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报道正文

多能互补 智能微网……湖北武汉打造智慧用能新地标

2019-09-11 08:2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齐琛冏关键词:智能微网多能互补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湖北武汉市高新区未来科技城,一栋酷似马蹄莲的大楼绽放其中,成为光谷新地标。这栋造型独特的大楼还是国内最大的仿生建筑之一,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都同属于这类建筑。一般来说,仿生建筑也是绿色建筑,要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结合。那么,这朵“马蹄莲”有何独到之处?近日,记者走进这朵“马蹄莲”,一探究竟。

风光互补发电占整楼用电量近两成

这朵花里“入驻”的是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在“马蹄莲”顶层的沙盘前,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综合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建筑包括象征马蹄莲花朵的主塔楼、5个树叶形实验室和一个花蕾形展示中心,马蹄莲“花朵”顶部的光伏板吸收着太阳能,和“花蕊”中的竖轴风力发电机一起,一年可发电48万度。

从高层窗前往下看,“草坪上一排排白色小圈就是光导照明系统,利用光的折射,延伸到地下停车场,每年可减少停车场照明用电5万度。”该负责人说,整个大楼全部用水的38%来自“花朵”收集的雨水,每年节水量可达4800吨。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风光互补发电大约占整栋大楼用电量的14%左右。“听上去不高,但根据住建部今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电量比例达到4%就可以获得该项目最高评分。”这朵“马蹄莲”已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高级——三星奖,以及BREEAM(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认证。

多能互补减少多种污染物排放

从事新能源的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产业投资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同时也是新能源利用的亲身践行者。2016年,武汉未来科技城多能互补项目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7个示范建设项目之一,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是工程申报牵头单位。该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在经过系统规划论证后有望于2020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配套包括天然气能源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储能电站、光储一体化公交车充电站等工程。

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与储能电站相结合是该项目的最大亮点:结合光伏发电负荷特性,通过储能电站充分做到削峰填谷,有效的避免弃光现象。

在光伏方面,还有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在“马蹄莲”屋顶部分及部分大楼墙体安装薄膜光伏组件,规划容量为680kWp,与现有320kWp光伏结合,BIPV的屋顶/幕墙光伏总量为1MWp。

“根据武汉未来科技城2020年规划,将应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主供能,风、光辅供能,建设自发自用低碳排放分布式能源微网,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低碳天然气能源的互补应用。”该负责人介绍,经过测算,整个多能互补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86.59吨,氮氧化物约123.39吨,二氧化碳约53.76万吨。

“大脑工程”让用能更优惠

如何让多种能源高效利用?运行调度显得尤为重要,相当于多能互补项目的一个“大脑”。在能源调控中心大屏上,整个研究院的总发电量、用电量、减排量、节水量、主要设备状态一目了然,3D模型中,“花朵”“树叶”“花蕾”三种建筑旁边显示着实时负荷和当日能耗。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已经有智能电网和运行调度中心,但是只是信息收集后进行基础分析,以监控为主,还没有实现和设备交互。未来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及预测实现前馈控制,对能源利用进行更好地调度。”

正在建设的智慧微网工程就是该多能互补项目中的“大脑工程”。据了解,武汉未来科技城智慧微网(微电网、微热网)工程包括设备物联工程、能源数据中心工程与应用系统工程。应用系统包括智慧供能系统、智慧调度系统、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和用户侧交易系统。

完善后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用户端尽管放心用,系统会先采集用户具体用能情况,根据其使用习惯去调配不同平台的能源,将各种不同类别的能源产品分别与用户签署使用协议,让用户用能获得最大的优惠。”该负责人说。


原标题:多能互补“马蹄莲”绽放武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微网查看更多>多能互补查看更多>湖北查看更多>