需要建设储能电池组、电气控制系统、消防系统、办公楼等。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
山西中创诚集团有限公司受山西省能源局的委托,对推进山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服务项目进行询比采购,欢迎符合本项目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推进山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服务项目2.项目编号:ZCCCG2505063.采购内容及范围:推进山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服务项目。4.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